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攻陷色拉,甚至能全歼200人的印度小队!!!

教育   2024-12-25 00:00   浙江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瓦弄的失败并不代表东段战事的结束,而是另一个高潮掀起的前奏——邦迪拉战斗即将开始,接下来我们用两篇文章叙述。

在东北边境特区色拉——邦迪拉一段的印军集结速度虽比较缓慢,但到11月17日,第4师已拥有满员的步兵共十个营,以及一批支援火力:野战炮、重迫击炮,甚至还有12辆轻型坦克。如果集中用于防御,这支兵力也可能是很可观的;但它却分散在三个主要地段,彼此相隔60英里,山路狭窄,崎岖难行。

01

印军防守布置


主要防线设在色拉周围,由新旅长霍希尔·辛格指挥的第62旅负责,下辖五个营。邦迪拉由第48旅驻守,下辖三个营。大约在两地当中的德让宗是师部所在地,驻有第65旅和两个步兵营。从平原上的米萨马里到色拉,全程140英里;卡车来回一次,如果路上不出什么事故,需要六天时间。色拉的部队由空投和陆路供应,但他们得到的给养仅够当天的消耗。因此,弹药的储备仍感不足;防御物资, 如带刺的铁丝网、挖掘工具、地雷等仍感缺乏。色拉已得到优先供应,邦迪拉的给养情况就更坏了。

第4师所摆的阵势从色拉到邦迪拉这条线铺得很开,它本身存在严重弱点。色拉是整个防御体系的关键。经过侦察,证明这个地方并不像初看那样坚不可摧。色拉山口本身倒是个坚固的防御阵地,但在它的南北两侧都有小路可通。邦迪拉有三个居高临下的山头,组成非常坚固的防御阵地,如有足够的部队防守,会给进攻者造成极大的困难。德让宗地处山谷之中在防御上有利条件不多,第4师在那里也没有修筑防御工事,师部人员都住在帐篷和临时兵房里,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土方作业。

第4师摆的阵势是为了应付中国军队沿着大路进攻,如果中国人只从那个方向打来,一路打到色拉,死板地循着公路的轴线而下,那么,印度军队是有可能给进攻者造成重大伤亡的。但是,通向整个阵地还有一道旁门,那就是贝利小道。 

02

中国突破口


战争绝非儿戏,必须做到周密计划,不忽视任何细节,而且要善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己方伤亡,最大程度的给敌人造成杀伤。中印反击战的时候我们对于贝利小道的利用,就可称为妙手!!!

贝利小道是1913年,F.M.贝利徒步进入西藏,进行长途勘查,为麦克马洪画出边界线提供地理资料是时发现的。印度方面认为中国不会走这条小道,新德里的陆军总部和情报局支持他这个假定。贝利曾描述这条路的某些部分很不好走。即便有一小股中国的偷袭部队从这条路插过来封锁这条公路,也可以——或被认为是可以——从邦迪拉或德让宗派出一些部队把他们清除掉。

11月中,帕塔尼亚和第4师师部愈来愈重视贝利小道。11月12日从邦迪拉抽调了另一个排,第二天又抽调了两个排,增援波辛山口的第一个排。就这样,从邦迪拉驻军中抽调了一个连(属警卫旅联队第5营) 零零碎碎地派往波辛山口。迟至11月15日,收到一份电报证实中国军队沿贝利小道南下的消息。电报说,印军先头部队与一个营的敌军遭遇,并被消灭。

这份电报转给师部,但帕塔尼亚根本不相信中国军队有一营之多的估计。情报局曾经向他保证,在来年夏季以前,这么多人马不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运动。因此,他命令派出另一个连循贝利小道北上,以恢复那里的局势。第二天,又派警卫旅联队第5营的其余部分从邦迪拉沿贝利小道北上,以肃清小道上的中国军队。为了防止敌军改道袭击师部,又从德让宗派出一个连北上,封锁一条可能的通路;并从邦迪拉抽调一个连到德让宗代替该连防务。

这样,到11月16日晚,邦迪拉的驻军已从3个营(12个连)减少到6个连,仅达该地进行有效防御所需兵力的1/3。 

在这个时候,警卫旅联队的士兵连夜向贝利小道末端的登班进发。11 月17日晨,他们到达登班,并立即构筑工事,午后不久就遭到攻击。中国兵力估计约有1500人。印军抵挡了约三个小时,使敌方遭受重大伤亡;但后来弹药打尽,他们在取得第48旅的批准后,试图向邦迪拉撤退。由于黑夜降临,又要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部队失去了控制,溃不成军,没有一个人回到邦迪拉;几个星期后,才有些散兵游勇在平原出现

印军又一次部署失当,在没有后勤支援。只有在强行军中能够携带少量弹药的情况下,同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军队作战,并付出了代价。警卫旅联队溃散后,中国军队切断了邦迪拉和德让宗之间的公路。

