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芃篙君的第312篇原创
本文大概2100字,阅读需要7分钟。
已经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这句酷酷的道理,叫做“筛选大于培养”。正好前几天聊了一点空降管理者的事情,这俩话题大概有那么一些相关性。芃篙在这里仅仅是做一些个人视角的解读,还算不算个人的定论,所以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01 筛选大于培养
提到“筛选大于培养”,大概能想到三个案例,可能不一定恰当。
第一个是,早年间的苹果手机。相对其他智能手机而言,苹果手机的定价在早年间是一骑绝尘的。十年前就有所谓“土豪金”的定义。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苹果使用高定价,来筛选高价值的用户——既然舍得花大价钱买手机,那么在软件付费上,大概率就不在意一些小钱了。并且,高定价下带来的高等级的身份象征,也是给消费者带来的额外品牌溢价。当然,放到今天,这个结论自然就弱上几分了。
第二个是,某位自媒体大佬的策略,叫不争论、争论就是你说得对。他的逻辑是,我的时间有更有价值的事情等着做,没必要跟某个读者辩个对错。你觉得我的观点对,那就关注、打赏、进星球;你觉得不对,就取关走人。后台评论管理的逻辑很简单,有逻辑的反对,放出来不回复;无脑谩骂就一律拉黑。甚至,在某些节点他会主动发一些比较刚性的观点,来“洗粉”,也就是主动让一些不坚定的粉丝主动脱粉。这也是一种筛选,只筛选同伴,在建立信任的前提下,进一步筛选合作伙伴。大概是一种高级打法。
第三个是,来自于《奈飞文化手册》。书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叫奈飞只招募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定义是,成年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能知道奈飞可以给他什么。两边方向匹配的时候,就像成年人一样努力做事;两边不匹配的时候,就像成年人一样离开。类似的前置筛选,还有亚马逊的抬竿者机制,以及阿里的闻味官。尽管后者在当下的网络环境里往往处于一个被嘲讽的地位,但是客观的讲,在招聘环节尽量招募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人,是无可厚非的。招聘本来就是一种筛选,不能说不让企业去筛选更适合自己的人。
所以,看起来是这样的。
苹果这样的企业在筛选它的用户;
成功的自媒体大佬在筛选他的读者;
不少大厂在筛选它的员工。
02 成本
但是,似乎我们也很难就此就认定筛选是大于培养的。
苹果虽然看起来通过定价筛选了用户,但是苹果手机作为划时代的产品,它的产品定义也在时时刻刻培养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只不过,由于苹果的先发优势和卓越的产品能力,它的产品会引发用户的热捧,培养用户的成本,不能算高。
自媒体大佬虽然在筛选他的读者,但是同时,也要关注到他也在不断地通过输出内容,来强化自己的观点与内在的逻辑,来影响更多的读者,尝试把更多的游客读者转化为粉丝读者、把粉丝读者转化为星球读者。所以,他也在做培养读者的事情,只不过选择了屏蔽掉跟黑粉读者辩论这件吃力不讨好的、额外的事情。
大厂虽然在招募新员工,并且是尽量招募符合自己企业文化要求的员工,并不意味着大厂就不会培养内部员工做管理者或者技术专家。大家都知道,大厂里面虽然绩效未见得透明,但是晋升体系都是有迹可循的,也就意味着内部岗位的培养升级是自称体系的。并且,每年大厂都会招募应届毕业生,某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学生是一张白纸好作画,从应届生培养起来的自己人,会有更深度的企业认同。在什么时候招人?在扩招的时候,在汰换的时候。对应的不是内部不能培养,而是内部人手不足或者培养周期太长。
所以,筛选是否大于培养,可能核心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去考虑,筛选的成本与培养的成本相比,选哪个更合适。
03 灵活应用
我们把话题切回到团队管理的用人这部分来看。
是否是“筛选大于培养”,其实可以有更详细的参考方案。比如说,某个小组需要一个技术管理者来负责,那么是选择从老员工里培养,还是选择招募筛选新人的方式呢?
芃篙认为,大概有这么几个步骤可以参考。
首先是,定义这个岗位的具体要求。这个技术管理者最终需要带领团队达成哪些目标,做出哪些业绩。
然后是,根据成事三角形来判断。要达成这些目标做出这些业绩,这个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状态(动力)、以及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最后是,衡量团队内的老员工,大家谁的状态上更加符合、谁的能力上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培养或者自学的方式达到要求;同时对比招募到这样一个人,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再对比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希望人选什么时候可以正常的把团队运转起来。
这样就有了结论,到底是内部培养,还是外部招聘。
而这样的思路似乎又印证了之前讨论过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我们需要永远考虑在这个阶段去为下个阶段做准备。试问,假如一个员工,如果在把事情做完的同时可以始终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完成任务之外,始终扩大视野、扩大个人影响力。这样的员工在状态上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在能力上也是可以快速培养的,有这样的备选存在,但凡有合适的机会,谁还会冒着空降管理者水土不服的风险,非要去走招聘筛选的路线呢?
相关链接
关注芃篙君⬇️,每日获取思考与践行的认知更新...
可获取软考备考资料;
亦可加微信探讨开发者、职场与管理、IoT行业等话题;
共同成长,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