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背后,又蠢又犟的帝国官僚。

时尚   2024-12-23 08:11   江苏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淮河雨的知识星球,加入方式是使用微信扫描下图的二维码。

友情提醒:知识星球是付费平台,有一定的门槛,请知悉。


图片引用自网络
英国画作 -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作者:淮河雨

短评

《南京条约》签订前,帝国官僚们的表现堪称其蠢如驴。

01

公元1411年6月,第三次下西洋的郑和返回大明帝国。
明成祖朱棣很开心,为了表彰郑和,朱棣下令在南京长江边修建一座皇家寺院 - 静海寺,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
静海寺中供奉着郑和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种植了一些稀异树种,如西府海棠等,非常奢华。
1424年,朱棣驾崩,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新皇帝对下西洋这种大撒币的行为兴趣不大。
不过朱高炽的在位时间不长,1430年,宣德五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1433年,在返程途中,郑和病死。
郑和与大明帝国那华而不实的七下西洋一起,被历史岁月永久记载在史册中。
静海寺则静静地注视着长江,历经明清两朝。
1842年8月,历史翻转了过来,英国舰队抵达南京,炮口对准了静海寺。
历史的戏谑让人无所适从,这座本为纪念华夏海洋文明而建的寺院,在几百年后却迎来了西方列强的强大舰队。
而它的母国,居然连一支像样的海军也组建不起来。
英军舰队抵达静海寺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在经历了前期赎城费的波折之后,双方正式谈判也要开始了。
而正式谈判地点就选在了静海寺。
图片引用自网络
历经数百年风云变幻的静海寺。
02

1842年8月12日,英军“王后”号炮艇搭载英方谈判代表马儒翰、罗伯聃(dan)登岸,来到了静海寺。
清帝国谈判代表则以伊里布的亲信张喜为主谈手,因为之前张喜在“赎城费”的谈判中表现出色,故被三大亨(耆英、伊里布、牛鉴)共同委派为全权和谈代表。
这个张喜虽然在历史上存在感不多,但确实有些本事。
马儒翰递交了英国驻华全权代表璞鼎查的谈判条件,主要就三项:
1,割地,具体来说是割占香港岛。
2,五口通商,五口是指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
3,赔钱。
前两大条件,张喜没有办法在谈判桌上答应,因为那不在他的权限范围内。
别说张喜了,就是耆英、伊里布、牛鉴也不敢轻易答应,整个帝国,除了道光皇帝本人外,谁也没有权力同意。
唯一能谈的其实就是赔款。
璞鼎查开出了3000万块银元的价码,按照当时的换算汇率,约折合2100万两白银。
3000万银元不是口撰出来的,璞鼎查详细计算过。
赔款主要由军费赔偿、被焚毁的鸦片损失、商欠三部分组成。
其中军费赔款和鸦片损失相对好理解,后面的商欠是指英国商人在广州十三行做生意过程中被中国商人拖欠的货款。
张喜稍微一琢磨,智商就占领高地了。
咱们两国是打仗,是军人和政府的事,怎么你们英国军队啥时候还当起讨债的了?
商欠有必要在这里说吗?没必要啊。
听到张喜不愿意给商欠,马儒翰不同意,说这是英国政府承诺帮英国商人要解决的。
张喜一听,眼咕噜一转,行吧!
但商欠不能你说多少就多少,我们得核实,至于要核实多久呢?那就得看广州地方政府的效率了。
这个马儒翰与璞鼎查不同,马儒翰算是半个中国通。
1814年,马儒翰出生于澳门,虽然在1815年被父母带回英国居住。
但1820年,马儒翰又随家人回到了澳门。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马儒翰跟着父亲马礼逊学习汉语。
马礼逊是欧洲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是在1807年抵达广州。
大概从1828年左右之后,马儒翰就一直生活在广州,对汉语比较精通,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也很熟悉。
至于帝国官僚们那令人震惊的办事效率,马儒翰更是感同身受。
他知道,要是让广州地方政府来核算商欠,那就等吧,等到猴年马月,后面还有牛年猪月要等呢。
得!你厉害,我认怂。
马儒翰经过简单思考,决定将商欠从600万银元,大手一挥砍半到300万银元。
张喜一看,立马趁热打铁。
既然商欠都减半了,鸦片本身也是商品之一呀,干脆鸦片损失也减了呗。
马儒翰不干了,说鸦片损失这块,英国政府也做出了承诺,要赔给商人们的,不能减免。
看到张喜态度强硬,马儒翰说,不行咱们就减减军费赔偿吧。
原本英国开出了1800万银元的军费赔偿,600万银元商欠,600万银元的鸦片损失。
张喜力主把600万鸦片损失给免了,马儒翰不同意。
为了尽快达成谈判,马儒翰决定拆东墙补西墙,把军费赔偿砍到了1200万银元。
相当于600万鸦片损失赔偿还是免掉了,只是减免的条目不同。
经过商欠和军费的减免,最终双方谈妥的赔偿总价就是后世记载的2100万块银元,折合白银在1470万两。
客观来说,在英国占有明显,甚至是绝对军事优势的大背景下,能把赔偿款砍掉近三分之一,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也证明张喜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就是这种不容易,让耆英、伊里布、牛鉴等人翘起了尾巴,差点惹怒对方。
图片引用自网络
影视剧中的张喜。
03

