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视线】一群人因一起无固定座位风波引发的价值思考......

文摘   教育   2023-03-31 15:18   江苏  

一群人

因一起无固定座位风波

引发的价值思考


前言:


这是一篇与上周某学术节案例研修有关的一篇小文。在案例研修中,大家研修的目光聚焦投向了儿童形象、无固定座位以及教师介入与否这三方面的内容。学习结束,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心声需要表达,于是,利用两个晚上匆匆草制了此文,希望能引起更多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研讨。

 

同时,我也深深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温州大学教授林炎琴教授,感谢我的同学、曾经的同事、现在的同事、还有曾经的家长,一起卷入到了这个案例的研讨中。感谢你们给了我信心写下此文,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感谢园所同意, 案例视频如上。)


附:章节标题

(全文10731字)

  1. 何谓无固定座位?

  2. 如何看待无固定座位呢?

  3. 如何看待从小班入园一开始就实践无固定座位这个问题呢? 

  4. 那什么时候开启实践无固定座位比较好呢?

  5. 在实践无固定座位时孩子们的抢座现象为何不多?

  6. 面对视频里因无固定座位引发的就餐延误,我们该怎么办?

  7. 面对这个案例,教师又该如何介入呢?



1.何谓无固定座位?


无固定座位,这是从学术节案例研修中提供案例老师介绍时出现的一个词汇。这个案例发生的班级实施无固定座位制。案例中大致讲述了几个孩子在午间就餐时的一场有关座位的争执。

 

何谓无固定座位?我们先把这里座位的概念统一一下:指幼儿园里孩子靠桌子边就坐的座位。所以,无固定座位,指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孩子们靠桌子边坐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座位可以任由儿童自由选择。



2.如何看待

无固定座位呢?


王振宇教授说:从教育经验看,这取决于教育者的追求。如果追求培养习惯和便于管理,就会倾向于规定座位;如果倾向于增进交往和选择,就不规定座位。

 

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下,提出或尝试无固定座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赋予了儿童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与更多交往以及更多遭遇矛盾解决问题的机会,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一种进步。但是什么时候实践无固定座位尝试,又如何实践无固定座位,这是需要斟酌的。而案例介绍的老师说,他们从小班入园一开始就启动无固定座位实践了。


3.如何看待从小班入园

一开始就实践无固定座位

这个问题呢? 


笔者认为,小班入园一开始就实践无固定座位的实践是值得商榷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首先,创设一个比较稳定有序的物理环境,更可以帮助小班孩子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安全感、归属感。

 

我们首先得考虑,小班孩子入园首先需要的是什么?笔者认为,首先是满足儿童秩序感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

 

林炎琴教授说:我觉得小班特别是新生入园,应先有固定位置。孩子们从家庭中走来,踏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交往范围相对较小,无固定位置容易产生焦虑。所以老师首先得创设一个相对稳定的物理环境,给予儿童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同时,新生入园,也是孩子秩序感形成的重要时期。

 

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的那样:“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二)内容与要求上有一条:“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所以,我非常同意林教授这个观点。小班孩子初期或者上学期,给予儿童相对固定的座位,创设一个比较稳定有序的物理环境,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安全感、归属感。

02


其次,创设一个比较稳定有序的物理环境,更可以帮助小班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二)内容与要求上还有一条:“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这里,我们必须承认,小班入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机,一个稳定有秩序的物理环境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凡有经验的老师有这样一个习惯,都喜欢从小班新生入园开始带起,不愿半路接收一个中班或一个大班,这其中原因就是小班时期是儿童习惯培养的奠基阶段。如错过这个时期,中大班时期,孩子们已经经历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许多习惯已经养成,如有不良习惯要想调整,则比从小班开始进行习惯培养,教师付出的精力成本要大得多。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一些不良习惯还难以扭转。

 

