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安(山阳)清江浦镇考略:开凿清江浦河

文摘   2024-10-08 18:46   江苏  






清江浦


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作了详细记载。淮安(山阳)县城外五个镇有:板闸镇、清江浦镇、庙湾镇、马逻镇、北沙镇。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记载,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有:平河桥镇、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汉河镇、河北镇。

清《光绪淮安府志》对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排列顺序有变,即: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平河桥镇、汉河镇、河北镇。

综上,清江浦镇,明天启年间列在淮安(山阳)城外五个镇第二,清乾隆年间列在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第四,光绪年间列在六大镇第三。




1

开凿清江浦河

清江浦,原为山阳县旧沙河滨淮乡一个村,在淮安(路)府城西北30里,城西管家湖(亦称西湖)西北。

北宋雍熙元年至四年(984-987),负责清运的淮南转运使刘蟠,自淮安城北五里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开沙河六十里。乔维岳继任淮南转运使后,又开沙河四十里,其后漕船由沙河至磨盘口直接入湖。
早在清江浦河开凿之前,漕船从运河行驶至淮安时,不能直接进入淮河,而是要从淮安城北北辰堰进行翻坝,转运极其繁琐,费时费力。
自南宋年间黄河夺淮开始,山阳湾的水流就变得异常湍急,为确保漕船安全,明洪武元年至三年(1368-1370)淮安知府姚斌,在末口下游的新城东门柳准关(下关),将运河及南湖水引至坝口,筑“仁”字坝。
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为保证漕粮运送及时抵京,任命平江伯陈瑄为第一任漕运总兵,驻节淮安,专门治理漕务。为解决漕船盘坝压力,明永乐二年(1404)起,从原有仁字坝向西,相继兴建了“义、礼、智、信”四坝,合称“五坝”。漕船只能由仁、义二坝入淮,商船、民船由礼,智、信三坝入淮,避免了船只之间过坝的纷争,也缩短了等候时间,但盘坝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平江伯陈瑄,开始另辟新的途径,彻底解决船只过坝问题。在对淮安城周边地形勘察之后,他发现城西管家湖至西北淮河鸭陈口,仅有30里远,目地势空旷,适宜开凿为河道,若导引管家湖水入淮河,便可直接通漕,从根本上免除了过坝及渡河“风涛之患”。

在确定线路走向之后,陈瑄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春,下令开凿清江浦河,让漕船直接绕过五坝。陈瑄动用了大量军民入役,又疏浚了宋代乔维岳所开沙河故道。经过5个多月的开凿,自淮安西门抵达板闸,顺利打开了一条新的水运通道,有效提高了漕船、商船通行能力。

他还为有效阳隔淮水倒灌,在清江浦河上,分段建造了移风、清江、福兴、新庄4座闸,后又在移风闸上游增建“上移风闸”,又被称为板闸。之后,漕船途经淮安城时,直接转由清江浦河进入淮河,从此免受过坝,渡河之苦,又减少了许多风险

后来,新庄闸以下逐渐淤塞,不通船只,于是在清江闸下游筑坝,称“仁义坝”(今水渡口),途经淮安北上漕运粮船和商船都要从这里通过,经石码头,“盘坝(剥)以入黄河”,过河后再从王家营启程前往通济渠(运河)河道,名谓“新路”,并命名为清江浦。

从此,清江浦逐渐兴起为镇。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董树华,1949年8月出生,1965年7月参加工作,淮安人,中共党员,经济师,徐州师范学院政治系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毕业,曾任淮安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党总支书记。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文史研究会理事、老科协会员、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淮安市人民建议征集专家库成员。一直从事淮安地方文史的收集、整理、研究,撰写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文章40余篇,先后被《中国水运报》《丰碑》《淮海晚报》《文史淮安》《淮安区报》等报刊杂志和国家省市网站采用。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清江浦小记

清江浦的由来

中洲岛:镶嵌於清江浦上的一颗翡翠

乾隆皇帝与"清江浦"的传说

乾隆六次南巡住清江浦哪儿

明武宗驾崩竟然是因为在清江浦捕鱼

清江浦的油炸食品

炕饼:好吃费功的清江浦一绝

悠悠清江浦

淮安人一定要看《青春斗》

淮安乡镇名称的由来

明清板闸镇:历史价值与保护

淮安网红地:板闸榷关

明清车桥镇:才子佳人与饮食文化

江苏美食名点:车桥馄饨

明清平桥镇 :丰厚的人文底蕴

我的平桥豆腐缘

明清河北镇:庵堂寺院众多

淮安河北村沈氏家世渊源

明清岔河镇 :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

夜航白马湖

水乡“南闸”的来历

我爱“南闸” 更爱“漕运”

 “钦工”的来历

钦工肉圆可以当乒乓球打

 “泾口”的来历

淮安非遗:泾口高跷

 “博里”地名的由来

博里:一架绣绷,十指春风

 “季桥”的来历

季桥咸猪头肉

溪河镇简史

1958年溪河人民公社成立

淮上会

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淮上会
名城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