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师李仙根为《茶史》写序言

文摘   2024-10-16 06:00   江苏  


茶巷











【编者按】

康熙帝老师李仙根所撰《茶史叙》(“叙”即序言),原文为文言文,为方便阅读,了解刘源长及其著作《茶史》,走进茶文化,特编写白话文,以飨读者。



《茶史叙》(白话文)

古代文献中没有“茶”这个字,在《本草》中写作“荼”,大概是因为茶在那时被当作药品而不是日常用品。从晋朝和唐朝的时候开始有喜欢喝茶的人,于是把“荼”字简化为“茶”字,茶的用途才开始显现出来,它的种植于是遍布长江、汉水以南的地区。
有的人过分地颂扬它的好处,有的人则深深地指责它的弊端,这些都不是客观全面的论调。所有的事物种类,无论精细还是粗糙,大体上都是利弊各半。只是要看使用者怎么样去对待罢了。然而古代的茶以制作精细坚实为珍贵,现在则是以自然的原味为好。这样看来,茶的用途到了今天才算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看百姓的事务没有比吃饱穿暖更急迫的了,可是有的人整年都不能做一件衣服,有的时候甚至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哪里还顾得上并非急需的茶呢?至于那些追逐名声、趋附利益、沉溺于奢靡繁华之中的人,即使有好的名茶也没有时间去品尝。
桓谭曾说,天下的神人,一类是仙人,二类是隐士。我认为只有具备这两种品德的人,才能够享受茶赐予的福气,建立与茶有关的功绩。

介翁先生,是淮右地区学习古人的君子。他喜爱读书,喜欢安静,年纪越大著述就越丰富。他有喝茶的嗜好,于是编辑整理成了《茶史》。因为是史书,必定要有依据,即使有个人的见解和不同的传闻,也不敢随意混杂进去。实际上茶的事情每天都在变化,山岳和井泉的气息也有变化。
先生暂且不把所有的内容都说出来,以等待有悟性的人自己去领会。至于茶马交易的管理机构,兴起于宋朝,在今天还在施行,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大计。然而考查宋朝时蜀地和陇地之间,每年的收益,远远超过今天。难道是精于谋利的人的过错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现在这部史书不记载这件事并不是遗漏,先生是悠闲安静的人,近乎仙人并且完全具备隐士的品德,所以也把这件事搁置起来而不提及。

康熙丁巳仲秋蜀遂制通家侍生李仙根拜题

【作者简介】

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静,号南津,人称“李侍郎”,四川遂宁船山区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外交家。清代四川唯一榜眼,遂宁史上科名最高者。父李实,明代语言学家,知长洲县。母为吕大器女,吕潜之姊。16681669年奉使安南,撰有《安南使事纪要》等。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十年(1671)年,李仙根以侍讲学士身份,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等15位大臣受命为清代首批经筵讲官(为皇帝讲解经义的授课老师),同年八月,李仙根以日讲官兼摄起居注,与严我斯、陈廷敬等成为清代第一批起居注官,李仙根成为皇帝近臣。据《康熙起居注》记载,李仙根至少有四次为康熙帝进讲《四书》,每一次讲课完毕,皇帝都会设宴款待。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淮安的茶文化

茶巷里的查二爷

勺湖草堂茶社

老虎灶

老虎灶在我家的那些年

和你聊聊老虎灶的那些事

茶巷:时光深处的悠悠余韵

淮安人刘源长著《茶史》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