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中我方竟无一人成为俘虏?

教育   2024-12-27 00:00   浙江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1962年11月21日,全世界都获悉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最大国家间的战争,由于中国单方面的停火和后撤已宣告结束。

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边界问题的解决,但却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

01

印度的态度


英国外交部前常务次官卡西亚勋爵1966年回顾这场边境战争时说,据他所知,“中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撤回原线;一个大国不利用军事胜利索取更多的东西,有史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中国所追求的不是领土,而是边界的解决,军事行动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撤退是这种想法的组成部分,为了使考虑周详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策略赢得全胜,就需要走出这最后一步。

印度陆军对停火是什么反应呢?新任的陆军参谋长乔杜里将军报告说,他的部队除了对等地响应中国的停火行动外,别无他途可循。

印度政府在同北京的外交交涉中,也再次使用了它惯用的假装不理解的手法,以拖延时间。停火一星期后,周恩来再度致函尼赫鲁,呼吁印度对中国的行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1962年12月8日中国发出了一份措辞强烈的照会,指责印度“故意纠缠,逃避对实质问题的答复”。北京提出三个尖锐的问题:“印度政府究竟同意不同意停火?......印度政府究竟同意不同意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并且从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印度政府究竟同意不同意双方官员会晤?.....”印度在当时的处境下,对这些问题的公开回答,只能是“唯唯否否”。

但是事实上,印度政府下达给印度军队的命令却是遵守停火,避免对中国军队进行任何挑衅。印度不再打算把军队开到“麦克马洪线”前沿去。前进政策已寿终正寝,两三千名印度士兵的阵亡就是它的殉葬品。然而,边境战争的失败更坚定了印度政府的根本立场。拒绝谈判仍然是印度的基本立场。如果印度要改变其基本立场,那只有在战败的余痛和耻辱被忘却以后很久,在尼赫鲁及其同僚下台后才有可能。但是像开头那样顽固不化地拒绝谈判的立场,必须加以伪装;阻挠解决争端的责任,一定要推给中国。 

02

边界停火


在东北边境特区前线,11月21日午夜停火的实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早在48小时前,当第48旅的残部最后在查库瓦解时,有组织的战斗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自那以后,双方在东段的一切地方都停止了接触。中国军队没有追击从瓦弄向洛希特河谷方面撤退的印军,也没有追击从查库逃奔平原的印军。

虽然中国军队在前进时绕过数以千计的印军并把他们抛在后面,而没有企图围歼他们,但停火后零星的战斗在东北边境特区仍然持续了一个星期。有些印度部队在转移到平原的途中遭到伏击,有时在这些战斗中遭受重大伤亡。大部分后撤的印军并不知东端道停火的消息,看来在某些场合中国军队也没有理睬停火的决定。 

西停火则比较明确。中国军队在摧毁了热赞拉高地周围的印军前沿阵地后,没有向楚舒勒挺进,中国军队一直炮轰楚舒勒周围和机场附近的印军,而在指定停火生效的时刻停止了炮击。西段的印军没有发生像东段溃败时那样混乱和优柔寡断的现象,他们在停火时仍保持战斗的姿态,准备在中国军队继续挺进时进行战斗。印军还继续大力增援楚舒勒;停火几天后,印军还再次派出巡逻队同敌人接触,试探其意图。 

在东北边境特区南面平原地带的印军则较为小心谨慎。新派去的一个旅奉命不准越过中国的主张线,也就是说,不得进入山区。印度陆军总部还指示第4军不得进行挑衅,并避免在巡逻中发生冲突。那些溃败中的幸存者稀稀拉拉地进入平原地区时,军方把他们按原来的编制单位加以收留,准备慢慢进行改编,并恢复他们丧失殆尽的士气。好几个星期以后,幸存的士兵还陆续从山麓地带走出来,因为他们回来的这条路途极其艰险,许多印度土兵饥寒交迫,死在路上。 


过了很久,印度才统计出伤亡的数字。印度国防部于1965年发表了下列数字:

死亡:1383名。

失踪:1696名。

被俘:3968名。


26名印度人员在被俘期间因伤重死亡,其余的被遣返回国。其中,伤病员在停火后几个星期内即被遣返,其他被俘人员在六个月后被遣返回国。几乎90%的印军伤亡都发生在东北边境特区。 


据印度陆军事后估计,中国在东北边境特区战场使用了三个师的兵力;其中有一个正规师和一个轻装师担任主攻,插向达旺、色拉和邦迪拉,直抵山麓。另一个师,或者是一个独立团,用于瓦弄地区作战。印度在东北边境特区的兵力最多时约25个步兵营,略低于三个正规步兵师。因此中国的兵力全面来看,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优势。但是,印军部署分散、所以在大多数战役中,中国军队不难实践毛泽东的“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的教导。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例如在色拉,由于印军在受到打击前已经自行瓦解,使得中国军队避免了一场恶战。 


在印军坚守阵地和进行战斗的地方,看来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较重。例如,11月17日在登班的印军警卫旅联队曾坚持战斗,事后据印度的情报判断,有300至400名中国士兵阵亡。当印度军队回到瓦弄战场和西线的热赞拉时,他们发现了中国方面伤亡相当严重的迹象。但是没有一个中国人员印军俘虏。 


