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速递】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

文摘   2024-11-17 18:10   上海  


前言

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迎来40周年庆典之际,2024年11月15日,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是学校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多年来集研究生学位教育与科研于一体,是学校应用经济学的支柱学院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平台。学院下设多个智库,包括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城乡发展研究院等。形成了“基础科研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多年来,财经研究所积极参与浦东开发开放、 上海历次发展战略大讨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不断建言献策,培养了大批人才,科研成果卓越。

值院/所成立40周年之际,为了展望未来,秉承上海财经大学“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精神,特邀请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城市与区域学科发展的三大主题:“数智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世界大变局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展开报告和讨论。旨在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1


开幕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为大会致辞。首先,刘元春校长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数智时代和世界大变局时代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前瞻举措。其次,回顾了财经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显著成就,并对变革时代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领先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元春校长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为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淀有益的学术能量。

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张学良教授主持。






2


圆桌会议


圆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华教授主持。


引导性发言环节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刘秉镰教授作了主题为“面向数智时代区域经济研究”的引导性发言,从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入手,解析了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下的区域经济学科发展新方向。刘教授指出,要从国家的重大需求来看学科发展,把创新理论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伴随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亟需转换发展动能,培育和发展以技术进步创新、管理效率提升、体制机制变革为核心内容的新质生产力。数智时代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应重点关注区域创新理论中的技术进步与企业理论变化、创新要素的重构与空间布局,以及数字经济引发的区域创新空间形态和知识溢出变化。区域经济学研究愈发强调区域创新能力从专利数量向创新质量转化、创新质量由单点突破转为系统性创新、创新链接形态从实体转向虚体、创新路径从线性创新转向网络创新,研究目标也逐渐从知识吸收应用转向知识创造,研究需求要求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融合交叉,数据基础从有限样本为大数据分析,政策供给从制度环境转化为创新生态培育,技术手段从简单的数字分析转向精细化和新范式。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对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以“数智时代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及研究”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彭教授强调,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业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城市和区域不再孤立发展,通过创新网络和合作平台与其他城市和区域互联互通,共享技术、资金、知识等资源。此外,与传统时代相比,数智时代的核心发展要素转向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服务,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区域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资源禀赋、交通网络、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物理性要素转向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流动性、人才吸引力等软实力上。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区域规划从规划维度、规划逻辑到规划技术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最后,彭教授为上海在数智时代下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嘉宾发言环节

在嘉宾发言环节,首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教授指出,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迎来范式转型,阐释了数字技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三个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数字技术对人才培养带来技能要求、工作方式、教育方式的转变,对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面临着多学科交叉能力师资不足、高质量的教学线上教学质量不确定、数字伦理教育缺乏等诸多挑战。伴随着数字技术应运而生的新的研究对象和主题,也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为传统学科研究赋能。在智库建设方面,朱院长指出数字技术在数据o驱动、舆情监测、实时反馈和知识管理等方面助力智库建设,同时要关注跨学科合作融合、数据管理和安全性等。最后,朱院长指出数字技术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引入新思想、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实现社会科学向西方国家的弯道超车。

