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镇”兴】第164期:湖光山色小镇——新西兰特卡波(Tekapo)

文摘   2024-11-20 18:12   上海  




特卡波Tekapo

🚢————————————

导语

                                                          Introduction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自然修复力,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出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预约调控、环境监测、流量疏导,将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联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乡村“镇”兴】专栏,持续关注国内外典型乡镇的发展,旨在为国内乡镇的建设提供案例研究。


特卡波镇依山傍湖,因特卡波湖及其周边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被第一财经评为2018年最美国际小镇。特卡波湖和特卡波镇发挥着旅游、文化、经济、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作用。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使特卡波成为新西兰重要的旅游地。
本期【乡村“镇”兴】将介绍湖光山色小镇——新西兰特卡波(Tekapo),从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其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并评估其可借鉴的长处以及需要改进的短板,聚焦其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的举措,为我国依赖自然资源的旅游小镇提供借鉴和启示。



PART.

ONE


基本概况

Tekapo, New Zeland



(一)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

特卡波(Tekapo,毛利语Takapō,43°53′S 170°31′E)位于新西兰南岛南阿尔卑斯山东麓的麦肯齐盆地(Mackenzie Basin),同名湖泊特卡波湖(Lake Tekapo)的南岸。小镇面积约为4.19平方公里(1.62平方英里),人口密度为130人每平方公里,结构紧凑,设施集中。特卡波镇距基督城227公里(141英里),距皇后镇256公里(159英里)。

图 特卡波镇的位置


2

气候与降水

特卡波属于海洋性气候,夏季温和、阳光充足,冬季较为寒冷,镇区冬季偶尔会下雪。平均日照时间为2417小时,年降雨量为600毫米,年降雨日数约为78天。其最冷月为六月,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月均降水量为49.6毫米;其最热月为一月,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月均降水量为43.6毫米。
在1981至2010年间,特卡波镇年均气温有99天在0摄氏度以下,因此被评为新西兰最冷小镇。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特卡波较为寒冷的气候:(1)地形:特卡波被南阿尔卑斯山脉环绕,山脉阻挡较暖的气团,导致该地区气温下降。(2)海拔:该镇海拔相对较高,气压降低,空气稀薄。(3)天气:特卡波晴天日数较多,夜间辐射冷却效率更高,地面迅速散热,温度降低。(4)降雪:该镇冬季降雪,积雪覆盖的表面反射阳光,阻止地面吸收热量,从而保持低温。

图 特卡波1981-2010气候信息


3

水源

特卡波镇与其北部的湖泊同名。特卡波湖平均面积在85平方公里(33平方英里)左右,面积会随季节变化。其表面海拔为710米(2330英尺),平均深度69米,最长处27千米,平均最大宽度3.5千米。湖水源于其北部的戈德利河,该河源头位于其北部的南阿尔卑斯山。

表 特卡波湖基本信息


(二)社会人文


1

人口

特卡波镇的人口持续增长,2018年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为558人,比2013年增加了198人(55.0%),比2006年增加了240人(75.5%),家庭数为180户。
特卡波镇在人口增长、年龄结构、种族构成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呈现出几个显著趋势:

(1)人口增长稳定:特卡波镇的人口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增幅逐年扩大。

(2)年龄结构相对平衡:尽管15至29岁和30至64岁的人口占据主导地位,但总体来说,特卡波镇的年龄结构相对平衡,没有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3)种族多样性:特卡波镇的种族构成多样,主要以欧裔/白人和亚裔为主,但也有其他少数族裔的存在,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

(4)教育水平较高:该镇居民整体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而无正式学历的比例相对较低。

图 特卡波镇人口结构


2

交通

8号州际公路直接穿过特卡波镇,每天都有班车将特卡波湖与基督城、皇后镇连接起来。特卡波湖机场位于小镇以西5公里(3.1英里)处,是当地旅游运营商Air Safaris的总部所在地。该镇的度假村和酒店也大部分位于8号公路沿途。



