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魏玛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因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上台而结束。短短十数年的共和宪政政治体制德国,纸醉金迷、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外辱内乱、种族冲突、暴力革命、纳粹崛起。在那样一个动不动就发生街头斗殴、政治光谱上从极左到极右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的高度政治化的社会里,“普通的生活”还在继续吗?
怀揣对魏玛共和国日常社会的强烈好奇,著名学者、译者陆大鹏聚焦一手罪案材料,写就了《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这部源于历史的非虚构著作。
全书十一个章节,始自魏玛共和国建立,收笔于第三帝国建立,遵从“历史+真实犯罪”的原则,从头到尾梳理了魏玛德国的刑事犯罪史、警察史和有组织犯罪史,以胖子神探恩斯特·甘纳特(Ernst Gennat)惊心动魄的职业生涯为暗线,将奇诡恐怖的案情探寻、德国警察体系和刑侦技术演进、动荡颠沛的社会变革融于一体,遍览一战到二战间的德国众生相,抽丝剥茧诡谲幽暗的人性。
《巴比伦怪物》序
作为德国史爱好者,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便是魏玛共和国。在《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里,我用了不少篇幅探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意志贵族的生存状态,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反革命犯罪活动,比如,谋杀民主派人士、藏匿军火或者参加企图颠覆共和国的极右翼准军事组织,等等。偶然看了德国电视剧《巴比伦柏林》(Babylon Berlin)之后,我又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更广泛的犯罪活动与相应的刑侦工作产生了兴趣。
《巴比伦柏林》是一部以魏玛共和国为时代背景的刑侦犯罪剧,注重准确地还原历史,细节相当考究,比如,对恩斯特·甘纳特(Ernst Gennat)——柏林警察局谋杀调查科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的刻画就非常忠于史实:历史记录中,甘纳特是一个酷爱吃甜食的大胖子;在电视剧里,当男主人公、年轻的侦探格里安·拉特去找领导谈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甘纳特面前就摆满了花样繁多的蛋糕甜点,诸如此类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格里安·拉特是虚构角色,但甘纳特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是不局限于柏林、在德国乃至世界刑侦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
《巴比伦柏林》剧照
电视剧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是风度翩翩、亦正亦邪、有着神秘背景的黑帮老大——“亚美尼亚人”埃德加·卡萨维扬(Edgar Kasavian)。20世纪20—30年代的柏林是很多人(包括希特勒)眼中的罪恶渊薮,是“巴比伦”“索多玛”“蛾摩拉”,有活跃的有组织犯罪自然不奇怪。当时的德国人喜欢把柏林对标芝加哥。同时期的芝加哥有阿尔·卡彭(Al Capone,1899—1947)这样的黑手党大佬,那么柏林呢?真的有“亚美尼亚人”那样的地下世界帝王吗?柏林的黑帮和同时期芝加哥或纽约的黑帮相比,谁更厉害?
我一度不知天高地厚地以为,自己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历史已经有比较深的理解,但看了《巴比伦柏林》之后,却发觉自己对魏玛德国的一些重要方面——刑事犯罪、警察和黑社会——知之甚少。为了补课(当然,也是为了娱乐),我首先狼吞虎咽地阅读了《巴比伦柏林》的原著小说,即福尔克尔·库切尔(Volker Kutscher)的“格里安·拉特”系列。该系列目前有八部长篇和若干短篇。库切尔的作品算不上文学经典,但称得上不错的历史小说和侦探小说,尤其是如果你碰巧(像我一样)对20世纪20—30年代柏林“十里洋场”的历史感兴趣的话。不过,电视剧的情节和小说相差很大,二者几乎可以算是各自独立的作品。
《巴比伦柏林》剧照
欣赏了格里安·拉特在电视剧和小说中惊心动魄的冒险之后,我下决心从头到尾梳理一下魏玛德国的刑事犯罪史、警察史和有组织犯罪史,于是就有了这本书。我对它的定位是:历史+犯罪纪实(true crime)。和《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一样,我想写一本我自己作为读者会愿意读的书。
