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很暴力

文摘   2024-03-09 13:24   宁夏  
 
   最近有个电影刷屏,叫《周处除三害》,看名字以为是个反腐题材的电影,周处长为民除了三个腐败分子,但一听是台湾电影,就觉得这想法不对了,于是就对这个电影有点兴趣了。
                           一
   台湾电影现在已经很少看了,记忆中最早看过的台湾电影是小学看过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学校里统一组织看的,一千人的电影院里学生哭的一塌糊涂,后来,又看过《汪洋里的一条船》,都是同一类型的电影,走煽情路线的,再后来,就很少看过台湾电影了,去年一部台湾电影《消失的她》比较火,也是小众温情电影,于是印象中台湾电影都是如此。
 
    但《周处》却颠覆了我的印象,画面非常血腥和暴力,完全是限制级别的,据说大陆上映的还是删除版,我一直疑惑这样的电影怎么能通过审查?台湾人有这么暴力吗?
   对台湾人一直印象不错,很有礼貌,说话轻声细语,性格看起来大部分人都很温和。
   那年去云南报了一个旅游团,里面有全国各地的人,北京人和东北人居多,也有一个十多人的台湾中老年人,坐在同一个大巴上,东北大妈和北京大妈最吵,车后部的台湾人最安静,见人嘴里总是“谢谢”说个不停,白发苍苍的老人鞠躬鞠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有个台湾大妈偷偷的问我:“那些人怎么老是在车上吵架啊?”我笑着说:“大妈,他们不是在吵架,是在聊天”,大妈疑惑的说:“吵架用那么高的声调干嘛?”
   我一直挺喜欢台湾味的普通话,软软的听起来舒服,大概这就像台湾大妈认为北京大妈说话像吵架一样一个原因。
                           二
    电影名字叫《周处除三害》,但电影里没有周处长,电影里的周处叫陈桂林,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通缉犯,被一位游走黑白两道的女医生做局,谎称得了癌症晚期、由此,引发陈桂林想学周处除三害的历史典故青史留名,追杀台湾排前两位通缉犯的故事。
 
     小城的电影院除了春节和节假日外,平时冷冷清清,看了一场两个人的电影,我先进去,随后进来了一位女士,带着口罩围着围巾,看不清模样,随后灯光暗了下来,电影开演,昏暗的影院里总让人觉得气氛怪兮兮的,不知道那位女士是如何在这昏暗的环境里看完这暴力十足的电影的。
   电影的确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场面,让我这个见不得血的人,胆战心惊,从头到尾充满了打斗暴力,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有看到过如此血腥暴力的场面,那些血腥场面甚至带着特写镜头,影片开头的一场警察追逐陈桂林打斗时,陈桂林把一尖物插进警察脸颊时的血淋淋的特写看的我赶紧捂住了眼睛,“香港仔”出场时,小美要过他杀人的尖钩清洗,那钩上还带有人肉丝,枪杀邪教组织时的场面,就像行刑队,近距离“爆头”,片尾陈桂林执行枪决时的细节,第一次才让我知道,死刑犯能打麻醉剂,法医要先在犯人心脏位置做好标记,才对着标记开枪,这些暴力血腥的画面充满了整个电影,我是不断强忍住恐惧,坚持看完的,不知道那位女士是什么感觉。
    一场暴力血腥的电影,完全颠覆了我对台湾人的印象,其实,电影情节、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也看不出这样暴力血腥的电影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不知道我们引进这样的电影的初衷是什么?电影并没有像有些影评说的那么好。不知道影评里说的影院里的座无虚席是真是假?
    台湾一直和大陆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在某种程度上更甚大陆,所以这周处自然来源于中国历史。
                           三
      周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官二代,父亲是三国时东吴的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周处年幼时父亲去世,于是无人管教,这官二代无人管教,那自然就容易为非作歹,这家伙又天生神力,又没人管束,周处从小任性,整天纵马打猎,践踏良田,骚扰良民,任意非为,成为当地一害。
 
    随着年龄渐长,周处也知大家对他无好感,有心改正,便问当地父老,五谷丰登,现世安稳,大家为何都不快乐?父老叹了口气说,这里有三害肆虐,乡亲们怎么可能快乐。周处问哪三害,父老说,第一害是南山猛虎,第二害是长桥下荆溪中的恶蛟,第三害,就是你啊。周处也不生气,只是说,如果就这三害,那我有能力除掉他们。父老说那敢情好,你要是真能除三害,那我们全郡之福。

  周处即上山射虎,下水斩蛟。当时的蛟应该就是鳄鱼,比虎难斗多了,水里载沉载浮,一口气游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乡人都以为他死了,欢欣鼓舞。没想到,周处还真的斩了蛟回来。看到乡亲们都在庆祝他的死,确信自己才是最大的祸害,于是决定离开,为民除害。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周处真不算大害。父老说他是第三害,他没生气;看到全郡百姓以为他死了就兴高采烈,也不会恼羞成怒,而是决心自除,送给乡亲父老一个盛大节日。

    以上便是流传最广的周处除三害故事,基本都是讲到“除三害”为止,点明“改过自新”的主题。至于周处改过后的事,鲜有提及,或一笔带过。

   殊不知,周处人生的高光时刻,并不是有演义性质的“除三害”,而是结局的悲壮。

                          四

   自此,周处决心干一番事业,洗刷耻辱。于是到了建业(东吴都城,今南京),投奔“二陆”(名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陆机不在,陆云接待了他,周处将自己的窘境坦诚以告,说我想从头来过,

  得到名人的鼓励,周处洗心革面,“励志好学”,著述颇丰(对,他不但天生神力,还是个作家,至少写了三本书),这让人有点意外。

  后,州府易招聘人才,周处获选为东观左丞(协助校书修史,约等于国家档案馆副馆长)。没多久,军事才能被发现,又被任命为“无难督”

