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形成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家战略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构建起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持续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努力做好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研究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本期【热点追踪】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现整理推出粤港澳地区最新发展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观察
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在横琴举行
10月19日,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会议在横琴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协主席林克庆致辞,湖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作成员单位工作报告。
梁振英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各联盟成员扛起时代使命,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要发挥“联席会议+联盟”的“双轮驱动”机制优势,密切深化合作,开展经常性交流,着力抓好合作项目的落地落实,研发推出更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医药新产品。港澳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第三方检测及专业服务优势,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药材网上贸易平台,提供中药材品质检验、溯源、认证和交易等专业服务,助力提升中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推动中医药产品更好“走出去”。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打造ISO国际标准引领的品牌集群,持续提升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认可度、影响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林克庆表示,联盟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泛大湾区科创融合、产业化在湘赣粤、市场向海外”的合作发展之路。期待与会各方用好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发挥大湾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的独特优势,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高位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擦亮中医药这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广东省政协将立足发展所需、政协所能,助力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打造中医药区域合作标杆、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毛万春表示,近年来,湖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中医药文化作为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要继续发挥好“政协搭平台、区域来协商,市场为主体、多方共参与”的机制,借助联席会议、联盟平台,加强多方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资源共用、信息共享、产业互促、优势互补。湖南政协将持续助力丰富“中医药+养生保健”品牌、推进建设“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完善“中医药+健康养老”保障等,为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会上,湘赣粤三省政协和香港、澳门特区相关机构负责人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中国工程院院士、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主席刘良作联盟工作报告,湘赣粤三省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同志、联盟代表等作交流发言。会议发布了《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创新 珠海·提质发展方案》。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成主持会议。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肖百灵,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来自天津、山西、黑龙江、福建、山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市政协及中医药管理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科技大会召开 省委书记黄坤明讲话
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省科技创新工作,通报表彰科技创新优秀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注入强大动力。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黄坤明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广东科技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坚定扛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广东责任,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广东力量。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深刻理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愿,科技现代化是重要标识、关键变量;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发展所向、力量所在;战胜外部风险挑战,科技竞争没有退路、只能取胜,努力写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不断强健科技自立自强的“筋骨”,在科技前沿、竞争一线交上合格的广东答卷。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决心,树立敢于同世界强手比拼的志气,奋力抢占战略必争领域的制高点,稳稳地立在科技革命浪潮的潮头。要洞察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趋势规律,找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注重市场导向、需求牵引,促进全链贯通、多链融合,不断畅通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一步一个脚印把目标变为现实。要把握科技强国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谋深做实,着力打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智力支撑体系、科技治理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黄坤明强调,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强基础,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全省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坚持引育并举夯实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抓实基础研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塑造落实国家使命、体现广东作为的强大科技力量。要优供给,用高质量科技武装现代化产业,全力攻关“卡脖子”技术,加快锻造“撒手锏”技术,积极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应时而生。要促转化,有效联结前端研发和后端应用,聚焦提升成果转化质效不断优化平台建设、深化专业服务、强化金融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要增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好帮手、研发投入的主力军、科研活动的组织者、新技术新企业的孵化器。
