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人才培养 | 冯沁雪: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

财富   2024-07-17 17:01   北京  

编者按     


学位论文体现了同学们不惧挑战,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自2020年开始,推出“学位论文推介”专栏。

向读者介绍教经所培养的硕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2021级教育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生:冯沁雪


指导教师: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



研究背景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20年内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进而转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本专科、研究生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抬升,已经超越1100万。持续高速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供给,加上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大规模重大突发紧急事件、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等冲击下的不稳定的市场环境,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除了就业数量上的总量性压力,“史上最难就业年”还体现在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并存、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企业岗位需求与大学生供给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失衡,及高校单位就业毕业生呈“L”型下降的相对起薪、与高学历不匹配的较低的就业质量上。

为了缓解就业容量不足、质量较低、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十四五”规划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定位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加强待就业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兜底帮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是扩容提质、优化结构。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从扩大劳动力需求、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等角度,在宏观层面提出创造知识技术型岗位、组织大规模就业指导培训、定向帮扶待就业毕业生等多项举措,力图提升高校毕业生落实率、就业匹配度、就业能力和求职效率,引导毕业生形成积极理性的就业观念。

聚焦到微观层面,高校毕业生个体在增强个人就业能力、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从而提升落实率、求职效率、就业匹配度等方面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是就业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且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忽视专业兴趣、大学生专业兴趣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缓解高等教育出口端的就业问题,需要回溯到高等教育入口端和过程中的专业选择与培养。作为与大学生专业选择、学习、培养、发展等相关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在改善就业结果方面发挥了可能的积极作用。

研究理论与问题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专业与兴趣的匹配促进专业、兴趣、职业三者的匹配,有利于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结果。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专业兴趣会通过促进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尤其是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发挥、人力资本要素中能力的发展影响其就业结果。根据人职匹配理论,专业兴趣越吻合,毕业生越偏好与自身兴趣和能力倾向相契合的职业,从而促进人职匹配、提升就业质量。根据就业满意度理论,专业兴趣对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不同层次需要相关的就业满意度、对尚未满足和已经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毕业生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信号筛选理论,专业兴趣促使学生获得更高的专业排名,给雇主发送有关人职匹配和专业能力的信号,雇主根据信号筛选出人职匹配度更高、能力更强的毕业生。根据就业能力理论,专业兴趣会通过提升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通用型和专业型就业能力、绝对和相对就业能力影响其就业结果。根据职业选择理论,专业兴趣来源于个人特征、背景、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又与这些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或搜寻行为,进而影响就业结果和绩效表现。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处于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来说,专业兴趣在就业质量决定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同。

因此,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CCGES)”课题组收集的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聚焦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单位就业毕业生和处于待就业状态的毕业生;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其就业数量、就业匹配、就业质量的影响,使用逐步分析法探讨人力资本/信号、就业能力、职业选择等因素发挥的中介作用,分毕业生的内部特征(家庭背景、学历专业)和外部环境(学校环境、单位职业)采用交互项回归的方法展开异质性分析,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等准实验方法挖掘专业兴趣与就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期从就业效率和公平的角度为毕业生个人、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提供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

第一,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在改善就业数量、就业匹配和就业质量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在就业数量方面,专业兴趣有助于毕业生提高实际就业落实率和求职成功率。在就业匹配方面,专业兴趣能帮助单位就业毕业生提升专业匹配度,促进教育匹配、避免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提高能力使其达到甚至超过工作需求,降低能力不足的概率。在就业质量方面,专业兴趣对单位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尤其对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高层次需要相关的单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大。专业兴趣基本吻合和非常吻合分别能将实际就业落实、专业匹配度提高一级、就业总体满意度提高一级的比率提升约40%60%1.5倍和8倍、1倍和4.5倍,其效应量足以帮助人文类专业毕业生弥补甚至逆转相比热门专业在就业数量和满意度方面的劣势。

