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芳——徐渭《淮阴侯祠》草书的石刻传承

文摘   2024-11-04 21:01   江苏  

古镇河下,名城淮安,

碧水悠悠,石桥弯弯。

有位先生,名曰克宏,

情牵桑梓,心怀文翰。

手握刻刀,胸涌波澜,

锋行似电,灵韵飞旋。

石上万象,风采灿然。

碑中岁月,匠心永传,

雕龙刻凤,青史流丹。




墨韵流芳
——徐渭《淮阴侯祠》草书的石刻传承

在淮安河下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中,陈克宏先生以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完成了一项令人钦佩的工作。他将明代大书法家徐渭的《淮阴侯祠》巨幅草书手卷,精心复制到石碑之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项工作始于陈克宏先生对徐渭作品的深深敬意。徐渭,这位明代书法大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淮阴侯祠》长卷。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徐渭的书法才华,更蕴含了他对淮阴侯祠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十几年前,陈克宏先生在浙江绍兴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中,有幸目睹了这幅长卷的风采。他被徐渭的书法震撼,同时也意识到,这样一件艺术珍品,应该让更多淮安人了解和欣赏。

当年,他利用自己工作之便,与浙江绍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经过浙江绍兴博物馆的同意,复制了徐渭的《淮阴侯祠》草书手卷,带回到家乡淮安。

手卷,没有石碑流传时间长,而且那么饱经风霜。于是,他决定将这幅作品复制到石碑上,以石碑的坚硬和持久,来保存这份文化财富。这不但有书法艺术,还有金石艺术,金石书法是书法艺术的一部分。徐渭的《淮阴侯祠》草书手卷真迹,藏于广东博物馆。陈克宏先生说:“徐渭的草书手卷《淮阴侯祠》书法作品与淮安有关系,淮安有这样的石碑传世,会让世人觉得有高度。”名人写出来的东西,它的文化高度自然就出来了。文化的留存,必须要有高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复制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陈克宏先生首先对手卷进行细致的研究,从笔触的流转到墨色的深浅,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石碑的长宽尺寸,是按照手卷上的字体尺寸来订做的。他用复写纸将手卷上的字,复制到石碑上去。然后在石碑上进行刻字,每一刀每一划,都需要极其精准地控制,以确保书法的神韵得以完美呈现。

在陈克宏先生河下竹巷西街的宝翰堂中,堆满了打磨刻好的青石碑。他常常坐在未完成的碑边,手持刻刀,专注地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碑上逐渐显现出徐渭书法的风采。那些流动的线条,仿佛有了生命,在石碑之上跳跃着,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辉煌。

最终,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努力,陈克宏先生成功地将徐渭的《淮阴侯祠》手卷复制到了石碑上。这些石碑不仅成为淮安的文化瑰宝,也成为陈克宏先生艺术生涯的一座丰碑。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链接】

淮阴侯祠

徐渭

荒祠几树垂枯枣,

黄泥落尽朱旗纛。

花桐漆粉缀须眉,

犹是登坛人未老。

半生作计在鱼边,

才得河堤老妇怜。

谁知一卷长竿去,

唾取真王只五年。

暗中朱碧知谁是,

浊水浑鱼每相似。

当时密语向陈豨,

更谁传向他人耳。

丈夫勋业何足有,

为虏为王如反手。

提取山河与别人,

到头一镬悲烹狗。





淮上会

 淮上客(高建平)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淮阴侯韩信:出生前后的历史背景
淮阴侯韩信:从韩家有剑探寻其家世
淮阴侯韩信身:韩信的父亲和母亲
淮阴侯韩信:关于“胯下之辱”

淮阴侯韩信:关于漂母“饭信”

韩信有一统天下的才华,为何要忠于刘邦?

江苏内斗大省?淮安人帮徐州人打败宿迁人

韩信为何忍受胯下之辱?看看《红楼梦》
淮安地名中的韩信文化
韩信身世之谜
萧湖·韩侯钓台·漂母祠

  高建平作品  

明清淮安名人斋馆堂名趣谈

清代淮安盐商与他们的文学素养

淮安历代学者文人多擅长医术

清末民初淮安“隐语社”与“淮山谜社”

赵匡胤与张一刀打擂

吴承恩与淮安知府,呼酒韩侯祠内

清代国学宗师阎若璩

汪廷珍骂城隍

“五子登科坛”见证淮安杨氏辉煌家史

淮安籍古琴家杨起鹏与门生夏一峰

民国淮安院东女子小学首任女校长高世誉

民国第一美食家沈京似

淮安革命烈士丁澄及其革命家庭

淮剧名家筱文艳曾受过周总理亲切关怀

王文韶老校长情系周恩来故居建设始末

近现代淮安曹甸三郝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

那些年 | 逛旧书摊

勺湖草堂茶社

《勺湖志》中的勺湖风光

考篮、考篮箱和考棚、试院

晚清学者、方志学家高延第
走进淮安河下“陈铎会客厅”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