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品尝了
自己悬赏百万的果实,
差点中毒而亡!
01
今天是2022年10月10日。
今天我差点中毒而亡!
午餐时,与会计说:我中毒了,算不算工伤?
会计问:中毒?你怎么中的毒?
我答:我刚吃了群里发的那个悬赏百万的果实。我的牙齿只是咬了两下,舌头又舔了一下,就发现不对了,感觉整个口腔苦、涩,嘴唇发麻,舌尖微辣,就赶紧吐掉,去卫生间连漱了五杯水,感觉还麻苦涩辣。目前还有点头晕,微微有点恶心。
会计问:那你为何要去吃它?是什么果实?
我答:你看群里,今天我发了三张果实照片,我吃的是第一张的那个。上次也发了一张,谁说出果实名称悬赏百万,结果只有一位老师回答了我。今天,我本想悬赏三百万,但是上次由儿童银行发的一百万支票还未到位,关键民意测验下来,大家更想人民银行出品的。这次我就发了悬赏神秘礼物,但无人理我。所以,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那叫什么果实。
会计问:果实哪来的?
我答:今天我在中三班看孩子们游戏。他们正在做有关秋天的课程,孩子们收集了许多秋天的果实。D老师拿出了这种果实,告诉我,因国庆返校第一天清晨她就给老师做核酸采样,回到教室就发现了它。并问我,你认识吗?我说我不认识啊。会不会是野小栗呢?似乎还有点像。拍照,百度识花,可比对了几种,发现都不是。几次下来,都没查到答案。于是,我决定剥开来看一看。剥开来后,发现肉色与大栗真像,触摸肉质的那种软软的又有点韧性的感觉也很像大栗。那到底是不是呢?为了求证,我决定尝一下。我其实只是尝了果实一半的一半。
会计说:如此说来,是你自己要吃的?
我答:是的啊。我在教室外走廊上品尝的啊,两个班老师都看见了。还有摄像头吧。
会计说:综上所述,不予工伤处理!
我委屈:那找不到答案,如何又与孩子互动呼应呢?
保健说:我会随时关注你。如果感觉你万一不行,我会及时呼救120。
好吧,如此情况,看来我只有知道品尝的果实是什么,才能安心了。
02
去请教了一位信息高手Z老师。问他,今天群消息看见,知道是什么果实吗?
Z老师告诉我百度了,其他两种查了,橙色的叫野鸦柿,是观赏柿子,不能吃。其树干特硬。下面有“花蓝“托着的果实,是栓皮栎的果实。
我糊涂,不是橡树的果实,橡果?
不自信,因为前面自信过度,与D老师一起拿了看了一眼就一致认为是橡果。所以也没百度。
后来,等知道我吃的那果实名称以后,我认真百度阅读了有关栓皮栎与橡树的资料,发现,栓皮栎就是橡树的一种。所以这种果实也可叫橡果。
好,现在回到我请教Z老师的现场,问他,没查的那种果实是什么?
Z老师一会儿就查了出来,截屏与我。原来是茶树的果实,也叫茶籽。
好奇,为什么我就查不到呢?回过去继续请教Z老师,才发现,图片隐藏在后面,翻下去好多,以为没了,就放弃了。所以,耐心也是搜索能力的一部分。
那茶籽有没有毒呢?坐下认真阅读了有关资料,放心了。原来,茶籽榨油,还是最适宜中国人吃的“橄榄油”呢。
今天中午,知道此事的老师纷纷送来问候。于是,我在群里回复大家:谢谢大家关心,我不会中毒而亡了。
后来,我在群里又与大家互动了一段话——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开放。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我们的教材!我们的课程应该来自孩子的兴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经验。国庆后,孩子们收集了许多花儿、果实、种子等来,那么,亲爱的老师们,您认识孩子带来的所有的花、所有的果实、所有的种子吗?当我们不认识不了解,我们又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
所以,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向D老师学习,知道教室里带来的每一束花、每一粒种子都是谁带来的。当不认识的时候及时向家长请教。我们请教的并不仅仅是它们的名称,请教的同时,也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好时候,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好时机,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国庆七天去过哪里,接触过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这些,加上孩子们收集来的花儿果实种子等,就是国庆后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最宝贵的课程资源。
亲爱的老师们,如今城市里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孩子们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远。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亲近自然中又去探究大自然,发现自然的神奇、有趣,激发孩子的好奇之心、探究之心?
亲爱的老师们,请抓住到手的资源,与孩子充分互动吧。”
03
培养孩子的好奇之心与探究之心,一定是先从教师开始。
这几年,我会经常利用工作群与老师互动。例如“悬赏百万,猜猜它是什么果实?”此类的自然探究方面的互动,而做得更多的是对儿童探究方面的互动。我会经常发些班级当天一些儿童的表征或者言语,让老师们通过群里三言两句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快乐参与,自然而然对儿童形象去进行分析,润物细无声中引导教师形成好的儿童观。
例如,昨晚,我发了一张照片。
清晨,班级老师问我,孩子建构的是什么?
我说,是女孩啊。
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是最懂儿童的。又说,孩子妈妈说是佩奇。
这样的一番对话中,我发现,自己狭隘了。原以为这样具象的一个建构作品,孩子的表征不存在多元化的答案。
中午,我在群里互动,让老师猜一猜,孩子建构的是什么?结果,老师的答案聚焦佩奇、老鼠等,仔细一看,确实也像。
班级老师也将孩子建构过程的照片上传了上去,并分享了孩子心中的建构主题。
我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当老师的判断与孩子心中的建构发生误差时,在告诉着每一位与孩子天天一起的我们: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我们需要蹲下身,不仅需要观察,更需要倾听,才能真正读懂儿童,也才能真正支持到儿童。
有意思的是,有两个班的老师还请孩子们来猜想建构作品建构的主题。大班娃猜了:人、小熊、老鼠,而中班娃的猜测里,居然还有桥、小河、瀑布、迷宫、大树等。
大班娃的猜测与我们成人就很相似,那中班娃的这些猜测呢?是否南辕北辙?但如果从一些局部来看,是否也有一些道理呢?这些是否是中班娃的一些年龄特点呢?仅仅猜想,我们需要探究。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种有趣好玩的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吸引教师蹲下身去观察聆听儿童,加快教师儿童观的转变,从知道到真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