统计学者、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许宪春作了题为《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与四季度展望》的发言。许教授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四个角度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四季度经济走势进行展望。他指出,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增速有所回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投资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净出口需求表现较好。同时,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但行业之间差异较大。消费领域的价格在低位上波动回升,而生产领域的价格持续下降。展望四季度,许教授表示,随着增量政策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提升,经济增速有望企稳回升,达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他认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接触型服务业增加值可能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有望回升,企业利润降幅可能收窄。此外,CPI有望延续前三季度低位回升态势,PPI降幅也将逐步缩小。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耀彬带来了名为《新发展阶段“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具体案例应用三个方面展开。刘教授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目标。目标要求大力培育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全民。为此,刘教授提出了“优势互补”与”高质量发展”二元联动的概念,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优势互补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优势互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动力来源。最后,刘教授认为推动我国中部地区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张可云教授以“大变局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报告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城市与与科学学科新使命”“区格:一个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分析新框架”“兼容并包:城市与区域科学方法论”三个方面展开。张可云教授强调,大变局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的总体使命是如何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与更高效地利用外部市场来发展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现有理论存在内化倾向的突出缺陷,张教授基于人格理论框架提出区格理论框架,认为区格由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和发展路径所构成。对于城市与区域科学的方法论,应该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地理学帝国主义相结合,利用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城市和区域问题;对于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研究逻辑,应该包括“三对照”与“三并存”。最后,张教授认为要坚决反对“唯模型”的分析工具,未来的模型必将被大数据分析所取代。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老师围绕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与理论创新进行了精彩汇报。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区域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李院长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涉及制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个维度,虽然研究尚无统一研究标准,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因地制宜的分类施策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综合性思维至关重要,尤其是结合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融合。李院长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需构建独特的理论框架,一是从制度层面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空间关系上要寻求效率和公平;三是动力上强调从禀赋驱动到集聚驱动再到创新驱动,在机制上通过市场化、全球化、地方化和一体化来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以“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应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为题作主题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应聚焦“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学术概念。基于此,吴院长从“生产要素”新变化、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术概念”和“地方自组织的产业经济”三个方面强调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吴院长认为,数据要素和绿色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学科建设应总结、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术概念”,关注“地方自组织的产业经济”,强化地方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积极发展地理临近型产业集群与虚拟产业集群。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对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以“以创新街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首先,吴院长从全球经济下行的状况谈起,阐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现状,呼唤政府“新招”,探讨城市街区可否作出贡献,成为要素重新组合的新空间;其次,吴院长介绍了创新街区的缘起、国际趋势与实践,指出美国“硅巷”的成功原因在于资金和创新文化氛围;再次,吴院长以中国创新街区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南京“硅巷”的发展历程和实际成效;最后,吴院长认为政府部门在建设创新街区大有可为,并据此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以“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赵教授首先回顾了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在推动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在城市与区域尺度上的研究,赵教授指出,优化资源配置与政府间协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提升至关重要。在谈到基础设施投融资时,赵教授强调绿色与可持续投资是未来研究的核心方向,并呼吁学界加强对绿色投资模式的探索,以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赵教授总结道,当前中国正面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机遇,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全国城市与区域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赵教授的发言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视角,并为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提供崭新的发展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姜玲以“推动面向城乡融合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报告从“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城乡融合发展”“回应城乡融合需求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重视城市与区域科学的决策功能发挥”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姜院长梳理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概念内涵,从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拓宽、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三方面总结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并围绕土地与房地产市场分割、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未完全融合、城镇农村产业未形成完整链条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其次,阐述了城乡融合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复杂过程,从对城乡关系历史演化规律深刻理解、解析城乡融合的多尺度系统规律、注重多类型的城乡融合分异规律讨论了回应城乡融合需求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构建;最后,姜院长基于现实需求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阐述了要重视城市与区域科学的决策功能发挥,认为科学决策要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各领域政策协同作用,加强对政策效果和治理效能的关注和评估研究。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关美宝教授以“特大城市群空间地理智能”为题做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要求,提出香港应通过加强与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打造完善可持续的科创生态链。其次,关教授对特大城市群的内涵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新时代新背景下,特大城市群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面临着新的挑战;最后,关教授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在此方面的工作基础与定位,并强调未来将会继续推进在构建特大城市群“天-空-地-人”一体化感知系统、特大城市群地理空间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多学科自然与社会系统耦合等领域的工作创新,以此为特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决策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教授以“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与城市区域科学学科融合,推动城乡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耿教授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城市区域科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学科融合对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耿院长指出,农林经济管理与城市区域科学的融合对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当前仍面临理论创新不足、跨学科协作难度较大,以及政策实施中区域差异性显著等问题。他认为,推动学科融合需要以城乡产业融合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流动和政策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耿院长在报告中提出,城乡产业融合是学科融合的关键实践方向,他强调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跨领域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呼吁各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学科融合的深化与落地。最后,耿院长表示,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与城市区域科学的学科融合,不仅是理论创新的迫切需求,更是解决城乡发展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方协作和持续探索,有望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教授围绕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三个认识和一个建议。第一,在新时代下需要重新认识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当下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充满不确定性,本应该利好我国经济科学研究,但现实情况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反差。目前,教育部支持的主要是以工科为重点的技术科学,同时,经济学科无法像技术科学一样获得大量的社会支持,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第二,重新认识新时期空间结构。经典理论中认为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边缘交界地区在现实中展现出的发展潜力,冲击了“大城市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观念。经济学的规模效应在下降,以中小城市为标志的新的增长极(结构洞)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同时,之前提出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社会空间融合问题,在现阶段新背景下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第三,重新认识城市发展的动力。目前,推动城市发展的要素已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要素,逐渐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要素的作用在下降,科技、数字、关系等重要性在提升。这些新变化对我们探究城市发展的动力因子和经济学模型构建都提出了新要求。曾刚教授进一步提出,在新时代,需要加强融合与结网。第一,推动不同领域如经济、自然、社会等方面融合;第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如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深度融合。结网则需加强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研究活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教授以“智能化技术革命对区域经济理论变革的挑战”为题作主题报告。刘志彪院长认为,当人工智能与智能化的机器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后,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适应的经济学逻辑,在某些方面自然就解释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生产关系运行的规律与特点,在很多方面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对区域经济科学来说,智能化技术革命将会深刻改变生产要素、资源流动与配置、生产方式、组织分工方式、劳动力市场和区域发展模式,迫使区域经济学重新思考传统理论的适用性和应对策略。刘志彪院长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区域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多方面创新,深入研究数据流动、虚拟空间的作用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同时关注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实现更平衡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刘乃全深入探讨了数字智能下城市和学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学科发展依托城市与区域等核心观点。他鼓励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共同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也对参加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为大会致辞。首先,刘元春校长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数智化时代和世界大变局时代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前瞻举措。其次,回顾了财经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显著成就,并对变革时代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领先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元春校长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为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淀有益的学术能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为大会致辞。首先,刘元春校长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数智化时代和世界大变局时代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前瞻举措。其次,回顾了财经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显著成就,并对变革时代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领先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元春校长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为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淀有益的学术能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为大会致辞。首先,刘元春校长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数智化时代和世界大变局时代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前瞻举措。其次,回顾了财经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显著成就,并对变革时代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领先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元春校长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为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淀有益的学术能量。




3


圆满结束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众多杰出的专家学者,以数智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世界大变局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生动的学术报告,形成了富有启发的深刻见解。这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作用的全面理解,推动社会共同富裕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更多推荐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十一):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十):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九):走进安徽省铜陵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特别推出】CCRL八周年:成长不期而遇,感恩每一个你

【专家成果】杨开忠:基于空间品质的经济地理核心—边缘模型研究

【专家成果】陆大道:一二三线的划分—重点建设“三线地区”

【专家成果】贺灿飞:立“竿”见影:策略性环境规制与环境质量结构性改善

【乡村“镇”兴】第163期:电影《情书》原型小镇——日本小樽 (おたる)

【乡村“镇”兴】第162期:世界唯一一个地下城——澳大利亚库伯佩迪(Coober Pedy)

【乡村“镇”兴】第161期:龙虾渔港小镇——冰岛霍芬镇(Höfn)

【论文导读】第47期: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论文导读】第46期:农村道路与地方经济发展

【论文导读】第45期:东北地区镇域收缩


----THE END----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ccrlab777@163.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
点关注 不迷路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