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安(山阳)清江浦镇考略:设立清江督造船厂

文摘   2024-10-13 18:22   江苏  






清江浦

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作了详细记载。淮安(山阳)县城外五个镇有:板闸镇、清江浦镇、庙湾镇、马逻镇、北沙镇。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记载,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有:平河桥镇、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汉河镇、河北镇。

清《光绪淮安府志》对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排列顺序有变,即: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平河桥镇、汉河镇、河北镇。

综上,清江浦镇,明天启年间列在淮安(山阳)城外五个镇第二,清乾隆年间列在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第四,光绪年间列在六大镇第三。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明清清江浦镇:开凿清江浦河

 

明清清江浦镇:划割山阳地块建镇,成为清河新县城

 

明清清江浦镇:新县城多次毁于水火而重新复建

 

明清清江浦镇:河道总督移至清江浦


明清清江浦镇考略:常盈仓为淮安四大名仓之一

 



6

设立清江督造船厂

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国家对漕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年要调运粮食六百万石至八百万担到京城等地,因而修造漕船成为明朝的一项军国大计。
永乐七年(1409),平江伯陈瑄督漕时,在山阳、清河两县之间的运河沿岸空闲地带,建盖了漕船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也就是说,各卫所造船厂房,插着官旗栉比鳞次,清江漕船厂规模宏大,厂房绵延23里。

明永乐十三年(1415)起,工部差督水司主事(正六品),于清江督造漕船,设工部分司和工部厂。该工部主事还兼管征收清江漕船厂造船材料的抽分厂。淮安府东河船政和扬州府西河船政等同知公署在工部分司署东北。
正统二年(1437),专设清江提举司进行管理。当时,与清江漕船厂同时建设的还有位于山东临清的卫河船厂。据《漕船志》卷一记载,二厂所辖区域及造船比例为“南京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各总里河浅船俱造于清江,遮洋海船并山东、北直隶三总浅船俱造于卫河,大约造于清江者视卫河多十之七”。

嘉靖三年(1524),卫河厂归并清江厂,并搬迁至清江浦,成为四个总厂之一。此时清江漕船厂共辖82卫所船厂,其中京卫厂辖34厂,卫河厂辖18卫厂,中都厂辖12卫厂,直隶厂辖18卫厂。另外,还辖有京卫厂、直隶厂、中都厂三处草场。

据《漕船志》卷三记载,明天顺一年(1457)之前,清江、卫河船厂分造各省漕船及遮洋海船,至明正统年间,额定天下造船数11775艘,其中内河漕船约11200余艘,遮洋海船约500余艘;合用官军121500余人,各类工匠齐全,有木匠、捻匠、铁匠、竹匠、篷匠、绳索匠、油灰匠等。每年仅清江厂就造漕船533艘、卫河厂147艘,合计680艘,所造漕船占全国漕船的近六成。弘治三年(1490)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每年造船数目400至700艘不等,50余年间共造船27031艘。加上嘉靖三年(1524),卫河厂归并后造的2125艘,清江漕船厂造船近30000艘。

不仅要造船,船厂还要负责修船。天顺年(1458),为严格船使用年限,保证漕船质量,按造船使用的材料规定:“松木两年小修、三年大修、五年改造。杉木三年小修、六年大修、十年改造。大修及改造者、拨支物料,于各卫官军运粮数内,摘留在厂,同清江、卫河二提举司官匠修造。
而造船、修船需要大量木材(松木、杉木)、桐(洪)油、麻丝等,主要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提供。而辅助材料、物件加工主要靠河下镇提供,至今仍有板敝街、螺丝街、鼓子街、竹巷、钉铁巷、打铜巷、锡巷、摇绳巷、小绳巷、绳巷、风箱巷、夹板箱巷等地名,是直接为修造船服务的各种行业作坊命名,带动了河下的经济繁荣。
与漕船使用年限一样,船只各种式样也有严格规定。平江伯陈瑄督漕时,漕运粮船初期制造主要尺寸为“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头长九尺五寸,梢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深四尺……”载重可近2000石。后漕军私自增加船长和宽度后,载重可达3000石。后受限于运河闸口宽度、河淤浅,又缩小规制,但改动船型的特点始终是底平仓浅,“底平则吃水不深,仓浅则负载不满”,由此来适应内河的运输条件。

清江浦自从划给了清河县成为县城,但与山阳县仍同属淮安府,且亲缘关系、地缘关系都很密切,所以与山阳的经济文化联系仍然频繁,并互相包容,互相补充。旅居清江浦的外地商人,经常在清江浦与山阳两地相互来往频繁,山阳成为清江浦的依托。山阳与清江浦近在咫尺,自然也是清江浦的后方和战略纵深地带。以至明清时期清河县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一座重要的运河县城。
END







作者简介



董树华,1949年8月出生,1965年7月参加工作,淮安人,中共党员,经济师,徐州师范学院政治系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毕业,曾任淮安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党总支书记。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文史研究会理事、老科协会员、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淮安市人民建议征集专家库成员。一直从事淮安地方文史的收集、整理、研究,撰写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文章40余篇,先后被《中国水运报》《丰碑》《淮海晚报》《文史淮安》《淮安区报》等报刊杂志和国家省市网站采用。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清江浦小记

清江浦的由来

中洲岛:镶嵌於清江浦的一颗翡翠

乾隆皇帝与"清江浦"的传说

乾隆六次南巡住清江浦哪儿

明武宗驾崩是因为在清江浦捕鱼 

故园惊梦 | 大运河畔清晏园记
河道总督周学健十个月便被乾隆赐死
吴棠专祠小考

悠悠清江浦

淮安人一定要看《青春斗》

漕运与淮安

一座博物馆唤醒一个城市的记忆

清江督造船厂: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

清末船政大臣裴荫森建成中国第一艘钢甲军舰

河下古镇:千年手工业作坊文化

那些年 | 创办淮安县船厂之艰辛

淮安乡镇名称的由来

明清板闸镇:历史价值与保护

淮安网红地:板闸榷关

明清车桥镇:才子佳人与饮食文化

江苏美食名点:车桥馄饨

明清平桥镇 :丰厚的人文底蕴

我的平桥豆腐缘

明清河北镇:庵堂寺院众多

淮安河北村沈氏家世渊源

明清岔河镇 :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

夜航白马湖

水乡“南闸”的来历

我爱“南闸” 更爱“漕运”

 “钦工”的来历

钦工肉圆可以当乒乓球打

 “泾口”的来历

淮安非遗:泾口高跷

 “博里”地名的由来

博里:一架绣绷,十指春风

 “季桥”的来历

季桥咸猪头肉

溪河镇简史

1958年溪河人民公社成立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