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中餐馆的背后,有一颗颗无处安放的异乡人灵魂

文摘   2024-09-13 18:00   上海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无论是早期海员的艰难打拼,还是后来的杂碎与左宗棠鸡等“欧美才有的中国菜”,再到如今中餐馆的遍地开花,一切都如杨猛所说:


“中餐是一个万花筒,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华人)的吃苦耐劳,可以看到华人的心灵手巧,可以看到华人的变通和进取,更可以找到所有中国人的根系所在。”


中餐馆如此,唐人街也如此。



文 | 叶克飞

2015年的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举行了建埠百年庆典。当时,小镇常住居民仅有八十余人,但从各地赶来参加庆典的却有五百多人。现场的锣鼓、醒狮、音乐和舞蹈,无不带有中国元素。


这座名为乐居镇的小镇于1915年落成,是美国唯一的乡村唐人街,被列为美国文化遗产。这里全盛时期有两千多名华人聚居,其中以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与珠海)人居多。



当年读到这则新闻时,我尚不知道它与我生活的广东中山有何关系。后来当我探访中山市南朗镇茶东村的陈氏宗祠时,才发现乐居镇的开埠者来自茶东村陈氏家族,名叫陈庭山。美籍华人史学家麦礼谦所著的《美国华人历史》记载,旧金山港湾区是美国华人最集中的地方,工人多是香山人。乐居镇原是淘金时代遗址,一片荒凉,1912年,香山人陈庭山移民到此,带头开拓镇子。


茶东村陈氏的数百年谱系中,值得追索的不仅仅是陈庭山一人。曾是李鸿章心腹幕僚,在朝鲜负责外交事务,历史性在釜山开辟华商地界的陈树棠,曾创办精武体育会、被视为陈真原型之一的陈公哲,孙中山的儿媳、孙科夫人陈淑英,都出自茶东村。


这个小小村落,不仅仅在明清两代耕读传家,更是晚清民初广东香山人敢为天下先的参与者,始终未曾停止拥抱世界文明的脚步。


美国加州的唐人街与中国南粤的小乡村,就这样共同记录着百余年来的历史。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也正是在这种碰撞与激荡之间,凝聚出无数故事。


茶东村陈氏宗祠


杨猛在《唐人街之味》一书中就书写了这样的故事,他选择了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200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铺陈出英国的百年华人移民史。


中餐馆是许多华人移民在异乡的谋生选择,甚至是华人移民的重要标签。三个采访对象背后,不仅仅有移民故事,还有英国中餐的演进之路。


杨猛是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专注非虚构写作的他,著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伦敦的25封来信》等。


英国饮食一向颇有“争议”,令许多人无法习惯,杨猛也是如此。他在《唐人街之味》的序言中写道:“来英国的第一年,我一度失去了味觉。这个发现令我震惊。就像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的厨师,我的味蕾莫名其妙退化,对食物的反应迟钝,香臭咸淡傻傻分不清。我本来就是乏味之人,现在食不甘味,生命又少了一大乐趣。”


《饮食男女》剧照


而且,“跟中国同样的烹饪手法,在伦敦的家里面做出来的中餐却味同嚼蜡,怎么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我最拿手的两道家常菜:西红柿炒蛋和红烧排骨,以前是压箱底的绝活儿,现在烧出来却味道寡淡,排骨有股挥之不去的腥骚味。于是我开始拼命多放调料,油、盐、糖、鸡精,一通招呼,以求味道浓郁,结果适得其反,家人撇着嘴,把碗筷推开,用埋怨的目光瞪着我,表达抗议。一个家庭的分裂是从饭桌上开始的。在中国的时候,我控制着饭桌上的话语权,在灶台上像个国王,煎炒烹炸、收放自如,威风八面,自以为掌控一切,现在却发现:在英国,过去的一切全都归零。”


唐人街是杨猛的味蕾避难所,他写道:“初来伦敦,唐人街是我每周必到的地方,这是我的食堂,温暖异乡人灵魂的救济所。


在杨猛旅居伦敦的时光里,前往唐人街的路上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这是因为伦敦日益拥挤,“最初是牙买加人、印巴人,后来是越南人、香港人,现在则是中国大陆人,涌入这座奇幻之城,也带来了各地的美食。”


中餐占据着相当之大的比重,英国至少有超过2万家中餐馆及中餐外卖店,杨猛希望在书中探究的是:


“那些食物的背后,都是一些什么样的移民做出来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是否都如我有一颗无处安放的灵魂?”


