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芃篙君的第【337】篇原创
本文适合在软件行业发展的朋友。大概2600字,阅读需要9分钟。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今天我们开始第一部分,”更高效“。
软件本身就是围绕效率的东西。社交软件提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率;企业软件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各种工具平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直到 AI 这种软件出现,甚至产生了一种革掉搞软件生产的程序员的命的趋势。
所以,从中年程序员的视角来看,效率确实是第一要命的东西,也是突破现在所处阶段的基本要素。
01
可能不同的人,对自己关于效率的状态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团乱麻似的,根本没有提效的空间;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就是最高效的,没有必要去做什么提效。
但是,如何衡量效率,是一个麻烦事。
我们先把效率放到一边,因为提效并不一定是目标,而是一种路径。
芃篙曾经讨论过一位大佬讲的 6-4-2 法则。
这个方法的最大用处是给出了一个时间应用的指引。如果你想更进一步,那么你的时间分配应该是有规划的。
用 60% 的时间完成日常 100% 的工作 用 40% 的时间完成对普通工作来说,具备突破性质的事务 用额外的 20% 的时间,完成探索性的事务
所以,以突破阶层为目的的话,提高效率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因为我们至少需要以 60% 的精力去完成 100% 的常规事务。
我们且不提另外的 4 和 2 怎么做,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个效率问题。
而 6-4-2 这个方法的第二个重大作用,就是指引我们发现日常的时间到底都投到了哪个方向。
参考芃篙之前的文章,定义好你的普通、突破和探索型事务——这里可能就是一个难关,再老老实实记录一个月。回头看一下这组数据,你会非常有收获。
02
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大概率大家的问题与解法也不一样。
这部分,我们就聊一聊典型的提效点。
说到典型,我们不妨把日常的工作事务分成两个维度。
第一个分类维度,是事务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这件事是你自己就能搞定的事,还是需要其他人配合才能搞定的事;
显然,做事的效能跟参与这件事的人数,是有必然联系的。
从程序员的角度来举例的话,可能也需要考虑事务的粒度。
比如,常规来讲,编码这件事理论上程序员自己应该能搞定,但是粒度比较大的话:你要不要考虑需求细节的定义?或者,你要不要依赖其他端的 API?所以,编码本身也有独立的,也有依赖其他同事的。
第二个分类维度,是事务的突发性。也就是说,这件事是你原本计划就是这个时间来干的,还是临时插进来的高优先级的事。
显然,突发事件会打乱大家原本的工作计划,是大多数人效率方面的绊脚石。
对程序员来说,可能是痛点中的痛点了。临时拉你去开个什么会;突然蹦出来的紧急需求;火急火燎的客户问题;老板忽然发了一条信息,要帮他看个什么事情……
我们尝试把这两个维度,画成四个象限,事情就会比较清楚了。
第一象限,自己就能搞定的计划中事务。 纵享丝滑的意思,其实只是这件事自己有绝对的掌控权。具体事情效能可以做到多厉害,还是得看自己的能力。
第二象限,团队搞定的计划中事务。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就是说这种事得看情况。协作链路上磨合的很好、配合很默契,自然也是爽歪歪;但是,更多情况可能是,协同链路上存在一个陌生人,就得看运气。
第三象限,需要多人参与完成的突发事务。 效能地狱非常好理解,突发的紧急事务,还需要协调多人去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你来说的紧急事务,对协同链路中的某些人来说,并不紧急。
第四象限,自己就能搞定的突发事务。 最近比较烦,是指事情都在掌控之中,只不过自己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了。
这样一看,效能要怎么提升?规则看起来很简单,一共就两条。
规则一,所有的事务,想各种办法往第一象限去流动。
规则二,提高个人节点上,处理计划中事务的能力及效率。
换句话说,既然多人协同再怎么厉害,都不如一个人效率高,那么就在任何维度尝试消除不必要的协同;
既然突发事务总是会影响到计划事务,那就在任何维度尝试去降低突发事务的发生。
规则看起来只有几句话,不复杂,但是真正做到位,并不简单。
03
聊到这里,芃篙发现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会发现,我们在讨论这些规则时,搞得多少有点抽象。
抽象的典型表现就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具体咋做,好像还是搞不明白。
所以,在关于效率的后续内容里,我们尽量从各个象限的典型场景出发,聊一些具体细节事务,以及对应的处理方式。
抽象的理论,通过细节的补充,才会更加实事求是。
第二个问题,你会发现,转移象限这个事情,可能并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这里的”能力“,可能是职位,可能是职责,也可能是个人影响力。
比如,我想把一个需要四个部门协同的事务,搞成三个部门的人来就行了。但是我就是一个普通员工,我们有流程定义权限啊,怎么办。
这里对应的是一个视角的问题,我们在全盘看效率问题时,其实并不是在个人视角来看问题。
如果是基层员工,那么就至少需要以基层管理者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是基层管理者,那么就至少需要以中层管理者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是中层管理者,那么就至少需要以高管的视角看问题。
虽然,跨级思考未见得想得正确,但是是必要的。谁来帮你去矫正,谁来帮你去落实,当然是你的上级。在好的组织里,支持型的管理者有义务帮下属解决这类问题,特别是结构型的问题。
并且更重要的是,组织内的效率提升,关乎所有人的利益。
在这里,反二极管思维的灰度思维很有作用。也就是说,你不一定需要百分百的解决所有问题,哪怕你只是让你的老板,帮你斧正了你从他视角看问题的思路,就是一大收获了。问题能解决多少,是多少。
第三个问题,你会发现,我们讨论了两个维度,分析了半天,最终需要解决很复杂的象限转移的问题,才轮到讲个人能力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是先提升个人能力吗?
这其实只是分析的思路,跟具体实践的先后没有关系。如果你是一个中年程序员,芃篙默认你的能力是 OK 的;如果你是刚刚入行的新手,可能先把技术和经验搞上去,整体的提升效率会更高。
无论在哪个阶段,抱着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任何一件麻烦事,才是提升能力的基础。
后面的内容,我们重点对待第一个问题,来细化每个象限具体的场景。
相关链接
关注芃篙君⬇️,每日获取思考与践行的认知更新...
可获取软考备考资料;
亦可加微信探讨开发者、职场与管理、IoT行业等话题;
共同成长,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