03

攻陷色拉


正当警卫旅联队在登班打败仗的时候。另一个印度营却击退了中国军队的多次进攻。警卫旅联队是从邦迪拉构筑好的工事中被拉出去,在半路上迎击敌人的,而色拉的防御仍按原定计划进行。印度有一个营作为掩护部队布防色拉以北数英里的地带;17日拂晓,中国军队对这个营发动进攻。从黎明到午后,中国军队五次试图突破防线,但都被击退。进行这场坚决阻击战的是加尔瓦尔步枪联队第4营,就是三周前在达旺以北曾无故惊惶失措、一度溃散的那个营。

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根据计划,命令加尔瓦尔营及其他掩护部队后撤至山口周围的主防阵地。印军五个营的阵地都能相互支援,而且又有足够的大炮。因此,在这里,给养能支持多久,部队就能固守多久。但是,当中国对师部阵地发动钳形攻势的轮廓和压力变得明朗时,帕塔尼亚就开始计划和准备撤退。17日中午过后不久,他要求在提斯浦尔的第4军(他同军部有电话联系)批准旅部自德让宗南撤。当时,考尔还在乘坐直升机在瓦弄失利的战场后方巡视,第4军的值班参谋拒绝批准帕塔尼亚的要求。

中国大股部队在登班出现,并切断了返回邦迪拉的公路后,帕塔尼亚开始催促上面批准他把第62旅撤出色拉。帕塔尼亚这时已看清形势,中国军队切断了公路就意味着色拉将完全依靠空投给养。如果敌军保持一个星期的压力,阵地上的补给就会耗尽,那时敌军将能席卷色拉,消灭守军。在这个时候,德让宗还完全没有做好防御准备,师、旅两级的指挥部都在那里,非战斗人员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很容易被中国人攻占。

当11月17日中国的进攻愈来愈猛烈的时候,当时,第4师只有两种抉择:要么在准备好的阵地上坚持战斗,拖延时间,直至补给断绝,失败成为定局时为止;要么是为时过晚地赶回邦迪拉,而沿着一条可能受到敌人袭击的山路仓促撤退,那就要冒遗败的风险。

1962年11月18日午夜过后不久,有关部队奉命撤离了他们的阵地,本来他们正打起精神准备在拂晓时迎击进攻的——中国军队到那时还未放一枪。这些印度部队部队穿过另外两个营的阵地回到了山口。这次事前没有发出通知、在黑夜里进行的完全出乎意料的调动,就是对士气最高的部队也会产生泄气的作用,更何况这些印度部队的士气本来已经够低了。

指挥官们突然改变坚守的命令所表现出的左右摇摆,使得部队对他们还怀有的一点点信任也烟消云散了。至于说到中国军队,印度军队不管在什么地方碰上他们,都要被打垮。就在几天以前,从色拉派出的一支约200人的强大作战巡逻队,曾遭到伏击并被歼灭。毫不奇怪,这次出乎意料的撤退,使留在前沿阵地的一些其他部队处于一种一触即溃的地步。 

中国军队仍然一枪不发紧紧地跟着后撤的印度部队,占领了他们已经修筑好的阵地。中国军队一开火,就有一个营的印度部队开始溃退。这时,全旅的阵地已开始瓦解,中国军队已插了进来。霍希尔·辛格一定是认为他这时已没有的抉择,只好下令立即实行原拟在第二天晚上开始的全面撤退。

看来,中国军队原来的意图是:11月18日在边界的东西两段对印度的残存阵地同时发动进攻。18日拂晓,中国军队袭击了西段中国所主张的领土上最后的印度部队,席卷了楚舒勒以东山上的各阵地。在东北边境特区的瓦弄一端,印度发动的作为生日献礼的进攻,可能被中国方面看作不可失去的大好机会,并使中国军队提前两天发动主攻。

18日凌晨,在色拉的印度防御阵地上已空无一人,构筑这些工事的部队那时正沿着公路后撤。他们的重武器、大炮和其他军用物资丢在原处,其中包括许多尚未开箱的美制自动步枪。中国军队进入山口周围被丢弃的阵地,并朝着下面正在后退的印度部队开火。 

文中内容参考英国作家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


【往期精选】
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瓦弄战斗!印军也能死守至最后一人?
1962年对印反击战中国政治和军事的配合堪称完美?印度到处乞讨求援?
为什么对印度的反击战一定会打响?印度竟然还策划扰乱西藏?
为什么中印边境矛盾到最后一定会走向战争?为什么感觉印度很欠打?
在边界和领土方面,为什么说苏俄和印度一样恶心?
1962年中印边界局势是怎么样逐步升温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喜欢的朋友

长按关注!

静一书坊



静一:能划定出一片留白的上班族,喜欢读书、旅行、运动。泡一杯清茶,能享受自我的孤独,也能和朋友相互取暖,想分享你的故事,关注我们陪你走过。公众号静一书坊(m gh_86560041 e3fb)等你来。


静一书坊
人一生的路很长,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勇敢的去完成,切记;你走过的每一步都作数。希望在这一路上,能和大家分享见闻、分享心得,分享一切能分享的东西,大家相互取暖,这一路上便不会那么无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