第一天的谈判到此结束,双方约定第二天再谈。
实际上第二天没什么可谈的,双方约定第二天见面的目的是为了出示底牌。
中国要出示道光皇帝准许谈判,并且可以便宜行事的谕旨;英国方面则要出示维多利亚女王的敕令。
相当于是谈判双方要向对方证明,谈判内容已经得到两国最高决策层的授权。
张喜急急忙忙从静海寺回到内城,三大亨已经设好了宴,等着张喜来吃饭。
可张喜哪有心思吃饭,他赶紧将初步谈判的文件递交三大亨。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钦差大臣耆英随手翻阅了两页,便递给了“副钦差大臣”伊里布,伊里布如法炮制,扫了几眼,便又递给了两江总督牛鉴。
牛鉴压根不看,接过后就递给了身边的幕僚。
幕僚倒是看了,但也只是看了几行字,便嘀咕了一句“窒碍难行”,意思是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就这样,如此重要的谈判文件,居然被身处南京的最高权力三人团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无视了。
至于道光皇帝的谕旨,耆英根本就没打算让张喜带去给英国人。
张喜急呀,意思是你们得给结果。
耆英装深沉,一言不发。
而伊里布则训斥张喜,因为他认为张喜过于软弱。
伊里布的意思是,张喜应该在谈判中多用“不行”、“不准”、“不许”的字眼,以显示大清帝国的强硬。
好家伙,伊里布前期吃的败仗还不够多,战场都打输了,现在却阿Q附体,在语言上玩起了强硬。
至于牛鉴,理论上他的地位仅次于耆英,但碍于张喜之前在“赎城费”上帮了自己。
加上张喜是伊里布的亲信,打狗还得看主人,所以牛鉴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最后还是伊里布说话了,再减掉一些条件,让英国再让让步。
至于怎么让步,伊里布也不知道,就让张喜自己想办法。
看到半死不活的三大亨,张喜内心早把他们都诅咒了一遍。
1842年8月13日,张喜依照约定再次前往静海寺。
动身前,牛鉴找来了。
他告诉张喜,“军费赔偿”太难听了,让英国人把名称改掉。
张喜跟看傻子一样看牛鉴,两江总督,国家一等封疆大吏,你打仗不行,在文字上玩花活倒是一流的。
但张喜的级别比牛鉴低太多太多,也只能无奈答应。
8月13日的谈判,加上张喜,清帝国一共派出了7个人。
三大亨各派了两个人,这些人基本都是在平时没什么晋升机会,耆英、伊里布、牛鉴派他们来捞政绩的。
就这种谈判团队,能谈成事才是见了鬼了。
谈判一开始,马儒翰开门见山,问张喜要道光皇帝的谕旨。
跟着张喜来的6个人全都低头不语,张喜无奈,只好编瞎话,说谕旨在扬威将军奕经那里,还没有递回。
实际上,道光皇帝准许和谈的谕旨一直在耆英手里,但耆英就没有想过给英国人出示。
马儒翰听后也没有多想,就问谈判文件带来了吗?
什么谈判文件?就是张喜带回去给三大亨看的那份文件。
马儒翰的意思是你把文件带来,他要知道耆英等人答应了文件上的哪些内容。
8月12日,张喜把谈判文件带回,文件最后传给了牛鉴。
牛鉴不是随手交给了身边的幕僚嘛!那个幕僚第二天,也就是8月13日出门拜客去了,一时联系不上,就这样,文件也没有带来。
张喜只好又编瞎话,说钦差大人还得再斟酌。
马儒翰又不是个傻子,他面色不善地说,这不会是你们的缓兵之计吧。
张喜急忙解释,但马儒翰不听,说你们从安徽调兵来南京,这不是要打我们吗?
此话一出,张喜懵圈了,帝国确实正在调兵来南京。
但这种事情如此机密,英国人怎么知道呢?
面对张喜的困惑,马儒翰解释。
英军舰队封锁了长江,从江北来了一支清军部队要过江,英国人不给。
英军就问清军,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这支清军傻乎乎的自报家门,说从安徽调来保卫南京的。
张喜竭力辩护,意思是这些人肯定不是军队。
军队哪有自己泄露行踪的呀,马儒翰一听有道理,打算软化态度。
但跟随马儒翰来谈判的军方代表态度强硬,看不惯马儒翰这种文官的“软弱”,撂下狠话如果8月14日得不到中方明确的回答,一定攻打南京。
张喜无奈,只好回到内城。
话说马儒翰对张喜印象很好,在张喜走之前,他对张喜说,英军就算攻城,也不会杀他的。
马儒翰在华生活了很多年,他见到的帝国官僚大多尸位素餐、欺上瞒下。
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其蠢如驴。
像张喜这种比较睿智和精明的很少见,因此对张喜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马儒翰也知道,张喜的地位不高,所以没有为难他。
从张喜的故事能看出,那个时候的大清帝国不是没有人才。
可帝国的土壤是有毒的,任何人才都会变成奴才。
回到内城之后,与张喜一起去谈判的6名官员来劲了。
为了邀功,6人绘声绘色地向三大亨描绘自己在谈判桌上大战英夷的场景。
那想象力,果然不愧是做官的。
张喜反倒一言不发,因为他知道,形势很严峻。
英国人已经明确发出了最后通牒,三大亨多少有些慌张。
三人连忙翻阅谈判文件,并且决定对谈判文件上的条件全部答应,这就认怂了。
8月14日,英军没有攻城,因为南京城墙上升起了白旗。
英军见状,放弃攻城,还是派马儒翰去静海寺谈判。
这次主谈的人变成了耆英的心腹黄恩彤,但张喜也跟着去了。
为什么耆英要撤换张喜呢?主要还是张喜说错话了。
在8月13日回城复命时,耆英的一名去捞功的亲信当着张喜的面说了谕旨的事情。
耆英觉得张喜说谕旨在奕经处,不太妥当,那名叫塔芬布的亲信连声附和,并指责张喜。
张喜反唇相讥,你当时也在现场,你有更高明的回答怎么不说?
塔芬布被怼的无言以对,耆英则一声不吭。
在决定答应英军条件之后,三大亨觉得反正已经做了最大的让步,因此三人均以为8月14日的谈判会很轻松。
于是三大亨塞了更多捞政绩的人,张喜急了,说塞这么多人没有用。
不如这样,等事情结束,你们给北京上奏报功,把你们想要保举的人的名字全部写在奏折里不就行了吗?
三大亨一言不发,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张喜跟在伊里布身边多年,自然了解帝国官场的潜规则,按道理他知道话不能这么说。
只能讲,张喜是真的着急了。
经此两事,耆英决定换掉张喜,但他也知道张喜的能力,所以还是派张喜协助黄恩彤。
黄恩彤架子很大,看不起张喜,全程都没有让张喜坐下。
但面对英国人,黄恩彤则怂得很。
不仅被马儒翰彻底压制,反倒过早暴露底牌(三大亨同意所有条件)。
导致马儒翰趁胜追击,增加了如居住权、关税等等方面的条件。
8月15日,谈判继续,但张喜被排除在外。
因为张喜是伊里布的门人,一旦由张喜完成谈判,自己岂不是一点功劳没有。
加上耆英认为黄恩彤搞得定,耆英觉得那些什么居住权、关税都不是啥大事。
说到这里,不妨延伸一点。
之后与美国签订的《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的《黄埔条约》,都是耆英签的。
因为长期与洋人打交道,耆英一度被公认为是清帝国中的“洋通”。
实际上,耆英根本不熟悉洋务,他觉得不重要的如关税、单方面最惠国待遇、准许英军战舰停靠港口等等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
可耆英作为传统官僚,根本不了解这些。
不了解可以学,开玩笑,堂堂帝国重臣需要学这些吗?
于是这位帝国重臣不思进取,还觉得签了那么多条约,摆平了那么多可能发生的中外战争,自己很牛。
图片引用自网络
影视剧中的耆英。
04

