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人才培养 | 董申:家庭背景对高考专业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的影响

财富   2024-07-25 17:00   北京  

编者按     


学位论文体现了同学们不惧挑战,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自2020年开始,推出“学位论文推介”专栏。

向读者介绍教经所培养的硕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2020级教育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生:董申


指导教师:马莉萍


家庭背景对高考专业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的影响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目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仍然很不均衡,不同家庭背景的考生在就读大学类型及专业类型方面仍然存在差异。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弱势群体学生进入优质大学的政策,有效提升了教育机会公平,但是学界对专业选择的关注较少,尤其是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学生的专业志愿填报进而影响录取结果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也是事关教育公平的重要议题。

本研究从结构、行为、结果多方面剖析高考专业志愿填报行为和录取结果,洞察家庭背景与专业选择各个环节的关系,并主要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高考时的专业志愿填报和录取结果呈现何种特征?学生的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如何影响其专业志愿填报?家庭背景弱势的考生是否会由于信息不对称、非理性选择等因素在专业志愿填报行为和专业录取结果上处于竞争劣势?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科尔曼报告》揭示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校资源分配以及学生成就的不影响。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会随着学业进行而逐渐减弱,由此催生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子女年龄越大,对父母经济和社会上的依赖就会越弱,从而削弱了社会背景对升学机会的影响。

MMI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会设法使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最大化,只有高阶层群体的教育需求饱和时,弱势群体的机会才增加。EMI理论认为,社会优势群体会设法保持优势地位,在教育差异主要表现为数量差异时,优势群体会获取数量优势;在教育差异主要表现为质量差异时,优势群体会获取质量优势。这些理论是对教育公平的群体性解读。

具体到个人的教育选择层面,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会通过理性分析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中,受到信息不完全、决策能力不佳的限制,人的行为往往只能体现出有限理性。比如大学报名和录取匹配,就体现出复杂的决策行为。双边匹配理论很适合分析这个问题,它着眼于用博弈论解释双边匹配市场中的行为。本研究运用双边匹配理论对专业录取的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机制开展稳定性、防操纵性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构建了衡量专业志愿填报决策行为和录取结果的一系列指标,并基于某省16所地方本科院校、两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和与之匹配的高考行政数据,按照“家庭背景→信息获取→偏好形成→专业志愿填报行为→专业志愿录取结果”的逻辑线索展开研究。

研究框架图

本文首先使用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方法对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和录取结果特征做出画像,展示专业选择行为和专业录取结果的结构性差异,以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倾向性;其次,使用回归分析检验家庭背景对信息获取、偏好形成、专业志愿填报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机会利用率、技术效率、专业离散度等专业志愿填报策略性指标的家庭背景差异;最后,使用回归分析、Fisher组合检验等方法分析家庭背景对专业志愿录取的影响,重点分析专业志愿期望达成度、分数溢价、专业兴趣匹配等专业录取结果性指标的家庭背景差异。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教育机会分配的MMIEMI理论做出回应,探索教育选择和教育公平方面的启示。


研究结论

第一,大学专业选择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有限理性选择行为的双边匹配过程,家庭背景弱势考生在信息获取和偏好形成上处于劣势。考生志愿序列中不同次序之间的专业比例、考生志愿专业和就读专业的比例均存在结构性差异。考生在家庭背景和各种信息的影响下做出偏好各异的专业志愿填报行为,通过专业录取机制下的博弈获得各有优劣的匹配结果,说明大学专业选择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匹配市场。考生在大学和专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上存在明显差异,家庭背景弱势考生更倾向于自己查找资料,而家庭背景优势考生更倾向于求助老师、亲友、辅导机构等外部信息来源。家庭背景弱势的考生了解大学和专业的程度较低,在信息获得质量上呈现劣势。考生的志愿填报偏好也存在差异性,家庭背景弱势考生更可能出现“没有偏好”的盲目性,而家庭背景优势考生倾向于形成明确的偏好。

第二,家庭背景弱势考生对专业录取规则的了解相对不充分,专业志愿填报的具体行为体现出双边匹配策略上的劣势。充分利用专业录取规则给予的匹配机会、填报更多志愿是一个占优策略,但家庭背景弱势考生在机会利用率上处于劣势。专业志愿排序的逆序现象是技术效率较低的体现,不利于考生的匹配。处于家庭文化资本弱势和家庭社会资本弱势的考生表现出较低的技术效率。家庭社会资本弱势的考生具有明确的风险集中偏好,倾向于集中填报同类专业。具有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的考生倾向于填报新开设专业,承担信息风险来换取社会热点专业的潜在收益。。

