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历史看稼轩,以史为窗读英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节选
师:同学们,英雄和他的时代是分不开的,要读懂辛弃疾和他的诗作,咱们需要回到历史中去读他,读他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把即将学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放回到辛弃疾的生命时间轴中来阅读。请大家先阅读本文再阅读课件上辛弃疾生平时间轴的有关内容:
PPT展示:
公元1127年, 宋朝在开封的帝都为金国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杭州,并被推举为帝,史称宋高宗。与晋元帝迁都过长江,从此分为东、西晋一样,宋室的南渡成为南、北宋的分水岭。
公元1140年5月,辛弃疾诞生在历城(今山东济南),这时距离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从小生长在沦陷的北方,辛弃疾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汉人在金朝统治下的屈辱与痛苦。
公元1161年, 金主完颜亮率兵五十馀万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民众趁机揭竿而起,聚结反抗,一时间烽火遍野。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举起抗金义旗,召集了两千志士,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协助耿京处理军事事务。在耿京部下,辛弃疾一方面积极联络并劝说其他义军归属于耿京麾下,使起义军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建议耿京“决策南向”(《宋史》本传),主动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以便里应外合,更有效地打击金人,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公元1162年正月,受耿京委派,辛弃疾等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在完成使命北归途中,惊悉耿京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杀害,义军已遭遣散。辛弃疾遂与耿京部下原马军将王世隆等相约,毅然率领五十骑兵,突袭济州(今山东巨野),从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生擒张安国,绑缚马上,疾驰渡江,交南宋朝廷处死。这一非凡壮举使辛弃疾名重朝野,“壮声英概,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这一年,他刚刚二十三岁。朝廷委任他为江阴签判,掌管地方司法。
公元1162—1181,从二十三岁到四十二岁的二十年间,辛弃疾辗转于江西、湖北、湖南、两淮一带担任地方官,虽因政绩卓著而屡获迁升,由签判升任通判,由知州升任提点刑狱,由转运副使升任安抚使,却始终无缘参与恢复中原的大计。
公元1181年冬,辛弃疾被劾落职,于大有为之年退居江西信州城北的带湖。从此,他以稼为轩,自号稼轩居士,开始了漫长的赋闲生活,达十八年之久。
公元1203年夏,辛弃疾再度获得起用,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当时朝廷正在计划北伐,辛弃疾上任不久,即被征召进京,共商恢复大计。
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被派往宋金前线的军事重镇镇江任知府,皇帝亲赐金带,勉励他加强边备。上任伊始,他立即下令沿边地区招募丁壮,制造战袍万件,准备亲自训练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劲旅;又派人潜入金国境内,详细了解敌方虚实,以便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1204年秋天, 辛弃疾登上镇江城北的北固山,放眼古今,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师:回到历史中了解辛弃疾生命轨迹的关键点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1:辛弃疾一生都想打仗,想在战场上实现它收复失地、一雪国耻的志向
生2:他真是爱国爱到骨子里,即使朝廷不支持,他自己募捐军事物资也要上战场
师:是的,所以当这样的辛弃疾终于有了机会上阵杀敌,在这时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家能想象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1:太激动了,终于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生2:除了激动我觉得还有珍惜,因为这个机会实在等的太久了。
师:会不会还有些其他的呢?这是一首怀古词,词中所述之古自然是解读他情感的关键钥匙,下面请大家各自阅读文本,看看辛弃疾借古抒怀,想和我们说些什么?
学生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要注意言之有据。
生1:辛弃疾想建立像孙权和刘裕一样的战功,从这两个典故中看出他想要打胜仗。
生2:辛弃疾表达了对孙权和刘裕的崇拜之情。
师:大家看,这两位英雄如此叱咤风云,辛弃疾对他们充满羡慕与崇拜,也是正常的,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原文中有这样一些语句,例如“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等,有没有同学读出了不同的意蕴呢?
生1:感觉有点对英雄逝去的惋惜,又有点对万事终将逝去的感慨。
生2:反正有点悲凉。
师:好的,那咱们再看看作者还写到了那些典故,有没有同学来说一下?
生:写到了刘义隆和佛狸祠,都是不怎么好的典故。
师:这位同学说这两个典故不怎么好,因为都是失败屈辱的事,那有没有同学谈谈你觉得辛弃疾为什么要写它们呢?
生:不想战败。
师:如果联系咱们前面生平时间轴的信息来看呢?
生:我觉得是一种警示,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一定不能如刘义隆般草率,也不能再战败丢失土地了,一定要记得佛狸祠的耻辱。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说:“在辛弃疾的手中,词是他思想情感最重要的‘陶写之具’,所以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已经耳顺之年的辛弃疾复杂的情感,既有久盼之后终于有机会的欣喜和紧张,也有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感慨,更有收复失地、立志报国的爱国之情。事实上,历史上这次战争并没有胜利,朝廷并没有听取辛弃疾的建议,辛弃疾再一次失望了,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他,如果早知道这个结果,还会一生坚定不移的期盼报国的机会吗?
生:我可能不会,早知道没有结果,期盼也就没有意义了呀!
生:如果是我,我不确定要不要坚持,但坚持的动力也就没有那么足了。
师:是的,有时人生贵在未知,但如果知道结果不能如愿还要全力以赴的坚持道义,那又是怎样一种生命状态呢?咱们可以看看孔子,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我们再看看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 就会发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此刻,大家再来想象一下,如果早就知道结局,辛弃疾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