8号公路是是新西兰八条国道之一,它呈逆时针环形穿过麦肯齐盆地和奥塔哥中、南部风景区,起点和终点均与1号公路交汇。

图 特卡波镇地图与8号公路


3

经济

图 特卡波镇经济结构



旅游业:旅游业是新西兰的主要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23年服务业在新西兰经济中的比例更高达74.7%。特卡波以其迷人的碧绿湖水和风景如画的环境而闻名,旅游业经济活力的基石。住宿服务、餐饮、导游和零售业务共同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服务业:满足居民和游客需求的服务业进一步支撑着特卡波的经济。该行业包括餐馆、咖啡馆、出售纪念品和当地手工艺品的商店,以及其他提升游客体验的娱乐服务。






农业:特卡波所在的坎特伯雷是新西兰著名的农业大区,以绵羊和奶牛养殖业为主要产业。该地区肥沃的平原支持着以羊肉、羊毛和奶制品生产为主的广泛的畜牧业。此外,当地农业部门还包括小麦、大麦和各种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为该国的粮食生产和出口作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特卡波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且专业性较强,但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围绕这些景点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其经济十分繁荣。旅游业与农业的和谐融合构成了特卡波的经济支柱,在新西兰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的小镇。但与临近的地区经济中心基督城相比,特卡波镇在工业、制造业、教育方面缺乏发展动力,产业结构极度倾斜,存在较大问题。


4

历史

纵观历史,特卡波已从毛利文化遗址转变为重要的畜牧业、水力发电和旅游业基地。其发展可以划分为原住民时期,欧洲人的开拓与定居水电站的建设三个主要阶段,反映了土著文化与海外移民的冲击与融合、展现了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

1855

苏格兰盗羊贼詹姆斯·麦肯齐冒险进入内陆,发现了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高原地区。

1857

约翰·海和芭芭拉·海在特卡波湖畔建立了麦肯齐的第一个牧羊场。

1951

两座“特卡波号”水电站建成

2011

在当地政府的指令下,蒂卡波号水电站的管理方转移。

2020

麦肯齐区议会宣布,在提及特卡波湖时,将开始使用Tekapo和Takapō双重名称。

滑动查看特卡波镇发展历史





PART.

TWO


特卡波镇旅游业

Tourism



特卡波的旅游业发展基本围绕特卡波湖展开,以观赏自然风光为主,配套有特卡波湖南岸的酒店、度假村。景点开发方面,特卡波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景观,修建步道供游客参与“体验式”旅游,未对湖区和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旅游交通方面,特卡波仅开设城际接驳班车,在湖区未设有连通各景点的公共交通,所以小镇的旅游业极大程度上运行依靠游客自驾,以及私营旅游公司定制的观光小团。


(一)人文景点


1

善良牧羊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图 2月夕阳下的善良牧羊人教堂

善良牧人教堂位于特卡波湖畔的小镇内。教堂建于1935年,是麦肯齐盆地的第一座教堂,也是特卡波湖唯一的教堂。
1935年1月15日,格洛斯特公爵(The Duke of Gloucester)为教堂奠基。1935年8月3日,基督城主教坎贝尔·韦斯特·沃森(Campbell West-Watson)博士为竣工的教堂举行了献堂仪式。当时的教区牧师是 W.E.D. Davies 牧师,建筑师是R.S.D.哈曼(R.S.D. Harman)。他根据当地艺术家埃斯特·霍普(Esther Hope)的草图设计了这座教堂。当时,教堂的建造者接到指示,必须保持原址原貌,甚至连建筑周围的马塔古里灌木丛也需要保留下来。所以他们不能移走围墙线上的岩石,砌墙的石头应从遗址方圆五英里的范围内购买,并且必须是没有缺口的天然石块。教堂原来的屋顶由木瓦制成,但在1957年不得不换成了现在的石板。特别的是,教堂内部牧师休息室的橱柜是用1954年拆除的Tekapo大桥上的木材制成的。

