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被称为“心灵猎人”的约翰·道格拉斯,是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也是美国顶尖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FBI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创建人,现代犯罪调查分析的开创者。
继《心理神探》《顶级悬案》《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之后,译文纪实系列近期又推出了一部道格拉斯作品:《杀手来电》。
译者李昊在译后记中说:“《杀手来电》以及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奥尔谢克的任意作品,是(“真实罪案”)这部百科全书里最黑暗的篇章。”“如果从译者的身份抽离,变成一个非常仔细的读者,《杀手来电》就有了不一样的面相:它让我害怕,恶心,无法原谅。”
事实上,《杀手来电》中的拉里·吉恩·贝尔案也是道格拉斯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案件之一。它清晰展现了通过精确的犯罪行为画像进而控制杀手心理对侦破案件的重要性。受害人莎莉的家人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引诱杀手现身,这也是约翰·道格拉斯和联邦调查局将犯罪画像技术推向极致的一次尝试……
是的,这一次凶手抓住了。
《杀手来电》译后记
文 | 李昊
《杀手来电》是我翻译的第三本译文纪实,第二本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奥尔谢克作品,有了翻译同一对搭档作者的经验,有了《街角》五十万字的历练,我自信可以轻松地拿捏这本《杀手来电》。是,也不是。
《杀手来电》篇幅不长,两位作者的语言流畅规整,是译者喜欢的工作对象。每天坐到电脑前,对自己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有明确的预期,还能颇有成就感地看到进度又按照计划往前走了一步。
但如果从译者的身份抽离,变成一个非常仔细的读者,《杀手来电》就有了不一样的面相:它让我害怕,恶心,无法原谅。
译文纪实“真实罪案”系列
译文纪实的粉丝们应该很清楚该书系下有一个“真实罪案”的分类,已经出版的、陆续推出的作品构成了一套人性之恶的百科全书,而《杀手来电》以及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奥尔谢克的任意作品,是这部百科全书里最黑暗的篇章,在他们记录的真实罪案里,罪犯“执着于”残忍地终结个体的生命,以满足自己邪恶的欲望。
之前翻译《杀手的影子》时,见识到了罪犯通过远距离狙杀的方式,无差别地杀害有色人种、犹太人,和受害者不产生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联系,本以为这已经是恶的极限了,而等我刚把《杀手来电》的前几章翻完,才意识到恶的深渊依然没有见底。
莎莉·史密斯是一位典型的美国甜心,金发碧眼,美貌惊人,生活在一个幸福、笃信宗教的中产家庭中,有爱她的父母和关系融洽的姐姐、弟弟,如果要有一幅海报来表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梦,莎莉一家的照片可以直接使用,无需任何改动,就能让所有人看到什么是完美的生活,而莎莉本人如同蛋糕顶上的那颗樱桃,有了她,完美才尘埃落定。
《 When a Killer Calls》剧照
莎莉即将高中毕业,有一副被天使吻过的嗓子,会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们演唱国歌,随即全年级同学还要乘坐游轮去巴哈马群岛毕业旅行,莎莉帅气的男朋友也在其中,等到九月,她会升入自家姐姐正在就读的大学,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那天上午放学后,莎莉先跟着妈妈从邮局申领了旅行支票,再和男友、闺蜜一起去了同学家参加泳池派对,整个夏天,不,整个人生正要热烈地展开,然后一切戛然而止:还几百米到家时,莎莉从自家车道头上的邮箱边上失踪了,车还打着火,手包还放在副驾上。
故事从这里急转之下,书名《杀手来电》也暗示了这起案子的核心元素——莎莉被绑架、谋杀——之外,还有更多更剧烈的恐惧,而这正是我作为读者,因为这本书而恶心、害怕,最后难以原谅的地方,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并和书中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个体深深共情。
关于《杀手来电》的情节,暂时就剧透到这里。
《 When a Killer Calls》剧照
去年交稿时,觉得《杀手来电》不过就是一本常规的真实罪案,而真等到上市了,却发现这本书、真实罪案系列以及译文纪实系列,一直在实时地回应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
就在前段时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一次竞选集会上遭遇刺杀未遂,目前杀手的动机不明。随后,他宣布了自己的竞选搭档、畅销自传《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D.万斯,让众人多有错愕。两起足以改变一个国家政治局势的事件紧接着发生,看似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把目光从事件本身抬离,往历史的纵深处看看,就会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
作为一名“样样通,门门瘟”的译者,我没有胆量来评价当下我们正经历的历史性事件,也不是这篇译后记的目的,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你对当下多有迷惑、不解,也许阅读真实不失为一种解法,《杀手来电》也许残酷,但它也在试图回答我们每一个人,是如何被天性、被社会所塑造的,然后所有的个体合在一起,又是如何构建了我们身处的社会。
比如《杀手来电》里的连环杀手,是什么促使了他选择特定的受害者,是否和天性、成长经历有关?为什么一个家庭里的几个孩子,有人变成了性掠夺者型罪犯,有人则拥有了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又或者为什么一个人既可以是同事眼中的暖男,也可以是警方电话录音里的变态?
