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把中国军队出现在其主张的领土上描绘为侵略行动,这就把要对此采取措施的责任加在自己头上。也就是说面对这种定性(错误的),未来印度能走的路也就三条:
(1)用军事手段,也就是通过战争把中国军队赶走,收复阿克赛钦。
(2)承认目前的边境现状,也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承认国土被中国侵占。
(3)派巡逻队进入阿克赛钦,在名义和脸面上维持着不要脸的声称,也就是说阿克赛钦属于自己领土,但目前被中国占领,印度拿不回来,但派兵巡逻证明这是自己的。
如果外交方式失败:那就得使用武力。尼赫鲁抗拒反对党要求使用炸弹、伞兵或步兵把中国军队从印度土地上撵走的叫嚷;但又像他惯常所做的那样,在拒绝打仗的同时,又作出一种许诺,说如外交和谈判失败的话,政府将不会俯首接受那种局面。如直接使用军事力量赶走中国军队,这种做法会引起战争,因而被排除;默认边界现状的做法等于承认失败,因而也被排除;那么,在印度人面前很早就提出了第三条道路。
《印度时报》在1959年10月的一篇社论中提出:
新德里必须派遣有适当装备的巡逻队进入目前为中国人所占领的地区,以维护其权利,因为长期拖延下去意味着对中国占领的默认,意味着屈服于北京发出的威胁,即如果印度巡逻队胆敢进入拉达克争议地区,中国将大举越过“麦克马洪线”。
周恩来离开新德里的时候,印度政府已得出同样的结论。不要指望边界会恢复平静了,因为印度巡逻队就要开始搜索中国占领的地区。印度巡逻队不会进攻中国阵地(在高级会谈公报中,双方承担义务“尽一切努力......避免摩擦和冲突”),但将插入中国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
后来,这就被称为“前进政策”。这项政策不是按政府的正常程序制定出来,而是在印度政府1960年年初所面临的处境下异乎寻常地诞生的。这项政策的制定者究竞是谁,后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人在它带来灾难之前,吹嘘自己是它的创造者;在出笼之后,又加以抵赖。一直到1962年10月,当时的参谋局局长考尔将军承认前进政策是他本人想出来,“绕过克里希纳·梅农,直接兜售给尼赫鲁”的;但在他后期的谈论中,又把制定这项政策的责任推给了尼赫鲁、梅农和他自己在军队中的上司们。梅农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比较诚实些,也比较前后一致;他承认这项政策产生于局势本身,并且坚持说,如能像“下棋”那样走下去, 这项政策不一定会遭受失败。
前进政策的目标是:第一,堵住中国人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可能路线;第二,使阿克赛钦有印度人在场,这样印度方面将不仅只是在理论上参加实施尼赫鲁所建议的共同后撤方案,而且通过外交交涉把中国人赶出这一地区的手段,也就得到实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它从一开始就包含有破坏中国人对争议地区控制的意图,办法是在中国各据点之间建立印度哨所和派出巡逻队,切断中国的供应线,最后迫使中国军队撤走。不过,上述这些目标是在前进政策制定后才出现的,而且更多是属于原则的推论;前进政策的确产生于这一结论:印度别无其他途径可循。
新德里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政策的全部含义。前进政策是从这样一个法理出发的:它假定占有本身就构成了90%的法律根据,因此,印度只要向前走并且赖在阿克赛钦尽可能多的地方,就会扭转它对中国的劣势,或至少取得同中国平等的地位。这个政策又是鲁莽的,因为中国人曾多次提出警告:印度如果坚持推行它在西段的主张,中国就将在东段跨越“麦克马洪线”进行报复,但印度完全置之不理。
归根结底,这个政策是荒唐的,因为其基本前提是:只要印度不对中国的阵地发动进攻,那么,无论印度派出多少哨所和巡逻队进入中国主张和占据的领土,中国也不会进行武力的干预。从1954年争端一开始,印度边界哨所在中段向前推进并同中国军队接触之后,印度就准备好要对在印度主张线内保持阵地的中国军队进行武力威胁;但是尼赫鲁及其同僚都相信中国人绝对不会采取同样做法。当我们回想印度曾在朗久和空喀山口事件中指控中国好战和侵略成性,那么,印度相信中国不会对侵入阿克赛钦的印度部队使用武力就更显得离奇——除非这表明,新德里心里明白:中国指控印度人在上述事件中首先进行攻击的说法是真实的。
前进政策带有过去印度人反对英国时所采取的不合作主义的味道。不过这一次不合作主义的成员都是武装部队,在受到攻击时能够进行还击。印度人相信自己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它能够使中国人打消进攻的念头。这种信念使人回想起他们过去也曾相信英国人不肯对他们使用武力,否则就会自己遭殃那类想法。这似乎反映了尼赫鲁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印度的和平天性是举世无双的,并且深信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都同意这种看法。印度在全世界享有的声誉会给派往阿克赛钦的印度巡逻队披上一层道义的甲胄。
上述这些看法都不过是空想,尤其荒唐的是:前进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企图改变阿克赛钦的军事力量对比,使得印度能够用武力赶走中国人。1961年,那时前进政策已开始推行,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说:“在我国的领土上发生了某种侵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首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很明显,我们的目标只能是设法使侵略者退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采用外交的方式,采用各种手段,最后,如果你们愿意这样说的话,就采用战争的手段.....我们要不断加强我们的阵地,以便在我们认为自己有足够力量的时候,而不是在处于劣势的时候,来应付局面。”但是,怎么能够设想,在印度坚持不懈地逐步加强自己的阵地以进攻对方的时候,中国会坐视不顾呢?这是难以理解的。而尼赫鲁和他的同僚们却真的这么相信,这不仅从西段,而且也从东段的塔格拉山下发生的情况中得到证明,直到1962年10月,这种信念才被无情地纠正过来。
文中内容参考英国作家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和萧冬连《求索中国》一书。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喜欢的朋友
长按关注!
静一书坊
静一:能划定出一片留白的上班族,喜欢读书、旅行、运动。泡一杯清茶,能享受自我的孤独,也能和朋友相互取暖,想分享你的故事,关注我们陪你走过。公众号静一书坊(m gh_86560041 e3fb)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