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这些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专著之一,居然出自华人之手。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梁锡辉(Hsi-Huey Liang,1929—2004)出身于外交官之家。他的父亲梁龙(Lone Liang)自1928年起任职于中华民国驻德国使馆。梁锡辉出生于德国,人生的头几年在柏林、布拉格和布达佩斯等地度过,抗日战争期间随父母回国,经历过重庆大轰炸。他在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又在耶鲁大学师从德裔历史学家哈约·霍尔本(Hajo Holborn,1902—1969)。很多华人学者主要研究中国,梁锡辉却将目光投向他从小熟悉的德国,尤其是柏林。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便是第二帝国时期的柏林工人。他后来在美国的巴德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瓦萨学院任教。他的著作《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警察》(The Berlin Police Force in the Weimar Republic)是相关领域的经典名著,我在很多地方都依赖于这本书,不过因为没有找到英文版,我用的是德译本。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警察》(The Berlin Police Force in the Weimar Republic)
值得注意的是,德语中“警察”一词(Polizei)在20世纪上半叶仍然保留了一些较古老的含义,所以德语Polizei不能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警察”画等号。Polizei(旧的拼法有Policey、Polizey等)可能源自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希腊语politeía。已知的德语文献中,最早出现该词之处是1451年德意志国王弗里德里希三世(Fredrich III,后于1452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关于维也纳手工业管理的文书。
16世纪起,Policey的概念广为应用,意指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建立这种秩序所需的管理,包括水和粮食的供应、关于服装的规定、济贫事业、公共建筑事业、消防,以及对通奸、渎神或高利贷等行为的惩罚。到了17世纪的启蒙时代,Policey主要包括两大类职能,一是公共卫生、济贫等,二就是今天意义上的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的警察。差不多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Policey才逐渐转化为今天的警察的概念。
这一转变的过程很长,且在各地的进展速度也不一致,所以到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还设有“卫生警察”“建筑警察”,而别的国家通常会将其职能纳入卫生局、城管局之类的机关,并不会将其算作警察。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当时的德国警察管得未免有些太宽了,例如,1915年,柏林警察局长“颁布规章制度,规定了汽车的颜色、帽针的长度以及买鱼和家禽的方法。他规定,顾客不得触摸河鲱以判断其体内是否有鱼卵,不得触摸家禽以判断其肉质是否像小贩说的一样鲜嫩”。
梁锡辉的《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警察》概述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柏林警察的发展史,将“卫生警察”“建筑警察”之类忽略不计,而主要分成两部分,分别研究柏林的治安警察(Schutzpolizei,缩写为Schupo)和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缩写为Kripo,本书中简称为“刑警”)。
大部分国家的警察系统都有类似的职能区分。简单地讲,魏玛德国的治安警察是穿制服的常规警察,负责民政管理(如户籍登记)、交通管理、维护治安和镇压暴动,相当于我们熟悉的21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警、交警、武警等的综合体。治安警察是国家的暴力机关,管理民众、维护国家统治;而刑警主要负责调查刑事案件,一般不需要穿制服。
魏玛时期,作为维护国内安全的武装力量,治安警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共和国初期和末期,政治局面非常动荡,治安警察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取和渗透的对象。
看过《巴比伦柏林》的朋友,想必记得这些场景:治安警察一会儿殴打共产党游行群众,一会儿又暴打上蹿下跳的纳粹分子。治安警察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我在本书中对其仅一笔带过,因为我的兴趣不在于介绍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史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在那样一个动不动就发生街头斗殴、政治光谱上从极左到极右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的高度政治化的社会里,“普通的生活”还在继续吗?
