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维:暑假师生共读——《乡村铁质》

文摘   2024-07-18 20:01   云南  

原文:

乡村铁质● 刘向民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 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 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 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 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 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 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 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 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  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  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  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 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文本细读: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 这句话开门见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
  • 这句话把土地拟人化,变成与作者同样有情感的存在,表达作者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乡村的深情和关注,用农民的眼光去感受和理解乡村。
③“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
  • 这句话深刻阐述了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有辩证之美,乡村是城市的根基和源泉,城市是乡村的发展和延续。
④“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 “狗吠鸡鸣牛哞”通过动物的声音,营造出乡村特有的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遥远而熟悉的乡村交响乐。“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两个意象,既描绘了清昏的朦胧美,又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安宁。晨雾与炊烟的交织,形成了一整日起始和终结的画面。“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带来了宁静的流动感,与前面的声音元素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则以微观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露珠的闪耀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前面景象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乡村早晨之美的深切感受与赞美。清新与鲜明,既是对景象的直接描述,也寓含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⑤“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
  • 作者将田野与自我紧密相连,将庄稼视为自己的亲人,“兄长”这个暗喻的表达很是精妙,雅正中蕴含深厚情感和归属感。
⑥“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
  •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农民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以及粮食中蕴含的铁质精神。
⑦“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铁质精神对农民性格和气质的塑造作用,使他们的脊梁坚挺、不屈不挠。
⑧“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
  • “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这一表述,用庄稼的生长周期来比喻人生的轮回和更迭。庄稼从播种到收获,再到下一轮的播种,象征着生命的不断延续和更新。

  • 这种比喻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节奏和规律,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顺应。

⑨“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
  • “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这句话突出了大树的坚韧和不屈。尽管已经死去多年,但它依然保持着挺立的姿态,没有倒下或腐朽。

  • “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进一步描绘了树干的颜色和形态。黑枯的色调给人一种沧桑和古老的感觉,而直指青天的姿态则显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这句话揭示了大树对乡村居民精神世界的影响。树干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它的形态、质感和历史都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乡村居民可能从树干的形态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各种艺术品或建筑;也可能从它的历史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从而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这句话通过描绘一棵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的形象,以及它对乡村居民构思和想象的启迪,展现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和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它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
⑩“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 “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这句话通过“闪着”和“锋利”两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镰刀作为农耕工具的重要性和它的实用功能。镰刀是农民收割庄稼的得力助手,其铁质的锋利象征着劳动的力量和效率。

  • “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这句话揭示了农民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庄稼是农民生活的核心,他们的梦想往往围绕着庄稼的丰收和生活的改善。这种对庄稼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农民与土地的紧密联系。

  • “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这句话通过“探寻”一词,赋予了牛和犁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牛作为传统的农耕动力,与犁一起深入土地,象征着对土地的深耕细作和对丰收的期待。

  • 这句话通过描绘镰刀、农民、牛、犁、土壤、种子和土地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农耕生活的场景和农民对庄稼和土地的深厚情感与无限憧憬。它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⑪“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
  • “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乡人们直率、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欢喜、发怒还是悲哀,都会毫不保留地表达出来。

  • “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这句话突出了乡人们对劳作的执着和坚持。无论经历怎样的情感波动,他们都会坚定地回到田野,继续他们的劳作。这种对劳作的执着和坚持,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乡人们性格的真实写照。

  • 这句话通过描绘土地与乡村、乡人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乡人们直率、真挚的性格特征和执着坚持的劳作精神,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乡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它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乡人们质朴性格的赞美。

⑫“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
  • “嫉恶如仇”形容这类人对邪恶、不公的事物有着极度的反感,如同对待仇敌一般。

  • “旗帜鲜明”则表明他们的立场和态度非常明确,不模糊,不妥协。

  • “高昂的气概”指的是他们精神饱满,态度骄傲,不畏艰难困苦。

  • “高亢的声音”则象征着他们言辞激烈,充满力量,能够鼓舞人心。

  • 一系列“不怕”的表述,强调了这类人无所畏惧的精神。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雷鸣,还是生活中的艰难险阻,他们都能勇敢面对。

  • “饮风露餐”形容他们生活艰苦,经常风餐露宿。

  • “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忍耐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和罪罚,他们都能承受得住。

  • 这句话赞美了具有鲜明立场、对邪恶强烈反感、精神饱满、无所畏惧、忍耐力强的一类人或某种精神。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和鲜明的态度传达出强大的力量,比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都要来得直接和有力。

⑬“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 这句话通过引用乡人们的口头禅和描绘他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从不抱怨生活的不易和岁月的艰辛,而是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⑭“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中的铁质精神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劳动的号子、迈出的步伐还是耕种的手势,都充满了力量和稳重感,成为乡村的经典动作和象征。
⑮“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
  • 这句话通过对比城里人和乡村人的不同喜好和态度,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的质朴和纯真。同时,也批评了那些曾经生活在乡村里却失去了质朴和纯真的城里人的矫作行为。
⑯“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 这句话指出了城里人虽然吃着乡村的粮食但却缺少了乡村的铁质精神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否应该寻找并传承乡村的铁质精神,使其在城市里也能闪耀光芒。
⑰“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
  • 这句话强调了乡村对我们生存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性,并批评了那些为城市侵占乡村而感到沾沾自喜的人。同时,也指出了如果缺少了乡村和乡村铁质,我们将会变得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失去方向的问题。
⑱“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维维在春城
给我和我的学生们有个聊天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