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在幼小衔接文件上四大准备之一生活准备里的也是说得相当清楚,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所以,在小班,对于孩子的习惯培养这块来说,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相对固定座位的物理环境,与无秩序的丛林生活环境相比,要重要得多。

03


第三,面对复杂的无固定座位的物理环境,小班孩子们尚无这样的能力去制订相应的班级契约共同遵守。

 

如若小班孩子一入园开始就面临无固定座位,孩子不仅会焦虑,而且面临矛盾与纠纷,此时,就需要班级契约。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班级契约,也就是班级常规,一定是需要孩子们一起来制订内化,在真实的一日生活场景中孩子们才可能去遵守到位。但实际情况呢,这样的规则制订是复杂的,里面细节太多,变量太多,小班有无这样的制订规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例如,两个孩子分别端了一张椅子到座位上去,中间有一秒钟的先后时间差,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商量和制定规则,先到的孩子先得座位。

 

再如,两个孩子分别端了一张椅子到座位上去,同时到达,那么,这张座位是谁的?当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制订规则,如若同时到一个座位,老师可以引领实行相互谦让的原则,如不肯谦让呢?是否可以说出一个充分理由,例如,我要靠我的好朋友坐一起。我的好朋友就在这里。但如果恰巧,坐在这张桌子边的其中一个孩子同时是这两个孩子的好朋友呢,这张桌子边又都坐满了,面对这种情况,这张位置又是谁的呢?

 

回到案例视频,老师在介绍中谈到,在实践无固定座位的同时,孩子们会发生抢座位现象。我问老师,那什么样的情况会发生抢座现象呢?老师举例,例如,孩子端了椅子靠座位放好后,去了一次卫生间,这中间有可能座位就被其他孩子坐了,也有可能没坐。我问,如果被抢座了,那这样的情况下座位是谁的呢?老师没有能回答我。老师再说,孩子接着去盛饭端饭,放在桌子上,再去盛菜端菜,此时就有可能出现视频中这样的抢座现象。那么“抢座”的孩子有错吗?我们从人性善的一方面去猜测,是否前一个孩子端来的米饭碗没有正对这张椅子对应靠边的正中呢,“抢座”的孩子可能以为这是空位,没有发现这座位已有孩子捷足先登了呢?那这座位又是谁的呢?老师也没能回答我。

 

以上例举,我们成人又觉得该如何制订这规则呢?是否也觉得头疼呢?如果我们真有良好的儿童观,静下心去倾听儿童,就有可能会发现,有时,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孩子各有各的理,更不要说还不能由我们教师自己武断,还需要引导孩子达成共识后制订班级契约。所以,面对小班孩子(小班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萌芽,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差,攻击行为相对来说更多),如果每次都斤斤计较,这样做行吗?我们说,幼儿园是孩子白天的家,家庭中产生纠纷许多时候是谦让是包容,这样才更利于一个家庭的和睦温馨。那么幼儿园里的班级呢?在规则遵守与谦让包容上是否也需要兼顾呢?又该如何兼顾,这些小班孩子能理解吗?

 

王振宇教授说:还有一个关键是:无论是规定座位还是不规定座位,规则要事先明确,事先定好,不宜在纠纷出现后才宣布规则。事先宣布的规则在交往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学习,比纠缠细节和影响情绪更好。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社会学习。

 

是啊,在幼小衔接衔接社会准备这块就谈到,“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但面对小班孩子,尤其是上学期和刚跨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孩子,“社会经验”非常欠缺的情况下,这些规则又如何通过协商制订解决呢?