图 哈曼手稿,1934年11月

善良牧人教堂是一个跨宗教的教堂,全年定期举行礼拜。这座建筑被列为一类历史遗迹,也是新西兰拍照最多的教堂之一。通过教堂的祭坛窗,游客可以尽览特卡波镇的湖光山色。


2

牧羊犬雕像(The Sheepdog Memorial)

新西兰柯利牧羊犬铜像位于教堂以东约100米处。这座雕像是由麦肯齐乡村的居民委托制作的,以表彰牧羊犬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 牧羊犬雕像

新西兰有着悠久的养羊业历史,包括苏格兰人在内的定居者在建立畜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传播了牧羊知识,促进了新西兰养羊业的发展。特卡波镇的地貌是开阔的平原和丘陵,适合农业和放牧。19世纪,苏格兰牧羊人来到新西兰南岛东部的牧场工作。如果没有边境牧羊犬,人们高原地区无法完成耕种作业。为了纪念这些苏格兰犬,居民们在特卡波湖边建造了这个雕像。雕塑家是来自凯科乌拉的英尼斯-埃利奥特(Innes Elliott),他以邻居家的一只名叫海格(Haig)的狗为原型创作,过程约15个月。


(二)自然景点


1

特卡波湖步道(Lake Tekapo Walkway)

图 特卡波湖边的鲁冰花海

在牧羊人教堂的后方,有条不起眼小路可以带旅客来到湖边的特卡波湖步道(Lake Tekapo Walkway)。这条步道全长约5公里,始于东边的牧羊犬雕像,沿着湖畔一路蜿蜒向西绵延,途经复古典雅的牧羊人教堂、跨越连接湖岸两边的人行桥、接着来到特卡波水力发电出口和露营地,最后抵达终点特卡波温泉(Tekapo Springs)。该步道较为平坦,走完全程约1小时。游客可在此近距离观赏蓝色牛奶湖,春末夏初时可以看到鲁冰花海。


2

约翰山天文台(Mount John University Observatory)

图 约翰山天文观星预览图

坎特伯雷约翰山天文台(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Mount John Observatory,简称UCMJO),前身为约翰山大学天文台(Mt John University Observatory,简称MJUO),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天文研究天文台。它位于南岛麦肯齐盆地北端约翰山顶,海拔1029米(3376英尺),建于1965年,因其非常清晰的大气、大量的晴空之夜以及相对不受光污染而被选中。天文台内有多台望远镜。最近的人口中心是特卡波湖度假小镇(人口大于500)。
UCMJO约有20%的夜晚用于测光,更多的夜晚用于光谱测量和直接成像测光。1969年至1983年,美国空军在天文台附近设立了一个卫星跟踪站 UCMJO由坎特伯雷大学运营,是HERCULES(高效率和高分辨率坎特伯雷大学大型埃歇尔摄谱仪)的所在地,也是名古屋大学Yasushi Muraki领导的日本/新西兰MOA合作(天体物理学中的微透镜观测)的观测分支。MOA项目最初使用日本资助的1.8米望远镜,在2012年MOA项目结束后将其移交给坎特伯雷大学。同年6月,国际黑暗天空协会宣布天文台周围43万公顷(1700平方英里)的区域为奥拉基-麦肯齐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这是当时全球四个此类保护区之一。
天文台大楼内有一架修复的布拉谢望远镜。它由黄铜、铁、钢和木材制成,高9米。它有一个18英寸的折射透镜。布拉谢望远镜建于1894年。这架望远镜于1963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坎特伯雷大学带到新西兰。目前,游客可通过klook,TripAdvisor等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观星行程。


3

特卡波温泉(Tekapo Hot Springs)

特卡波温泉位于小镇西北部的约翰山脚下。这里有三个供人浸泡的温泉池,温度在36.5至38.5摄氏度之间。这三个热水池的形状分别为大豪湖(Lake Ōhau)、普卡基湖(Lake Pukaki)和特卡波湖(Lake Tekapo)。另外还有两个专为儿童设计的冷水池和一个戏水池。温泉还配套有一个溜冰场和一个雪上管道公园。


