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型人格与文学
序 言
与文学相遇,不只是欣赏与评判,也是不同人格对世界的独特解读。
无论你是逻辑严谨的建筑师、感性细腻的调停者,还是热情洋溢的表演者,每一种性格,都能在文学阅读与文艺评论中找到共鸣。
来探索,发现专属于你灵魂的文学表达!
通过16种不同的性格视角,揭示我们如何感知、诠释和体验文学。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个性化的文学探索之旅!
今天登场的是:
INFJ(提倡者)——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建议阅读此文前先测试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
(网上搜索“16型人格测试”,测试你的人格,免费的)
INFJ(提倡者)的文学观
INFJ's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心灵与理想交汇,文学是灵魂深处的呼唤
INFJ
提倡者
INFJ(提倡者)天生敏锐而富有洞察力,喜欢关注人类的内在情感、复杂心理及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
他们偏爱那些充满情感共鸣、探索人性本质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涉及个人成长、心灵救赎、道德抉择和社会不公的作品。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经典作家作品,因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往往深得INFJ的喜爱。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人物在面对逆境时的内在挣扎,还折射出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哲学命题,启发他们思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创作中,INFJ作家通常善于捕捉微妙情感和细腻心理,能够以独特视角揭示生活的本质,并表达对人类美好品格的坚信。他们的作品中常包含一种温柔的理想主义,即便在描写苦难与黑暗时,也会在文字中透出一丝救赎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温情。他们创作的主题往往关乎人性的挣扎、灵魂的成长,以及人们在绝望中的挣扎与觉醒。提倡者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是情节的叙述,更是一种心灵的探索,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层的共鸣和情感的触动,甚至激发读者对社会责任、道德判断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种创作动机通常源自INFJ作家对世界的深切关怀和道德责任感。他们希望借由文学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尽管这种愿望有时会让他们显得过于理想化甚至沉重,然而这份理想主义也正是他们创作中的独特之处。他们深知文学是反映人类心灵的镜子,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帮助他人找到心灵的方向,或是理解生活中的阴影与光明。这种责任感与同理心,使得提倡者的作品在展示人性温暖之余,往往也带有一种悲悯的宽容和抚慰人心的力量。
INFJ 作家们
威廉·福克纳
艾米莉·狄金森
陀思妥耶夫斯基
詹姆斯·乔伊斯
三岛由纪夫
计文君
INFJ的文学大师实在太多,其他人格作家不要紧张,先下单两套《十月》压压惊。订阅方式详见下文。
INFJ
《十月》作家中的INFJ
THE INFJ Writer in October Literary Journal
计文君
Ji Wenjun
河南许昌人,小说家,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出版有小说集《化城喻》《问津变》《白头吟》《帅旦》《剔红》等,有《红楼梦》研究专著《曹雪芹的遗产——作为镜像和方法的世界》《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等多部。
代表作1
《新民说·问津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代表作1
《婴之未孩》
收录于《十月》2018年第5期
《婴之未孩》,通过一个现实中真假莫辨的“弃婴故事”,揭示了重重伪饰之下的被炫耀和欲望榨干了的人生如何沦陷在虚无之中。获得启示的艾冬与甘田,开始学习“真实”,走出了艰难成长的第一步。
代表作2
《花问》收录于《十月》2023年第4期
天气真好。昨夜的风雨,了无痕迹。天空湛蓝如洗,阳光落在身上,是明亮的暖,风拂过,是舒服的凉。一切都让人惬意,惬意到有点儿忧伤。忧伤这种让人行动迟缓且消耗心力的情绪,对于每日操心费神、手脚不停且年届半百的若楠来说,太过奢侈,但斯时斯地,她可以忧伤。
计文君 & 《十月》
Works in October
中篇小说:《开片》
中篇小说:《婴之未孩》
中篇小说:《花问》
影响力报告
Impact Report
人民文学奖
十月文学奖
杜甫文学奖
郁达夫小说奖
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
第二十届“中国李庄杯·十月文学奖”授奖词
计文君借《花问》抵达小说的道德,那关乎锐利的洞察与言说的勇敢。作家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境况有着几近残忍的逼视,讲述不同年代几起“不完美受害人”故事里多方博弈的复杂处境,尤其是不同站位的女性个体面对旋涡时的隐微心理。作家高超的叙事技巧对接主题的多样,权力结构、代际差异、女性情谊、婚姻家庭等话题交织呈现。小说如何回应公共议题而不沦为犬儒,《花问》提供了有效的示范。鉴于此,授予计文君《花问》第二十届“中国李庄杯·十月文学奖”。