 

所以,面对复杂的无固定座位的物理环境,里面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或情绪,小班孩子们尚无这样的能力去制订相应的班级契约共同遵守的。

04


第四,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有着不同的培养重点。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靠桌子边坐,更多是生活活动,完成幼儿园里的一餐两点或者北方幼儿园三餐两点。而孩子们在小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时,是不坐桌子边的,从小班到大班,都是无固定座位的。所以,这里也包含了更多交往或者产生纠纷机会。同样,在幼儿园运动、游戏与其他生活环节中,例如儿童区域游戏与游戏材料的选择、游戏中的交往合作、意见分歧、生活环节中争抢现象等,是有着大量的儿童交往、矛盾纷争、解决问题机会的。

 

所以,我提出的困惑是,在以儿童为中心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不缺培养孩子的自主交往空间,不缺培养孩子大量的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啊!为何在小班秩序感、安全感、归属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关键时期,一定要实践无固定座位呢?

 

在小班年龄阶段,安全感、秩序感、归属感,包括不用每次选位置或抢位置而带来的松驰感、由此带来幼儿园里生活的一种从容舒适感,这些带给儿童的身心健康意义是否远远大于每天孩子靠桌子边坐(可能一天至少有2—3次的靠边坐)可能引发的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意义得多呢?

 

步社民教授说:先有安全感,接着是习惯与规则养成,然后是选择的权利。军政、训政、宪政。避免丛林法则。

 

林炎琴教授说: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年龄特点。就如有些地方游戏要计划—游戏—回想一样。小班幼儿还带有直观行动思维,如何计划?大班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啊。

 

太赞成了!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应有着不同的培养重点。

4.那什么时候开启

实践无固定座位

比较好呢?


我请几位教授做了一道伪命题: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座位,假如有两种安排方式,一种固定座位,一种无固定座位,您认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园小班到大学,是应该从无固定座位向固定座位发展,还是反过来,应该从固定座位向无固定座位发展呢?

 

林炎琴教授:如果是二选一的话,幼儿园固定,到大学不固定。

 

步社民教授:我觉得应该从相对固定到无固定。秩序可以带来安全感,然后是选择的权利。

 

那什么时候开启实践无固定座位比较好呢?

 

林炎琴教授:至少是孩子有安全感了,也有进一步扩大交往的需求。当然我前面说了跟个人气质类型也有关。有的孩子善于交往的无所谓,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紧张,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大学生也一样,一般喜欢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完全打乱随意坐的同时,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如熟悉的人在一起。

 

步社民教授:没有一个“不固定”的时间点吧。规则和习惯也是一个试错、调整、养成的过程。这是一个“训政”的过程。就座位来说,新入园的孩子先由老师安排一个(军政),然后和孩子们商量着关于座位的规则,慢慢形成秩序。安全感有了,规则意识慢慢形成了,就可进入“宪政”,视活动需要由孩子们选择座位,与《评估指南》“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匹配。这个时间点可能是入园后几周,也可能是几月,视“军政”“训政”的进展而定。

 

步社民教授:新生入园,老师安排座位,给孩子最初的归属感和秩序感;此时若有孩子提出来,我想与x x x挨着坐,也应该被允许。此时的座位是老师安排+孩子主动要求而形成。这是最初的规则。此后可能有更多孩子提出要求,这是师幼互动、老师引导建立新的规则的契机。比如:要换座位要向大家说个理由,必须与对方商量并征得同意等。这是从由老师安排向规则安排转移的过程,是听从某个人到服从共同契约过渡的过程。这就是民主进程。

 

非常同意两位教授所言,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幼儿园每一个班级的儿童都是不一样,所有的教育都应该视儿童实际情况而定,但应该遵循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来实践。所以,什么时候开启无固定座位实践,不应该由成人来引发或开启,一切遵从班级孩子内心与需求。

 

所以,自选座位,或者无固定座位从何而来?应该从孩子的需求来!如果孩子不需要,那就固定座位坐着。等孩子产生纷争或者有兴趣与需求,那就顺应。有的时候,选择了一次无固定座位,在习惯下有可能还会变回固定座位呢。

 

