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23级硕士
教育经济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基于高考专业选择的视角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2023级硕士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自动职业编码与语料库复核研究
职业数据是社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业类型繁多、结构复杂,大型社会调查通常使用开放式填空收集职业信息。通过职业编码,受访者填报的非结构化文字描述得以转化为结构化的数值型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便利。但实践中的职业编码工作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人工职业编码不仅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而且容易受到编码员经验与主观判断的影响,所产生的误差难以复核,这限制了大规模社会调查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
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改革对生源分布的影响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数量庞大的学生主要通过高考,依照特定的招生录取方式被配置到各个高校,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安排中的重要一环。在招生录取中,志愿填报模式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生源在高等学校之间的分布,进而可能会影响学生、高校乃至社会人力资本的分布与积累。2003年以来,我国有30个省份的高招志愿填报制度陆续经历了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的改革,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平行志愿的实施对高校录取的生源质量有何影响?这一影响对学生培养、高校发展以及高招制度完善有何启示?
生校匹配相关的理论文献涉及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认为平行志愿具有更好的效率、公平和抗操纵性;相关实证研究普遍认同平行志愿模式的上述优势,但也有研究指出其强化了“唯分数论”,增强了高校录取生源的内部同质性,且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录取的学生并不具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基于此,本文统计了31个省(市/自治区)于本科一批录取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时间,使用全国270所一本高校2005-2015年的高考招生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Staggered DID),研究了平行志愿改革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了生源在高校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平行志愿提高了一本高校的生源质量,这种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整体生源质量和文科生源质量上。平行志愿对高校生源的影响存在着较强的异质性:985高校和211高校的生源质量提升比较明显,其他高校的生源质量则随之降低;东北部地区的高校面临高分生源的流失,其他地区高校录取到了更多高分考生;以地方高校的生源质量下降为代价,高分考生向央属高校集中;生源在不同类型高校间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提升了志愿填报的效率和公平性,同时也加剧了高校生源的层级分化。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采用的因变量和样本更具代表性,对生源质量的衡量考虑了历年考试难度的差异,使用了能够进行横纵向比较的相对指标,且样本覆盖范围更广。第二,现有文献重在讨论不同录取模式下考生的填报策略差异及对录取结果的满意程度,却较少关注高校生源质量的变化。本文聚焦于平行志愿实施前后生源在高校间的配置,且考虑了不同高校所受影响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为评估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分析高校生源质量、进而制定更有益于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平行志愿填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分数优先”情况下的公平配置,又使得高校生源在成绩分布上呈现层级特征,无形中在高校间划分了更加清晰的界限。在此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平行志愿对人力资本积累有何影响犹未可知。同时,平行志愿导致的生源分布变化也提醒我们,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和战略的实施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同步发展与完善不可或缺。
社会政策
家庭背景、阅读惯习与阅读素养——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数据的发现
1.党宇,华中科技大学,《科研项目参与对硕士生在读期间学术志趣生成的影响研究》
2.黄松洁,华东师范大学,《“替代”抑或“促进”?技术进步对职校生就业的影响研究:逻辑机理、微观证据与响应机制》
3.簡義龍,台北科技大学,《嘉義縣市未來13年學校關閉的預測:使用基於代理人模型來應對少子化浪潮》
4.兰誉铮,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监测评价的积极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建模》
5.裴晓强,北京师范大学,《Peer Social Skills and Adolescent’s Cognitive Ability Development》
6.盛益健,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资源禀赋的城市创新产出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 2009-2022 年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7.史博洋,中国人民大学,《Centralization Puzzle: Compulsory Fiscal Reform and Education Expectation》
8.王芳,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元分析》
9.徐亚楠,北京体育大学,《精准扶贫政策提高了脱贫县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吗?——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政策评估》
10.赵瑞雪,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科教融合时空演化研究》
|往期回顾|
■ IEE动态丨2024年北京大学第三届“教育经济学前沿与中国实践”暑期学校圆满收官
■ IEE 人才培养 | 2024年北京大学第三届“教育经济学前沿与中国实践”暑期学校上课日记(一)
■ IEE 人才培养 | 2024年北京大学第三届“教育经济学前沿与中国实践”暑期学校上课日记(二)
■ IEE 动态 | 2023年北京大学第二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前沿与中国实践”暑期学校圆满收官
■ IEE 人才培养 | 北京大学第二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前沿与中国实践”暑期学校上课日记
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
教育经济研究所秉承北京大学“开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聚集了一批知名学者,形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色。
研究所依托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以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重心,致力于探索教育经济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名,来自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思想敏锐,训练有素,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除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研究队伍外,研究所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多年来,研究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国内同行专家评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201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