黄坤明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科技评价激励和开放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推进科教协同创新,坚持扩规模、提质量并举优化院校结构布局,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广东创新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扎实推进科教融汇,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做到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要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着眼自立自强育才,立足自身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树立全球视野引才,最大限度集聚国际顶尖科创人才;坚持不拘一格用才,在搭建平台、松绑放权、优化评价、促进流动上下功夫,充分释放各类人才聪明才智,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黄坤明强调,要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保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和组织科技创新的责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科技工作,省委科技委要加强统筹协调,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快推进职能优化、切实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效能,合力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要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本领,打造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科技管理工作队伍。要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强科技领域地方立法,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王伟中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本次大会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广东力量。要深入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筑牢科技创新根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培养引进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强化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希望广大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企业家精神,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凝聚创新合力,共同推动广东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会上播放了广东省科技工作专题片。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省长王曦宣读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黄坤明、王伟中、黄楚平、林克庆、孟凡利等省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和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徐义刚、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代表高文等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省委常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各地级以上市及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和有关在粤高校、省属企业、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科技厅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实验室、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国家科学技术奖我省获奖代表,部分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及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等参加会议。
来源:南方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项目在广州启动
10月29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暨全球农食产品国际合作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举行。启动仪式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侨鑫翰吉斯全球农食产品交易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乡村振兴观察点”落户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由侨鑫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集高端生鲜食品食材交易、分拣加工、仓储、集配、物流、供应链金融、会议会展、企业总部、美食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食品供应流转平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其中一期用地面积527亩,建筑面积超91万平方米,一期建成运营后,年交易额逾1000亿元人民币,将引入和容纳至少2000家企业商户在园区内经营,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过五万人就业。
“项目建设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业升级、供应链效率提升、保供稳价、食品安全、经济拉动、就业带动等将起到全面促进作用。”广州市白云区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邱之仲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是近年广东省投资最大的“菜篮子”工程项目 ,是承载广州市老旧农产品批发市场疏解及迭代升级的标杆性示范项目。项目的揭牌奠基,将助力白云区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的步伐,是对白云发展环境、发展潜力的充分认可。
“白云区地处大湾区核心区域,山水相依、城乡融合,拥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四个世界级枢纽,是广州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对于‘菜篮子’交易中心打造全球农食产品供应链枢纽,实现‘卖全球、买全球’战略愿景,是强有力的支撑。”侨鑫集团有关负责人在谈到项目为何选择落户广州市白云区时表示,“区域营商环境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未来招商和运营有重要影响。白云区政府服务‘高效、务实、贴心、有情怀’,自项目选址落地到奠基启动,高效办理项目相关手续,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可谓用心、热心、贴心。”
近年来,白云区以科技赋能农业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区、培育典型示范、推动农村农民收入“双提升”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5.5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在全市涉农大区中排名第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为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人民网
《共建“信用大湾区”框架协议》在深圳签约
10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推动共建“信用大湾区”框架协议签约活动在深圳举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宝成致辞,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代金涛宣读《共建“信用大湾区”深圳倡议》。
广东、广西、深圳、珠海4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订《共建“信用大湾区”框架协议》并发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和前海管理局签订《共建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合作框架协议》。
会议指出,大湾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要紧盯重点环节,全力抓好共建“信用大湾区”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一是要持续推进信用数据归集共享应用。优化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机制,建立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支持深圳打造大湾区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用数据“一根针”串起信用服务“千条线”,推进前海信用试验区建设。二是要协同开展信用监管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专业化、特色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运用信用数据强化信用监管重点问题分析和企业合规风险分析,实现穿透式监管、常态化监管;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拓展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等信用评价工具应用场景;协同抓好“湾区认证”等工作,形成合力,进一步彰显市场监管的作用。三是要探索推行信用制度规则互认统一。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探索开展跨境信用数据共享、信用信息互认、信用服务提供等领域标准化研究;系统谋划构建区域内相对统一的信用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实现异地同标、规则互认、协同共治;搭好交流合作平台,推进大湾区信用领域规则衔接和区域信用服务市场共建,探索在深港河套地区、中英街等区域建立合作发展新模式,服务港澳更好更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来源:羊城派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港澳会场举行
10月16日、17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香港会场和澳门会场举办。本届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指导,广东省商务厅、珠海市人民政府、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和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主办。
大会主题为“服务外包+,湾区新引擎”,延续“一会三地”办会模式,其中港澳会场先期举行,拉开本次“湾区盛会”的序幕,为10月31日-11月1日举行的珠海主会场预热。
本次港澳分会场分别与香港秋季电子展、澳门MIF展合作,融合两大知名展会的特色内容,精心策划专场推介、B2B专题洽谈等环节,借力国际展会的广阔舞台,叠加行业交流的深厚优势,为企业开拓出更为多元、广阔的跨境贸易市场。
在香港会场,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电子产品供应链优化与创新等前沿领域成为焦点。13家全球采购商与60余家大湾区企业及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跨境贸易等内容进行深入的专场对接。澳门会场更是热闹非凡,超过120家大湾区企业及机构代表踊跃参会,21家境内外采购商携超14亿元(约2.11亿美元)的发包清单纷至沓来。