为何我会如此说?例如家庭餐桌边就餐。我做了一个微调研,调查了一些家庭,发现每个家庭成员的座位几乎都是固定的,而且这种固定不是哪个家庭成员谁规定的,开始也没有规定谁坐哪一个位置,但日常中,就自然而然慢慢固定下来了。例如我家,我就坐在靠厨房门的一侧桌边,如此是为了我进出厨房方便,更好为家庭成员服务。


这正如步社民教授所说——家庭吃饭座位相对固定,是选择式固定,有文化的影响(如长幼有序),也有照料方便的考量,无形之中也有规则。

 

家庭座位,开始都不是规定的,但后面就习惯坐某一面某一张椅子了。这里折射出了什么呢?人性中是否天生就具有对稳定秩序的追求,或者天生就有自然成习惯的适应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猜想,在幼儿园座位上,即使老师要求无固定座位,可以自选,对于一部分儿童来说,他们是否还是会坐在曾经坐过的座位上呢,这里是否也会与家庭一样,是因为习惯的力量或者对于稳定秩序的追求呢。就如我们坐火车,我们早早购买火车票,希望得到的是一张固定座位,而不是无固定座位。再如老师产假回归幼儿园后,发现各班岗位都是满的,就只能填空补缺,今天在大一班,明天可能就不知进哪个班了,试想,我们喜欢这种不确定感吗?

 

步社民教授说,所以,我们讨论的要点是,是因为什么而固定,又因为什么而可以流动。

 

林炎琴教授说,如果,老师们的讨论都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如培养自主,这没错。但更应该从尊重儿童的内在需要出发,他们是想自主选择还是想相对固定,老师们可能思考的不多。如此,基于儿童往往就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什么时候开启实践无固定座位比较好,一切由班级儿童决定,而不是由班级老师的意愿而决定。



5.在实践无固定座位时,

孩子们的抢座现象

为何不多?


有趣的是,老师在介绍中谈到,在实践无固定座位的同时,孩子们会发生抢座位现象,但不多。为何不多?我们觉得这里值得探究。


我们都从传统教育中走来,如果所带班级不是高控的更偏向于民主的,那么这一路走过来,对于座位这块又有什么样的体验呢?举例我自己,在一线有过N多个从小班到大班这样的带班轮回,有关椅子座位的纷争,其实真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当然基本发生在小中班时期。我们来说中班时期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特别快,此时的他们交往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入了需要朋友亲密交往的一个敏感期,所以有关朋友的纷争事件在中班上学期这个年龄段就会有大量涌现,许多时候朋友的纠纷又会连带着座位的纷争。所以,印象中这样的纷争真不少。可是,为什么,给了儿童无固定座位的选择权利,反而是少了呢?如此,我们还需要无固定座位吗?


也许,我们必须去窥探教师日常是如何应对孩子因无固定座位产生纠纷的处理方式的。视频里的孩子已是中班上学期第三个月。案例老师也介绍说从小班到至今,班级并没有制订过相应的规则。但同时,我们又从“被抢座男孩”老虎强调了好几次中的话中得知,是可以靠好朋友就座的。我们认为这就是这个班级其中一个很重要规则。还有就是小女孩可可说的谁先来这座位就是谁的。那这两个规则来自于哪里,我的一个同事张老师如此说:“那女孩(可可)跟他俩对话,把这个事情理的条理清楚,前因后果分析的头头是道,老师平时肯定没少处理这样的纠纷,没少说过这样的话:谁先放的大米座位就归谁。所以女孩子学着老师的分析了。”所以,此处,不难窥探到,日常的有关座位的纷争也许早就被教师这样的语言直接解决掉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点,就是大部分孩子都是“冷眼旁观”,为何孩子们都比较理性呢?我们猜想,这是否可以反过来说明这是幼儿园里一日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常态事件呢。那案例老师又为什么说少呢?一种情况,抢座现象发生时教师是否稍加引领风波就消失了呢?又一种情况,如果教师比较权威,孩子们抢座时教师一个眼神过去就行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规则能力、包容能力非常强,抢座现象就少。而象视频里两个孩子如此坚持与执着或者僵持着在抢一个座位反而很少见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


