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聚焦經學研究的學術動態、分享經學研習的參考書目,《經學研究》公眾號開設專項欄目——“新書資訊”。本欄目主要介紹近年來經學相關文獻的出版信息和內容概要,與諸位同道展開更加豐富的學術交流。每期介紹的書籍文獻,源自近幾年與經學相關的出版物,大體分為“學者新著”“學術輯刊”“新校古籍”等三類。
本期書訊
《两周秦汉礼典相关出土文献考疑》
本書從兩周禮典研究的角度出發,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獻類禮典研究文獻與考古類禮典研究資料的基本區別,進而對禮典相關出土文獻做了分類,將目前已經出土的與禮典研究密切相關的文獻分爲六個大類。通過對這幾類出土文獻中禮典相關內容的深入分析,揭示利用不同種類出土文獻研究禮典的普遍原則和具體方法。將研究禮典相關出土文獻共同的普遍原則與研究不同屬性出土文獻的具體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到一個個具體的出土文獻禮典研究案例中去,以此檢討這些原則和方法的長處和局限。本書梳理了目前已經取得的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的成果,並利用這些成果推進了對傳統禮典研究的討論。同時,本書還試圖利用傳統禮學的知識體系對出土文獻的字詞釋讀和文本整理提出新的設想,進而討論相關出土文獻的性質與成書過程。
第一節 商晚西周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概説
第二節 釋讀錯誤引起誤收或失收青銅器銘文涉禮文獻
第三節 青銅器銘文涉“禮”與涉“事”混淆的情況
第四節 涉禮標準泛化引起誤收涉禮青銅器銘文文獻
第五節 從時代性看祭祀禮類金文文獻的特點
第六節 青銅器銘文涉禮但却没有對應禮典詞彙造成的失收
第七節 “大叔”在先秦文獻中的特殊内涵
第一節 郭店楚簡《六德》“爲父絶君”句析義
第二節 上博簡《天子建州》與天子諸侯饗禮
第三節 上博簡《鄭子家喪》所反映的春秋時代刑餘罪人喪葬儀式
第四節 從清華簡《耆夜》飲至禮典推測其成書年代
第五節 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篇涉禮字詞考釋
第一節 包山二號楚墓妝奩漆繪“昏禮親迎儀節圖”考
第二節 射禮禮典與嵌錯刻紋銅器圖案辨誤
第一節 包山二號楚墓祭禱簡祭禮餘義淺述
第二節 楚祭禱簡不具有祭禮禮典經典文獻性質略說
第一節 論馬王堆漢墓《喪服圖》題記所反映的“本服”觀念
第二節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古曲定名新證
第一節 《穆天子傳》禮典禮類簡述
第二節 《周穆王盛姬死事》中的周代王后喪禮
十九世紀末以來,出土文獻大量湧現,這爲繼續推進和深化禮學研究,尤其是先秦禮典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研究資料。通過分析這些分佈於先秦、秦漢各個時代不同性質的出土文獻,不僅能爲瞭解先秦禮典實際發生和流變情況提供第一手的資料,也將刷新對春秋戰國時代所形成的規範性禮典文獻——《儀禮》及《禮記》相關篇目——成書情況的認識。
本書從兩周禮典研究的角度出發,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獻類禮典研究文獻與考古類禮典研究資料的基本區别,進而對禮典相關出土文獻做了分類,將目前已經出土的與禮典研究密切相關的文獻分爲六個大類。通過對這幾類出土文獻中禮典相關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利用不同種類出土文獻研究禮典的普遍原則和具體方法。將研究禮典相關出土文獻共同的普遍原則與研究不同屬性出土文獻的具體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到一個個具體的出土文獻禮典研究案例中,以此檢討這些原則和方法的長處和局限。本書系統地梳理了目前已經取得的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的成果,並利用這些成果推進了對傳統禮典研究的討論。同時,本書還試圖利用傳統禮學的知識體系對出土文獻的字詞釋讀和文本整理提出新的設想,進而討論相關出土文獻的性質與成書過程。
