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堡子和状元峰

文摘   2024-05-03 14:02   宁夏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三天,难得清闲,有点雅兴翻了翻《隆德旧县志合编》,对里面记载的两个地方有了兴趣,就说说这两个地方吧,一个是黄家堡子,我很多文章已经说过了,今天只是补充了一些新的资料,另外一个是“状元坟”,第一次说,资料不全有我的很多考证演绎,权当故事来读吧。

              一、黄家堡子

  

     宋以前隆德这地方很少有人居住,宋后成为边境,由于六盘山成为主要的关口,故开始驻兵,才慢慢的有了一点人烟,但明以前一直人烟稀少,据明清《县志》记载:“由于地处边陲,时多寇兵戎抄掠之患,故村居之民筑堡自卫,”所以明清隆德的村子都以“堡”命名,共有二十一堡,其中神林堡,将台堡,乱柴堡(联财)沿用至今,现在乡下一些山头破败的堡子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的记忆。

 
          黄家堡子老照片
   民国初年统计的人口是3200户,19000多口人,《民国县志》中记载“唯县居万山之中,辖镜辽阔,地广人稀,鲜有大寨巨堡,一二家,三五家自成村落,或数十里仅见一村落,联络维艰,至其澗,坬,沟,岔为名”,那时的隆德居民主要是为躲避兵匪患陕西甘肃迁移而来,还有一部分是“同治回乱”以后安置的部分陕甘回民,或者“反教”而来的,有钱的大户就在山头修一个堡子,没有钱的就三五家自成一个村落,躲在偏僻的山沟沟,岔岔里,土匪发现不了,所以那时隆德的村子大多以堡子为依靠建村。
   小时候关于堡子最初的印象就是,母亲经常吓唬我的那句话:“再不听话,就把你关进堡子里去呢”,于是乎对那座家对面不远的高高的土堡子有着莫名的恐惧感,远远的会躲开那座关押着犯人的堡子,那座堡子就是现在的老县衙,那个时候是公安局和拘留所的所在地,后来慢慢地延伸到对所有见到的土堡子都有一种恐怖感,那时堡子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恐怖的代名词,就像我读过的小说和电影中世纪欧洲的古堡一样,古堡幽灵。  
    小时里听母亲和村里的大妈们“逛闲”(聊天),常常听到的两个词;一个是“挨饿”“一个是“跑土匪”,关于挨饿,我那个时候多少赶上了一点尾巴,还是略有体会,但是对于“跑土匪”起初没有什么印象和感觉,常常会追着问个不休,从母亲她们嘴里面说出来的“跑土匪”常常带着腥风血雨和恐怖至极的感觉,后来1972年隆德杨河发生了“四二二”事件后,我有了深刻一点的理解,母亲吓唬我们的话就变成了:“再不听活,就把你给老回回”,梦里面常常会被带着白帽帽,拿着月牙斧头的人追杀而惊醒,于是乎对母亲他们描述的“跑土匪”有了一点体验。
   跑土匪最后有两个落脚点,一个是山里面,一个就是堡子里,所以堡子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跑土匪”。
    堡(bǔ)子,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作:“有围墙的村镇,土石筑的小城或jin堡垒。”在本文中取其狭义,定义为:清末民初,西北地区由老百姓自发修建的(相对军堡而言)用于防御土匪、回回(当地人对回民的称呼)等的夯土建筑。

    城外的那座堡子更多是少年时的记忆了,那时我们家已经从城里面搬出来了,离堡子山不远,我们家的自留地和队里的地大都在堡子山周围,干农活时会常常去堡子里面玩的,后来上隆中了,堡子山的那座堡子就更成为隆中学生背书,谈恋爱的地方了,于是对哪里就更熟悉了,记忆中龟山上的那座堡子规模应该大于城里面的老县衙,  

   

   

   关于龟山上的堡子什么时候建成的《县志》里有不同的说法,在康熙《县志》的《河渠,堡墩埔古迹附》中是这样记载的:“登高台(县东百步,吴璘率子挺,筑东山堡以拒金人至此”,民国《县志》中《县长刘相弼记舒雅泉堡子山凿井事》中又是这样记载的:“清光绪初,回乱定,官绅商议筑堡其上,垒既其成、凿井不能得泉为憾”。

   到底是吴璘在北宋建成号称“东山堡”?还是清光绪年间建成的不得而知,我推测是北宋时为抵抗金最早在此建过堡子,因为龟山是县城最高制高点,和山下的笼竿城可以相互呼应防守,后来可能毁于战火,光绪年间经过“同治回乱”两次破城的血的教训后,觉得在龟山上建一座堡子作为县城的退守之地的重要性,就又重新修建了堡子,根据我儿时记忆的堡子的保护程度应该是清末的建筑,

   后来村子里的一些老人有着这样的一些传说:说龟山堡子是当时县城的一大户乡绅黄姓之人出资组织人筑成的,传说他还留话,百年以后此堡定被黄姓之人拆除,不知道这传说真假?但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拆这座堡子时县委书记就姓黄,这不知道是巧合?但却给这座堡子蒙上了一层神秘,这座堡子自光绪年间建成到98年拆除,恰好一百年,这冥冥之中印证了这传说。