第三,家庭背景弱势考生在专业选择的匹配结果上存在劣势,但家庭背景的不同维度对专业兴趣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家庭背景弱势的考生在专业志愿期望达成度上呈现劣势,更不容易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更容易被专业调剂。考生的高考分数在专业志愿匹配过程中发挥着市场价格的作用,处于家庭背景弱势的考生在专业志愿录取中需要付出相对较多的高考分数,以较高的分数溢价达成专业匹配。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弱势考生对被录取专业具有较低的专业兴趣,但家庭社会资本优势考生的专业兴趣也较低。策略类指标机会利用率、技术效率较高的考生虽然相对不容易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但有利于避免被调剂和退档。专业离散度较高的考生也降低了退档的风险。专业志愿填报策略上存在优势的考生能以较低的分数溢价实现专业匹配。

第四,平行志愿机制对考生的专业志愿匹配更加有利,志愿填报指导有助于实现考生的专业兴趣,这些措施更有可能弥补家庭背景弱势考生的劣势。在专业录取阶段,与顺序志愿机制相比,平行志愿能够显著降低考生被专业调剂的概率、提高专业志愿录取次序、降低分数溢价,而且对家庭背景弱势考生的作用更大,具有改善弱势群体录取结果的意义。在专业兴趣方面,就读于示范高中仅对城市考生发挥了兴趣提升作用,农村考生的专业志愿排序与自身兴趣的结合程度也不如城市考生紧密。发挥农村示范高中的作用、提供与考生兴趣相结合的志愿填报辅导等信息支持,对家庭背景弱势考生的价值更大,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潜力。


政策启示

专业选择是高等教育起始阶段的关键节点,由于教育机会和信息资源的有限性,专业选择中的公平问题值得关注。本研究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招生方式,降低高考专业填报的复杂性,并在大学阶段提供二次专业选择机会。在专业选择中,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既符合自身兴趣、又满足录取要求、还具备填报技巧的专业志愿填报方案。专业选择越复杂,弱势考生的信息劣势可能越大。建议加强高考选科和大学专业布局的衔接设计,降低专业选择复杂度,以大类招生和显性通识教育等方式推迟专业选择的时机,为学生提供转换专业的机会。

第二,在大学提档后的专业录取阶段全面实行平行志愿。目前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录取规则基本由高校自主决定。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各高校,在专业录取阶段全面实行平行志愿机制,并尽量避免政策性落榜,促进匹配质量和教育公平。

第三,增强专业选择信息的丰富度和透明度。在国家层面全面加强大学专业目录、高校教育评估、学科评价等资料的信息公开,确保弱势考生能够通过便捷的免费渠道获取信息,保障教育选择的信息公平,弥合城乡信息差距。

第四,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涯教育和志愿填报指导。建议优化农村高中的生涯教育和专业选择指导,将专业前景、职业常识方面的知识制度化、体系化地引入高中课堂,加强高中生专业选择的主动性。加强针对弱势群体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技术指导,提高专业志愿与自身偏好的吻合度。



研究贡献与创新

在理论方面,从双边匹配理论出发,至教育机会分配理论落脚,构建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专业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拓宽了教育公平的理论视野。在实证方面,建立了衡量专业志愿填报行为和录取结果的一系列指标,并利用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背景在专业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中的显著影响,印证了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在实践方面,从志愿填报机制、信息支持、生涯教育、志愿填报指导等方面,面向考生及家长、高中、大学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可行性建议。



|往期回顾

■ IEE人才培养 | 曹宇莲:高校空间布局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

■ IEE人才培养 | 冯沁雪: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

■ IEE人才培养 | 陈得春:研究型大学教师薪资激励效应研究

■ IEE人才培养 | 孙正:教育能否促进社会信任?——来自《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证据

■ IEE人才培养 | 杨琦:需求型资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

 


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  

教育经济研究所秉承北京大学“开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聚集了一批知名学者,形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色。

 研究所依托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以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重心,致力于探索教育经济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名,来自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思想敏锐,训练有素,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除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研究队伍外,研究所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多年来,研究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国内同行专家评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201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ENDING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是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