4

特卡波湖人行桥(Lake Tekapo foot bridge)

图 2020年7月的特卡波湖人行桥

这座125米长的大桥于2015年投入使用。这座桥横跨特卡波河,将善良牧羊人教堂与特卡波湖镇的其他地方连接起来。


5

特卡波湖地区公园(Lake Tekapo Regional Park)

特卡波湖地区公园位于镇区东部,占地165公顷(410英亩)。公园内有野餐区、一个封闭式狗运动公园以及24公里(15英里)长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游客可从特卡波湖镇区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公园,或从莉莉班克路(Lilybank Road)驾车前往公园。


(三)其他旅游体验


1

滑雪

圆丘滑雪场(Roundhill Ski Area)位于两拇指山脉(Two Thumb Range)上,俯瞰特卡波湖(Lake Tekapo)。它距离特卡波湖村约32公里(20英里),占地面积为550公顷(1400英亩)。圆丘基地海拔1350米,缆车升至的最高点海拔2133米(6998英尺)。


2

骑行

特卡波湖镇内并未设有广泛的骑行基础设施,但临近的车道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了探索该地区自然美景的绝佳机会。根据需求和水平,游客可以选择悠闲的风景路线或者挑战著名的阿尔卑斯山—海洋自行车道(Alps 2 Ocean Cycle Trail)。
骑自行车游览特卡波湖的游客可以沿着各种风景路线欣赏该地区的自然美景:广阔的草地、清澈的溪流和壮阔的山脉。阿尔卑斯2海洋自行车道是新西兰最重要的自行车线路之一,从南阿尔卑斯山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途地形地貌各不相同。特卡波湖路段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不少骑行者至特卡波镇休整。


PART.

THREE





问题|经验|启示



特卡波镇地处新西兰南岛腹地,在以自然风光著称,旅游资源丰富的新西兰知名度并不高。其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产业结构不协调,竞争力不足

旅游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该镇的旅游业发展又过度依赖自然景观。服务业的经营均依托特卡波湖和周边山脉带来的游客。该镇的农业发展也以自给自足为目标,体量小,未形成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业和放牧业。而在工业、教育业、科技业等方面,特卡波镇基础薄弱,总体经济无法与其他城市竞争。


2

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持续发展动力

该镇的交通干道为8号公路,缺乏其他城际沟通的要道。主要旅游景点位于小镇北面、特卡波湖西南岸,与南岸的度假村有一定距离。此外,该镇除餐厅、酒店外几乎没有可供休闲娱乐的设施,超市数量也较少。这些因素使小镇上的生活单一,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3

旅游景点同质化,缺乏自身特色

新西兰气候宜人、环境清新、风景优美、旅游胜地遍布、地表景观富变化。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和湖泊。尤其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地区,四周14座火山、1000多个高温地热喷泉、各种沸泉、喷气孔、沸泥塘和间歇泉等千姿百态的奇景,形成世界罕有且独特的火山地热异常带。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小镇的发展提供契机,而特卡波却面临从国内众多著名景点中脱颖而出的难题。湖泊并非珍稀资源,徒步、观星等大热门项目也使特卡波镇的旅游业与其他地区高度同质化。



特卡波镇因特卡波湖得名,该镇的旅游业建设均围绕特卡波湖展开。研究特卡波镇为我国靠湖、靠山等以自然景色为基点开发旅游业的小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01


