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论坛 | 精彩回顾: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分论坛

财富   2024-11-04 17:33   北京  

20241025日下午,第四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分论坛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9教室举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璐、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赵书艺作为点评专家出席分论坛。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陈祥熠主持,来自厦门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的五位博士生参与了本次论坛的论文报告和交流讨论,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参会。

分论坛会场实况

厦门大学刘雪君汇报了《研究生教育与创新生产力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一文,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创新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及时空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生产力及二者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但尚未实现优质耦合协调,协调度平均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趋势,因此我国应聚焦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拔尖创新研究生人才;发挥高耦合地区溢出效应,减少区域间差异水平。随后两位点评专家肯定了文章的研究主题创新性、机制和数据方法的合理性,并结合研究所使用的机制、指标及文献丰富度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厦门大学刘雪君汇报

厦门大学张迅汇报了《校企合作办学中企业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探讨了企业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感知成本直接负向影响参与行为,感知收益通过参与意愿间接正向影响参与行为;指令性规范直接正向影响参与行为,示范性规范通过参与意愿间接正向影响参与行为;感知行为控制既能直接正向影响又能通过参与意愿间接正向影响参与行为;组织间认知信任显著增强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且进一步增强参与意愿在感知收益、示范性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参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应当根据校企间不同认知信任水平,围绕成本补偿、奖励支持、权威引导、舆论宣传和权益保障等方式,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随后两位点评专家分别从调节变量、模型解释等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

厦门大学张迅汇报

苏州大学秦静怡汇报了《高校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演化机制分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一文,探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了产学研合作水平,且高校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双向促进关系;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促进了产学研合作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却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负向作用;我国高校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区域异质性明显。因此,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水平,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有效路径。随后两位点评专家分别从选题创新性、指标选取及其设计与内涵等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

苏州大学秦静怡汇报

湖南大学刘伟豪汇报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逻辑与实证检验》一文,多维度实证考察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高校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机制渠道推动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高等教育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更为明显,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我国应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中西地区教育政策供给体系,增强高等教育的传导效果,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要素的跨区域循环机制。随后两位点评专家分别从指标选取、结论阐释、数据处理的精细化等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

湖南大学刘伟豪汇报

北京大学杜思慧汇报了《超前还是滞后:高职专业动态调整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一文,创新性地构造产教结构耦合度指数评估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需求间的时序关系,经测算发现,整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需求基本同步;分样本来看,双高院校专业结构适度超前于区域产业结构,非双高院校专业结构则较区域产业结构有所滞后。基于此,提出加强区域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共享、完善高职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和评估管理等对策建议。随后两位点评专家分别从研究选题与国家战略的结合度、选题意义等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

北京大学杜思慧汇报

在点评专家和博士生们的热烈交流与讨论中,第四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分论坛圆满落幕。


文字|伦佳悦 徐雅静

摄影|伦佳悦

排版|伦佳悦


|往期回顾

■ IEE 动态 | 精彩回顾:第四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 博士生论坛 | 精彩回顾:教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 IEE 动态  | 精彩回顾:建设教育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三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 IEE动态|迈向共同富裕:教育的作用与机制探索——第二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 IEE动态|“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回顾·反思·展望” ——2021年第一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论坛



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  

教育经济研究所秉承北京大学“开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聚集了一批知名学者,形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色。

 研究所依托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以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重心,致力于探索教育经济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名,来自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思想敏锐,训练有素,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除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研究队伍外,研究所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多年来,研究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国内同行专家评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201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ENDING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是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