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高峰时间
2. 做到这5方面有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3. 避开癌细胞最喜欢的5个“催化剂”
手术切除了癌细胞后,不少患者都感到劫后余生,大大得松了一口气,感觉可以永远告别乳腺癌了。
实际上,乳腺癌术后仍然需要有长期管理意识,即使经过五年后,某些类型的乳腺癌仍存在复发高峰。
乳腺癌患者在抗癌的道路上,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复发高峰是在诊断后的1至3年内,第二个复发高峰期是术后7~8年。
此外,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复发时间也不尽相同:
HER2过表达及一些高风险的患者,如腋窝淋巴结阳性,及肿瘤体积和数量较大较多的患者,复发高峰是在手术后的二到三年;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第三年会出现一个复发小高峰;
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的高峰是在术后的第七到八年。
因此,不同亚型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需要格外警惕。通常认为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复发转移的可能性降低,但也有不少患者在手术后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后发生复发转移。
患病年龄、是否绝经、PR和HER-2表达、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是否接受术后内分泌治疗、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等,都可能与复发转移有关。
抗癌之路不能松懈,大家应当如何具体调整自己的生活,以期延长生存期并达到最佳的生活质量呢?
无论何种分型、分期的乳腺癌,相信专业的医生、进行规范治疗永远是患者实现康复、降低复发转移风险的第一选择。目前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式早已不是“一刀切”,而是“分型而治”,根据分期、分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群体约70%,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化疗+内分泌药物治疗;
- HER2阳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群体约15~20%,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化疗+HER2靶向药物治疗;
- 三阴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群体约15%,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化疗为主,免疫治疗,ADC药物,PARP抑制剂;
- 随着ADC新药的发展,其中HER2低表达患者也可以使用新型ADC类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有效办法,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综合治疗。有些患者手术和放疗以后还要继续化疗,这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术以后还要做放化疗的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放化疗后需要口服药的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足疗程,不要随意的断药、换药。否则,即使是预后好的亚型,也需要经过规范化、完善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预后差的亚型经过规范的治疗联合新的技术也可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乳腺癌的康复是一场“长征”,对于幸存患者来说,治疗结束只是“长征”的开始。乳腺癌术后复查频率为:术后每3个月及半年复查的项目:血常规、生化A、乳腺肿瘤系列、双侧乳腺+腋窝彩超、内乳淋巴结彩超、甲状腺+颈部淋巴结彩超、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彩超、腹部彩超、经腹部妇科彩超。术后每年大检查的项目:血常规、生化A、乳腺肿瘤系列、双侧乳腺+腋窝彩超、内乳淋巴结彩超、甲状腺+颈部淋巴结彩超、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彩超、腹部彩超、经腹部妇科彩超、胸部低剂量CT平扫、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腰椎+髋)、双(单)乳钼靶。乳腺癌复发转移后有这一些明显信号,早发现早控制,如果错过可能会直接影响生存期。- 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偏区域淋巴结、局部复发或骨转移居多。
乳腺癌局部复发是指保乳术后同侧乳腺内,或乳腺癌根治术后同侧胸壁再次出现肿瘤或同侧腋窝区域淋巴结有新的增大,症状与初次患癌的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患处乳房出现异常的结节、溢乳、皮肤发红溃烂或出现橘皮样改变以及区域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远处转移是指在远离乳房的部位出现复发,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有淋巴结、骨、肺、肝、脑等。若患者在短时间内体重大幅下降,或出现原因不明发热、出血、气短、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可能预示着乳腺癌复发。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可能成为癌症复发的催化剂。情绪状态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增加复发风险。好心态对抗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研究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乳腺癌患者后续的治疗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期。那些活过10年、20年的姐妹,无一不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好心态。家属在治疗后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通过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患者也可以通过培养个人爱好、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如果你常常一天下来,感觉明明什么都没干,却仍感到莫名的疲乏、倦怠。那么就要考虑,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你正处在一种“过度疲劳”中。人体就像一个弹簧,过度劳累直接导致人体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疲劳状态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这个时候放下手里的糟心事,可以选择让身体动起来,出去公园走走晒晒太阳、在日光下散散心,吸收青草树木大自然的灵气,舒畅身心。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也对提高免疫力有显著帮助。乳腺癌患者常常因为心理压力和身体疼痛而出现失眠,而失眠是癌症复发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预防复发非常重要。不均衡的饮食可能导致营养过剩或不足,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许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大病初愈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但过量补充反而可能导致体内热度增加,使癌细胞活跃,增加复发风险。
综上,通过做到正确的方式,避免错误的方式,乳腺癌患者可以更好地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即使真的出现了复发转移,也不用太过恐慌,也是有很多针对的治疗方法,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最后,若初给大家送福利了!一年一度的"双11"来啦!若初关爱优选商城也在这样的日子里,为大家在护肤美妆、淋巴水肿、膳食营养以及文胸义乳产品这四个板块,为姐妹提供了一系列精选优惠。
【参考资料】
[1]张韶彤,王素贞,于清溪,等. 乳腺癌术后远期复发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26 (06): 406-409. DOI:10.16073/j.cnki.cjcpt.2019.06.008.[2]刘玲玲,林芳,韩耀风,等.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 [J]. 中国卫生统计, 2017, 34 (01): 7-10+14.[3]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1):1-28.[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 (12): 1092-1187.[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3,33(12):1092-1187.
声明:
本平台内容涉及的医学知识仅供参考,医疗技术、案例等仅供参考交流,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诊疗方法疾病用药等因人而异,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如果图片表述、文字表述等因素使读者产生误导、歧义联想的,请联系我们。想加入若初的互助微信群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
马上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