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聚焦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分享经学研习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开设专项栏目——“新书资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本期书讯
《河洛与七纬:东汉图谶的文献学研究》
张学谦,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在《文史》《中国哲学史》《国学研究》《文史哲》《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等奖项。
序
绪论
第一章 东汉图谶的成立及其观念史变迁
第一节 张衡《请禁绝图谶疏》的不同解读
第二节 图谶产生之前的“河图”“洛书”
第三节 方士造作:河洛谶的成立
第四节 从数术到儒学:东汉初的图谶校定与七经谶的
成立
第五节 从儒学到数术:魏晋至隋唐间谶纬观念的变迁
附录 释“五经六纬”
第二章 东汉图谶流衍与散佚的目录学考察
第一节 六朝至隋唐间东汉图谶的流传情況
第二节 宋至明代《易纬》的流传与衍变
第三节 清乾隆间《永乐大典》本《易纬》八种的辑佚
第三章 东汉图谶的结构与篇目——兼论谶纬的断代标准
第一节 图谶八十一篇的结构
第二节 河洛谶篇目考
第三节 七经谶篇目考
第四节 图谶注者注本考
第四章 《易纬》文本研究
第一节 今传《周易乾凿度》文本构成的再考察
第二节 今传《易纬稽览图》的文本构成——兼论两种易占、易图类著作的时代
附录一 “日主一爻”图
附录二 《易通统卦验玄图》佚文辑录
第五章 谶纬辑佚史研究
第一节 谶纬辑佚的滥觞:百卷本《说郛》
第二节 百二十卷本《说郛》之编刻与谶纬佚文之增辑
第三节 明代后期“古学”的兴起与谶纬辑佚专书的出现
第四节 清代考据学的发展与谶纬辑佚的新局面
第五节 研究的细化:清代谶纬校注著作
第六节 现代学术转型后的新辑本:《纬书集成》
第七节 重理谶纬文献刍议
附录一 百卷本《说郛·古典录略》所收谶纬佚文校录
附录二 清河郡本纬书献疑
附录三 现存谶纬辑本知见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谶纬之学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但是东汉勃兴之后,历经改篡禁毁,文本散佚,兼之内容艰深,几近绝学。明清以降,虽陆续有学者辑佚勾稽,然断简残篇,难睹原本之貌;现代学界转而进行政治、思想史层面的研究,不乏优秀成果,但因依赖文献基础薄弱,难免捉襟见肘、无法弥合的尴尬。学谦博士在读期间,我们时常谈及隋唐以降文献的流变,遂起意以东汉图谶的文献学研究为选题方向,基于目录学、辑佚学方法展开文本流传梳理与内容辑考。此选题颇具难度,记得学谦当时表示,大概只有读博期间才能集中精力挑战这样的题目,愿意知难而上。学谦的博士论文《河洛与七纬:东汉图谶的文献学研究》获得审查专家的一致好评,而且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后,他又以《谶纬辑佚史研究与谶纬文献新辑》为题,完成博雅博后出站报告,并顺利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支持。该书即是学谦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全面考察东汉图谶的成立过程、性质变迁、结构篇目与流传散佚,并以《易纬》为个案,进行深入的文本研究,还梳理了谶纬辑佚的学术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辅之以观念史、文本学的观照,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依我个人之见,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辨析谶纬概念的义界,明了河洛谶与七经谶的区别;考察东汉图谶流传、演变与散佚的轨迹,揭示图谶性质从数术到儒学再到数术的变迁路线;推断东汉图谶的结构与篇目,区分东汉图谶与六朝谶书;考证今传《易纬》的文本来源与构成,揭示图谶文本复杂的成书过程,纠正旧说之误;考实清河郡本纬书是有意作伪的纬书辑本,而当代研究者作为基础文献使用的日人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沿袭了明清辑本诸多缺陷,也不可信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东汉图谶文献梳理有正本清源之功,不仅为图谶文献的重新辑校奠定了基础,而且可以推动对于图谶文献的合理使用与深入研究。因此,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的反馈意见,不吝奖掖之辞,认为作者许多创见具有发覆、开辟之功;提出东汉谶纬与六朝谶书区别的标准,对于谶纬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有此研究基础,后续推出的重辑校理本,必将大大促进谶纬文献研究的进展,有望成为谶纬研究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专家一致肯定,这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成果。
学谦博士文献学训练系统,基础扎实。此书征引文献几近五百种,足见取精用宏之功。不惟对于谶纬文献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归纳总结的区分东汉图谶和六朝谶书的原则,多元文本、流传增益文本的离析方法,重理谶纬文献的设想,对于以文本校勘为核心的古典文献学,亦具有普适性的意义,甚至可以作为现代辨伪、辑佚学术的通则。本人与程苏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两汉经学佚籍的新辑与研究”,也会借鉴学谦博士整理研究谶纬文献的方法与经验,共同促进两汉经典研究的开展。
学谦博士为人谦恭低调,潜心科研,在同辈学人中,无论学品、人品,都堪称为佼佼者。花甲之年,得见古典文献学科新生代有如此造诣,后继不乏,喜不自胜,遂不避卖瓜之嫌,予以推介。是为序。
刘玉才
甲辰年夏书于北京大学燕归庐
注:部分图文信息,源自“中国古典学”公众号、“豆瓣读书”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如需引用,请参考出版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