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特卡波镇被划分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地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光源使用,特别把路灯的光源设计为非漫射光线,只将光源投射在需要的地方。游客观星时不能打开手机和使用手电筒,观星巴士在上山前也需关闭车灯。与此同时,特卡波镇也仅是设置步道供游人欣赏山湖风光,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破坏。与欧美国家的自然景观游览方式类似,特卡波镇的天文台观星、徒步等行程均由外部旅游网站定制,体量皆为二十人以下的小规模团。这既保护了生态,又为游客提供了选择空间和更自由的旅行方式。
我国部分政府将湖泊、高山等开发为景区,通常需要几年的长周期。景区开放后又耗费大量精力制定限流政策,一直面临开发与保护两难的抉择。其次,“黑车”,“黄牛”等乱象在热门景区管理困难,它们的存在大大扰乱了市场秩序。蜂拥而至的游客和大肆的“包围式”景区开发也影响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挤占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西藏的圣象天门,隐藏在传说中的圣地,随旅游热度攀升被开发为景区。更有不文明游客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再加上区域内无厕所,游客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2022年3月31日,班戈县文化和旅游局通告,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及自驾车游客擅自进入纳木错北岸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至此,圣象天门的美景只能存在于回忆当中。另一个因环境保护压力永久关闭的景点是青海湖的鸟岛景区。人群蜂拥而至,不文明游客捡拾鸟蛋、抓鸟等行为导致栖息鸟类数量大幅下降。终于在2017年8月29日,青海湖鸟岛景区宣布永久性关闭,并拆除景区内的栈道、公厕、观景平台等旅游设施,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
学习特卡波湖的经验,最大化保护自然资源,需要做到生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管理,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公众教育。


02


因时制宜,资源利用最大化

春夏时节,特卡波湖湖畔盛放的鲁宾花海吸引了众多驱车前往约翰山的游客驻足留影。冬季,滑雪场的开放更是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滑雪热产生的消费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人就业。由此可见,特卡波湖根据季节变化变更主推的旅游观光项目和宣传重点,最大化利用了自然资源。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一些地区湖泊结冰,山脉积雪。受到特卡波镇的启示,具备相关条件的小镇可在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地区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春季利用花期,推出赏花和其他类型的户外运动项目,如徒步、骑行、划船;在夏季推出户外露营活动,开设水上娱乐项目,组织徒步;在秋季组织赏枫,赏鸟,也可以举办采摘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农家乐趣;在冬季开设滑冰场,滑雪场,吸引冬季运动爱好者。


03


完善公共交通建设,提高易达性

特卡波镇位于新西兰南岛腹地,最近的国际机场是223公里以外的基督城国际机场。从机场驱车至特卡波湖需要接近三小时,乘坐公共交通则需要四个半小时,且无直达机场的班车。未开车的游客需至换乘点乘坐跨城巴士,从基督城开往特卡波的班车每日仅2到3班。游客通常依靠私家车或有组织的旅行团来游览该地区的自然景点和名胜。自驾依旧是特卡波湖的主要出行方式,为无法驱车的游客以及未持有新西兰驾照的国际旅客带来了不便。
我国不少壮美的自然风光位于西北的高原和山区,交通不便。例如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亚丁景区。前往稻城亚丁的道路多为高山峡谷,路况复杂,且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所以该景区在交通方面面临诸多阻碍。只有政府完善公共交通的建设才能打破“天险”的壁垒,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同时阻断非法运输牟利的机会,从而提升景区口碑,塑造良好的形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频率,改善换乘设施,推广智能交通等措施,以提升游客出行便捷度和体验感,降低出行成本。


04


保留原住民文化,挖掘小镇特色

数据显示,特卡波镇的毛利人占比为3.8%,远不及海外移民的占比。而特卡波镇的代表旅游景点也未覆盖原住民文化。而捕捉特异点,宣传本土文化正是小镇打破常规,提高知名度的解法。
我国许多古镇的建设面临高度同质化的问题。相似的古风建筑、石板路主干道与贩卖并不出彩的小吃、工艺品的商铺已经成为古镇旅游的标签。随着旅游业不断成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海内外交通更加便捷,国内这类旅游区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下降。当地政府可以积极调动地方志,与地区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收集民间资料建设博物馆。一方面集中保存了本土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推动旅游业发展。保留原住民文化并挖掘自身特色是促进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关小镇可以鼓励当地居民传承并弘扬传统的语言、习俗、手工艺,建立文化传承中心或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定期举行文化节庆。同时,培养原住民导游和讲解员,开发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增加了游客来访的乐趣。


