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芃篙君的第328篇原创
本文大概2200字,阅读需要7分钟。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这个月中上旬,杭州发生了一次热点事件。大概是被描述成外卖小哥和保安大哥之间的冲突。虽然距离上并不远,芃篙依旧不了解这件事的所有真相,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关于这件事的谣言。
01 谣言飘过
以前总有这样的测试实验,比如一群人排成一行,只允许一个传一个,跟第一个人说“母鸡下蛋”,到最后一个人被穿成“公猪上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在自然的情况下,总是会发生衰减和突变。
放到时事热点上来看,这种传播又加上了一个非自然的条件。
不是没见过谣言,是真的第一次实时感受到谣言。当天下午,有好心的朋友提醒芃篙,晚饭可能吃不到了,因为没人送外卖了。很惊讶,于是乎就收到了这么一个聊天记录。
“起义”、“暴动”、“女大学生”、“兼职”、“下跪”、“尊严”,咋说呢,可能还挺符合传播学的吧。怎么吸引眼球怎么说,完全不顾及客观事实。就直接的嘈点就是,搞这个内容的人,是不是对“起义”这个词的定义存在什么误解……
没多久,公安平台发布通知,把事情也讲得很明白了。
很明确,外卖小哥,男性;
保安拦下了,没让下跪;
确实有聚集,但是芃篙可以证明,当晚的外卖没耽误收货……
有一本挺有名的书,里面的观点说,人类能从万物中发展成智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八卦之心”,大概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特点。大家都喜欢听故事。
单纯从谣言这个角度来说,芃篙见过一种灰色模式。会有人专门组织类似“吃瓜群”,这个群里专门放各种各样的八卦信息,只负责传播,不对内容负责。通过这样“劲爆”的内容把人聚拢在一起之后,发广告或者做引流,大概也是一种生产不负责任的内容的一种利益上的理由。
02 对错
如果一定要给这件事分个对错的话。
那么,首先能完全明确有错的,肯定是造谣者。造谣者唯恐天下不乱,只是单纯的基于自己的利益和想法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对事情本身没有帮忙解决问题的意愿,也没有效果,甚至起到了负面作用。
然后,就是事件的当事人。当事人有三方。
第一方,就是外面小哥。小哥弄坏了公区物品是不存疑的,为了生计崩溃到下跪,也是不存疑的;
第二方,就是保安大哥。有人弄坏了小区公区物品,职责所系,拦下这个人是应该的。谣传说有辱骂外卖小哥的言论。客观上看,不太可能,因为实在没有必要。从警方通报上看,没有对应的描述。
第三方,就是聚集而来的外卖小哥群体。这部分疑点有点多,他们为什么来,来了之后的诉求是什么。谣言讲得自然不可信,通告上也没讲。
最后,就是第三方,外卖平台。因为自从通告出来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就把矛头对准了外卖平台。根源是外卖平台的激励奖惩机制,驱使了外卖员赶时间。不赶时间,就没这么档子事,对吧。但是反过来讲,曾经有段时间,网络上也盛传俄罗斯外卖员悠闲的送货视频,想必大家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服务吧。
这么盘下来,事情变得很有趣了。
外卖小哥,确实弄坏了人家东西,听说最后外卖平台出了这个钱。每个人着急的时候就会犯错,没办法避免。幸好这次不是交通事故;
保安大哥,人家职责上就是要看护小区秩序和财物不受损坏的。拦住人不让走没啥问题,只要没有刻意为难,也谈不上有什么错;
其他呼啸而来的小哥们,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出发点以及什么诉求,但也就是聚集,又没有闹事伤人,至少通告上没有讲有啥出格的事儿发生。那么好像也没啥问题;
至于平台……平台也及时介入处理了。如果要平台改规则,那么第一个涉及到同行竞争;第二个涉及到消费者体验,其实也就是多方博弈;最后还涉及报酬分配和激励的规则。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一时群体情绪影响的。
03 可能存在的解法
首先,对于谣言的治理。从公共资源来说,谣言治理应该由平台和公共部门来做,也确实能看到一些动作和方法。从个人角度讲,无非就是不传谣、不信谣。但是,这里是双方面的,如果公共部门权威信息,足够全面、详细、有公信力,那么谣言本身就只是一时的。
然后,就是外卖与保安体系性的问题。有一位大佬讲,外卖员和保安的冲突是系统性的。因为保安要对小区各方面大事小情负责,外卖员由于赶时间,有容易横冲直撞,因为各种大事小情。所以,在职责设计上,两个工种就是存在对抗性的。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外卖柜这种东西是真心好。但是,外卖柜一般存在于办公楼、医院这些地方,大家接受度很高。对于居民小区来说,谁还不想外卖上门呢。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本来想解决保安和外卖员的矛盾。转化成了外卖员和消费者的矛盾。
最后,对于平台来说,或许可以真的考虑优化骑手的激励机制。但是激励机制这种东西,就是为了要更高的效率,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基本的安全。如上文所讲,这次其实还是小事,如果真是电瓶车类型的交通事故,那就更严重了。所以,平台应该可以从更全局的考虑整个系统的健康程度。
比如,是否可以给出更细化的外卖场景,同时利用技术,把抢单变成合理调配的,劳逸结合的分派方式。好比司机驾驶到一定疲劳度之后,需要休息一下。送单强度积累多长时间之后,派发一两个不需要赶时间的单。
比如,是否可以解决消费者不愿意放外卖柜的问题。发优惠券也好、类似于绿色环保那种不要一次性餐具的激励也好,引导消费者多走几步路。
相关链接
关注芃篙君⬇️,每日获取思考与践行的认知更新...
可获取软考备考资料;
亦可加微信探讨开发者、职场与管理、IoT行业等话题;
共同成长,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