第二,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信号、就业能力、职业选择、就业匹配是专业兴趣影响就业结果的机制。学习时间在专业兴趣对求职成功率和过度教育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学习成绩在对实际就业落实率、求职成功率和能力匹配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在对实际落实率、求职成功率、过度教育和能力匹配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专业能力在对专业匹配的影响中也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求职次数在对求职成功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专业对口和施展才干重要性在对专业匹配和能力不足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专业对口重要性在对过度教育的影响中也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学习时间、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求职次数,专业对口、符合兴趣、发展前景、施展才干重视性和专业匹配、过度教育、能力不足均在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第三,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高校毕业生中存在显著差异。分家庭背景来看,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低层次需要尚未完全满足、家庭背景较差的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工作地点满意度等与低层次需要相关的就业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大于低层次需要已经基本满足、家庭背景较好的毕业生。分学科类别来看,低层次需要已经基本满足的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独立自主性满意度等与高层次需要相关的就业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大于低层次需要尚未完全满足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与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相比,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起薪及工资福利、个人发展空间、独立自主性满意度等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大。专业兴趣对家庭背景较差、学历层次较低、学校资源较匮乏等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毕业生的积极作用更大,有助于弥补弱势群体的就业结果劣势,可以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同时促进不同类型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政策建议

首先,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在专业选择和学习中,应当注重专业与兴趣的吻合及专业兴趣的提升,通过在感兴趣的专业深入学习和探索,同步提升专业和通用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选择与专业兴趣匹配的工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做准备。

其次,对高等院校来说,在招生录取和学生发展中,应当关注学生专业兴趣的匹配与培养,通过设定灵活的专业录取机制等,帮助学生了解、找到和选择与兴趣相匹配的专业,在专业培养中重视提升专业兴趣、增强专业素养,引导其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鼓励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再次,对用人单位来说,在人才筛选和激励中,应当选拔专业兴趣匹配且与职业相吻合的高校毕业生,为其提供对口的岗位、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待遇、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人职匹配,提高高层次人才留存率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对政府部门来说,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中,应当鼓励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自由度,帮助学生选择与兴趣相符的专业,宣传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吸引人才,筛选有兴趣、有能力、有追求的学生进入国家发展急需专业,帮助专业兴趣匹配的毕业生落实高质量就业。

此外,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参与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各个角色都可以为毕业生专业与兴趣的匹配发挥作用。对学生家长来说,应尽早帮助子女开展生涯规划,尤其是深入了解高校的各个专业,从而尽早确定专业意向和志向,有目标地培养专业兴趣,让子女能够顺应兴趣和本心进行专业选择。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来说,应当多组织生涯规划指导类的活动,将生涯教育的思想融入校内课程和课后服务,鼓励教师参加生涯规划类培训,邀请往届毕业生、专业的生涯规划师等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和体验不同的专业和职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对生涯规划类培训机构和教师来说,应该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增强专业能力,紧跟不同专业和职业的变化,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专业和职业信息,通过专业的测评帮助学生确定专业兴趣,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便捷、低价、优质、可靠的生涯规划服务。

创新与贡献


其一,在理论分析与框架构建层面,本研究以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为核心,将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多个经典理论联系起来,构建了解释专业兴趣匹配如何影响就业结果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定量分析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总结的整体影响、影响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发现专业兴趣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人力资本,验证了相关理论、丰富了理论内涵、拓展了理论边界、深化了经典理论。

其二,在实证研究补充与改进层面,本研究关注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这一尚未被学术界深入分析的主题,使用最新的、能较好代表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探究专业兴趣如何影响包括就业数量、就业匹配、就业质量在内的多维度衡量的就业结果,量化了专业兴趣的积极作用,考察学习时间和成绩、专业和通用能力、求职次数和观念、就业匹配等的中介作用,并分毕业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展开异质性分析,采用因果推断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对现有文献予以补充。

其三,在研究发现与实践启示层面,本研究不但证实专业兴趣匹配有助于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找到学用匹配的工作、获得更高的就业总体满意度,而且发现专业兴趣能够提高求职效率、促进学历匹配、提升就业能力使毕业生更能胜任工作需求,且对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高层次需要相关的就业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大,同时还对弱势群体存在更明显的积极影响,既能提升就业效率、又能促进就业公平,为毕业生个人的专业选择与发展、高校的招生录取与培养、用人单位的人才筛选与激励、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策制定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往期回顾

■ IEE人才培养 | 陈得春:研究型大学教师薪资激励效应研究

■ IEE人才培养 | 孙正:教育能否促进社会信任?——来自《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证据

■ IEE人才培养 | 杨琦:需求型资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

■ IEE人才培养 | 金红昊: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大学学业衔接的影响研究

■ IEE人才培养 | 张文杰:同城新建校区对老牌本科院校经费配置的影响研究

 


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  

教育经济研究所秉承北京大学“开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聚集了一批知名学者,形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色。

 研究所依托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以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重心,致力于探索教育经济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名,来自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思想敏锐,训练有素,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除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研究队伍外,研究所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多年来,研究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国内同行专家评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201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ENDING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是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