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像都没错,但也不觉得有多对,反正就是不好看,写了还不如不写,这种时候,永远要相信传统经典。论语言够活,够准,够狠,够辣,《西游记》绝对要上榜,不上榜,大圣都不答应。巍巍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
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
岸边摆柳连根动,园内吹花带叶飘。
收网渔舟皆紧缆,落篷客艇尽抛锚。
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担难挑。
仙果林间猴子散,奇花丛内鹿儿逃。
崖前桧柏颗颗倒,涧下松篁叶叶凋。
播土扬尘沙迸迸,翻江搅海浪涛涛。先是五个叠词,就把风无色无味无行却有有声有力有势写出来了。然后便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的侧面震撼。“树吼” “竹摇” “根动” “叶飘” “缆系” “锚抛” “路失” “担卸” “猴散” “鹿逃” “树倒” “叶凋” “沙扬” “浪翻” ,一串,全是侧面描写(个人认为,侧面描写是比较牛叉的操作方式,比正面有味道,但也有人一句正面可以万千,鲁迅让阿Q骂人的时候),把风由大而更大,天昏暗而昏黑的过程写的传神无比。“千树吼”“万竿摇”,以声写声,以动写动,林木在大风前的对抗之态,着一“吼”字仿佛见表情,着一“摇”字仿佛见身姿。什么叫“一字尽显”,我算就此知道了。“风吹云动船不动”那是柔情小风,你看人家这风,柳树都要连根动,恨不得土地公公都给你掀出来,一方园子一方避风港,但此刻园子里也灌满了风了,花头带着叶飘,就是已离枝干,可见风已显离散之力。“渔舟”“客艇”本就是风里来雨里去讨生活的人们,也是最知道风浪威力的人们,“皆”“尽”二字写足了他们心里的惧怕,可见此风来者不善。光看水上风波还不足说明大风征服的范围,咱们再来看山中。“征夫”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远行的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便是此意。另一种是“出征的人”《诗经·小雅》中“哀我征夫,独为匪民”便是如此。光写人,那都不够味道,在自然面前,在其他动物面前,人很多时候都是脆弱而无用的。此处通过猴子和鹿的行为来形象地描绘大风的猛烈。猴子在林间四散,鹿儿在花丛中惊慌逃窜,都是因为大风的影响。这样的描写手法,通过动物的动态来间接表现风的强烈,是一种常见的文学手法,称为“借物抒情”。
类似的诗句还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唐·刘禹锡《柳枝词》
通过“崖前桧柏颗颗倒”和“涧下松篁叶叶凋”这样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妖风的强烈和破坏力。桧柏和松篁都是坚硬的树木,它们的倒伏和凋零,更加突出了妖风的猛烈。
妖风卷尘土,沙粒四飞溅。风之猛烈,无处不在。
描写,贵在画面感,贵在冲击力,贵在想象不到,语言枯萎的今天,贫瘠限制了我们对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幸有西游在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