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润慈公益基金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研究课题专家研讨会”,课题组邀请全国知名科学家、脑科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人才研究专家、大学校长、基础教育阶段校长园长、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企业负责人、教育科技企业负责人等50余人,深度研讨拔尖创新人才识别与培养之议题。
合影
参与本次研讨会议主题演讲和圆桌研讨的嘉宾包括洪啸吟、陈光巨、褚宏启、张晓黎、丁小浩、岳昌君、周海涛、薛贵、朱永海、马莉萍、范皑皑、韩立福、朱瑞、孙林、周金燕、彭庆辉等高校学者,张东升、崔海雁等学会和社会组织专家,以及孙万等企业家参与本次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线下召开与线上直播同步进行形式。
致辞|张晓黎 书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教授致开幕词。张晓黎书记强调了拔尖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国家竞争力构建中的核心作用,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石。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事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跨越教育、文化、科技及产业的复杂系统工程。在全球综合国力与科技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教育界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应兼具国际视野与自主精神,既要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也要坚定自主人才培养的道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关注三大关键点:一是推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过程评价;二是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积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数据与案例;三是建立有效机制,助力人才脱颖而出,回应时代与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致辞|岳昌君 所长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岳昌君教授做开幕式致辞。岳昌君教授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力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国家竞争力的来源已从人口数量和知识积累转向了原创性技术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正是驱动这一技术创新的基石。基于这一认识,教育经济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高考改革来精准选拔人才、高校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以及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核心议题,旨在研究如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致辞|张东升 教授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教授张东升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他强调,当前,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是新时代国际教育的光荣使命。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发挥的奠基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必须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亲身体验创新的过程和乐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课题研究与实践结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途径;二是搭建国际资源交流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三是问题导向,为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帮助。
致辞|崔海雁 副秘书长
润慈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崔海雁先生发表欢迎致辞。他介绍,润慈公益基金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害救助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润慈公益基金会积极贡献于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大局,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同发起本次研讨会,期望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深入对话,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研究带来新的洞察与解决方案,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崔海雁表示,希望本次研讨会的智慧碰撞,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促进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与贡献,为国家的人才战略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演讲|洪啸吟 教授
主题演讲|薛 贵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脑与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薛贵教授,发表了题为《脑科学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策略。薛贵强调,当前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认知能力的多维度是识别和培育拔尖人才的关键。针对特殊教育方案的争议,他提出,虽然特殊班级能够提供针对性强的教育资源,但也可能影响学生的社会情绪发展,因此需寻求平衡。所以,应该构建以大脑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聚焦大脑能力的素质教育”“尊重大脑差异的精准教育”“符合大脑规律的高效教育”“围绕大脑塑造的全景教育”。最后,薛贵分享了其“学习力模型”,强调有机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动机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并呼吁依据人脑发育和学习规律,建立一个普惠且连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教育与脑科学的深度融合,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主题演讲|岳昌君 教授
岳昌君教授发表了题为《全球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题演讲,从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了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二八现象”显著,该现象凸显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社会经济进步的推手在于思考者(thinker)、创造者(maker)与销售者(trader)的互动,而中国亟待培养能产出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顶尖人才。复杂情境下的分析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同时个体的弹性、内驱力、自我意识、好奇心与持续学习能力也是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软技能+技术力”将成为个体竞争力的关键组合,包括问题解决、创新想象、人际沟通、技术应用及生涯规划能力等。在谈及具体培养策略时,岳昌君强调,应当注重个体比较优势的发挥,提高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激发并培养专业兴趣,以及持续弥补能力素质的短板。他倡导个性化与定制化的教育模式,尊重并利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行动力,同时强化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并呼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学业增值评价。
主题演讲|周海涛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教授以《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选育的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洞察与策略构想。周海涛指出,我国虽尚未针对此类人才制定专门法律,但已将建立健全其教育体系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周海涛聚焦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选育的四大核心问题:识别、配置、培育以及参与主体的整合。首先,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甄别与选拔,应建立兼顾过去、现在、将来的持续性识别工作模式,构建关键节点测量、递进项目选拔、持续跟踪评估的动态识别模式,提供多节点、多学段、多时期的识别机制。同时,按照“特殊关注+服务保护”的思路,加强对小众群体的特殊关注与有效支持。其次,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配置,要按照教育的连续性原则,遵循智能积累与知识递进的规律,内容安排、探究场景及配置方式需整体规划与优化,确保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深度。再者,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寻求知识融通、时空联通、生活贯通的新型学习模式。其次,把跨界学习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路径。最后,统筹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圆桌论坛主持人|丁小浩 教授
