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视线】幼儿园环境:净化--翻墙

文摘   教育   2023-08-11 22:25   江苏  


幼儿园环境:净化--翻墙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这里所指环境更多的是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包括班级环境。幼儿园(班级)是容纳孩子们一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他们每天在幼儿园(班级)里与人与物互动着,互动中教育着他自己,协调着他自己的命运。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控制好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园的环境成为最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都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


那教师如何控制好幼儿园环境?我想分享两组故事。



01

第一组故事:老师外套丢了


片段1.园所现场的故事


这是某研修场,某幼儿园某小班老师与我们分享的班级故事。


故事发生在九月下旬至十月初。某一日,老师发现自己穿的外套不见了,与孩子们聊起来,并主动提出新话题,可能是小偷偷走了自己的外套。


于是一群新入园不久的孩子就开始帮助老师破案。他们猜测谁会是小偷;他们去保安室查监控,孩子们怀疑上了一个模糊的半身人影,发现了那“小偷”脚上穿着一双很熟悉的鞋子......


班级老师的故事讲到这里,嘎然而至,因为,老师不知如何将这“课程”推进下去了。于是我分享了下面这个故事。


片段2.战争绘本的结尾

几年前的某一日,一位编辑老师找我,给我看了一个绘本故事创作初稿,请我帮他提一下意见。


阅读文字稿后,发现这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故事取材于皖南事变,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他新四军父亲的故事。故事结尾,他的父亲最后壮烈牺牲在了战场......


我记得当时给编辑老师反馈的意见中有这样一条,建议他改变故事结尾,战争结束,新四军父亲最后回到了家,亲人团聚。


编辑老师回,战争本就是残酷的,我们需要直面战争,还原战争真相,帮助孩子从小体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我说,您创作的这本绘本主要阅读对象是针对3-7岁的儿童,孩子年幼,我们应该让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是爱与希望。


等编辑老师第三次发我,发现故事结尾与我建议一致了。很好奇,问编辑老师,为何调整了?编辑老师告诉我,他后来又咨询了东方娃娃编辑部的老师,建议与我相同。


片段3.研修现场的对话


《战争绘本结尾》故事讲完,回到研修现场,与老师一起对话反思。


花婆婆:听完故事《战争绘本的结尾》,大家怎么看?


老师们:外套丢了,我们不应该向着小偷的方向去引领孩子。


花婆婆:为什么呢?


老师们:我们需要向着积极、明亮的那一方去引领孩子。


花婆婆:这个故事发生在小班新入园孩子身上,我们是否需要思考,小班孩子新入园究竟需要些什么?老师外套找不到了,我们是否可以请孩子“帮助老师”四处寻找外套,在寻找中正好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场所,认识幼儿园里的人。我们也正好借着这个契机帮助孩子尽快建立安全感归属感呢,是否这才是一项符合新入园孩子适宜成长的好的项目活动呢?


花婆婆:如果是孩子提出有可能是小偷偷掉了吧,这与老师提出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且不说小班孩子是否具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怀疑并说出小偷,我们老师也需要从正面引导。


花婆婆:还有,大家有没有换位思考过,小班孩子新入园,园所就爆发了小偷事件,而且孩子们都在寻找小偷,家长如何想?这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幼儿园?家长可会放心孩子这样天天入园?


研修现场的老师们当时都陷入了沉思。



小结一:净化

讲完第一组故事,也许我们早已明白,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拿进幼儿园里来做教育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净化幼儿园环境!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正向的园所环境。


所以,个人一直反对幼儿园里老师或者保安扮演陌生人的反拐演习。有的还把反拐演习搬上了舞台,名字叫:“不上你的当”(汗)。


正如杜威先生所说,一个理想的环境,尽力排除丑恶的一面,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习惯。学校需要认识到它的责任不在于把社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全部成功地传递下去,进而保存起来,而是应该把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知识和个人经验的部分传递和保存起来。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02

第二组故事:围墙外的故事


片段1.逆行者


曾经读过粲然老师的一本书,里面有一段文字特别打动我。这段文字讲述了粲然在幼儿园里与孩子们互动的一个故事。


那一年应该是天津大爆炸,报刊上登载了一幅消防员逆行的照片。在急速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群中,独有消防员逆行而上!逆行的身影、火红的服装、满脸的坚毅,是那么深刻地烙在了每一位阅读者酸涩的心间!


为何消防员叔叔明知前有火,偏向火山行?!粲然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仔细阅读这张照片,观察比较发现照片中消防员叔叔的行进方向,然后发出“灵魂拷问”,以此来引导孩子去了解消防员这一职业的神圣职责,在孩子们的心田播种职业理想的种子。


为何粲然老师与孩子们的互动会深深打动我?因为当年,另一个城市里我与孩子们一起,不约而同做了同样的一件事。看着孩子们泛着泪光的双眼,我知道,这张照片已经深深走进了他们的心田。


片段2.商业广告片VS公益广告片


大概2004年左右,那时带大班,突然发现有孩子在模仿表演电视广告“脑白金”,一个扮演婆婆一个扮演公公,惟妙惟肖,吸引住了全班孩子。


接下来几天,发现全班孩子几乎都对电视广告生发了浓郁的兴趣,一句句出现在电视里的广告词常常从他们嘴里冲口而出。


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想象着孩子们在这系列过程中可能拥有的收获,同时也分析着商业广告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思考着广告是否还可以带给儿童更多正向价值的地方。于是有一天,在集体活动时抛出了一个话题,“孩子们,最近大家在表演的广告都是在广告什么?大家发现有没有不一样的广告呢?”如此,引导孩子在观看广告并在比较中发现,广告原来分成商业(卖东西的)与公益两类广告,引导孩子将目光更多投向了公益广告。然后在观看模仿表演中,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吸纳与习得了一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美德


在孩子们生活中,各种媒体上的图片、视频等,鲜活生动,吸引着孩子们的视线与模仿表演的愿望。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帮助孩子看见围墙外那更美好的一部分。


片段3.一车穿防护服的人


去年上海新冠大爆发时期,某一个傍晚,下班途中正好遇见了两辆大巴,牌号沪字开头,满车都是穿防护服的人们。我停下车,赶快拍了一张照片。


第二天,把照片分享给了班级老师(下班时正好也有好几位同事看见了),鼓励老师们用这张照片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有关对话。 


我也来到了一个班级,与孩子们互动。请孩子观察照片,猜测大巴上人群从哪里来,鼓励孩子收集周围听来的信息,进行合理化猜想。如此,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孩子自我防疫意识;一方面,培养了孩子收集、分析、整合、判断信息的能力;还有一方面,通过这张照片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面对疫情,面对灾难,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小结二:翻墙 

N多年在一线时,经常会把网络上适宜孩子学习成长的资源在适宜的时候与孩子分享,还经常将幼儿园围墙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带给孩子们讨论,去帮助孩子看见围墙外的世界。


为何这么做?瑞吉欧教育思想中有一句伟大的名言,叫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每一位老师都要尽力使每个孩子不被所在群体限制,而是尽力帮助孩子的眼睛去越过围墙,帮助孩子们越过狭隘、自私、偏见,去看见并拥抱更广阔的、更和谐的美好世界。




育儿解忧书房
育儿先育心——教育的实质是为人父母者或教育者一场盛大的自我修行之旅。育儿解忧书房,将运用瑞吉欧教育理念和绘本阅读经验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方案,解决陪伴中育儿痛点问题,轻松为己解忧。一次幸福的育儿之旅,我在等您。——花婆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