03

后撤事宜


在印度国内,以及一定程度上在国外,对于中国是否会按他所宣布的那样把军队撤到“麦克马洪线”的后面去,还存在着怀疑。但11月30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中国军队即将开始后撤。12月1日中国军队准时后撤。撤退是缓慢的。12月5日,中国人在邦迪拉把一些受伤的战俘交还给印度,大概在一星期以后,中国军队才从邦迪拉撤出。


中国军队有许多打扫战场的工作要做,在做这些事情时,他们一丝不苟。甚至有些小题大做。他们把印军撤退时遗弃的全部装备尽量完好地归还印军,他们认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带原则性和引以为傲的问题。他们把印军的装备收集、叠架、堆积、排列起来,揩净擦亮,并且详细开列清单——轻武器、迫击炮、大炮、卡车、炮弹和弹药、服装以及一支战败军队通常所遗留下的其他辎重。


在交还的武器中,有一些美国的自动步枪,这是美国第一批军援。在色拉,印军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箱子把美式装备分发下去,就被缴获了。在被缴获的武器中,还有一架尚能使用的苏制直升机。 


北京通知印度安排接收军用物资的事宜,印度方面指派了若干行政官员办理交接手续。中国一一点交了移交的物资,并拿到了收据。中国并没有公布这桩异乎寻常的交接行动,后来也说过它并不打算公布;中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进一步表示争取和平解决的诚意”。印度方面虽然按照中国通知正式接收了交还的军用物资,但是他们却感到这件事对他们是分外的耻辱,因此满怀怨恨(恶心的国家),并指责中国的举动是个宣传伎俩。这样一来,反倒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印度军队没有紧跟着后撤的中国军队回到东北边境特区。该地区的行政管理由民政官员接手,这批官员于1963年1月21日到了达旺;好几个月之后,第一批印军才回到东北边境特区。停火仍然是非正式的,印度方面小心翼翼,却又秘而不宜地遵守停火。


在西段和中段,新德里没有理睬中国所提出的印军应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的要求,北京也没有加以催逼。然而在东段,印度人再没有进入塔格拉山脊与地图上标出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地区。“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的巡逻任务也交由阿萨姆步枪队负责。印度陆军由于它本身战术上的利害关系同中国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也就远远退缩到后面去了。 


04

停火后的反应


中国宣布停火以后,印度政府发现许多亚非国家明显地倾向于认为是北京方面作出了使争论回到会议桌上的真诚努力。印度政府仍却仍然一如既往地反对同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商谈。


到这个时候,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由于在边境战争中失利,印度拒绝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决心更坚定了。


但地面上的局势已同过去完全不同,事实上,中国压倒一切的胜利已经解决了边界问题。


边境战争以后,在印度很少再听到强迫中国人“撤除侵略”的说法——尽管在1970年国大党内的反对派还想迫使印度政府作出这样的承诺。前进政策寿终正寝了。印度陆军在拉达克集结兵力并修筑了通往前沿阵地的公路,但这些活动都是在中国主张线之外进行的,而且是防御性的。


军人们懂得,在西段,中国方面在战术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印军永远不能向他们发动并持续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只有在处把中国人打败之后,才有可能把他们赶出阿克赛钦高原。由于中国陆军在数量上占有全面的优势,他们在西藏高原又具备行动上的有利条件,因此,只要中国中央政权不倒,印度就决无希望在北部边境任何地点发动成功的进攻。 


中印边境处于休战状态,两国的外交关系不死不活。虽然尼赫鲁受到不少压力,印度并没有同中国断绝外交关系。然而,为了向国内舆论让步,他封闭了中国驻孟买的领事馆,结果使印度也失去了驻拉萨的领事馆——这个损失一定会使英国的寇松勋爵在九泉之下辗转反侧。要过多少年后,印度才可能有人敢于提出同中国修补关系的倡议。


1969年时的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曾为此进行试探,但马上就遭到议会的批评。看来中国方面也没有兴趣改善同印度的关系。印度仍坚持对阿克赛钦的要求,同样,中国的地图也继续置“麦克马洪线”于不顾,依然把东段同印度的边界标成是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边缘。如果印度准备接受的话,也许中国长期以来关于以现状为基础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仍然有效。但是,如果就这样回复到开头的老样子,就等于印度默认自己犯了错误,抛弃那把自己看成是1962年中国无端侵略的无辜受害者的牢固执念,这绝不会是容易的。


文中内容参考英国作家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


【往期精选】
攻陷邦迪拉!1962年对印反击战大获全胜!!!
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攻陷色拉,甚至能全歼200人的印度小队!!!
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瓦弄战斗!印军也能死守至最后一人?
1962年对印反击战中国政治和军事的配合堪称完美?印度到处乞讨求援?
为什么对印度的反击战一定会打响?印度竟然还策划扰乱西藏?
为什么中印边境矛盾到最后一定会走向战争?为什么感觉印度很欠打?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喜欢的朋友

长按关注!

静一书坊




静一:能划定出一片留白的上班族,喜欢读书、旅行、运动。泡一杯清茶,能享受自我的孤独,也能和朋友相互取暖,想分享你的故事,关注我们陪你走过。公众号静一书坊(m gh_86560041 e3fb)等你来。

静一书坊
人一生的路很长,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勇敢的去完成,切记;你走过的每一步都作数。希望在这一路上,能和大家分享见闻、分享心得,分享一切能分享的东西,大家相互取暖,这一路上便不会那么无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