据统计,本次港澳会场共有12家国外发包商进行了多轮洽谈,发包项目总金额达到人民币14.3亿元(约1.92亿美元)。其中,香港会场共进行了60场对接洽谈,现场达成8项初步合作意向;澳门会场完成43场次对接,达成11项初步合作意向,意向合作总金额约6.58亿元(约9400万美元)。此外,港澳会场均设置了主题考察路线,满足了洽谈双方调研的需求,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合作。
本次大湾区服贸会延续了去年“一会三地”的特色模式,港澳会场活动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主办。
据悉,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主会场活动将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开幕式+B2B洽谈交易会+项目路演+展览展示+配套活动”的多元形式呈现,已收到100余家全球采购商的采购清单,涉及信息技术(IT)与数字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与投资、工业设计与建设、跨境电商与贸易、物流服务、OEM与ODM服务、外包制造与采购、文化与娱乐等九大行业,总发包金额约1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10亿元),最大单笔项目预算高达5000万美元。
来源:南方网
广州海关发布20项便利措施服务保障第136届广交会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广州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广州海关支持2024年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便利措施》(下称《便利措施》)和《2024年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海关通关须知》(下称《通关须知》)并对外公告。
自9月4日第136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顺利通关入境以来,截至10月11日9时,已有72批次、价值超430万元人民币的广交会进境展品陆续从广州南沙新港、广州白云机场等口岸以海运、空运方式入境。
首次复制进博会关于展览用食品的便利措施
据悉,此次发布的《便利措施》从强化服务保障、提供政策支持、提升通关便利、深化科技赋能等4个方面,提出实行驻会监管免担保、助力拓宽加贸企业销售渠道、便利进口食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参展、扩大参展食品范围、落实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畅通线上企业咨询渠道等20条具体举措,确保第136届广交会进出境人员、物资通关顺畅高效。
《通关须知》则从广交会备案、展览品审批和准入、进境物资申报、展览品查验与放行、展中监管、展览品处置、人员及个人物品监管、记者采访器材等8方面,明晰了第136届广交会参展进出境人员、物资的通关及后续监管要求,精准指引参展企业和相关人员提前掌握展会期间相关通关政策规定。
据广州海关副关长谭武介绍,在广州海关的大力推动下,经海关总署批准,第136届广交会将首次复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关于展览用食品的便利措施。主要涉及“免于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和“扩大参展范围,允许未获检疫准入的食品参展”政策。
“实施后,对已获检验检疫准入的产品,如仅供展览用,即便相关境外生产企业尚未获海关总署注册,也可以进境参展。对来自非疫区但未获得进口检验检疫准入的动植物源性食品,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经由海关总署授权广州海关按照特许审批办理后可入境参展。而对于来自非疫区但未获得进口检验检疫准入、无需办理检疫审批的动植物源性食品,企业参照特许审批评估材料提供纸质材料经审核后也可入境参展。”谭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据评估,这一举措将为国外特色食品带来亮相国内的机会,既能够与瞬息万变的商业需求更好实时匹配,也将推动更多更新的进口食品丰富人民群众的餐桌。
此次发布的20条便利措施中的“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参展,助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也是广州海关为支持第136届广交会举办而推出的全新措施。实施后,加工贸易企业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参加广交会展示活动,展览期间发生销售的,企业按规定办理内销手续。“这样一来,加工贸易企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转内销’,都可以更好利用广交会这个大平台,拓展内外销渠道。”谭武表示。
超430万元广交会进境展品经海、空运入境
为支持第136届广交会顺利举办,广州海关成立工作专班,以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第136届广交会承办方、进口展览品承运商以及参展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业态发展形势和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从展品监管、食品参展、动植物检疫等多方面升级海关政策支持力度。
“我们应用‘智慧会展’等智慧海关建设成果,为展会承办方、参展商提供‘零跑腿’的展会备案、展品申报等‘一站式’在线服务;在关区主要口岸,如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等设置广交会进境展览品通关便捷通道,优先办理货物申报、查验、抽样、检测等手续,切实提高参展商品通关效率。”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曾琦说。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展览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每期各设约1万平方米,预计将有730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口展。9月4日,第136届广交会迎来首批进境展品。该批展品主要是来自埃及的燃气灶、洗衣机、烤箱等家用电器,共43件、总重量达3264千克,运抵广州南沙新港后采用通关一体化模式向海关申报,经广州海关监管顺利入境,为本届广交会正式进入布展阶段打好头阵。
“从目前在海关备案情况看,本届广交会一、二、三期均有进口展品入境,预计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品涉及电子家电、五金工具、建材家具等。随着广交会开幕临近,预计这几天还会有展品密集进境。”广州海关所属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副关长邓强介绍,为保障广交会进境展品顺利通关,广州会展中心海关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密切对接广交会物流运输企业,第一时间掌握进境展品最新动态,量身定制展品监管预案,满足参展企业个性化通关诉求。
自9月4日第136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顺利通关入境以来,截至10月11日9时,已有72批次、价值超430万元人民币的广交会进境展品陆续从广州南沙新港、广州白云机场等口岸以海运、空运方式入境,主要来自埃及、泰国、土耳其、希腊、德国、葡萄牙、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南方日报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获批
10月8日,记者从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获悉,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以下简称“试点平台”)近日获批建设。该建设试点平台是贯彻落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深圳园区规划》)的具体举措,标志着深圳以及河套深圳园区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和转化方面又迈出一步。
《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指出:“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为深圳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跨境转让交易路径。”此次获批的试点平台,依托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为运营载体,将主要开展专利国际转化匹配对接、交易撮合、专利导航、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政策咨询等业务。自获批建设以来,试点平台积极与高校院所、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合作搭建全流程全要素平台,汇聚更多高质量专利,促进专利转化信息对接,开展知识产权国际人才培养。同时,试点平台将充分发挥河套深圳园区的区位优势和香港城市大学的资源优势,以知识产权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知识产权跨境交易,更好推动国际创新成果在内地转化,助力深港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据了解,河套深圳园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前已形成“一站式”的国际法律服务新体系,并不断探索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介绍,接下来,深圳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推动试点平台加快建设并投入运营。河套深圳园区也将深入贯彻落实《河套深圳园区规划》,加强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和国际创新成果在河套深圳园区转化,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来源:南方日报
供稿 |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23级博士研究生易金彪
审核| 李晨 编辑 | 玄泽源
相关推荐
【热点追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长江经济带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8.1-8.31)
【热点追踪】长江经济带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8.1-8.31)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7.1-7.31)
更多推荐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