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读
书会
评论·文学·未来
本栏的设计初衷是促进文学与青年的对话。
我们将邀请一批批思想不拘一格的青年学子,针对《十月》新刊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相信:青年的姿态、言说方式和思想资源不仅关乎文学的未来,更牵扯着时代的征候。《十月》始终坚持“文学向未来”,用青年的声音回应时代,回馈读者。
本期“青年读书会”的相关讨论将围绕雷平阳的组诗《迷宫山集》(点击可阅读,首发于《十月》2024年第6期)展开。
| 主持人语 |
意寒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生,《十月》实习编辑
写诗和与诗有关的文章,也教孩子们写诗
有能力的诗人会自觉地去尝试处理最本质的问题,雷平阳的《迷宫山集》关乎自然、神和人,处理的是神和人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在追问人应如何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存。《断念》一诗奠定了整组的基调,诗人创造出“狮子、蟒蛇、狐狸、猎犬、瘦马/斧头、羊羔和土丘的影子”等众多人间生活中的“幻象”,铺展开繁杂的人间图景。相比之下,“松树”所代指的自然本身和“菩萨”所代指的更高的神性只是偶尔“闪现”。不过,此处的诗人又并非是一个完全世俗的人,而是一个更接近于神的,神圣与世俗的中间人。
这便构成了一处疑问,神和人应如何定义,究竟存在着什么本质上的差异?《迷宫山集》最终是想呼唤人去接近神,还是呼唤人去回归人?有趣的是,本期的四位作者都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但给出了相当不同的回答。在姆斯看来,人固然受到神性的吸引,却难以克服人本身的欲望,破局的关键在于抛弃抽象的概念,回到人最本源的需求,在“生老病死,吃喝、劳作、爱”等日常性中找到抵达神的途径;阿谣则肯定了对不可见的、永恒之物的追求,认为诗人有意避开了“常见的、大众化的情感共鸣路径,而是引领阅读者通过置身更为纯粹、更为原始的生命与万物相处的情境之中,去重新审视、感受那被我们在纷繁生活中所忽略的本真”;易珺昊抓住诗人如何将众多意象与对立的命题融入“人性”这一基本话题中,但他认为近乎摄影机式的记录和描述未能有效地表达本质,反而离其事物的本真状态更远,过度嵌套的“密码编写”遮蔽了诗人的原初目的;毕如意则以云南人的切身经验,再度提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像和出离于众人的诗人形象,让我们看到“云南的人神物,已然在此境中相融、相合时而分离,高原猛烈的阳光如一,让寂静也如红铁,迸发搏动的蛮力”。
《迷宫山集》作为组诗的结构是经得起推敲的。《断想》与《迷宫》以寓言式的方式奠定了整组诗的主题与质地。《偶记》《枯枝与白鹤》《登山途中》三首,以一种中国古典传统的美学氛围深入了对于“神性”的观察与思考,整体是“向上”的;《哀牢山虎舞》《哀歌》《七月》《路遇》则跳出诗人的独自沉思,将“虎群”“盲人”“长老”“缅甸媳妇”及更多的陌生人放入了视线。这些形象多是怪异的、狂热的、神秘性的,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个与圣洁、宁静的传统神性所不同的地方性、民族性宗教如何得到在地的发展。人注定有限,在神圣与世俗的张力间,生活永远以自己的力量指向一条现实的路径。诗人正是深刻地把握到了一切,才感受到《蛙鸣》中结尾两节的宏大时空的凝视,最终仍以自身的沉默承担世界的回声。
