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个世界属于勇敢者?为什么说勇敢的人能拥有更好的人生?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答案。它是真实的,可又是那么的不真实,因为难度太大了,除非你有非凡的勇气,非凡的运气,非凡的生命力。
这个故事是巴菲特传记《滚雪球》中记录的真实事件,故事的主人公是巴菲特收购的一家公司的创始人,那个巴菲特十分尊重和佩服的B夫人。
抛开B夫人非凡的成就不论,单就是那份向往美好生活的勇气,敢于远走他乡的勇气,近代以来有多少人具备呢?而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没错,她躲过了灾荒、饥荒、战争、政治迫害等等,在那个或许可以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她过上了相对最好的生活。
就是现在,你或许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拥有这种非凡的勇气?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个发生了什么,看看这位非凡的B夫人创造了哪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01
悲惨童年
1893年,罗斯·格里克·布鲁姆金出生于俄国明斯克地区谢德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她共有7个兄弟姐妹,全家挤在一个有两间屋子的小木屋里,父亲是个贫穷的犹太教拉比,买不起床垫,全家人只好睡在稻草上。
“从6岁起,我就开始梦想自己的生活,”她说,“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去美国。”
1906年当她13岁时,因为爱惜她崭新的皮鞋,罗斯赤脚步行18英里,来到离家最近的火车站。在她的口袋里,她大概有4美分,为了省钱,她把这4美分藏在火车的座位下,一直藏了300英里,直到抵达最近的城镇戈梅利。在那里,她一连去了26家店铺找活干,最后,一家干货店的老板收留了她。“我不是乞丐,"这个4.1英尺高的小女孩说,“我的口袋里有4美分。让我在你家过一夜吧,我很能干的。”第二天早上,“我开始工作,我为客户服务,把货物摆出来,在其他人还没拿笔计算时我就算出账来。快到12点时,老板问我是否愿意留在那里工作”。
16岁时,也就是1909年,她已经成了经理,手下管理着6个大男人。4年后,她嫁给了伊萨多·布鲁姆金,戈梅利一位卖鞋的小贩。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的军队在俄国胡作非为,滥杀无辜,这促使罗斯下定决心移居美国。但他们的钱只够一个人的路费,罗斯让丈夫先去美国,自己继续攒钱。
02
远渡重洋
两年后的1916年12月罗斯开始了她的美国之旅,她登上了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朝着中国进发。
火车一直行驶了7天7夜,最后她来到了外贝加尔斯克的边境。正要进入中国时,罗斯被一位俄国士兵扣下,她告诉这个士兵,她正在为军队采购皮毛,并且保证回来时给他带一瓶梅子白兰地酒。也许是出于天真或者仁慈,士兵放她通过了边境。她立即乘火车经过中国的东三省,最后抵达天津。此时,罗斯的行程已经达9000多英里,几乎穿越了整个亚洲。
在天津,她低价购买了一张船票,乘船前往日本,一路经过广岛和神户,抵达横滨。在那里,她等候了两个星期,然后设法搭乘上一艘名叫阿瓦·玛露号的运花生的货船前往美国。阿瓦·玛露号在太平洋上从容不迫地行驶了6个星期,终于到了西雅图。“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花生,”她后来回忆道,“我还以为自己永远也到不了这里。”她带着硬邦邦的黑面包上船,但是一路上身体太虚弱,吃得很少。
经过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她终于在犹太人的普林节那天抵达西雅图,一路上饱受疾病的折磨,脸浮肿得不成样子。一上岸,就有希伯来移民援助社的工作人员上前迎接她,为她提供了一些符合犹太教要求的清洁食物,并且安顿她在旅馆住下。
“当我抵达这个国家时,”她说,“我认为我是世界上最走运的人。”希伯来移民援助社的工作人员在她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她的名字以及“艾奥瓦道奇堡”,这是她丈夫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在那里靠收垃圾谋生。他们把她送上火车,一路穿越明尼阿波利斯抵达道奇堡。抵达后,美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想办法帮她找到了丈夫伊萨多,夫妻终于重新团聚。不久之后,罗斯就生下一个女儿,叫弗朗西斯。
03
艰难创业
两年后,罗斯仍然说不了几句英语。夫妇俩感觉十分孤单,于是决定搬到一个讲俄语和依地语的地区,因此他们到了奥马哈,这里吸引了32000名移民,他们到这里修铁路,建食品加工厂。
伊萨多租了一个当铺。“你恐怕从来没有听说过当铺会破产。”他说。很快他们又添了三个孩子,路易斯、辛西娅和西尔维亚。她每次往俄国寄50美元,最后把10个亲戚也带到了美国。但是,当铺的生意十分冷清,在大萧条期间,他们几乎破产。接着,罗斯接管了当铺。“我知道该做什么,”她告诉她的丈夫,“大件物品要廉价出售。”“你3美元进了一件货,然后以3.3美元卖出去,只加10%的利润!”