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奖
这是一部直刺时代神经的犀利之作。“80后”底层女孩姜丽丽在残酷的生存境遇中向着成功的逆袭之路披荆斩棘,不断得到,也不断失去,在“人设崩塌”的同时,完成“人设重建”,然后再崩塌,一个个轮回触目可见,处处都是无以安放的身体与心灵。如此的荒诞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所在,至此,小说艺术地抵达 思想深度与现实批判力度。
——张燕玲
# 计文君谈写作
“虚构叙事中的‘当下性’与‘拟真性’,是我的自觉选择。”
——节选自《问津者之路》
《婴之未孩》写的是“意义的损耗”。我们身处一个意义分泌过于旺盛的时代——数以千万计以内容生产者为名的媒介是功能亢进的腺体,数以亿计的个人社交媒体是变得粗大的毛孔,都在随时随地生产“意义”——从生到死,爱恨情仇,吃喝拉撒……
吊诡的是,在今天,无论生活方式还是话语方式,在承载意义的时候,都如手掬水一般,迅速消耗完了。然而人是一种缺乏意义就无法生存的物种,虽然未必人人自觉到这一点。这不是人类的新问题,只是在今天变得格外戏剧性。
老子所谓的“婴之未孩”,如果说曾经作为一种可能的道路,原本就是少有人能走的路,在今天,只怕更无人问津。绝大多数时候,如果出现,只能沦为表演,恰如《婴之未孩》结尾时,苏卿抱着婴儿出现在舞台上。
意义的载体是故事,人类信靠着故事,才成为人类——无论你信靠的是老子孔子的故事,耶稣佛陀的故事,还是达尔文马克思海德格尔的故事,抑或迄今为止最为宏大壮阔的人类故事——资本与消费。
信靠是个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而真实是一种需要艰难学习才能得到的生命能力,在意义被迅速损耗的今天,愈发罕见。我们对所有的故事,都是将信将疑且信且疑,于是我们在人生某些时刻会慌乱,会无助,像小说的男主人公甘田。
甘田始终无法把自己悬挂在任何一个故事体系之上,晃晃悠悠地飘着。这种孤悬于外、无处归依的处境,是绝境——任何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步就会跨了进去——所谓的“人生步步是绝境”,约略说的就是这个。
《婴之未孩》里繁华热闹又荒寒冰冷的都市,每天都有人陷入绝境又抓着某根故事的游丝挣出头来,顽强地深吸一口气,生活下去了。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腺体”分泌这样的意义:谁不是一边崩溃大哭,一边坚强生活呢?
身处“隐性绝境”的甘田遇上了身处“显性绝境”的艾冬,他们之间没有气力生成爱情——抑或,他们也无法轻信那个名为“爱情”的故事。但我喜欢他们之间展现出来的善意与美好,阴差阳错地因着对方产生改变,好在是朝着清新、洁净处去变,虽然艰难,但他们却稳稳地走过来了,丝毫偏斜,一步就踩到污泥浊水里去了……
2018年的大年初一,在那个名为毛里求斯的小岛上,南印度洋的夏日阳光下,我想象着生活在北京一隅的甘田与艾冬,如何面对这个春节——《婴之未孩》第九稿写完,但甘田与艾冬的“问津”之路,才刚走出去没几步。
七月份,天气越来越热,窗外蝉声嘹亮,这个系列的第二篇《汉玉蝉》已经发了出来。因为要写创作谈,重读这篇时看到一句话,是甘田的自省,“他跟着她不知不觉走出去好远了”。那个她,自然是艾冬。
艾冬与甘田之间的艰难,无关功利,也无关风月——他们在携手寻路。
当时写下那句话的时候,也是自然而然,并没有特别的喻意,此刻返回头看,忽然发现宛若谶语——这个系列的第三篇《问津》,开篇的标题是“忘路之远近”,原来人物比我知道的更早……
甘田与艾冬也经历了一个多雨的夏天,看到了秋日的晴空——今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有秋天的模样——小说中人物经历的时间,与我写作的时间,是同步的。
《问津变》这一系列小说的共同主题,就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的终极追问,这种近乎“直播”的叙事时间设置,凸显了凌空蹈虚的古老问题与我们琐碎纷繁的当下日常,息息相关。
虚构叙事中的“当下性”与“拟真性”,是我的自觉选择。经验书写的逼真复杂,对我而言是,是技艺上的基本要求,是小说写作者的本分,是叙事的起点。在完成最后一篇《桃花源》的写作之后,我又回看《婴之未孩》,才发现这一年的彼此砥砺,我和我的人物,都不复来时面目,我们依然在寻路前行,期待着峻岭茂林之后,豁然开朗……
抢订《十月》《北京文艺评论》精品双刊!
✦ ✦
✦ ✦
全 年 订 阅
《十月》
《十月·长篇小说》
《北京文艺评论》
任意一种,享九折优惠;
任意两种,享八五折优惠;
全部三种,享八折优惠。
凡全年订阅全部三种期刊的读者,无条件获赠“十月文创”一件,您也可以选择在我社微信店铺在售期刊中任选2种代替文创产品(合订本除外)
十
月
征订
赶快扫码进入微店,
加入购物车吧
赶快扫码进入微信小店,加入购物车吧
“ 一份刊物与一个时代 ”
发表在《十月》并获得佳评的那些作品,不仅记载着一个时代思想所达到的深度,也记载着一个时代艺术所达到的精度。
——谢冕
“ 新时代长篇小说与《十月》 ”
《十月·长篇小说》发表的作品有:林白 《妇女闲聊录》、莫言《生死疲劳》、石钟山《锄奸》、冯唐《朱裳》、刘醒龙《天行者》、叶广芩《状元媒》、徐则臣《北上》、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麦家《人间信》……
“ 文艺批评的北京声音 ”
这份刊物(《北京文艺评论》)的特点在创刊号上就已经开始体现,那就是着眼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对当下和未来的高度敏感,是特别需要的,也是现在很多学术刊物缺乏的。
——李敬泽
♡ 感谢您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