上午的圆桌研讨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丁小浩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教授、中国教育科学院韩立福研究员、深圳联合飞机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孙万参与研讨。研讨嘉宾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型人才观”的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丁小浩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向与会者提出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她表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学术领域的突破,更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她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应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张东升则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学校应在课程建设、教师能力、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一套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他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提供丰厚的土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圆桌论坛|孙 万 总经理
孙万结合自己在联合飞机的企业工作经验,对高科技企业的拔尖创新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是先进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我国在多领域从跟随到超越的关键所在,需要高校培养出不同类型的拔尖人才。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应当拓展到人才发展的各个阶段,开阔视野,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他建议高校和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根据行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和培养方式,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针对企业自身的拔尖人才培育、识别和使用,需要加强企业拔尖人才的运用及团队保障,发挥拔尖人才的最大价值,提高中国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参与中国发展进程。
圆桌论坛|韩立福 研究院
韩立福提出,基础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土壤,中小学课堂到大学课堂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能力建构的过程。基础教育应推动传递式课堂向建构式课堂的转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主题演讲|陈光巨 教授
陈光巨强调,教育应面向人人,惠及全体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力和专注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陈光巨详细梳理了创新概念的多元化内涵,他提出应当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揭示了人才成长过程中智能的差异性及多元性需求。应形成全面多样化的人才观,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拔尖创新人才是基因、个体、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格、兴趣、机遇是核心要素。基础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习过程、重视个体差异、强调知识联系、注重综合素质、关注歧态发展、引导多样思维、鼓励创新创造,营造自由民主、创新审辨、合作包容的学习氛围,发现、发展、拓展和培育个体才能。
主题演讲|褚宏启 教授
首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等同于“英才教育”的范畴。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最高级的能力素养。其次,英才是国家战略资源,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必须重视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地位。我国英才教育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应加快走出英才观念和认识误区,为英才教育正名;二是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英才教育政策,建立健全政策与法律体系;三是应制定多样性的英才儿童甄别标准,系统筛查、摸清底数,锁定英才教育的目标群体;四是应健全英才教育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英才教育模式,运用多种组织行为和方式方法培育英才;五是应当健全英才教育支持系统,重点加强英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英才教育研究质量,为英才教育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主题演讲|范皑皑 副编审
圆桌讨论主持人|马莉萍 长聘副教授
马莉萍表示,本次论坛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讨,提出了较多具有启发性的见解。她认为,无论拔尖创新人才是“拔”出来的还是“冒”出来的,都离不开教育环境的支持与滋养。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尊重不同学生的多样化特点,惯性因材施教的理念教育模式。
圆桌论坛|朱永海 教授
圆桌论坛|周金燕 副教授
周金燕首先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切入,提出相比于AI,创新能力或许是人类有别于AI的特殊智能。创新能力通常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两大维度,当前学校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强调甚于创新人格,对由开放心态、冒险性、好奇心等人格要素构成的创新人格关注尚且不足。聚焦何种“土壤”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培育的问题,她指出,时间资源分配或许构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要素。当前我国儿童时间使用被学校学习、家庭作业所过度挤占,可能对创新能力发展形成遏制作用。因此,在缩短学校教育时间的基础上,利用放学后时间增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可构成创新能力培育的途径之一。
圆桌论坛|孙 林 副教授
孙林指出,一方面,在传统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构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反面案例”;另一方面,伴随职业教育构成一大教育类型,在职业教育中也能对技能型创新人才进行识别与培养。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同样可以对技能型创新人才进行识别与培养。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可以发现那些具备创新潜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本次研讨会的最后议程为开放研讨环节,所有参会的基础教育阶段校长园长等围绕议题“面向未来的学校如何赋能创新人才成长”开展了热烈讨论。开放讨论环节不乏激烈的思想碰撞和精彩的观点交锋。基础教育阶段的校长、园长立足自身基层教育实践经验,围绕着未来学校教育如何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各位教育者共同探讨着未来学校教育发展趋势,寻求着适合各自学校发展的创新之路。
开放研讨丨魏连珠 校长
伴随开放研讨的深入,各位校长、园长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议题,例如,如何化解少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多数普通学生培养间的矛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否会加速“教育内卷”与“县中沦陷”?基础教育阶段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如何增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如何发挥对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能否纳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如何建立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推荐机制?学校教育如何加强同家庭、政府、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间合作,共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培植更广阔的土壤等关键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分享自己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见解与心得。
以上观点根据会议内容整理,已由发言人核定。
|往期回顾|
■ IEE 动态 | 精彩回顾:“大数据与教育评价”的会议成功举行
■ IEE 动态 | 精彩回顾:“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
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
教育经济研究所秉承北京大学“开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聚集了一批知名学者,形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色。
研究所依托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教育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以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重心,致力于探索教育经济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重大战略需求。
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0名,来自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种学科,思想敏锐,训练有素,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除拥有一支精干的专职研究队伍外,研究所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多年来,研究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国内同行专家评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格;2010年,教育经济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