《饮食男女》剧照


英国的中餐馆历史,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最早的中餐馆多半是中国海员所开办。他们登陆英国后,因为别无所长,为了养家,便以餐馆为生。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量华侨因躲避战乱来到英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又大量接纳外劳,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大批华人涌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又有许多人赴英。在这一波波移民浪潮之下,中餐馆既是谋生手段,也是海外华人的“刚需”,承载着乡愁。


中餐馆所在的唐人街,也有着更丰富的面相,满足着许多华人的衣食住行。19世纪70年代的《初使泰西记》中曾记载:“金山(今美国旧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


1887年,曾任驻外公使随员的王咏霓在《归国日记》中也使用了“唐人街”一词:“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租屋设肆,洋人呼为唐人街。六会馆之名曰三邑,曰阳和。”


在李欧梵看来,“唐人街是老华侨的温床、新华侨的聚会所。”相比广东台山人、开平人、香山人或东南亚华人创建的美国各地唐人街,伦敦的唐人街有着更为复杂的构成,它最早由香港人开拓成型,其后融合不同地区的华人,也因此有着更为复杂的文化碰撞。


杨猛第一次访问伦敦时,唐人街上主要是香港人所开的餐馆,“那些艳俗的门脸,空气中烧肉肉皮爆裂油脂散发的香气以及坐在湿漉漉的后厨门口叼着烟卷专心读马经的香港厨子。一切都跟旧时的香港很像,仿佛向鸭寮街和油麻地一带的市井之气致敬。”


如今的唐人街则汇集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随着中国新移民的涌入,正宗中餐纷至沓来。唐人街出现了诸如梁山好汉、峨嵋一派、北京四合院之类的餐馆,看名字就像比武大会。”


英国第一家中餐馆旧址,现在是一家赌场 摄影:杨猛


唐人街也不可能是一个与当地社会隔绝的封闭圈子,杂碎和左宗棠鸡等迎合欧美口味的名菜,都是在这样的文化交融下诞生。


文化交融离不开推动者。华人美食家、外交官罗孝建曾在BBC介绍中国美食,是许多英国人的集体记忆。杨猛采访了他的女儿,还原旧日英国中餐行业的众多故事。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周英华,曾在伦敦开设第一家高档中餐馆,也为杨猛提供了众多素材。


无论是早期海员的艰难打拼,还是后来的杂碎与左宗棠鸡等“欧美才有的中国菜”,再到如今中餐馆的遍地开花,一切都如杨猛所说:


“中餐是一个万花筒,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华人)的吃苦耐劳,可以看到华人的心灵手巧,可以看到华人的变通和进取,更可以找到所有中国人的根系所在。”


中餐馆如此,唐人街也如此。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唐人街之味》

杨猛 著 

ISBN:9787532794966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三位不同时代的华人“主厨”,英国中餐的演进之路,海外华人百年移民史。

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200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在英国,这三代华人最终都选择了中餐馆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也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西方社会对于中餐和美食的认知。

《唐人街之味》通过对三代“主厨”的采访,结合英国唐人街和中餐发展的史料,勾勒出海外华人近百年的移民史。在跌宕起伏的异乡故事和美食冒险中,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唐人风味。


作者简介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伦敦的25封来信》等。


延伸阅读


译文纪实系列 | 2013-2023

一个中国记者的唐人街探险记

这本书,能“下饭”!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

非虚构时间
上海译文·人文社科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