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芃篙君的第306篇原创
本文大概135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悲观者总以为自己的客观的,他们只是少走了一步——发现问题,但是没有去想如何解决问题。
01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上周碰到一位老朋友。他讲了这么一个人,挺有意思。
他说,我们团队有一个人,很让人郁闷。
芃篙问,怎么回事?
他回答说,如果要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给人的感觉很悲观。但是又总能让人无话可说。
芃篙有点好奇,能再具体点吗?
他想了想,比如说,团队面临一个困难,想去解决。他就会说,解决这个困难,这里存在某某问题,那里也存在某某问题,很难解决。
芃篙说,这个人说的问题,确实也是问题所在?
他一拍巴掌,是的。所以说有点让人无话可说。不过,他说的问题,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解法。或者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芃篙笑了笑,说畏难可能有点过分,因为事情确实有风险。
他点点头,是的。最后事情也基本上解决了。只是这个过程,让人感觉有点难受。
这种类似于悲观,又不至于阻塞解决问题的状态,确实容易让人困扰。但是,也可能是只是状态和沟通上的问题。这位兄弟一定是悲观者吗?也不一定。贴标签容易,解决问题比较难。
02 悲观可能也是客观的
有一句话叫,悲观者往往正确。
悲观者往往正确的一部分原因是,悲观者的观点,往往是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性的。他们描述了问题在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风险。或许真正的悲观者会放大这部分的作用,但不能说他们的观点不合逻辑,不能说他们是胡说八道。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所谓悲观者发表一些偏悲观的观点,只是为了强调问题并没有那么乐观,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背上一定风险,才可能达成目标的。根源是认为,过于乐观可能反而导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认为出于为团队整体更加负责的角度来讲,需要泼一泼冷水,适度降温。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多样的,贴标签只能提高一定的辨识度,但是却容易忽略大量的细节。虽然某些观点看起来很悲观,但依旧勤勤恳恳做事的员工,或许只是缺少更成熟的沟通技巧或者做事方法。
03 不妨再往前走一步
核心问题出在哪?
出在我们只讲了问题悲观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讲可能存在的解法。或者说,我们只在否定某些解法的全面性或者可行性,但是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法。
误解就从此发生。
什么误解?
误解就是,我们似乎并没有积极地帮助团队解决问题,总是在唱反调。
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没有继续讲,怎么样才是行的。甚至没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尝试找更多的解法。从角色上讲,大家都是一条船上往前划的人,我们需要该掌舵的掌舵,该划船的划船。结果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认为,你是站在岸边喊别划了,没用的。自外于人。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充分发挥悲观中的客观性,并且同时努力去找更多的可行性。同时,以更合适的沟通方式,来促进问题的解决。什么样的话是一对一沟通来讲,什么样的话是团队大会议的场合来讲,要能林德清楚。
其实,这也仅仅是在原有状态,多走了一步而已。
相关链接
关注芃篙君⬇️,每日获取思考与践行的认知更新...
可获取软考备考资料;
亦可加微信探讨开发者、职场与管理、IoT行业等话题;
共同成长,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