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淮阴”,顺便也说一下“山阳”。淮阴、山阳,这两个古老的名字,是伴随着地球的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地球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山与河,我们的祖先根据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形状,根据河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给山与河起了名字。我们所处的山,叫钵池山,是因为该山为山子湖所环抱,形若钵盂而得名。我们所临的河,叫淮河,是因为该河的水最清而得名,最佳之水。(淮,从水、从隹,隹zhuī亦声。“隹”本指“鸟儿”,特指“鸟头”,引申为“高、精、尖”。“水”与“隹”联合起来表示为“顶级水”“水至清”。本义是最清洁的水。)我们的祖先根据地球在太阳系的运行规律,发明了阴阳学说,对山与河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定性: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河北为阳,河南为阴。钵池山南的大片土地,皆叫山阳。河流叫山阳渎、水塘叫山阳池、湖泊叫山阳湖、淮河上的大湾叫山阳大湾、码头叫山阳码头、驿站叫山阳驿站、城池叫山阳城。划了一定范围有县治所的行政区域,叫山阳县。山阳,不是因为某某某的封地叫山阳,山阳始得名的。山阳是最古老的名字。有少数人也自称是“山阳人”。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皆叫淮阴。查寻史册,叫淮阴的非常少,只有淮阴市、淮阴县、淮阴驿。但有不少人,特别是文人雅士、商贾富豪,好称“我是淮阴人士”。为什么称自己是淮阴人士呢?因为最古老的淮阴县就出了韩信,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寓意自己是有才之士。老淮安古代文人雅士署名多用“淮阴”作为籍贯,图为吴承恩《圣井铭并序》碑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淮河以南的大片淮阴土地,都被以钵池山为主体的江淮丘陵,山南的大片山阳土地所覆盖了。真正属于淮阴的土地是很小很小的,就剩下古淮河以南(水阴),盱眙到钵池山江淮丘陵残丘以北(山阴)的狭长的菱形地带。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淮阴不等于淮阴县(郡),淮阴是广义的,淮阴县(郡)是狭义的,只有确定了行政建制,明确了管辖范围才能叫淮阴县(郡)。在行政建制执政的期间里,管辖范围内所发生的好坏事件,都是执政者的业绩。当行政建制被撤销后,管辖范围换了主人,管辖范围内所发生的好坏事件,就是新主人的业绩了。【二】“淮阴市”碑的“市”字
淮阴市碑的“市”字,不是“城市”的市字,是“集市”的市字、“市场”的市字。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生产资料、生活物资、农副产品的交流,在广大的农村,是在“集”上进行的,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是在“市”上进行的。春秋战国末期,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接着大汉帝国又统一中国426年,在这期间,中华大地上进行物资交流的“集”与“市”,已逐渐形成。经过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360余年的历史演进,到隋统一中国,接着大唐帝国又统治了中国近290年,中华大地上进行物资交流的“集”与“市”,早已成熟。特别是隋、唐两朝城市建设的“坊市制度”,已经很规范,坊市制度中的“坊”,就是居民住宅区,“市”即市场,是买卖场所。坊、市按城市规划分区设置,不得混杂,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三】“淮阴市”的诞生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欲称霸中原,北上伐齐,开凿邗沟,沟通江淮。开凿邗沟的目的是军事需要,然而邗沟开通后,大大改变了苏中平原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风水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军事上讲,大大提高了苏中平原的战略地位,从经济上说,大大促进了淮河两岸与长江南北的水上往来,促进了水上贸易、物资交流、经济繁荣。在我们古山阳这块土地上,邗沟边诞生一个“山阳码头”这是很自然的;从邗沟贯通,到公元前223年秦王灭楚,已经261年,在这期间,山阳码头已经发展成了山阳镇、山阳城,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在这期间,山阳城内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的大市场——淮阴市,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叫“淮阴市”呢?在山阳城里诞生的市场,总不能叫“山阳市”吧,因为在古淮河南岸,所以起了“淮阴市”。