或许正如诗人的提示,《迷宫山集》本身就构成一座多义性的迷宫,当我们试图去将这种多义性化归到确定的解释时,就恰恰丢失了出发时的心情与追问的姿态。为了能够沿着“进去时拉好的线走出迷宫”,我们邀请你也亲身进入《迷宫山集》,去感知一个诗人所能理解和创造的世界,去持续探寻人之为人的意义。
| 评论现场 |
姆斯
本名刘博文,03年生,北京大学本科生。
曾任五四文学社社长,获“‘00 后’诗人十佳”称号
阿谣
本名胡可欣,青年诗人
人大外哲博士在读,爱好昆虫和人类心灵
寻找神藏身之处:评雷平阳《迷宫山集》
易珺昊
写诗,成都人
人的动物性过于原始、野蛮,甚至远超过野兽。神性则若隐若现,偶尔迸现却难以把握。这种动物性与神性的互相交织、拉扯以至彼此溶合消解所引导的行为时而危险时而饱含温情,只能被探寻被目睹,始终难以确定。雷平阳在组诗“迷宫山集”中所陈述的也就是对于它们的“见证”。
最直白如“断想”:“地上的人影是/狮子、蟒蛇、狐狸、猎犬、瘦马/斧头、羊羔和土丘的影子/松树和菩萨的影子偶尔也会/闪现,但不容易见到”或晦涩如“七月”:“长老骑着狮子走在江面上/他要去尽头,寻找他的白大象”
不过,雷平阳的野心并不止于书写这种简单的“见证”,在“哀牢山虎舞”中,他向更深处探寻,干脆让人扮作野兽,沐浴新死动物的鲜血;再让这“野兽”模仿人,由人掌控:“在那儿,一个面色阴沉的人/念着古老的咒诀/左手捏紧公鸡的颈项和翅膀/右手握刀,正在筹备祭品/他让虎群整齐地跪在/有火焰纹地一块黑色磐石下/鸡血涂红它们的前额”
当然,这样说可能失于浅薄。诗人雷平阳在这一组诗里所记录的事件都是现实的具体的,无论是“偶记”中的看石碑,“路遇”中的问答,“蛙鸣”中的所见所想,或是上述所提到的三首诗中所记叙的故事、画面,均是以真实为依托而展开的。诗人在“迷宫山集”这组诗中真正所想要探讨的,或者说表达的,也许藏在“蛙鸣”这首诗的一句中:“按照极端诗学的/逻辑进行推测——鸡站在石佛头上/叫鸣时,狗则在下面交配/——如此渎神的景象我没有看到”当诗人从他的所见中探讨动物性与神性的彼此拉扯对立时,看到的反而是它们的彼此消解,彼此溶合。在这之上有关于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历史、宗教与信仰的议题,最终都简单而又合情合理地归于“人”,或者是“人性”。悲剧、温情、残暴、温驯......这些诗中所提及的一切话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归于本真,归于“迷宫”里提起的那一则古希腊神话:
“忒修斯去迷宫刺杀/牛头怪,克里特国王的女儿担心/他会迷路,给了他一个线团/他把牛头怪杀死,沿着/进去时拉好的线走出了迷宫”
所有议题由此开始,也由此结束,雷平阳在这一组诗中所探讨的话题当然不止于此,但就像开头所说的那样,这些话题抽象、神秘,企图对它们进行探寻和研究,最终也只能归于“目睹”。这一组诗的写作在记录的层面上是成功的,诗人雷平阳的语言近乎白描,也正是写作这一类诗歌最有效的语言。只是福祸相依,诗人越是想要将一件事说得清楚,距离它就越远。《迷宫山集》的写作中使用了过多的解释和不少浅薄以至于无聊的隐喻,几乎像是在编写寓言故事。这样虽然更利于读者理解诗人在说什么,却离诗人真正所见到的差得更远了。诗歌创作如同密码编写,嵌套过多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意义的丢失。不过鉴于有“石头上暴晒的残经忘了/收起。长老骑着狮子走在江面上/他要去尽头,寻找他的白大象”这样浑然天成如唐诗的部分,也或许雷平阳自有他的思量吧,至少,《迷宫山集》如果作为哲理诗,也是不可否认的佳作,甚至称得上是这一类现代诗中的典范之作了。
