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加剧!
12月28日,宁德时代一篇赴港上市的公告,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了锂电行业。
2024年仅前十个月,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就达到了687GWh,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需求只增不减。
但是,动力电池的需求弹性很大。
如今正是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时期,产品更新迭代是必然趋势。再加上,锂电池本身具有一定的污染性。
所以,在环保和消耗量急剧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就带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退役”的电池何去何从呢?
正所谓,有因才有果,有需求才有市场。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甚至将达到50%。
金晟新能就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锂电回收再生企业。
2024年12月20日,在第一次IPO“折戟”短短4个月后,金晟新能再次递交了招股书,展现了对自己冲刺上市的信心。
01 “实力”还是“跟风”?
12月,一大波新能源企业上市、注册、备案,有种“年末狂欢”的味道。
除了宁德时代两地上市,还有成功登陆的中力股份、重塑能源;以及IPO状态更新的海博思创、宏工科技、力高新能、麦田能源等等。
而夹在中间的金晟新能,是“实力”还是“跟风”呢?
金晟新能夫人创始人是来自广东茂名的李氏兄弟:李森、李鑫、李炎、李汪、李尧,合共控制约55.05%的投票权。
目前,金晟新能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复星锐正、广汽、陕汽、博世,估值也迈过了100“大关”,来到了120亿元。
从营收规模来看,金晟新能完全撑得起这个高估值。
2022年,受益于新能源市场扩容,金晟新能营收同比大增156%,达到29.05亿元。
按照再生利用材料的销量来计算,2023年金晟新能全球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5%,仅次于宁德时代旗下的邦普循环,并在第三方提供商中稳居第一。
从下游客户来看,金晟新能,也不负第一的名声。
金晟新能的客户覆盖中国前十大电池材料厂商的七家,以及前五大锂电池厂商中三家的供应链。涵盖东风鸿泰、国轩高科、力神电池、容百科技、华友钴业等知名企业。
近年来,金晟新能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一直维持在50%左右,这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保证。
02 “水深火热”的竞争
不过,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的是竞争加剧。
作为一家第三方企业,最“痛苦”的莫过于甲方突然“发奋图强”自己生产。
实力足够强劲的第一大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一直是自己做电池回收这块业务,但近期国轩高科、赣锋锂业也开展了自己的回收板块。再加上西恩科技、吉锐科技等三方企业也在涌入。
所以,金晟新能的日子并不好过。
首先,产品售价大幅下滑。
即使行业需求增长,金晟新能产品销量不断上升,但2024年上半年,碳酸锂的平均售价已经不足10万/吨。
其次,已经开始出现亏损。
2024年上半年,金晟新能营收为9.9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5%;亏损金额达到了1.47亿元。
但为了抢占市场,金晟新能又不得不“负债建厂”。
以金晟新能的碳酸锂为例,2021年产能仅为1972吨,2023年直接大幅增长至9374吨。此外,在江西宜春还有年产能为1万吨的磷酸铁锂工程在建。
扩张就需要的钱。
虽然金晟新能年入30亿,但最高毛利率也不超过20%,所以,金晟新能不得去借款。
近年来,金晟新能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不断攀升,2024年10月大幅增长到了14.79亿元,这与0.63亿元的在手现金相比,更是“捉襟见肘”。
而上市既能够提高知名度,又能够获得扩建的资金,一举两得。
这不仅是金晟新能折戟后,选择重启上市的原因,或许也是近期众多新能源企业IPO“扎堆”的原由。
03 “同病相怜”的同行
同一个时间,也是在冲击IPO终止四个月之后,12月18日,力高新能也再次启动了辅导。
与金晟新能的“环保”行业不同,力高新能干的是“安全”防护。
力高新能主营的是新能源车和储能设备的核心部件—BMS。BMS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监控电池的状态。
虽然所在行业不同,但两家企业处境却十分相似。
首先,有地位,有客户。
力高新能同样也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BMS提供商。
公司客户覆盖国内前十五大动力电池厂商中的9家,主要客户包括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国内知名电池厂商,并且都是长期合作。
其次,竞争十分“激烈”。
2023年我国BMS行业市场规模约250亿元,是远小于电池回收的。
再加上这个护城河并不是很高,不仅电池厂、第三方厂商,汽车整车厂商也是一大主力。吉利、比亚迪等车企自研自产BMS已见成效。所以,力高新能的前路似乎更为“严峻”。
好在,力高新能也在布局新“增长级”。
主营业务赚钱逐渐受挫,2022年起,力高新能开始强化对储能产品的研发投入。
目前,力高新能的ROSAT2与行业领先的艾罗、固德威、阳光电源、华为等企业产品的性能对比,无论是电压范围,还是最大转换效率都能“媲美”。
04 总结
准确的说,金晟新能和力高新能都不是真正“造电池”的厂商。
即使是作为产业链的“衍生”领域,第三方企业的竞争已经是“水深火热”了,那就更不用提锂电生产内部的“龙争虎斗”了。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
产业出清带来的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企业的“优胜略汰”。而金晟新能和力高新能都是头部企业,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或许,透过两家企业再战IPO的进程,也能“窥探”到整个的动力电池行业的前景。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别忘了点击“分享”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投资路上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