“淮阴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经济是基础,广义的“淮阴”二字,一旦与经济结合,就形成了“淮阴市”,这是古淮河下游最早形成的,也是苏北地区最大的集贸市场,它将对农耕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对我这一段推论,有的文史专家说,缺乏佐证资料。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必然取得的结果。不需要有佐证资料。如果一定要有佐证资料,也不是没有,我仔细研究司马迁老前辈撰写的《淮阴侯列传》,先生在韩信受胯下之辱一节中写道:“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我咬文嚼字,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一市人皆笑信”,就说明当时韩信所在的山阳城,早就有了“市”,而且就叫“淮阴市”,是“淮阴屠中少年”欺辱韩信的。【四】“淮阴县”的诞生
为什么要写“淮阴县”的诞生?因为淮阴县是在淮阴市诞生以后,在淮阴市的基础上才诞生的。也就是说先有“淮阴市”,后有“淮阴县”。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国,置淮阴县。李斯根据秦始皇废除封建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战略思维,选中了山阳城作为第一个郡县——淮阴县的治所,其理由有四:1.山阳城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与苏中湖荡平原的交汇地带,淮河与邗沟的交汇口,水陆交通的要冲,南船北马的策源地,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2.山阳城的地理环境也很好,西北有钵池山,逶迤苍翠,香烟缭绕;东南是射阳湖,桅樯林立,波光闪烁;东北有淮河上天然的水关,守护着入海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3.山阳城自邗沟开凿(前484年),山阳码头诞生,到秦王灭楚(前223年),261年中,已经发展成了山阳镇、山阳城,而且城池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置山阳城为淮阴县,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司马迁老前辈在《淮阴侯列传》中写道:“信钓于城下”。告诉人们韩信钓鱼是在“城下”,不是在城内,而是在城外。先生还写道: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说明当时“城”“乡”差异已经很明显了。我咬文嚼字,从先生的论述中,佐证了山阳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4.山阳城周围的经济环境也很好,西北隅的相家湾,是淮河下游最早形成的河岸集镇,到秦王灭楚时,已经是苏北地区最大的手工业集镇了。邗沟开凿,沟通江淮,大大促进了太湖流域与淮河流域的经济往来,在山阳城内,已经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的集贸市场——淮阴市,这是苏北地区最早形成的集贸市场。于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前223年,将“淮阴”二字,与政治相结合,以山阳城为治所,组建了“淮阴县”。这就是“秦置淮阴”的由来。【五】“淮阴县”被废除
前201年,汉高祖听信汇报,说韩信谋反,于是将其捆绑带回洛阳,后又赦免了他,将其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因为韩信是从山阳城的淮阴县提剑从戎的),并将淮阴县及其周边地域封为淮阴侯国,赐予韩信,但将韩信幽禁于长安,让他编撰兵书。到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诱杀于长安。在汉高祖看来:“你小小的淮阴县,要颠覆我大汉政权,我岂能容你!你韩信本领再大,我也不能用。杀!”韩信被杀,淮阴侯国被废除,淮阴县制也随之被取消。从此,就没有了淮阴县建制。在山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山阳县、射阳县、山阳郡、临淮郡就先后登场了。以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是秦始皇废除封建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第一县,也是历史长河中,众多个“淮阴县”中的第一个淮阴县,但是个短命的淮阴县。从前223年秦始皇宣布成立,到前206年秦国灭亡,淮阴县在秦帝国时期,仅存在了17年。从前206年大汉帝国成立,到前196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被废除,淮阴县在大汉帝国时期,仅存在了10年,总共仅有27年的寿命。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却诞生了“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并留下了他可歌可泣的故事。
乾隆皇帝南巡至淮安作《过淮安城》诗中云:“汉淮阴是晋山阳”