 

  

 我查了查《县志》,民国时期隆德城里最有名的黄姓人氏当属黄宝云了,这黄宝云何许人也?民国县志和解放后的县志记载完全不同,小时候常常会听母亲说起过他,母亲口中的他完全是一个“狠人”,好勇善斗,打过土匪,也打过共军,但却善待乡里,多行善事。民国县志记载他是隆德县的民团团长。

   民团这东西就是民间有钱的大户自己组织的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最初起源于清朝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和淮军,由于政府没有钱组织正规的武装力量打仗,就鼓励各地自己组织力量保护自己,民国时期沿用此制度,尤其是对一些边远地区的小县城,政府正规军队无暇顾及,加之当时匪患严重,治安较差,地方民团就成了地方维持治安,抵御匪患的重要力量。

   民国县志记载了几段黄宝云剿匪的记录,很是勇武,保护了隆德县城的百姓免受土匪的骚扰,当然这过去把“共”也称为匪,这黄宝云显然没有眼力见,不识时务,在1949年我党解放隆德时,竟然也抵抗不投降,实在是愚钝,来个起义不是功成名就了吗?

    更为可气的是民间流传,这黄宝云被抓后宁死不屈,枪毙游街示众时,竟然高唱秦腔《斩单童》,不知道还喊没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的话,这的确可恨,但据说这一唱圈了不少粉丝,私下佩服的人不少,这家伙够狠够硬。

    民国时期乡村实行的是“乡绅自治”一般的乡绅都是乡里大户人家,德高望重,知书达礼,这些人才能服众,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地主,这些人大都有地有钱,又能动员乡众,所以民国时期的各地的堡子大多是这些乡绅为了自保而修建的。

   东山堡为什么后来称为“黄家堡子”呢,县志里没有记载,我是这样推测的,东山堡最初建成后,多年没有修补,失去了防御功能,民国时期,黄宝云作为民团头头负责保护隆德县城的安全,当然有责任维修东山堡了,大概因为他有钱有人,出了大头,隆德人就把这座堡子叫做“黄家堡子”了。

    我当然不是为地主和黄宝云翻案,特定历史时期的事,很多年后也许要重新定义,历史总是站在胜利者的一面。

   这百年的老堡子在清朝和民国时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和纷乱,抵御过什么样的进攻和保护过隆德的老百姓,《县志》里没有记载,但从堡子里不断挖出来的刀剑枪说明了它经历的那些腥风血雨。

 

   后来,关于堡子,我记忆中最深的是堡子上“农业学大寨”那五个大字,和堡子山上整整齐齐的梯田,从县城远远的望去,甚是壮观,也堪称县城一景。

   据说那五个大字和梯田都是马思忠的大手笔,马思忠是文革时当过隆德的县委书记,后来被打倒了,据说当时传说着这样一个笑话:当年批斗马思忠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女娃娃在街上匆匆忙忙的撞倒了马思忠,老马站起来问:娃娃你急了是吗的咋掐撒?那女娃娃说,捏们说斗马思忠着呢,我跑着看掐,老马说:我就是马思忠脏看、一哈把这个女娃娃伤着跑了。  

   这是题外话了,奇怪的是堡子山的几面都修了梯田了,但靠隆中的这一面却没有,一直是种着一大片树,有杏树,桃树酸,啾啾树,从隆中校园里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春天又是一片花海,与其它三面黄土土的梯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那片树林里曾隐藏了多少届隆中学子的身影,传出来多少学子的背书声,你如果没有去过堡子山上背过书,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在隆中念过书,也许是这一片绿荫造就了百年老校的辉煌。现在堡子被拆除了,山上建成了公园,山的四边都种满了树,那被开发成梯田的也都变成了绿色,山的那一边龟山的龟头曾经被挖掉建了一砖厂,很是煞风景,后来那里建了二中,又一座隆德的好学校,这堡子虽然被拆了,但它冥冥之中造就了一代代隆德学子。

                   
                    二,状元峰
   
   我读《隆德县志》时,常常会读到“状元坟”一地,很是奇怪,隆德出过状元吗?史料没有一点记载,如果没有为什么会有此地名呢?
   翻阅《隆德旧县志合编》共有四处记载,其中在《康熙县志》的“山川”目录下有如下记载: “南二里日龟山,又二里日状元山,有古坟及石俑而无碑志”。
 