三大亨服软之后,谈判实际上也到了尾声。
1842年8月17日,耆英、伊里布、牛鉴三人将英国的条件上报给道光皇帝。
8月22日,道光答应全部条件。
和谈结束后,英国驻华全权代表璞鼎查邀请耆英、伊里布、牛鉴登上英国军舰游览。
三大亨也邀请璞鼎查游览南京。
1842年8月29日,历史性时刻到来。
耆英、伊里布登上璞鼎查的旗舰“皋华丽”号(现在也翻译为“康沃利斯”号),《南京条约》正式签署。
1842年10月27日,道光皇帝批准了条约。
1842年12月28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条约。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自此落下帷幕。
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中,英国本土发生了政治变动。
英国维新党下台,保守党上台。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主张将精力放在欧洲和北美事务上,对远东并不感兴趣。
1841年底,阿伯丁给璞鼎查发出命令,撤回割地要求。
但彼时香港发展得不错,英国急需一个落脚点。
且一些不堪忍受清帝国统治的老百姓也逃往香港岛,他们强烈要求英国一直占据香港岛。
鉴于此,璞鼎查违背了阿伯丁的命令,在谈判中强硬要求割占香港岛。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到此结束。


—  END  —

作者:淮河雨,不知名的90后自媒体作者,一名单细胞的文科生,试着和朋友们分享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为了防止失联,新号和旧号可以一起关注。




淮河雨
不一样的90后,喜欢与世界分享不一样的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