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文摘   2024-10-29 06:38   江苏  



《古淮遗韵》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把开启淮安文化宝库的钥匙,引领我们去探寻这一方水土所蕴含的无穷魅力和王福林先生与之交织的动人故事。16篇文章,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古淮河的历史变迁与人文故事,也展现出王老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能够参加《古淮遗韵》新书研讨会,我备感荣幸。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先说说“水”。王老的《古淮水痕》《古淮史迹》《古淮遗韵》都围绕“古淮”展开,这“古淮”就是古淮河。他为何写这三本?源于2005年他回到家乡淮安,看到河下古镇北面桥上写着“古泗河”,可他知道那明明是古淮河。同时,网上关于江苏有无淮河、淮河在江苏何处的问题,激发了他的研究热情。于是,他深入探究古淮河下游故河道历史变迁、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其一系列文章填补了淮河故河道研究空白,让大家知晓江苏有淮河,并了解淮安古淮河历史。当年毛主席、周总理提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如今王老还想与淮委同志、河海大学老同学一起做好淮河研究工作,令人钦佩!他是当之无愧的水利专家。
再说说“人”。王老在研究淮河时涉及人文历史,尤其是韩信。司马迁《淮阴侯列传》对韩信身世家世记载简略,语焉不详,后世有些地方志歪曲篡改历史。王老依据史料,大胆研究韩信仗剑从军前的身世、家世,提出观点并辅以佐证,正本清源。如:淮阴县不连续、四次划入山阳县,老淮阴不是码头镇,码头镇不是韩信故里,韩信祖籍临淮、是淮安外来户,韩信故事发生在老淮安山阳城等。可见,王老不仅是水利专家,还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佼佼者。

最后说说“养”。打开《古淮遗韵》这本书,扉页上“谨以此书献给生我养我的老淮安”两行文字,是王老的肺腑之言。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指老淮安,新历史时期老淮安可持续发展靠旅游。今年春节、五一尤其是国庆,来河下古镇旅游超60万人次,河下景区继五一蝉联全淮安市第一,王老功不可没,在座的各位也可圈可点,值得点赞。河下茶巷更是火爆出圈,但“光禄第”牌坊让内行人如骨鲠在喉,其他人只是嘴上发发牢骚,或者因为某些难以言说的苦衷,不能撰写文章表明观点。而王老魂牵梦萦,凌晨344分醒来,脑海中立刻显现的就是“光禄第”三个字。吃过早饭,在女儿搀扶下实地参观、拍照并撰文,广而告之。类似情况还有,2023年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中有淮阴区胯下桥,这激起老淮安人愤慨,王老当即编写《胯下之辱与胯下桥》予以澄清;“淮安两宋两河遗址博物馆”更名为“古末口遗址博物馆”,也是王老尊重历史、撰写文稿书信向区领导颜书记汇报促成的。正如王老在《河下古镇:用好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文化》一文中所言:“何乐而不为啊!”王老为家乡尽心尽力,甘之如饴,勇为人先,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耄耋之年的王福林先生,用文字诠释了对家乡这片水土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执著。他的作品《古淮遗韵》不仅是对古淮河历史的梳理,更是对家乡人文的深情告白。作为王福林先生的学妹,我更要学习王老的精神,为家乡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尽己所能、尽力而为、勤耕不辍。

秋高气爽,有你真好



淮上会


作者:如月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老水利专家王福林的精彩人生

美哉古淮水  亲兮家乡人

王福林先生:壮心未与年俱老

吹哨人王大爷与古为徒

 王福林作品 

如鱼得“水”  心“潮”澎湃
秦王灭楚,置淮阴县,县治在哪里
南北气候分界线地标应设在淮安何处
马头镇?码头镇的石头不能丢!
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
所谓的“甘罗城”不是甘罗建造
张福河应该是古淮河故道
“胯下之辱”与“胯下桥”
淮阴侯韩信身世探析
河下古镇用好旅游资源
古镇河下手工产品独特可人
人在旅途:昆明湖畔观海鸥
北辰堰究竟何时建造
下关古镇的历史渊源
山阳大湾的坎坷命运
跌宕起伏的码头古镇
甘罗城是人为编造的故事
韩信祖籍在临淮,成长在山阳
漂母饭信与漂母墓
山阳大湾的坎坷命运
韩信故里不是码头镇而是……
河下百寿坊
河下光禄第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