儿童在园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因为无固定座位产生纷争,不外乎几种情况。


一种,一方弱小一方强大(这里的弱小者与强大者有可能是生理上的,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弱小者一般是不敢与强大者坚持对抗的,是不太能通过坚持或者其他策略等来交涉或者争取自己座位,可能性比较大的就是随便换个座位逃避纷争。这和视频中教师秉承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价值观是相对应的。


一种,就是势均力敌。儿童在园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因为无固定座位产生纷争,我们说,它一定发生在势均力敌的双方身上才可能发生。我想,这里应该是有一个概率问题的,(就是恰恰势均力敌的双方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恰恰相遇,这样的概率并不高。)视频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一再强调这是我的座位,我的好朋友在这!用语言坚持座位是自己的。另一个则秉承“沉默是金”的原则,坐在那安然不动。这其中,坐着的二宝来自于二胎家庭,貌似有着更多的“斗争经验”去应对男孩老虎的坚持。所以,这两个男孩,一个坚持己见,一个坚定不动,因缘巧合,恰恰就对上了!于是有了这个案例视频,恰恰有了抢座僵持现象的发生。


林炎琴教授也说:孩子愿意来幼儿园,不是因为老师好,更多的是有“好朋友”在。位置不固定,好朋友难形成,特别是那些不那么外向的孩子,找位置可能是一件难为情的事。另外。为了想坐喜欢的位置,可能还要从小学会抢,而不是该怎样就怎样,从小形成了无规则意识。仔细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的。


所以,在实践无固定座位的同时,教师如何与孩子互动,让无固定座位这一生活样态的改变真正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与深究。


6.面对视频里因

无固定座位

引发的就餐延误,

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视频里因无固定座位引发的就餐延误,我们该怎么办?

 

从学术节研修现场我们发现,分成了两派,介入或者不介入。

 

不介入的原因清楚明了,让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等待。

 

等待这个词,是我2000年刚开始接触瑞吉欧教育理念时并一直在实践的一个教育行为。这个视频里的老师等待了多少时间呢,估计足足有二十分钟。这个时间对于我们分析案例分析儿童形象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而我采访了几位教授,也引发了一些幼儿教师园长、包括个别家长对于这个视频的观看与讨论,95%以上的成人认为,要介入!而我,也是坚持要介入的支持者!为何要介入?有以下几点:

01


介入依据一、孩子的状况需求

 

孩子的状况与需求是决定介入或者不介入最重要的凭据。第二个视频中男孩老虎闻了好几下饭,第三个视频初,老虎直接蹲在了地上,孩子们来劝他时,他手把着桌子站了起来。前面我们刚说过,这个视频不止五分多钟,完整视频有二十分钟。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孩子究竟闻了几次饭,这个中间蹲了几次,各蹲了多少时间,加起来有多少时间。所以此时此刻,尽管他嘴里还一直强调,我要靠好朋友坐。但肢体语言却透露出孩子内心的需求,他饿了,站得也有点累了。而此时,放眼全班,大多孩子都吃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思考,孩子当时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是要把座位抢回来吗?其中二宝离开了一下,为何老虎没有顺势坐下去呢?还是就想要有个位置,也坐在这一桌,好紧挨着好朋友一起吃饭呢?所以,我们是为了想看到孩子处理问题全过程而坚持不介入还是顺应孩子需求而介入呢?

