600亿半导体龙头,现金流猛增950%,爆单了!

文摘   财经   2024-12-08 19:00   山东  


历史,新高!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总营收达到34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台积电以64.9%的市占率稳居第一。


内地三大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也不甘示弱,共实现营收33亿美元,一度成为排名第二的三星最强的对手。


不过,虽然营收实现了增长,但三家企业的净利润差距却十分明显。


从整体规模上看,中芯国际2024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7.06亿元,是当之无愧的晶圆代工老大,华虹公司和晶合集成是完全比不了的。


不过,在其余两家企业利润增速都在下滑时,晶合集成的表现却十分“异常”。


2024年前三季度,晶合集成的净利润的增幅达到了771.96%。同期,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的增速都在下滑。

 

此外,晶合集成一级二级市场同时发力。


2024年11月底,晶合集成已经累计回购了6千万股,占总股本的3.09%,短短两个月,市值也狂飙了200多亿,达到如今近600亿元

要知道,2023年上市之后,晶合集成业绩大变脸,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00%,狠狠的给大家“演”了一把。


怎么这时候,晶合集成又上演“逆袭剧本”了呢?


01 反转!现金流大增950%


晶合集成主要是做DDIC代工的。


DDIC是一种显示芯片,主要用在电视或者手机显示屏幕上。虽然国内像韦尔股份、华为海思、集创北方、天德钰等许多公司都能生产DDIC。


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后期的“组装厂”。DDIC芯片真正的生产还得看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华虹公司)和晶合集成。


晶合集成,就是DDIC领域的绝对领先者。

 

所以,当DDIC量价筑底,复苏之时,晶合集成的业绩反转最为明显。


量端:经历了2023年寒冬,2024年DDIC芯片需求量明显提升。从下游应用来看,无论是TV还是显示器等领域,DDIC芯片的出货量都在增长。

 

价端:其实,由于各大厂商进行“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DDIC芯片的单价一直是下降的,这也导致晶合集成毛利率一度从2021年的45%,下滑到2023年的21.61%。


不过如今,联咏、敦泰、奇景光电等设计厂商清库存逐渐完毕,DDIC价格的降幅也开始收窄。

 

因此,2024年三季度,晶合集成的毛利率达到了25.26%,较2023年年初大幅抬升了17个百分点。

 

市场进入“量价齐升”的阶段,晶合集成已经“满产满销”。


2024年上半年,晶合集成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10%。2024年前三季度,晶合集成实现经营现金流19.61亿元,同比大增948%

 

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晶合集成计划于2024年内总扩产3-5万片/月


也就是说,晶合集成的业绩依旧有继续增长的核心支持。


02 唯二!突破28nm芯片


如果说DDIC是按照种类分的,那么28nm就是按照技术。


在台积电眼花缭乱芯片制程突破之下,大部分人都以为成熟制程是一件“过时”的事。


事实上是,全球所有芯片中,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占比高达76%。


28nm就是“成熟”和“先进”的分界线,也是成熟制程最难攻破的技术点。


能够掌握最“精细”的28nm的生产,基本上就能够掌握大部分成熟制程的生产技术。过去,中国大陆只有中芯国际一家能承担此重任。


10月9日,晶合集成一个公告,打破了中芯国际这个唯一。


晶合集成发布公告称,已经成功验证了28nm逻辑芯片的功能。


至此,大到150nm,小到28nm,晶合集成已经全部实现了技术突破,静待量产兑现。届时,晶合集成的业绩或许将跨越百亿大关。

 

很难想象,取得如此成就的晶合集成,才是一个2017年才成立行业“新人”。


晶合集成成功的秘诀,和它的地域优势密切相关。晶合所在的合肥,是一个集成电路企业的“狂欢王国”。


晶合集成显示芯片下游“有头有脸”的大客户,京东方、维信诺、视涯科技等企业都在这“落户”。

 

完整的产业链条给晶合集成带来了巨大的红利,这样的逻辑,甚至强于中芯国际。


更重要的是,合肥还集齐了比亚迪、蔚来、大众、江淮等新能源汽车公司,这直接给晶合第二增长线带来了先发优势


03 启动!百亿增资子公司


闷声干大事,在净利润下滑那两年,晶合集成去加码了新能源汽车。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含量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两倍到三倍,一辆汽车中大约有1000到3500个微芯片,这显然是一个有机会的大市场。


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35亿美元,同比增速也将达到11.8%。

 

晶合集成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闯入新能源赛道,打造第二增长线。


一个是“老本行”显示芯片。


2024年9月25日,晶合集成联合农银投资、工融金投等一众外部投资者,一口气欲“掏出”了95.5亿资金增资子公司-皖芯集成


皖芯集成2022年12月才刚设立,是晶合集成三期项目的建设主体。而这三期项目,主要就是来拓宽下游新能源汽车。


另一个是“新增量”CIS摄像头。


CIS是摄像头核心元件,在整个模组中的成本占比超过50%。韦尔股份、格科微、思特微是最具竞争力的三家企业。

 

为了切入这个领域,晶合集成率先选择与思特微展开合作。


两家企业联合推出1.8亿像素全画幅CIS芯片,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助力国产高端图像传感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多年布局,晶合集成的CIS芯片业务已经“杀出重围”。


2014年上半年,晶合集成CIS业务实现营收6.95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到16.04%。


而且,晶合集成未来扩产的重点,也将聚焦到更高阶的CIS产品,持续为公司创造增量。

 

04 总结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国产芯片的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晶合集成成功的逆袭,就是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晶合集成处在合肥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核心位置,虽然规模上还无法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相比,但公司立足于DDIC和CIS领域深耕细作,再加上不断扩展的产能,依然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就单从如今的复苏势头来看,说不定哪天,晶合集成也能争个第一。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财哥,深度了解主力动向,精准把控市场节奏,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龙头!

最后,别忘了“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新股雷达
专注新股深度分析,解密财务数据,挖掘投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