本書第一章緒論旨在全面評析使用各類型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的不同方式以及所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二章至第七章是本書的主體部分,這六章分别研討了六種不同類型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的關係,分别是兩周青銅器銘文文獻、戰國書類竹書文獻、春秋戰國器物紋飾圖像文獻、楚地出土卜筮祭禱簡文獻、出土秦漢禮類文獻、古代發現的地下文獻六類。各類出土文獻之間的屬性差異較大,依靠特定類型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的具體方法也相應不同。
第一章“緒論” 主要論述了傳統禮學中對禮典文獻的界定,在此界定的基礎上,將現有的考古出土器物中與兩周禮典有關的資料分爲兩類,一類是與兩周禮典相關的出土文獻,另一類是與兩周禮典相關的考古資料。界定了兩周禮典相關出土文獻的外延之後,將這些出土文獻分爲六個大類,以此作爲全書禮典相關出土文獻的基本分類。本章最後對已有傳世文獻中所涉及的禮典類型做了歸納,該禮典分類將作爲全書禮典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兩周青銅器銘文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通過分析以往利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周禮典所存在的誤區,指出青銅器銘文禮典研究的核心問題在於對禮類的正確核定以及對青銅器銘文是否涉禮的正確判斷。該章共總結了四類誤區,分别是釋讀錯誤引起誤收或失收青銅器銘文涉禮文獻的情況;青銅器銘文涉“禮”與涉“事”相混淆的情況;涉禮標準泛化引起的誤收涉禮青銅器銘文文獻的情況;青銅器銘文涉禮但却没有對應禮典詞彙造成的失收情況。在對這些誤區分析的過程中,本章對以往研究中祭祀禮典的分類重新做了全面的檢討,得出兩周禮典中祭祀禮典的一般性特徵,即西周早期祭祀禮典有大量殷商祭祀的遺存,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代的祭祀禮典逐步與傳世禮書中記録的祭祀禮典合流。該章最後舉了一個與宗法喪服相關的青銅器銘文研究例子,用以説明與宗法喪服相關的青銅器銘文往往具有較强的隱蔽性,需要通過加强禮學方面的認識來甄别這些青銅器銘文材料的價值。
第三章“戰國書類竹書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討論了目前所見的戰國書類竹簡中與兩周禮典相關的文獻。由於戰國竹書文獻的經典性質比較强,故其在禮典的範式和義理方面最接近於傳世的禮書及相關的禮學文獻。對這些戰國竹書的正確釋讀是研究其相關兩周禮典的前提,禮學的知識體系可以用來校正目前已有的字詞釋讀意見。本章舉了兩個利用禮學知識來改讀已有釋讀意見的例子,分别是“上博簡《鄭子家喪》所反映的春秋時代刑餘罪人的喪葬儀式”與“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篇涉禮字詞考釋”兩個小節。除了利用禮學知識校正考釋成果,兩周禮典方面的探討還能幫助我們認識一些釋讀上雖然没有困難,但文義上難於講通的文句。本章舉了兩個利用禮學知識來疏通文句,幫助理解禮典相關内容的例子,分别是“郭店楚簡《六德》‘爲父絶君’句析義”與“上博簡《天子建州》與天子諸侯饗禮”兩個小節。除此之外,利用禮典方面的知識還能討論竹書文獻的成書時代與性質,本章舉了一個例子説明這方面的問題,即“從清華簡《耆夜》飲至禮典推測其成書年代”一節。以上所舉的五個例子從不同層面説明了禮典研究對於出土文獻研究的重要性,禮典相關知識能夠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出土文獻的内涵。
第四章“春秋戰國出土器物文飾圖像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是對出土文獻中的紋飾圖像類文獻與禮典有關的内容作出分析。在出土文獻研究中常常忽略圖像文獻的重要性,本章舉了兩個例子以説明它們的特殊價值,分别是“包山二號楚墓妝奩漆繪‘昏禮親迎儀節圖’”“射禮禮典與嵌錯刻紋銅器圖案”。通過分析,本章指出這兩類圖像文獻極具經典性質,並非一般性的裝飾性圖案,這些圖案與禮書所述若合符節。由於之前的研究者没有將這類文獻中與傳世禮書最爲相關的標誌性器物或儀節解讀出來,故没能認識到這些文獻的經典性質。本章對這些圖像的内容重新作了考釋,並深入論述了其禮典性質。