约翰·道格拉斯作品
也是在《杀手来电》里,受害者的家庭在经历了灾难后,为什么可以选择原谅和前进,为什么有的家庭从此走向了崩溃?
《杀手来电》的主要作者约翰·道格拉斯是美国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支援科创建人,也是美国顶尖的犯罪人格画像专家,现代犯罪调查分析的开创者。在他的所有作品里,他都致力于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分析罪行、抓捕罪犯,以及最后,去叩问是什么导致了人变成罪犯,又要如何预防类似案件已在上演,很难说他已经找到了后者的答案,但正如他在《杀手的影子》里说,罪犯投下的阴影越是阴暗绵长,消除它们的阳光就必须要更明亮和强烈,把真实罪案剖析给你看,把邪恶人性展露在文字里,对读者、对社会来说,就是用阳光和勇气来消毒。
回到我们此刻身处的现实里,如果说《杀手来电》和约翰·道格拉斯的作品要有什么指导的话,大概最有用的一点就是去深入地探究、深入地理解,不要忙于把事物打上标签,然后收纳到盒子里,而是去好奇它们从何而来,要往哪里去?
道格拉斯(右)是美剧《心灵猎人》男主角原型
为什么写出了自由主义者们共情的《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会在政治光谱上转向极右,为什么 2016 年让人惊讶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极有可能会在 2024年不那么意外地再次上演?参与其中的个体,无论社会地位,无论种族,是如何做出了选择?
书中都有参考答案。《杀手来电》没有试图回答更大的问题,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见一个社会乃至世界的一种面目。面对现实,书中似乎也没有答案,否则我们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踏进同一条河流。正如政治学博士刘瑜曾写过的,面对这些问题,人类就像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每一天都要把那块巨石推到山顶,第二天又再从头开始。
在推石头的过程中,有一本好书陪伴,哪怕它尖锐、恐怖,甚至让你恶心,至少会让你对所推的石头理解更深刻一点,也会更全面地观照自己,意识到即使石头无法一劳永逸地待在山顶,但使出的每一分劲,就是意义。
就不祝阅读愉快了,祝阅读真实。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杀手来电》
(美)约翰·道格拉斯 马克·奥尔谢克 著
李昊 译
ISBN:9787532794997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此刻,凶手在死囚区待过的时间已经长过受害者在人世间活过的时间了。
“他让我们经历了地狱一般的日子,” 治安官宣称,“我无法原谅。”
拉里·吉恩·贝尔在残忍绑架并杀害妙龄少女莎莉·史密斯后多次致电女孩家人进行骚扰,而且公然挑衅警方,甚至在被追捕期间再度犯案,又杀害了一位九岁女孩。如何找出这位连环杀手?约翰·道格拉斯通过犯罪行为画像预判其下一步行动,计划在其开启另一场杀戮之前实施抓捕。为此,道格拉斯决定冒险,请求与莎莉长相相似的姐姐道恩作为诱饵引蛇出洞。道恩及其家人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拉里·吉恩·贝尔案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传奇探员、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约翰·道格拉斯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案件之一。它清晰展现了通过精确的犯罪行为画像进而控制杀手心理对侦破案件的重要性。莎莉的家人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引诱杀手现身,这也是约翰·道格拉斯和联邦调查局将犯罪画像技术推向极致的一次尝试。
作者简介
约翰·道格拉斯:美国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创建人,任职联邦调查专员25年,是美国顶尖的罪犯人格画像专家,现代犯罪调查分析的开创者,被誉为“美国的现代福尔摩斯”。他同时也是《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等犯罪电影的专家顾问;著有《心理神探》《顶级悬案》《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等多部作品。
马克·奥尔谢克: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曾任多部纪录片的导演及编剧,1994年凭《罗马城》一片获艾美奖最佳编剧奖。著有《爱因斯坦的大脑》《非自然死亡》《血族》等多部极受好评的悬疑小说。
“心灵猎人”
约翰·道格拉斯作品系列 👇👇
延伸阅读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