指挥交通的治安警察
用“普通”来形容魏玛德国的“生活”似乎有点奇怪,但我想知道,在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外辱内乱、暴力革命、纳粹崛起的魏玛德国,发生了多少非政治性或低政治性的普通犯罪。我指的是那些动机凡俗的偷鸡摸狗、诈骗、谋财害命,以及上不了政治书但可能要上心理学书的由精神异常导致的罪行,还有社会的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不公酿成的各种悲剧。
换句话说,我主要想关注的,是魏玛共和国时期与平头百姓息息相关的“日常”案件,以及警方的应对。当然,完全摆脱政治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某个案子更像一起刑事案件还是一场政治事件。只是,本书不探讨诸如希特勒啤酒馆政变这样纯粹的政治犯罪。
本书所关注的案件,在地域上遍及全德,包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国际大都市柏林,也包括知名度很低的村庄和荒原;在犯罪类型上同样多样,包括最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也包括诈骗、抢劫等。另外,“亚美尼亚人”将柏林的地下世界引入我的视野,我着力复现魏玛时期柏林的黑道景况,看看柏林的“黑手党”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又是谁镇压了他们。
正是因为主要关注普通刑事案件,所以我对治安警察着墨不多,而主要关注警方内部(自诩)的精英——刑事警察,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侦探”。魏玛共和国时期恰好处于刑警发展史和刑侦技术发展史的一个关键阶段,刑侦工作由此变得更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指纹鉴定、血型鉴定、痕迹鉴定、信息管理等技术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也对刑侦和审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奇怪的是,恰恰在追求科学和进步的魏玛共和国时期,怪力乱神却在全国风靡一时,甚至影响和干涉了刑侦工作。
柏林警察局鉴定科在犯罪现场勘查
梁锡辉书中关于柏林刑警的章节对我非常有帮助。说柏林刑警是当时德国全国刑警当中的佼佼者、对其他地方的刑警起到示范作用,应当没有什么争议。因此,我在介绍魏玛德国的刑警时主要关注柏林。既然主要关注柏林,那就必然会花不少篇幅介绍那位身宽体胖的明星侦探甘纳特。在这方面,我主要参考了德国历史学家雷吉娜·斯蒂里科(Regina Stürickow)的著作。
除了后世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我还参考了很多当时作者的作品。和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一样,魏玛时期的公众也对犯罪问题非常敏感,热衷于阅读报刊上关于江洋大盗、连环杀人狂和名侦探的报道。这些犯罪报道,或者说犯罪题材的纪实文学,一方面满足了读者的猎奇欲,起到娱乐大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针砭时弊,并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政治斗争、失业、贫困、与性别有关的社会问题等。
该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他们报道和分析各种案件的作品成了我们今天仰赖的重要史料。这些非虚构写作者当中,有著名的记者、作家和学者,如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特奥多尔·莱辛(Theodor Lessing)、保罗·施莱辛格(Paul Schlesinger)和莫里茨·戈尔德施泰因(Moritz Goldstein),也有埃里希·弗赖(Erich Frey,我们下文会经常提到他)这样叱咤风云的大律师,甚至还包括甘纳特、恩斯特·恩格尔布雷希特(Ernst Engelbrecht)、伯恩哈德·魏斯(Bernhard Weiß)和伯恩哈德·魏纳(Bernhard Wehner)这样的警务工作者。其中有些人的作品是在流亡期间写下的(如弗赖);有的人写作是为了教育公众和维护警民关系(如甘纳特和魏斯);而在战后的联邦德国,有的人则为了给德国刑警的黑暗面辩护、洗白而写作(如魏纳)。除了罗特这样在德语文学史上已拥有稳固地位的大文豪,还有很多有故事的作者,他们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值得一书,我会在适当的篇章介绍其中一些人。在这种意义上,本书是关于非虚构写作的非虚构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1924—1925年,德国的左翼出版社“铁匠铺出版社”(Die Schmiede)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非虚构或者说“犯罪纪实”书系——“社会边缘人:今日的犯罪”系列(Außenseiter der Gesellschaft. Die Verbrechen der Gegenwart)。主编鲁道夫·莱昂哈德(Rudolf Leonhard,1889—1953)聘请了当时德语文坛的一批顶级作家来写作,包括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埃贡·埃尔温·基施(Egon Erwin Kisch)、恩斯特·魏斯(Ernst Weiß)、伊万·戈尔(Yvan Goll)和特奥多尔·莱辛。这个非虚构系列的内容,都是当时德国有名的罪案和庭审,比如,德布林写了埃拉·克莱因(Ella Klein)与玛格丽特·内贝(Margarete Nebbe)投毒谋杀各自丈夫的著名案件 ,莱辛写了哈尔曼连环杀人案。