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鸡蛋不如单喝粥?医生提醒:55岁后,晚饭“4不吃”要牢记

文摘   2025-01-07 09:00   重庆  

“食饮在细,岁月在严。”——《黄帝内经》。随着年龄增长,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愈加显著。王大姐深刻体会过这句话的道理。

傍晚,王大姐像往常一样准备了晚餐,一碗白粥配两个煮鸡蛋,简单又清淡,认为这样既能保持身材又健康。

晚餐后不久,她感觉胸口发闷,胃里像压了块石头,整晚不适。第二天,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听完她的饮食习惯后,皱了皱眉:“年过55,晚餐可不能这么随便吃。”

医生解释说,鸡蛋虽好,但晚餐摄入过多高蛋白会增加肠胃负担,尤其对于年纪大的人,消化能力已减弱。白粥虽然清淡,却会迅速升高血糖,空腹食用不利于健康。

王大姐心里五味杂陈,吃得简单就能保持健康,竟然还有这么多隐患。医生明确指出了晚餐做到四不吃,才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1.不吃高蛋白晚餐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对于55岁以上的人群,晚餐中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对消化系统的负担就会更大。

鸡蛋、牛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虽然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但在晚餐时过量摄入,肠胃需要耗费更多能量去消化和吸收这些蛋白质,可能导致胃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消化系统的虚弱可以通过“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改善,譬如通过食用适量的山药、白扁豆等食材来调理脾胃。

尤其是在晚餐时,如果能选择豆制品、鸡胸肉或蒸鱼等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会更有利于肠胃的健康。

健康建议:晚餐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度,避免过量。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豆腐、鱼肉和瘦肉等,更加利于夜间的消化和睡眠。

2.不吃高糖、高脂肪得食物

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在晚餐中的摄入,容易造成体重增加,甚至引发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

晚上人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容易导致糖分在血液中滞留,长时间高血糖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摄入甜点、油腻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及代谢综合症的发生。

《千金方》中提到,糖分过高会伤及脾胃,导致消化不良或脾虚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搭配粗粮,帮助消化,保持血糖稳定。

健康建议:避免晚餐摄入过多的甜食和高脂肪食品,尤其是油炸食品、蛋糕和甜点。可以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搭配一些绿色蔬菜,既能提供营养,又不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3.不过量饮酒

很多中年人习惯在晚餐时喝点小酒,认为这有助于放松身心。长期的晚餐饮酒,不仅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胃炎、肝病等问题。

酒精在消化系统中需要大量的酶进行代谢,这对胃肠道的刺激非常大,尤其是年纪大的人,肝脏和肾脏的解毒功能已不如年轻时。

《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有节,避免过度饮酒,以免伤害脾胃。对肝脏的养护可通过食用一些具有保肝作用的食材,如枸杞、丹参等。

健康建议:尽量减少晚餐时的饮酒,尤其是烈酒。若有喝酒习惯,可以选择用温开水、绿茶等替代。若实在喜欢酒,可以适量饮用红酒,且最好控制在餐后不超过一小杯。

4.晚餐不吃多

很多人习惯晚餐吃得过晚,或者吃得过饱,这对胃肠的负担非常大。晚餐应尽量安排在晚上6点到7点之间,这时肠胃的消化能力最强。

过晚进餐,胃肠道在晚上休息时还在工作,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甚至失眠等问题。

《本草纲目》中有提到,晚餐最好避免过饱,否则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影响睡眠质量。控制晚餐量,七分饱最为理想,既能满足饥饿感,又不至于让肠胃过度负担。    

健康建议:晚餐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6点至7点,不要拖延至晚上八九点。控制饮食量,做到七分饱,避免吃得过多或过晚。

通过这些简单的饮食调整,年过55的人群可以有效避免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等食物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

健康的晚餐不仅有利于身体,也有助于睡眠,进而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