   晋武帝司马炎发兵二十万攻吴,吴灭,司马炎对东吴采取怀柔政策,重用东吴旧臣,包括周处在内,不少人都成为新晋之臣。

   三国归晋,尘埃落定,入晋后,周处被任命为新平太守,镇守晋西北境,安抚戎狄。后转广汉太守,一两天便审理了二三十年积案。任上不久,因为母亲老了,辞职归故里。

   很快又起用他为楚内史(西晋的王国内史约等于相)。还没赴任,又一道诏书下来,皇帝征他为散骑常侍——相当于皇帝的顾问,经常陪在皇帝身边。这周处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里。

   本来这职位可能只是个摆设,周处却当真了,对皇帝“多所规讽”。没多久,也不知道是皇帝赏识他刚直不阿,还是受不了他,又迁为御史中丞,负责监察。

 

   御史任上,周处只要发现哪个官员有违规的地方,立刻弹劾,不管他是权臣还是皇亲国戚。得罪了很多皇亲国戚,周处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元康六年(296)八月,西北氐、羌民众造反,进逼泾阳,威震关中。忌恨周处的朝臣纷纷上奏,说周处是东吴名将之子,能征善战,国难当头,应该派他出征。朝廷即授周处为建威将军,归安西将军夏侯骏指挥,领兵出征。

   周处很清楚,他已成为朝臣“大害”,希望他消失的人太多,肯定要报仇。但人臣尽节,也不能知难而退,于是抱定赴死决心。

   征西大军刚到前线,主帅便命周处领五千兵马打头阵。周处说,前锋如无援兵必败,我死不足惜,国家也将承受战败之耻。主帅却催逼周处立即进攻。军令如山,无奈之下,周处只能以五千饿肚子的将士,攻打齐万年以逸待劳的七万精兵。

   这场大战从早到晚,周处指挥五千人戮力死战,斩首万余。战至最后,将士皆精疲力竭,后面的主帅按兵不动,见死不救。左右劝周处退兵,周处按剑大喊:“今日就是我报国之日,绝不言退!”说完冲进敌阵,战至最后一刻。

   他这一死,皇亲国戚等人心中的一大“害”,终于除了。

   周处死后,皇帝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赐钱赐地赐田,并惠及老母,年年“给其医药酒米”。换言之,即以“忠臣孝子”盖棺定论。

   可见,猛兽、恶人,害处再大,都没有王权的害处大。

   而像周处这样的个人英雄,能除猛虎、恶蛟,甚至有勇气除掉自己,在如此“大害”面前,也无能为力,最终依然成为一个受害者。

                           五

   周处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隆德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马宝,他的经历和周处很相似。

    《马宝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挺有意思:摘录如下:马宝(1628-1681),字城璧,或称三宝,回族人,陕西隆德(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马宝自幼失去双亲,由兄嫂抚养成人,少小时,即力敌成人,好武逞强。令牧羊,有同牧者攘其羊,宝怒,毙之拳下。有司牧逮讯,宝曰:我童子也,焉能毙彼?有司见其幼,亦疑死者不由宝,置狱中,不加桎梏。先有巨盗在狱中,宝脱其械,同逸为盗。为人反复,号两张皮,狡黠善战。唐初,有骁骑将马三宝人羡其勇,亦以三保呼之。

 

   马宝年少时即好武逞强,打死过人,后又祸害邻里,他的哥哥十分厌恶他。乘马宝酒醉,捆绑后拉到北联池准备溺水。投到池中,马宝被水惊醒,幡然悔悟,痛苦流涕。他的嫂子很贤惠,哭着哀求放了马宝,乡亲们见马宝承认罪孽,也求放他一条生路。后来马宝落草为寇。

   马宝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末年的战乱、李自成的起义和清朝的建立。他曾经投靠过李自成,但后来又转投了桂王朱由榔。再后来,他又跟随了吴三桂,帮助他反叛清朝。1646年,朱由榔于肇庆称帝,建立南明永历政权,马宝晋爵安定伯。

   三藩之乱遂平。当时在外统兵的马宝闻讯后,迅速解散部下,并隐姓埋名于乡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无疾而终,临终遗嘱:“子孙后代永不得与马姓开亲,世代不为清朝做官”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也算得一善终。

                          六

    周处和马宝的经历非常相似,起初都是乡里一害,人们欲除之而后患,但后面的认识又是反转,成为一代枭雄,青史留名。

    但电影里的陈桂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只是被那个很像蔡英文的女医生给忽悠了,也像学周处一样,但自身罪恶太深。

    不得不承认台湾人是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从陈桂林不断的拜关公就可以看出来了,义气,江湖也是台湾黑帮的精神图腾。

   据说电影的故事来源于真实事件,可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哥,大哥拜的是关公,打打杀杀远非江湖主题。

   最近在抖音上经常会摔倒所谓一个叫“加代”的大陆江湖人士的传奇故事,从那些真真假假的江湖故事里,看得出神通广大,政商通吃,而台湾的黑帮还在单打独斗,落伍了。

 

    陈桂林杀头号通缉犯的故事挺有意思,一个杀人无数的恶魔,摇头一变成了救人治病,拯救灵魂的“尊者,那些像教堂里一样的赎罪场面让人难以和罪恶、杀戮联系在一起,穿着洁白的衣服,唱着唱诗班一样的旋律的歌曲,枪声不断响起,洁白的衣服上映出了一朵朵红的的花朵,最后画面停留在溅满血的尊者的画像上。

    在法制社会是反对暴力的,以暴制暴从无正义可言,暴力和血腥是最不能被宣扬的。

   改恶从善,善莫大焉!

南凤先生
人生那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