很快,客户就开始从罗斯这里购买更多的家具。开始时,她陪着他们到批发商那里购买,她自己加10%的利润卖给客户。后来她发现,这和当铺的生意不同,销售家具是一个“快乐的生意”,因此,1937年,她从一个兄弟那里借了500美元,在她丈夫当铺的地下室里开办了一个家具店,叫布鲁姆金家具店。她的口号是:“薄利多销,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不拿回扣。”
经过多年努力,奥马哈的人们都知道罗斯·布鲁姆金和家具店就是打折家具的代名词。
1950,伊萨多死于心脏病,罗斯和儿子路易斯继续经营着家具店。渐渐的"B夫人”成了奥马哈家喻户晓的名字。人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到她的商场:当他们结婚、购买第一套房子、孩子出生或者得到升职。布鲁姆金大量进货,降低开支,并且只赚取10%的利润。1975年,一次龙卷风把他们位于西区的商店的屋顶掀翻了,但是她和路易斯毫不犹豫地把所有商品全搬到城里的商店,继续营业。 “如果你的价格最低,即使你在河底,他们也会找到你的。”她说。
“B夫人”知道如何做一件事情后,她会立即去做。她不会犹豫不决,反复琢磨。她会买下5000美元的桌子或者签30年的租约,购买房产或者解雇员工。她没有停滞不前,只是不断发展。她做事十分专注,如果你做的事不在她的能力范围,即使只差一点儿,她甚至都不想和你谈论它。她十分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在那些事情上,她不愿意欺骗自己。
到1980年年初时,罗斯和路易斯·布鲁姆金已经打造了北美最大的家具城。在这块3英亩的地方,他们每年可以销售1亿美元的家具,是同等规模商场的10 倍。从那时起,每年的销售额都会增加,无论经济形势是好是坏,无论奥马哈繁荣还是萧条。当她开始创建家具城时,奥马哈那些在她之前就建立的曾经兴旺发达的竞争对手,现在全都销声匿迹了。
罗斯现在成了著名的“B夫人”,甚至她的家人也这样称呼她。她每天早上5 点起床,早饭只吃水果和蔬菜,从来不喝酒。她一周工作6天半。“这是我的习惯。”她说。在她的头脑里,商品展销厅就是她的家。她的二女儿辛西娅·施奈德,在装修她母亲的房子时,摆放家具的方式都“和商场里的陈列方式一样”,因为“这是唯可以使她感觉舒服的方式”。
她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努力工作,都是受到她母亲的激励。她的母亲曾在俄国经营一家杂货铺。以前罗斯每天醒来都能看见母亲在洗衣服,或者凌晨3点在烤面包。“为了赚3分钱,她会背着100磅的面粉走过20个街区,”她说,“这让我伤心不已。”因此,她对难民和移民有一种亲切感。
04
巴菲特收购
如果布鲁姆金家族打算出售其商场,现在正是时候。B夫人的两个膝关节都已经做过置换手术,她把大部分日常工作全都交给路易斯打理了,但她自己仍然掌管着地毯部。因此,巴菲特先去找路易斯谈了谈。路易斯说:“你应该去见见我的儿子罗恩和艾文,将来他们要接管商场的。”
巴菲特把罗恩和艾文请到他的办公室,同他们建立了联系。他给路易斯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他们把商场卖给伯克希尔的利与弊。他写道,布鲁姆金家族不应该草率出手,他用极其真诚的态度和他们打交道。“如果你们决定现在不出售,那么不久以后你们就很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明白这一点,积蓄力量,然后从容不迫地寻找让你们称心如意的买主。”
接着,他写出了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可以卖给任何的家具公司,或者同一行业的其他人。但是“这样的买主,无论他们作出任何许诺,通常都会违背诺言的,有些经理感觉自已知道怎么管理你们的商场,因而迟早他们会插手实际的运作......他们有自已做事的方式,即使你们的业绩毫无疑问比他们的还要好,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天性仍然会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方法更好”。
巴菲特解释说,如果他买下了商场,他想让布鲁姆金家族继续做他的合伙人。如果他们回过头后感觉很遗憾,那这次的交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失望的,包括他自己。他告诉路易斯他只插手两件事:资金分配,以及选择“最高管理层”并为其支付薪酬。
巴菲特还有其他的优势,他不是德国人。虽然德国公司的报价高达9000万美元,但是B夫人横跨亚洲,穿越9000英里,就是为了躲避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因此卖给德国公司是会受到诅咒并被逐出教门的。最后,布鲁姆金家族同意将公司卖给伯克希尔,巴菲特立即驱车前往那个20万平方英尺的大卖场签署协议。到那里后,他发现89岁高龄的罗斯正开着三轮高尔夫球车,满商场追赶她的雇员,“你们这些废物!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们的。”而路易斯和他的三个女婿却站在旁边看着。
“交易完成后,我说:‘B夫人,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今天是我的生日。’”巴菲特时年53岁。“而她却说:‘你可是在生日这天买到了一个油井啊。’”
巴菲特不仅仅找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收藏品,把它加入到了他感兴趣的收藏之中,并且B夫人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个性力量都使他产生了敬畏之情。
1993年4月7日,大奥马哈商会的商业名人祠建成开幕,罗斯被列人其中。和她一起入选的还有巴菲特、彼得·基维特和其他几位商业大亨。之后不久,巴菲特双膝微颤,战战兢兢地登上高地俱乐部的舞台,为庆祝B夫人的百岁生日而献歌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公开表演。他还给当地一家剧院捐了100万美元,因为B夫人正在翻修这家剧院。
所有人都对罗斯·布鲁姆金大唱赞歌,但是没有一句能让她飘飘然。甚至沃伦·巴菲特给她捐助的100万美元,也没有冲昏她的头脑。她感觉自己的一切东西,所有的财富好运全都应该归功于这个国家,是它为她提供了所有的机遇,造就了她的成功。在家族的活动上,她一直坚持唱那首她最喜欢的歌曲《天佑美国》 每次都会唱,有时还不只唱一次。
希望B夫人的故事能给你我带来更多的力量!因为无论如何你我面对的现实总好过B夫人的当年,所以不要对生活失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况。
请坚持内心的希望,认真做事,不要焦虑,不要抑郁,通过你的努力,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善,越来越好。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喜欢的朋友
长按关注!
静一书坊
静一:能划定出一片留白的上班族,喜欢读书、旅行、运动。泡一杯清茶,能享受自我的孤独,也能和朋友相互取暖,想分享你的故事,关注我们陪你走过。公众号静一书坊(m gh_86560041 e3fb)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