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什么?是学生每日于语文课上有气无力诵读的文字?又或是在网上冲浪时浏览到的土味小情话?作为传达人类情感的文学体裁,诗似乎正与我们的心灵,情感,生活,渐行渐远,只留下被劳累,内卷占据的行尸走肉。诗仿佛厌倦了人间的纷繁复杂,勾心斗角,躲到了某个角落,悄悄睡着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声音时断时续,绵软无力,诗中虽是清透而生机勃勃的盛夏,此刻却听之有种荷叶将倾,蜻蜓欲坠之感。倒是窗外的阵阵蝉鸣一浪高过一浪,似要将这毫无生气的朗诵声吞没。
低头是不见尽头的文字,抬头是高耸入云的书山,脑中是夙兴夜寐的昏沉,心里是向往自由的惆怅,我的生活已然被试卷,练习,考试,成绩占得满满当当,再无一丝空隙。诗是什么?我不知道,或许是试卷默写扣分时难言的痛楚,又或是夜晚孤灯坚守的背诵。睁眼闭眼间,一切太过匆匆,低头抬头后。日已去,夜已来。诗句沉睡在一隅,生命已无空隙,留给那诗欲带来的光。
日去,日来月升,月落,孤灯灭于晨曦亮于寂夜。于荆棘中前行,向着远方,只是伸手期待将其握于掌中。此刻,时间按下快进键,每天于重复不变的流程中飞逝。
忆不起是具体某日,决心跳出不见尽头的循环,我终于合上书本,走出那个世界,而另一番天地也悄悄向我敞开了门。
是夜,圆月悬于寂空,纤云萦绕其侧,被月色晕出一片虹彩,几颗孤星作伴,不时飞鸟掠过,被月光照亮,一瞬后又没入黑暗,惊鸿一过,留下对人间的一瞥。此时此刻,夜风拂于耳畔,吹去心头雾霭,送来一片清明,为景所触,脑海中霎时映出课堂上所朗诵的诗句,“月星皎洁,明河在天”,这月这星,在诗句的陪伴下变得如此鲜活生动,令人遐想,沉睡的诗句此刻突然睁开了朦胧睡眼,在心中向我诉说着千年前欧阳修面对着星月时的所感,让我们的生命和思想交叠重合,生发共鸣。
不禁感叹,原来当诗脱离了生活的重压,在另一个世界中是如此鲜活美丽,它可以是清泉石上流的清新自然,也可以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相思惆怅。而这一切只有当我们放下对世俗的烦忧方能显现; 沉睡的诗篇才会醒来,在心灵中留下刻骨的印记。
那天后我明白,生活中不只有拼搏奋斗,全力以赴的时候,更有放空自我,释放心灵的空窗期,去读诗,去读生活,去读世界。我开始主动出击,去追寻放空心灵时所感受的诗和诗意。渐渐的,我发现,诗原来不只是存在于摒弃生活的那个世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学习中的生活,“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是闲适中的生活。一句句诗,它们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或许生活本身便是一首诗,它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很累,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它的悲离阴缺,以至于这首诗一直沉睡着,无法将诗意与美好展现。而当我们慢下脚步仔细寻找时,便会发现那醒来的诗意与美好总是装点着我们的前路。
生活如诗,只是沉睡,当我们学会发现它的聚和欢喜,诗篇便会翩然醒来,铺陈出我们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