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不是教
文章前言 |
前日向温大林炎琴教授请教,林教授一段话说出了介入之本质——
“介入不等于教,孩子求助帮忙,我认为老师要在情感上给予温暖,表示我是乐意与你探讨这个问题的,但方法上可以激励孩子进一步观察探讨乃至有新的发现。”
从林教授这一句话可以获取三个观点:介入不是教,介入是呼应,介入是激励。很是赞成。
Part.01
介入不是教
反思日常与教师交流,许多老师都不敢介入,怕自己一不小心又教了孩子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老师是把介入与教混为一谈了。但,介入与教,概念完全不同,真的不是一回事。我们查询百度百科:
介入:插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
教:教导、教育,特指传授某种知识或技能。教又有使、命令之意。
分析两个词:
介入:插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我们分析,介入强调的是参与进去,讲的是干预这个行为的发生,具体表现就显得比较开放。所以更强调一个过程。
教:教是帮助孩子获得知识或技能,指向性强,是有方向的有目标的,是本着一个结果去的。教更偏重结果。
所以,介入不是教。
Part.02
介入是呼应
上一篇小文讲过,介入其中有一个重要条件,儿童游戏中成人被邀请。成人介入游戏就是对孩子发出邀请的一种尊重、一种回应。
所以,介入,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呼应。孩子当下所做的、所思考的、所需求,我来看见你、我来倾听你、我来呼应你,让你感受到我与你同在。而且你并不孤单,因为我理解了你共情了你,我会陪伴你一路向前。
所以,介入,更多是互动,是呼应,是共情,体现的是人性的温度,是教育中万不可缺的人文关怀。
介入是建立在观察与倾听基础上的,教师在观察、倾听、介入呼应中所得到的信息,再加上原来对娃的了解,然后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启发或者“教”孩子。
Part.03
介入是激励
当下教育方向是培育自主完整幸福的未来公民。自主早餐、自主游戏等等,我们无不是在通过创设环境与提供条件帮助儿童运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做他们想做的、能做的事,从而让儿童更加自主自信。如此,游戏中的介入,我们不是替代儿童去达成儿童想要达成的目标,也不是教儿童去达成他要想达成的目标,我们的适当介入,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持,是为了更好激励儿童,相信儿童,相信他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所以,我们可以把介入本质更多理解为激励。儿童游戏中成人读懂孩子的意愿、倾听判断孩子游戏意愿的价值,有必要时激励儿童更多内在力量的产生,去促进孩子进行或者完成他的游戏意愿。有必要时激励的外显形式就是介入。
所以,介入是激励,激励是为了儿童更多内在精神力量的生长,这种生长从贫瘠到枝繁叶茂。
文章结束语 |
所有的学习无非都是概念的学习、概念的辨析。为何目前大家对介入有困惑有分歧,其本质原因是对介入概念上的认知理解不同。不同的认知理解外化成不同的行为,造成真实教育场景中所采取的介入手段不同。
上一篇小文有提过两个介入条件,一是安全被儿童邀请。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问我,如果既没有安全问题,孩子也没有发出邀请,老师坚决不介入吗?我回答,这两个点比较容易识别,但并不代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与游戏中仅仅就这两点需要介入.......
需因人而异,因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