所谓的“汉淮阴,晋山阳”,“汉淮阴”就是指前206年到前196年这10年时间。在随后大汉帝国统治的415年中,没有一朝皇帝敢违背开国皇帝高祖的圣命,恢复“淮阴县建制”。据史料载:“秦汉时期码头镇及大清口一带,只有‘下相’、‘曲阳’之称,从无‘淮阴’之谓。”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史学界研究秦汉历史时,遇到“秦汉断代”的主要原因。【六】“淮阴市”依然存在
大汉帝国废除了以政治为中心的淮阴县,但废除不了以经济为中心的淮阴市。经济是基础,经济市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菜市、肉市、粮市、布市、骡马市等等,无奇不有,市场一旦形成,你想废除也是废除不掉的。“淮阴市”依然存在。在大汉帝国统治的岁月里,古山阳城是水陆交通的要冲,南船北马的策源地,对大汉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位于山阳城里的淮阴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淮阴市场的存在,淮阴市井的繁华,受历朝历代的政治、战争、自然灾害等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朝代,“淮阴市”的规模可能或大或小,市井也可能时而繁华,时而冷清。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推动经济社会向前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经过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360余年的历史演进,到了隋朝,特别是大唐帝国统治的岁月里,山阳大地上的淮阴市进入了鼎盛时期。唐代诗人温庭筠、陈羽、刘禹锡分别在这里留下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等美妙的诗文。我们可以从中窥视到当年的繁华盛景。《钵池山志》中有对板闸钵池山爱莲亭的位置记载:“距淮阴城北十五里”,“淮阴”即指今淮安区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有的史志资料上载“淮阴仍存在”。这是错误的,应该是“淮阴市仍存在”。史籍上、地图上只标注“淮阴”二字,这是很不严谨的。作为权力象征的淮阴县治已经不存在了,但作为经济社会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淮阴市依然存在。由于不严谨的记载或叙述,以至于用“淮阴”代替了“淮阴市”,进而造成了史学家们又把“淮阴”视为了“淮阴县”来研究,造成了很多混乱的记述。【七】“淮阴市”碑
“淮阴市”在秦始皇置淮阴县以前就存在了,也就是说在楚国统治的岁月里,淮阴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发展了。当时有没有立石刻碑,不得而知。什么时候有“淮阴市”碑的,没有见到史料记载。按照中华文化的传统习惯是应该有碑记的,按照后来隋唐城市规划比较健全的坊市制度,也应该有石刻的。我认为:“淮阴市”在诞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当时是战国后期,秦楚大战的年代,市场也还没有成熟,立石刻碑的可能性不大;秦始皇置淮阴县后,继续征战统一中国,统一中国后,又忙于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等改革,为“淮阴市”立石刻碑的可能性也不大;到大汉帝国时期,老山阳城地处南船北马的转换地带,经济繁荣,淮阴市得以发展,但大汉帝国对“淮阴”二字心怀记恨,为“淮阴市”立石刻碑的可能性也不大;到了三国时期,魏国都城在河南许昌,忙于从河南调兵经淮河到邗沟下长江与东吴作战,根本不会考虑山阳城里的淮阴市,更不会为其刻石立碑。我认为:“淮阴市”碑,很可能是在东晋朝竖立的。理由是:西晋灭亡后,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逃避战乱,纷纷南迁,他们由泗河入淮河到末口,由邗沟南下。由于原南方贵族,不愿意北方世族及平民去富裕的江南,占据他们的地盘,所以大批北方世族及平民,都滞留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苏中平原。东晋时期的山阳城,已经是苏北大地上的一座郡都,很多世族及平民,到了山阳城后,就不再南行,他们在山阳城定居。随着人群的大量聚集,淮阴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过六七百年的经营实践,市场也越来越成熟,朝廷为山阳城建筑了新的砖墙城池。与此同时,也为“淮阴市”刻石立碑。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我甚至认为这块晋碑,一直到宋元战争才被毁坏。随着人口增多,随着经营内容扩大,有的大坊巷中产生了小市,有的大市场中产生了小坊,到晚唐时期,到北宋时期,城市的坊市划分已经很紊乱了,不可能到处立碑。【八】明代的“淮阴市”碑