“铁匠铺出版社”的广告里,还一度预告会邀请其他一些重磅作家来写作,包括托马斯·曼(Thomas Mann)、约瑟夫·罗特等,可惜未能实现。最后“社会边缘人:今日的犯罪”系列一共出版了十四卷,轰动一时,对德语文学史和犯罪文学史都很有意义。一大批一线作家愿意写罪案,也足以证明当时社会对犯罪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列里的一些作品在文学体裁上跨越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线,比如德布林的《两个女朋友和她们的投毒谋杀案》(Die beiden Freundinnen und ihr Giftmord)和魏斯的《乌科布朗科维奇案件》(Der Fall Vukobrankovics)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小说。
在为写作本书所做的准备工作中,最让我愉快的就是有机会阅读或重读了一些关于魏玛德国,尤其是描绘底层社会生活与犯罪现象的经典文学作品。比如,德语文学大师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汉斯·法拉达(Hans Fallada)的《小人物,怎么办?》(Kleiner Mann–was nun?)和《用洋铁罐吃饭的人》(Wer einmal aus dem Blechnapf frisst),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ästner)的《法比安》(Fabian),以及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的《别了,柏林》(Goodbye to Berlin)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Mr Norris Changes Trains)。我真诚地向外国文学爱好者和德国历史爱好者推荐这些作品。
在工作间歇,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听播客。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追几个与德国历史或真实案件有关的德语播客,它们也很值得向大家推荐:“黑色档案”(Schwarze Akte)、“聆听谋杀”(Mordlausch)和“历史犯罪现场”(Tatort Geschichte)。其中“历史犯罪现场”的理念和本书最接近:历史+犯罪纪实。
我不想简单地讲一些耸人听闻的犯罪故事来刺激或者吓唬大家,而更希望将犯罪故事与魏玛共和国的历史结合起来,进而提供一个观察那个年代的德国乃至世界的角度。当然,本书里的很多故事本身的确惊心动魄,甚至令人毛骨悚然。我想,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讲故事和听故事是编码在人类DNA里的基本需求。
关于本书的写作,还有诸多感谢要说。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爱和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的孟钟捷教授审读了全书并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我对他非常感激。郭建龙先生热心地为我提供了悉心指导和中肯的建议,尤其是全书的结构方面,让我领略到一位优秀作家的风采。还要感谢我的多位学识渊博、严谨认真的朋友:(按照姓名拼音排列)陈南羽、李杰晟、梁剑、刘欣然、邵妍、王怡娜、杨梦宇、张静雅、张诗坪、张姝妍、朱可伦,他们阅读和审校了部分或全部草稿,提供宝贵意见,或者帮助我搜集资料,对我帮助甚多。感谢慕尼黑的丁娜博士帮助我搜寻和购买资料。感谢当初帮助我学德语的桑德拉·措尔格。当然,书中难免有纰漏,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巴比伦怪物》
陆大鹏 著
ISBN:9787532796397
定价:88元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魏玛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因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上台而结束。短短十数年的共和宪政政治体制德国,纸醉金迷、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外辱内乱、种族冲突、暴力革命、纳粹崛起。在那样一个动不动就发生街头斗殴、政治光谱上从极左到极右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的高度政治化的社会里,“普通的生活”还在继续吗?
怀揣对魏玛共和国日常社会的强烈好奇,《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由此撰述。全书十一个章节,始自魏玛共和国建立,收笔于第三帝国建立,遵从“历史+真实犯罪”的原则,从头到尾梳理了魏玛德国的刑事犯罪史、警察史和有组织犯罪史,以胖子神探恩斯特·甘纳特(Ernst Gennat)惊心动魄的职业生涯为暗线,将奇诡恐怖的案情探寻、德国警察体系和刑侦技术演进、动荡颠沛的社会变革融于一体,遍览一战到二战间的德国众生相,抽丝剥茧诡谲幽暗的人性。
作者简介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英语、德语译者。著有《德意志贵族》《少年世界史》等。译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等。曾当选《经济观察报· 书评》 年度译者、《新周刊》 中国年度知道分子,荣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文学翻译奖等多个图书奖项。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