02


介入依据二、孩子的个性特点


通过视频,我们在分析儿童形象时,发现这两个男孩身上有着鲜明的个性。

 

在前文我们已经讲过,站着的男孩老虎从头到尾,坚持是我先坐这个座位的,我的好朋友在这!奇怪的是,其中二宝离开了一会儿,老虎也不乘机坐下去!还在那坚持说“这张座位是我先坐的啊!”视频中,前后有三个孩子来劝他坐另外一桌,老虎从头到尾也都是在用语言坚持着我要靠好朋友坐。

 

现场有老师分析,老虎这个孩子比较有素养。我个人并不赞成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老虎的儿童形象。我猜想,老虎日常应该是个比较遵守规则的一个孩子,或者是一个秩序感比较强的孩子。从两点分析:第一,老虎一再的坚持着我要靠好朋友坐。为什么这句话为反复出现在儿童嘴里?因为这句话就是日常有关座位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有可能是这个班从小班以来发生有关座位纠纷后逐渐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则。有的孩子未必会如此意识强烈,但是老虎却有。第二,二宝离开座位一会儿,老虎也没坐下去,这里老虎是如何想的呢?是否,这张座位既然已经坐了人,那就是别人的了。所以自己不能再坐下去。猜想,日常,老师处理这一矛盾时,是否会强调,有孩子坐下了,其他孩子就不能再去争抢了呢。所以,从这两点,我个人认为这孩子是一个非常有秩序感的孩子,而且秩序感不容易打破,这也反映在其他孩子来劝说他,他始终坚持己见。

 

而坐着的男孩二宝已经坐下了,正在享用他的饭菜。我们可以从他躲闪的眼神中去揣摩孩子当时的心理,发现他在孩子们的对话中已经意识到老虎的米饭是比他更前一步端到这座位上了,(那为何,二宝又端来饭菜呢?这里,我认为,他可能是没有看见,或者没有意识到那碗饭是放在这张座位前的桌子边,当然也可能是老虎放的位置有所偏差),而且不知什么原因,他也不想回到原来的二组座位上去(我们猜测,这个孩子个头比较弱小,在那组一定是遭遇到了一些纠纷,以至于让他不愿或者不敢去二组。当然只是猜想,但研修现场,这一定是要搞清楚的,如此,我们才更可以了解每一个儿童。)加上二宝来自于二胎家庭,据老师说,上面有一个哥哥特别调皮,所以我们判断,这个孩子是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的,所以二宝在说了一两句后,就坚持沉默是金,安然不动,似乎是不变应万变。但心中是有丝丝涟漪的,这从吃饭迟缓的动作与眼神可以猜知。但有意思的是,他中间离开了一会儿,离开前居然将椅子塞进了桌肚。二宝这个动作让我是惊叹的,它无形中表达了二宝对这个座位强有力的捍卫。所以,从头到尾,我们发现,二宝在面对老虎的坚持,面对可可女孩的询问,二宝是坚持着用行动捍卫着这座位是我的。当然,如果继续分析二宝,通过二宝的语言我们发现,二宝尽管语言很少,但是仅有的几句话,每一句都很有力量。

 

以上回顾,我们分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老虎,因为坚持内在的秩序而让自己的心灵强大,表现出执着坚持的一面;而二宝,由于家庭的影响和可能自己身体的个头矮小,“斗争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内心尽管有所波动,但行为上表现得比较坚定。所以,这两个孩子,从不同的面表现出了一样的坚持与坚定。

 

这是我在观看这个视频后对这两个孩子的分析,(当然,在教育现场,我们需要结合平时孩子表现,去综合评估价值判断。)我认为,透过五分钟我们可以窥见孩子的日常,如果日常两个孩子就是这样的性格或者个性,在就餐时间再让两个孩子坚持下去,那就完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班级老师是最了解两个孩子的性格和个性的,应该根据两位孩子的个性,适时介入,而不是一味举着手机拍摄。