毕如意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在读
新诗发表于《星星》《诗刊》《上海文学》等刊物
书写云南,空气中的泛神
同为云南人,我曾试着用诗接近故乡,在“人”的部分,方言诗曾给我带来乡音喧哗熟悉的背景板,然而我无法张嘴用家乡话谈诗,尽管在异乡登高后,忽而觉得无数山景与故乡何其相似,我走不出云南“那一片片种植烟草和玉米的斜坡”(《哀牢山虎舞》)。而作者把握着云南空气中的泛神论徐徐叙事,在诗中的山路熟稔地行走,放长白色线团,如同他写下的基诺族人,对云南脉络的把握让他自有办法登高,又随着来时路离开时间和记忆无尽的荒野,他深知“世上无事不是涉险”(《偶记》)。
作者笔下的云南,“众神离开神话”(《七月》)隐匿于自然万物之中。禅意凸现的时刻叙事极轻,只是高原阳光的重量,人的影子可以是狮子、蟒蛇、狐狸、猎犬、瘦马或斧头、羊羔等任何众生之一,而松树和菩萨灵光神启得以偶见(《断想》);枯枝的折断也是鹤影闪现,仿佛是行走在铺满松针的山间小路之人,侧耳偶然所听到,即使在谈论枯竭,圆融之感也不带来强烈的忧虑,只是一声顺应时序的脆响(《枯枝与白鹤》);白色的积雪与杜鹃的火红没有角力,而是“积雪又往山下延伸了几丈,则刚好盖住了昨天开放的杜鹃丛——那儿是野花的登高上限,冰块有花香味,石头上蜜蜂的翅膀落了一层”(《登山途中》),人欣然接受自然时序的枯荣,从中参得启发。
万物从诗人的笔下汩汩而出,尚有流淌的江水、蚂蚁、大象、老虎、来自地心的蛙鸣……作为观察者的诗人,却不见分明的面貌,也少见有地位或性别的书写,诗人以坦诚之心见自然,自然也见到人,那些无数的他人——多是苍老或年少沧桑者,于自然亘古的怀抱中,总有不知在第几世之感:雾中巡山的老人、坡顶灰白的老妇、枯井里站着的盲人、去寻白大象的长老、奔逃的缅甸媳妇和“去送送她,但不想让她知道”的丈夫,还有那首著名的“诗人背上的母亲”……诗人书写空气中的泛神论,而并非不关心人,他谈到“这一类人是我语言中的骨头”(《路遇》)。这组诗中的人们鲜少有交谈,似乎在植物质地的云南时间中,语言也不总是必须,而信条是“寂静之物互相渗透、缠绕敌意和善意,无保留地揳入对方,异物结成的整体像朝圣团一样稳固,死亡发生在怀里,背叛众多但不撕裂”(《登山途中》)。
然而作者终在一些时刻离开了众人,独自以沉默寂静在谈论时间,勇于一人无语独坐于万古的茫然——匿名的人雕凿了神像,几代之后又将其遗留在荒野,是时间令作者“在石佛和土地神失去轮廓的脸上,第一次看见了模糊的乡愁”(《蛙鸣》),也将是凝固的危险悬于等待积雪融化的时间,将“惊醒久埋的虎骨使之重生为虎,把裸露出来的山再次变成新的教堂,但无人造访”(《登山途中》);那在《哀牢山虎舞》中,时间弯曲如烧红的圆环戴在作者的脚踝,虎舞幻化为这片土地上无数亡灵的身影,它们承受着古老的咒诀,藉由“身体失控的叛乱”撕裂而为人,又在数分钟内快进了人的欢愉与泯灭,亲手打造了体内自我灭亡的机关,这如在云南山寨中围绕着篝火而进行的幻象之舞,谈论了时间的源头,人的祖先,进而扩展乡愁为万古之愁,云南的人神物,已然在此境中相融、相合时而分离,高原猛烈的阳光如一,让寂静也如红铁,迸发搏动的蛮力。
悦-读
青年读书会 | 《种植记忆》:当记忆可以“种植”,“我”又该是谁?
青年读书会 | 《乌云之光》:总有一束穿云之光照进我们心灵的海底
五四青年节·青年读书会 |《人间信》:如何返回家族历史的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