    这是最早记载状元山的记录。同时,在《康熙县志》河渠 堡墩铺古迹附中也这样记载:“状元坟(县西南三里,有古茔、石兽,而无碑志,相传谓“状元坟”。)印证了第一段的记载。随后附了一首明学博刘迁乔的状元坟诗
寂寞曾经几百年,陇头今已半山田。
土丘埋没生春草,石马空存锁墓烟。
赖有文章今古在,恨无神道姓名传。
行人莫说前朝事,不尽临风洒泪篇。
   由此证明,明朝时期就有状元坟一说了,从诗意可以看出,当时刘迁乔学博也是根据前人流传推测状元坟里埋的是状元,只是恨无神道姓名传”,也无证据来证明真假。
   黄璟的《道光县志》只有一处记载,在“艺文续志”中有一首邑令陈启墉的诗《状元坟》
   西南城外秀峰峦,迤逦松楸锁垅边。     
   竞说百花头上客,翻成片玉地中仙。
   黄麻旧纸焚荒草,金带遗名化冷烟。
   第一声称空挹取,痕余淡墨记当年。
   芳魂缥缈赴瀛滨,余韵风流想后人。
   千古文章传胜事,百年烟雨有余春。
   龙蛇盘护涎垂碣,鬼魅潜藏剑化身。
   无复青袍看在眼,独留古柳悟前因。
  诗意主要是抒情怀古,也没有明确证明里面埋的是那位状元。
   陈国栋先生编纂的《民国县志》也有一处关于状元坟的记载,是在“古迹”一栏:“状元坟,在县西南三里,即陀螺嘴,有荒坟,无碑志,今不可考,县志亦略。或者形势似古时状元帽,因此得名,又误峰力坟欤。”
   陈老先生也是从《康熙县志》和《道光县志》而来,但他也有了自己的考证,县志记述不明,无从考证,虽有荒坟,无碑志,无法确定有状元埋此,因为形势似古时状元帽,因此得名,误峰为坟。
    这古代的状元帽有两种,不知道像哪一个?像第一个可以理解,第二个就不好解释了。
   陈先生的考证应该是正确的,从史料记载中没有发现隆德出过状元,自科举制度以来,西北边远地区很少考过状元,更不要说小县城隆德了。
   是不是有别的地方的状元到隆德做官死后埋在这里呢?这点也不可靠,中国古代状元几年才出一个,状元一般都被授予翰林,不会下派县令,更不会到隆德,何况乎,古人逝去一般要归埋故里,即使是死在他乡,也要回归故里埋葬,更何况是一个状元呢!此推理也不通。
   但为何隆德历史上一直把这里要称之为“状元坟”呢?已无据可考,最为合理的就是陈国栋老先生的解释了,应该称之为“状元峰”更为合理,大约是隆德老百姓借此希望隆德重视教育,能出一个状元的寓意罢了。
    那么这状元峰现在在哪里呢?从史料来看在县城西南三里许,大约应该在现在的城关镇红旗村,我实地去看了看了看,此处也没有一个像状元帽的山头啊!只是在现在南河滩加气站那里,曾经有一山包,现在已经被去庄浪的公路一分为二破开了,除此之外,西南三里再无山头。
    是不是这被破开的山头呢?问了好多人也不得而知,只是附近的一老村民说,此处曾经也是乱坟岗,由此,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状元峰”了。
   
        图中标记为状元峰大致位置
  单位的办公楼其实正对着此处,只是以前我没有注意而已,现在望去完全没有了“状元帽”的样子。
     单位的办公楼是曾经高级中学的教学楼,据说修建高级中学时领导很讲究所谓的“风水”,不知道这高级中学正对“状元峰”也是人家的有意为之?抑或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不得而知。
   但修这高级中学时,那条公路没有沿那里而去是绕开的,那时那里也没有后来修建的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一些建筑,视野应该很开阔,那“状元峰”应该很完整,从高级中学工地看去是不是一个状元帽呢?
    不管如何,这高级中学的确修的很顺利,一年就完工了,第二年就招生了,而且现在看来,设计布局都非常合理,尤其是绿化在全区也是一流,前几年的教学质量也不错,高考成绩也不错,多名校长也高升了,是不是“状元峰”的功劳呢?
    有点封建迷信了,不符合党的纪律了,完全是我个人的胡说八道。
    但如果知道那里曾经是乱坟岗,叫做“状元坟”又会是何感想?
   既然八卦 ,索性就继续八卦一下吧 那修了很多学校,资金量太大,加之作风霸道,自然的罪的人不少,加之又迷信,那年搬迁教育局时,也是讲究不少,先是选择的高级中学大门北面的一栋教学楼作为局办公地点,不知后来为什么又换成了南面的那栋了,当时不明白,现在才知道也许这栋楼正对那座“状元峰”了。
    后来,事情越来越多,有了走心,有人继续八卦,说是,那年那里要修新车站了,那条老路要改道,那修路的人那知道那山包是“状元峰”啊!竟然破开,一分为二,路从中间而过。
   一声叹息,从对面楼上传出,此地不可久留。
   以上纯属八卦和故事,切勿对号入座 本人概不负责!
   
           博士帽有点像状元帽
   既然隆德历史上的文人一直都能对“状元坟”作诗,抒情怀古感今,而且,“状元峰”一直只是一个传说而已,那我也能对状元峰讲故事了。
   隆德是文化大县,隆德人重视教育,隆德老百姓从古至今一直希望隆德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就像今天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一样,我们的先人也希望隆德的子弟能考上状元 ,这是一个美好的寓意。
    最后,祝我们隆德教育越来越好,多出人才,隆德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南凤先生
人生那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