第五章“楚地出土卜筮祭禱簡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通過對包山二號墓祭禱簡以及楚簡中祖先祭祀系統的分析,説明了楚祭禱簡不具有禮典研究的經典意義,是一宗禮俗類文獻。在以後對禮俗類出土文獻研究的過程中,判斷出土文獻是否具有經典性質,將對採取以何種態度和方式研究該宗文獻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第六章“秦漢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討論了漢代重要出土禮類文獻西漢馬王堆帛書《喪服圖》以及通過古曲名考察先秦禮樂制度如何向兩漢轉型的問題。西漢馬王堆帛書《喪服圖》的整理者認爲其是一宗地方性的喪服文獻,由於整理者釋讀的結論與傳世禮書中所反映的喪服觀念差距很大,並且其復原方案尚有未安之處,故本章提出了《喪服圖》題記與圖示文字並不一一對應的整理思路。在此基礎上,本章對馬王堆帛書《喪服圖》做了重新復原,並指出題記與圖示之不同正反應了《喪服》的基本觀念“本服”與“服術”。本章第二節“‘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古曲定名新證”則以先秦、漢代出土文獻作爲證據,展示了春秋戰國時代古曲的定名規則,及以《詩經》爲代表的古典雅樂是如何轉變爲戰國、秦漢新聲的過程。
第七章“古代發現的地下文獻與兩周禮典研究”主要通過對古代出土文獻中涉及禮典的内容進行分析,説明它們也是禮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冢竹書《穆天子傳》中記述的禮典類型與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金文中述及的禮典類型大致相合,是已經經典化了的禮類。《穆天子傳》卷六《周穆王盛姬死事》還記述了周穆王爲盛姬舉行的喪禮全過程,這是目前出土文獻及傳世文獻中唯一一篇與王級喪禮相關的完整記述,禮學文獻價值巨大,然而却鮮有研究者關注。本文對該禮典進行了疏證,説明其與傳世禮書中喪禮的密切相關性。
通過出土文獻研究先秦禮典是二十世紀以來出土文獻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由於傳世禮書只記録了先秦禮典中極爲有限的一部分,因此隨着出土文獻的不斷湧現,利用出土文獻來對傳世禮書進行補證,越來越成爲一項重要的研究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梳理十九世紀末以來出土文獻中涉及兩周禮典的文獻,檢查以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的各項成績,並且深入討論個中的得失,成爲二十一世紀禮學研究與出土文獻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
本書雖然不能全面涵蓋目前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的所有問題,但由於不同性質的出土文獻對於兩周禮典及傳世禮書所呈現出來出來的共通性要遠遠超過其個别性,故本研究仍試圖給出一個全景式的圖景來展示目前以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的各個側面。通過全面關照這些出土文獻所反映的禮典信息,可以開掘當今禮學研究的深度,並拓寬傳統禮學研究的視野。反過來,具備扎實的禮學知識體系,將爲釋讀出土文獻中越來越多的涉禮材料帶來重要的幫助。僅僅利用籠統的而非系統的、抽象的而非具體的禮學知識來解釋禮類出土文獻,很容易造成對這類文獻的誤讀。將兩周禮典方面的知識與出土文獻及古文字釋讀方面的能力結合,可以更好地研究這兩個領域的新老問題。
本書全篇圍繞禮典相關的出土文獻展開,共計研究了十四個(類)和“出土文獻與兩周禮典”相關的具體問題,力圖展示目前利用出土文獻研究兩周禮典所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不足,期待能爲這個領域的繼續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嘗試。
注:感謝徐淵老師授權推送!相關內容如需引用,請參考出版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