总结

SUMMARY


特卡波坐落在新西兰南岛中部,经济主要由旅游业、农业和相关服务业驱动,形成一个多样化但又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旅游业和农业之间和谐的协同作用为特卡波湖的经济恢复能力奠定了基础。这种微妙的平衡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支持,并塑造了一个与壮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努力紧密相连的充满活力的社区。此外,在保护小镇生态完整性的同时保持这种平衡的持续努力也反映了特卡波政府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承诺。
然而,由于对旅游业和特定农业活动的依赖,该镇面临与旅游业的季节性、市场波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关的挑战。同时由于自然风光的单一,以及地处新西兰这一旅游大国的特殊性,特卡波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当地政府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挖掘本土特色,完善公共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增强宣传力度,保持经济活力。特卡波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径为我国依赖自然风光的旅游区提供了思路,其面临的艰巨挑战也为我国小镇开发敲响警钟。只有根植本土文化,挖掘本土特色,小镇才能长期富有活力和发展动能。



供稿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

上海财经大学商务分析专业21级本科生 罗湘忆

校对 | 金奎利  审核 | 易金彪   编辑 | 玄泽源



如若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推荐

【乡村“镇”兴】第163期:电影《情书》原型小镇——日本小樽 (おたる)
【乡村“镇”兴】第162期:世界唯一一个地下城——澳大利亚库伯佩迪(Coober Pedy)
【乡村“镇”兴】第161期:龙虾渔港小镇——冰岛霍芬镇(Höfn)
【乡村“镇”兴】第160期:驯鹿集散地——俄罗斯埃索小镇(Эссо)

【乡村“镇”兴】第159期:从盐业重镇到旅游胜地——哥伦比亚锡帕基拉小镇(Zipaquirá)

【乡村“镇”兴】第158期:生态旅游特色保护区——马达加斯加蝴蝶谷(Parc Exotique)

【乡村“镇”兴】第157期:玛雅文明与殖民文化交融的历史名城——墨西哥梅里达小镇(Mérida)

【乡村“镇”兴】第156期:海滨旅游小镇——毛里求斯蓝湾(Blue Bay)

【乡村“镇”兴】第155期:非洲原始部落之一——纳米比亚奥普沃镇(Opuwo)

【乡村“镇”兴】第154期: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滨小镇之一——加拿大圣安德鲁斯(Saint Andrews)

【乡村“镇”兴】第153期:色彩缤纷的咖啡文化小镇——哥伦比亚萨伦托(Salento)

【乡村“镇”兴】第152期:白葡萄酒之乡——法国里克维尔小镇(Riquewihr)

【乡村“镇”兴】第151期:南美小瑞士——阿根廷巴里洛切(Bariloche)

【乡村“镇”兴】第150期:古老的考古小镇——孟加拉国博格拉(Bogra)

【乡村“镇”兴】第149期:流淌着四季之诗的鹤舞之乡——日本鹤居村(つるいむら)

【乡村“镇”兴】第148期:户外艺术瑰宝——加拿大倩美纳斯小镇(Chemainus)

【乡村“镇”兴】第147期:历史色彩浓重的旅游特色小镇 ——古巴关塔那摩(Guantánamo)

【乡村“镇”兴】第146期:盛产橡胶的旅游胜地——泰国董里(Trang)

【乡村“镇”兴】第145期:高加索山下的铜器之乡——阿塞拜疆拉赫季村(Lahij)




更多推荐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十一):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十):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流动的空间】“你是我的眼”走访与座谈活动系列(九):走进安徽省铜陵市,开展“长江流域桥梁建设与区域联动发展”专题调研
【特别推出】CCRL八周年:成长不期而遇,感恩每一个你
【专家成果】杨开忠:基于空间品质的经济地理核心—边缘模型研究
【专家成果】陆大道:一二三线的划分—重点建设“三线地区”
【专家成果】贺灿飞:立“竿”见影:策略性环境规制与环境质量结构性改善
【论文导读】第47期: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论文导读】第46期:农村道路与地方经济发展
【论文导读】第45期:东北地区镇域收缩


----THE END----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ccrlab777@163.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

点关注 不迷路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