03


介入依据三、孩子的心理感受


两个孩子的“对抗”贯穿了整个午间就餐时间,至少有二十分钟左右。我们换位思考整个班级孩子的心理感受。


先说其他孩子的心理感受。此时所有孩子们都在坐着就餐,午餐时相对平时游戏的嘈杂,教室是比较安静的,这就导致了所有孩子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两个孩子身上,再加上老虎突兀地坚持站在那里,足足二十分钟。所以整个就餐的氛围是压抑的甚至怪异的!而此时的老师呢,从头到尾都举着手机,始终都在冷眼旁观!足足二十分钟!为何老师没有叫老虎找一个座位赶快就坐吃饭呢?老师不言不语,是为了惩罚这两个孩子吗?还是为了....这从其他孩子的观望眼神中可见一斑。此时此刻,我想,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估计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但是他们一定同样感受到了教师身上传递出来的一种情绪——冷漠,而不是关怀——老师就在那看着两个孩子怎么办!


我们再说老虎,尽管很饿,想坐下去,但嘴里还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诉求。老虎心里是无奈的,孤立无援的!尽管有三个孩子接连过来帮助他,但这是他内心想要的吗?不,如果大家细品,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他内心想要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反复的重复着同一句话。(介入一已经分析过。)而二宝呢,是老虎的对立者,尽管坐着可以进餐,但敏感的他也在默默承受着老虎、可可、小卡等互动与孩子们的旁观中给他造成的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也促使他饭菜难以下咽。所以,这两个孩子的心理上在二十分内承受着多少压力呢?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压力呢?如果我们能看到二十分钟完成的视频,我想,这些感受,还会加倍!


这里最关键的是,班级的最高统治者,却一直在冷眼旁观!不发一言,只是从自身研究的角度想看到一个事件发生全过程,而举着手机进行全程拍摄!这里以儿童为中心了吗?以儿童的需求为第一吗?这里有人性关怀吗?不,这样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这样的教育是冷冰冰,是没有温度的教育!这不是我们想看见的教育,更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三)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步社民教授说, 老师执意“不介入”而传递一种冷漠,与“控制”一样有害。


所以,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儿童的身心健康永远重于儿童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清晰,我们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还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04


介入依据四、视频最后的结果


视频最后结果,老虎好朋友旁边的座位上一个小女孩吃完了饭,离开了位置,空了一张位置出来,于是老虎坐下了,才开始了他的被足足迟到了二十分钟的逐渐冷去的午餐!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纷纷帮助老虎后的结果吗?显然,这不是!这是老虎坚持内在秩序感的一个结果!所以,这结果是在用事实在告诉我们,教师这样的不介入是完全错误的!



7.面对这个案例,

教师又该如何介入呢?


笔者认为,当时老师最简单的介入,就是将一张椅子轻轻放老虎身下,并摸一下老虎的头,示意坐下,轻轻呼唤“老虎坐下吃饭吧”。老虎坐在了好朋友那,满足了他的需求。老虎从站着到坐下,不仅消融了与二宝的对抗姿态;而且坐下来后的老虎与二宝两个孩子就不再成为大家瞩目对象,情绪逐渐平和,开始吃饭。老师等孩子们饭后消食后或者下午,再开展反思讨论会,引导孩子去反思今天就餐时的行为,让每一位孩子参与讨论,并制订规则。


当然,介入并不仅仅就这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还可以如何?如何悄悄又温暖地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来消融这一场矛盾?


步教授:其实所谓介入,也就是和风细雨一二句话。接过孩子抛来的球,以合适的方式抛回去。规则在慢慢形成中,也是为孩子的“自主”在赋能。


步教授还说:介入、干预与控制是不一样的。老师传递人性的温度,同时传递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建立规则,这对所有孩子都是有益的。


结束语: 


写下此文,我最想表达的,一位幼教工作者,如何对教育现场作出反应并作出进一步的教育行为,一切根源在于价值判断。一位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判断。



育儿解忧书房
育儿先育心——教育的实质是为人父母者或教育者一场盛大的自我修行之旅。育儿解忧书房,将运用瑞吉欧教育理念和绘本阅读经验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方案,解决陪伴中育儿痛点问题,轻松为己解忧。一次幸福的育儿之旅,我在等您。——花婆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