据《明史》记载: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漕运左军、都督府佥事王廷器,对年久蚀损的淮阴市碑进行了重修。这段简短的文字告诉我们:明代王廷器是重修了淮阴市碑,不是新建了淮阴市碑。说明以前就有“淮阴市”碑,是因为年久蚀损而重修的。年久蚀损的碑是哪个朝代建的,不得而知。朱元璋在统一中国前,就看中了山阳城这块风水宝地,置淮安府,治所山阳城。山阳城里的“淮阴市”,在淮安府的管辖下,繁花似锦。明朝建国初期,主要精力都放在漕运事业上,没有人顾及“淮阴市”石碑的损坏。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王廷器才对年久蚀损的淮阴市碑进行了重修。140余年后,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淮安知府刘大文又重修了淮阴市碑并题写了碑文。新中国成立后,发现了明朝重修的“淮阴市”碑,它已经被镶嵌在上坂街路西,北头第二家,山东籍倪姓人家,楼房的北山墙里。我在他家修理自行车时亲眼见过这面石碑,“淮阴市”三个大字面朝南,清晰可见。石碑上有没有其它小字,我没有注意。石碑的背面是否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字迹,更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地说:1959年8月,我考上大学赴南京前,那块石碑仍然镶嵌在倪氏人家的山墙里。此碑后来何时从山墙里取出,安放在何处,遭受到何种对待,我就不知道了。据说,这块明代的“淮阴市”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砸毁,残碑现在保存在勺湖公园碑廊里。我因腿疾,没有去勺湖公园碑廊进一步研究。这块明代的“淮阴市”碑在府市口上坂街北头发现,更加有力地说明历史上的“淮阴市”石碑,就是竖立在淮安府市口的。【九】现代的“淮阴市”碑
现在位于淮安区北门大街南首西侧的“淮阴市”碑,是1987年北门大街拓宽时,在府市口原碑址30米处,仿照明代原貌复建的。据说复建工作是由城建部门负责的,潘正凡局长主持的。据淮安区原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锡贵先生介绍:这块碑的正面刻有“淮阴市”三个大字,碑亭两边有碑联,上联为“王孙遗址”,下联为“国士流芳”,碑的背面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两侧有警示联一副,上为“文官下轿”,下为“武官下马”。石碑的正面和背面的文字,皆由李锡贵先生根据领导提供的文字要求亲笔书写。当时书写时市面上没有宣纸出售,用旧报纸拼接,在地面上按原样复制,颜体字书写,基本与原碑一样。我第一次见到此碑,是2005年春节回淮探亲时,我阅读了石碑上的所有文字,不加思索地自言自语道:“太好了!应该!太应该了!”因为“淮阴市”这三个字,这个名字,就诞生在我们淮安(老山阳城)这块土地上的,“淮阴市”碑理所当然地应该竖立在我们淮安区这块土地上!2019年秋,我回淮定居后,在进行“淮阴侯韩信身世探析”研究过程中,曾两度对府市口“淮阴市”碑亭产生质疑。特别是这一次,我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第一次是对碑亭里石碑是一块石碑两面刻字,还是两块石碑合亭竖立,打了问号。“淮阴市”碑是进行物资交流、经济贸易的集市碑、市场碑,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是人伦表彰碑,是属于政治范畴的。我认为市场碑和故里碑应该分设在两个地方,尽管地域概念相同,但合二为一不尽合理。说老山阳城、老淮阴县、老淮安市(县)是淮阴侯韩信的故里是确切的,说淮阴市是韩信的故里,尽管韩信曾在淮阴市受过胯下之辱,也是很牵强的。第二次是我见到百度上介绍:“淮阴市碑原为当年授封韩信为‘淮阴侯’时所立”。我感到很奇怪,史学界怎么把“淮阴市”与“淮阴侯国”又混为一谈了呢?韩信是遭刘邦得知谋反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的,怎么会为他的“淮阴侯国”立碑呢?如果立碑,也应该是“淮阴侯国”碑,而不是“淮阴市”碑啊。再说,“淮阴市”比“淮阴县”诞生得早,比“淮阴侯国”诞生得更早。这次,我对“淮阴市”碑亭两边的碑联“王孙遗址”“国士流芳”进行了推敲,“淮阴市”碑的真实身份变了,它原是一个“市场碑”“集市碑”,怎么能配得上“王孙遗址”“国士流芳”的碑联呢?我对“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两侧的警示联“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也进行了推敲,韩信是何许人也?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西汉开国功臣,被贬的淮阴侯。他有没有资格享受这样高规格的礼仪待遇?是值得我们文史界仔细推敲的。我怀疑这“淮阴市”碑亭前后两侧的碑联是现代人增加的,原碑是镶嵌在山墙里的,没有碑亭,更没有亭联。仿照明代原貌复建,原貌何在?【十】无耻的谬论
近年来,淮阴区的一些文史专家,连篇累牍地在百度上发表谬论,说什么“淮阴市碑原先树立在今淮阴区马头镇”,说什么“(码头)镇中曾竖立的镌刻‘古楚淮阴’的石牌,后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府市口了”。请问:码头镇什么时候有过“古楚淮阴”石碑的?它“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府市口”怎么就变成“淮阴市”碑了呢?太可笑了,不懂得历史,不知道羞耻,贼喊捉贼,盗窃了老淮安的文化资源,还说“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府市口”,不敢说“淮阴市”,说什么“古楚淮阴”,不能自圆其说。连“市”字的内涵都不知道,真是无耻无知之极。正告:淮阴区文史界的专家们,“淮阴市”这个名字是诞生在我们老淮安(老山阳城)这块土地上的,淮阴市碑理应竖立在我们老淮安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