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骨健康危机,8大骨质疏松热点问题全解析!

健康   健康   2024-12-14 12:03   江苏  

骨质疏松这个“沉默的疾病”,正悄悄地侵蚀着许多人的健康,尤其是乳腺癌患者。

研究显示乳腺癌治疗后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达 40.8%,其中 40~50 岁、50~60 岁、60 岁以上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 39.5%、37.7%、 51.3%。[1]

但别担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八问八答,揭开骨质疏松的秘密,助力骨健康。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骨质疏松?


临床上,一般建议乳腺癌患者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来判断。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密度测定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超声波骨密度测定、定量CT(QCT)立体骨密度测定等。其中,DXA骨密度测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也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DXA骨密度测量后会得到一个数值——T值,即健康成人的骨量与25岁同性别、同种族年轻人的峰值骨量相比较的数值,用来判断患者骨质疏松的程度,以下是T值的解读:[2]

✦ 骨量正常:T值≥-1.0

✦ 骨量减少:T值在-1.0~-2.5之间

✦ 骨质疏松:T值≤-2.5

✦ 严重骨质疏松:T值≤-2.5+脆性骨折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建议,所有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卵巢去势治疗及化疗或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都应评估基线骨密度及骨折风险。推荐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等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必要时接受每1~2年1次的全身骨扫描检查 [3]


骨扫描又是什么?


骨扫描是判断骨转移的一种检查方法,它也叫作全身骨显像检查,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检查过程中会给患者静脉注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以辅助成像。

再用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的分布情况,根据骨骼对放射性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退,判断是否出现了骨转移。


好多人都说这个检查有辐射,对人体有伤害吗?


对个体而言,做此项检查时需要注射放射性药物,存在一定的辐射;但是这种辐射射线较短,并且半衰期也较短,3~6h就会随尿液排出一半以上,一般不具备伤害个人健康的风险建议大家做完以后一定要多喝水。

对他人而言,尤其孕妇和儿童,患者应在做完全身骨扫描检查后的2天内避免与婴幼儿或孕妇密切接触,也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停留,同时尽量将骨扫描检查安排在其他检查之后,以便放射性核素完全排出[4]


骨质疏松可逆吗?


一旦发生骨质丢失,骨的正常结构便难以恢复,但这并不意味着骨质疏松完全不可逆。

《柳叶刀》于2022年刊登的一篇研究显示,骨质疏松患者接受双磷酸盐抗骨吸收剂治疗后,椎体骨折率降低 50%~70%,非椎体骨折率降低 20%~30%,髋关节骨折率降低 40%,表明虽然骨质疏松症病程难以逆转,但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预防进一步的骨质流失 [5]


“护骨针”怎么选?


唑来膦酸与地舒单抗均为可选药物,两者有些细微差别。临床上一般首选是唑来膦酸,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师的建议应用。[6]

唑来膦酸: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通常情况下建议每半年应用一次。药物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因此对肾功能有要求。

首次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且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表现。

地舒单抗: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每半年皮下注射1次。药物不经过肾脏代谢,对于肾功能不太好或肾有问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主要毒性反应主要为低钙血症。

另外,根据《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推荐:如果应用唑来膦酸时出现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发生新的脆性骨折等情况,可以转成地舒单抗治疗。[7]


没骨质疏松还要吃钙片吗?


事实上,即使没有骨质疏松,补钙也是必要的。因为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逐渐下降,骨密度也会随之减少。中国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大约在40~59岁之间 [8],处于女性更年期阶段,本身就容易骨质疏松。

图源:丁香医生


另外,再加上乳腺癌患者因为化疗、内分泌治疗、卵巢去势治疗等原因,加速骨钙丢失,降低骨密度。[9]

因此,基于乳腺癌患者本身就是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人群,为了延缓骨质流失,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乳腺癌患者都需要补钙,保持体内钙量充足。


打完护骨针还需要补钙吗?


“护骨针”是骨改良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


“护骨针”只保护骨质,不能提高血液中的钙水平,如果血液中的钙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低钙血症,引起头痛、乏力、肌肉抽搐等症状,甚至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7]


因此,在使用护骨针期间,补充适量的钙剂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根据《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推荐:


  •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联合治疗时,应每日补充钙和维生素D,剂量为钙 1200-1500mg/d 及维生素D3每日400-800IU;

  • 使用地舒单抗时,则应每日补充钙 500mg 和维生素D 400IU。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转移吗?


