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更长的职业生涯和更高的健康维护需求。加之疫情的全球性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凸显,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医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前沿,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这次的书单精选了八本书籍,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医学与人文的交汇点,感受健康背后的生命故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健康议题的多维面貌,以及我们可以为健康做些什么。
《临终困局》直面死亡议题,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尊严与临终关怀的重要性。《生命线》和《赌命》交织着医者的抉择与患者的命运,揭示了医疗决策背后的风险与挑战,探讨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与选择。《病非如此》通过母女共病的细腻叙述,展现了当疾病发生时,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托举和新生。《谁住进了养老院》聚焦老龄化社会的挑战,让我们思考如何为银发一代提供更好的照护。《性别攸关》勇敢揭露医疗体系中的性别偏见,为女性健康发声。《人为什么会生病》探索心理与生理的互动,揭示了精神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诉说忧伤》则以社会学视角深入抑郁症的阴影,为我们理解这一现代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木匠
《临终困局》
(德)马蒂亚斯·特恩斯 著,王硕 译
德国麻醉科医生、姑息治疗专家的控诉之作,主要是控诉德国医疗系统中存在的过度医疗问题。
当然我们这里跟德国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有的人群面临的是过度治疗的问题,有的人群面临的则是治疗不足的问题,人类的悲欢永不相通。书中介绍的一些案例非常血淋淋,比如插管、吸痰、胃肠镜等侵入性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生死有时,有时候生命的质量比长度更重要,如果在征询过第二、第三医疗意见之后我们依然无计可施——人生中总会面临死亡。
特恩斯医生还提醒我们,生前预嘱很重要。
《生命线:
一个医生的公共卫生之战》
(美)温麟衍 著,步凯 译
华裔急诊科医生温麟衍的自传,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巴尔的摩卫生局局长(2014—2018),领导美国历史最悠久、持续运转时间最长的卫生部门。
温麟衍记录了她本人从急诊科医生到公共卫生专家的职业转变,专业性、科学性和官僚主义、政治立场的冲突是本书很重要的内在脉络。除此之外,温麟衍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从无家可归到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袖的成长经历。女性在成为更优秀的人时所面临的成长阻力、她们在家庭中的隐忍和付出、个人与家庭的关系,等等,一定有熟悉和共鸣的成分。
《赌命:医疗风险的故事》
(美)保罗·奥菲特 著,仇晓晨 译
疫苗专家保罗·奥菲特讲述的现代医学的技术发展史,如输血、心脏移植、疫苗、血清、麻醉、化疗、基因疗法等,每一次医学进步在一开始都仅仅是实验,它离不开患者的以命相搏。过程中有很多的胜利与悲剧。
比较动人的是患者和医生在医疗决策中的选择和信任关系。在面对新技术和治疗手段时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也许会有启发。
《病非如此:
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刘绍华 著
人类学家刘绍华的最新著作,作者的前作有《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我的凉山兄弟》,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医学人类学。
同过往作品不同,《病非如此》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当一位人类学家将自身作为调查的“田野”时产生的碰撞与新生。她记录了当母亲确诊阿尔兹海默病而自己同时确诊淋巴癌时,作为女儿,也作为病人和照护者所面临的混乱与绝境,是非常打动人也非常振奋人的个体疗愈叙事。癌症与阿尔兹海默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状况一定是逐步恶化的,而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维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总之,这本书有太多的眼泪与情感。
《谁住进了养老院:
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美] 葛玫 著,刘昱 译
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研究,兼具材料与理论,是非常稀缺也十分沉重的写作题材。
我看到这个题目时的第一反应是“未来的我住进了养老院”。老龄化是结构性问题,也是个体所面临的困境。本书除了记录养老机构的现状,还从宏观视角梳理了中国的养老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养老观念的变迁。这一问题十分复杂,它跟婚育、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密切相关。但照护永远也不只是个体面临的困境,它需要结构性的公平、组织化的托举。
《性别攸关:
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医学版“看不见的女性”。
作者提出现有的医学研究和实践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而这样的医疗体系正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乃至生命。我们经常忽略的常识是药物的副作用也是男女有别的,很多药物说明书上会标注要根据体重差异来调整给药量,却忽略了生理差异。女性的生理结构、疼痛机制都跟男性都有所不同,这导致女性在现有医疗体系经常处于被忽略、被边缘化的境地。
本书尤其关注性别平等和女性健康,作者的构想是未来的医疗会更加注重性别差异,从药物到治疗手段,都会更加匹配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任重而道远啊。
《人为什么会生病:
精神如何影响身体》
(英)达里安·利德 戴维·科菲尔德 著,谷晓阳 李瞳 译
诚如标题所言,本书试图回答“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一问题。
心身问题是比较古老的医学争论,本书仍然试图解释精神状态和身体机能之间的关系,比如作者会讲到焦虑、压力和疾病的关系,以及好像总不听使唤的免疫系统发生的紊乱。
两位作者分别具有精神分析学和哲学背景,书中的很多观点会带有哲学甚至神学色彩,在现代医疗科学看来会有些大逆不道。但有时医学的尽头是玄学,并不完全认同书中观点,但值得换个视角看问题。
《诉说忧伤:
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
(美)戴维·A.卡普 著,幸君珺 萧易忻 译
说到健康问题,当然离不开抑郁症这一现代性病症。
本书作者是社会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抑郁症患者。从亲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学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抑郁症。从现在普遍的观点也即是生物学的观点来说,需要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药物介入,但这种科学的、专业的、理性的进步也会抹杀患者的个人疾痛叙事,并不必然对走出抑郁有利。作者强调叙说、倾听、社会联结对个体的重要性,采用了多案例访谈的方法,很多经验会让人心有戚戚心生共鸣。
正如作者所提醒的,需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抑郁症,社会如何建构,如何污名化疾病从而又影响到患者对自身的认知以及行为模式,可以结合凯博文的名作《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一起阅读,感知到一些跨文化的视角差异。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