不一定。虽然说骨转移常常会伴随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骨转移中出现的破骨表现为破骨细胞增加和炎症因子的释放。

如果是以破骨细胞为主的骨转移,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往往也会增加,而这些增加的单核巨噬细胞和炎症因子,会导致骨质疏松并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但这并不表明骨质疏松就一定是“骨转移”的信号。 因为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较多,而骨转移只是其中因素之一。[10]

然而出现骨质疏松,还是不要太过掉以轻心,因为发生骨质疏松后,由于骨骼环境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对乳腺癌骨转移产生影响,促进骨转移的发生
因为癌细胞的可怕本质就是“失控的增殖”,其中生长因子正是肿瘤增殖的好帮手。在骨质疏松患者体内,作为“骨拆迁大队”的破骨细胞不仅拆得快,它引起的“骨吸收”还会导致生长因子释放,正好满足肿瘤的增殖需求。[11]
所以,如果发现出现了骨质疏松,建议还是要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因为不仅仅是担心骨转移,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


出现骨质疏松怎么办?


除了使用“护骨针”来预防骨丢失、加强骨密度风险评估和检查外,做好生活方面的骨健康管理也很有必要。

01
充足钙和维生素D


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密度极为重要。具体用法用量,《共识》推荐:钙剂(1000 mg/d)和维生素D制剂(800~1000 U/d)作为基础补充。

富含钙的食物
奶制品:牛奶、酸奶、乳酪、起司、全脂奶粉等。
鱼虾等海产品:沙丁鱼、三文鱼、海参、海带、紫菜、虾皮等。
豆制品:豆腐干、千张、豆腐丝、豆腐皮等。
深色蔬菜:油菜、乌菜、芥菜、荠菜、小白菜、红薯叶、胡萝卜缨等。

如果食物不能满足钙的需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钙沉积或钙化。

推荐美国Schiff旭福高能液体钙包含液体钙、维生素D,帮助肠道更好的将钙质吸收,并且添加镁元素,在肠道吸收后帮助身体利用钙质,补钙入骨。

-广告-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鱼类、蛋黄、牛奶、奶制品、菌类等。另外,适当的日晒也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要注意防晒和避免过度暴晒。


02
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是增强骨骼的有效方法,可以刺激骨骼的代谢和重建,提高骨密度和骨质。女性应该坚持适量的运动,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运动的强度应该适中,不要过轻或过重。

有利于骨骼的运动有走路、跑步、跳绳、爬楼梯、太极拳、舞蹈、瑜伽等。冬天天气寒冷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避免受伤和肌肉酸痛。


03
戒除不良习惯


有些不良的习惯会影响骨密度和骨质,增加骨折的风险。这些不良的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喝咖啡、吃过咸或过甜的食物、滥服用药物等。

  • 吸烟会降低雌激素水平,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
  • 饮酒会干扰骨骼的代谢,增加骨量的流失。
  • 吃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会增加尿液的酸度,促进钙的溶解和排泄,降低骨密度。
  • 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癫痫药、抗凝血药等,会影响骨骼的代谢和平衡,导致骨质疏松或骨折。

双十二倒计时三天!!!不知道去哪里找适合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健康产品,可以考虑去若初优选商城选购,一个专为乳腺癌姐妹服务的商城,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若初工作人员严格把控,精心挑选,安全可靠,可以放心大胆使用。

-广告-


想了解更多关于乳腺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初~
👇👇👇


点关注,看更多乳腺健康资讯!

【参考资料】


[1]吴培丽,蔡思清,李毅中.乳腺癌治疗后高骨质疏松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5):683-688.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4)  1671-1691.
[3]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1-28.
[4]白小龙. 医用X射线辐射剂量的安全与防护研究[J].人人健康,2019(21):91.
[5]Reid I R ,Billington E O . Drug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 in older adults[J]. The Lancet, 2022(10329):399.
[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 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3): 274-286.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2024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8]梁锌,杨剑,高婷,郑荣寿.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23,45(4):313-320.
[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吴炅,张剑,李恒宇.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2,32(3):274-286.
[10]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71-1691.
[11] Mathis KM, Sturgeon KM, Winkels RM, et al. Bone resorption and bone metastasis risk[J]. Med Hypotheses. 2018 Sep;118:36-41.


声明:


本平台内容涉及的医学知识仅供参考,医疗技术、案例等仅供参考交流,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诊疗方法疾病用药等因人而异,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如果图片表述、文字表述等因素使读者产生误导、歧义联想的,请联系我们。
文章配图:来源摄图网

更多

资讯

● 双12专宠福利 | 全场3.3折起,惊喜优惠等你!

● 美妆指南:乳腺癌患者如何快速打造自信的妆容"

● 乳癌患者选择什么材质文胸最好?义乳为什么这么贵?

● 乳腺癌患者如何科学补钙?如何选钙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若初健康
规范、专业、有温度的乳腺肿瘤患者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