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
1971年6月,我从西安调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攸县。月底,我到攸县革委会教育组报到,组长朱冬林不在,接待我的是谭祯祥,此前他不知有个王继志要回攸县工作,因而面带难色地说:没有学校好安排呀!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知识分子、臭老九,确实不吃香,尽管我是北师大毕业生,千里迢迢回来报效家乡,谁会把你当作宝贝?不要自作多情吧!顿时一丝凉意掠过心头。好在不一会儿,朱冬林组长回了办公室,我的调动手续原来是他签发的,见人已回来,就说:你调网岭中学工作,并给我签发了报到单。就这样,网岭中学成了我回攸工作的第一站。我在这里工作了整整三年,她给我留下了几个美好的回忆。
(一)群贤毕至桃李园。
网岭中学曾一度直属县管,名叫网岭附中,在县里有一定知名度。我调入不久,学校又更名为攸县六中,成了县办中学。这里聚集了一批知名教师,语文:邓艳文、谭一艾,这两位曾是我的老师,还有谭光华、廖明镜等;数学:曹翯筹、邱显清、何荣裕,还有徐端兴,我读高中时,他教立体几何;化学刘皇甫,后来被评为化学特级教师。那时几乎所有中学的任课教师都分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教研组,我被校长看得起,当了社科教研组组长。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有时为全公社的老师上观摩课。校长李阳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他虽然文化水平不很高,但威信很高。他雷打不动地抓政治学习,每个星期六下午少上一节课,这节课用于教师开会学习,李校长组织我们学毛著,学大政方针,他不会顾及路远的老师急于回家,硬是要把一节课拉长成两节课。我家住坪阳,离网岭二三十里,周六下午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二)最是难忘高三班。
那时贯彻“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全国初、高中学制都是两年,而且实施春季始业。我71年下学期接手高一年级高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并执教高三、高五班语文。高三班有学生40多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子弟,也有三四个省军区网岭五七干校的子弟。我的教书生涯中曾当过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唯独当网岭中学高三班班主任这一年半时间感到最轻松、最舒心。该班有三个特点:①班团干部最得力,凡维持纪律、开展活动、组织劳动等,不用我过多操心操劳,以李国立为班长的干部们全包了。②学生学习自觉,勤奋进取。那时,“读书无用论”泛滥,但高三班的学生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搞好学习,什么旷课、吊儿郎当、不交作业、考试舞弊等等,从无发生。③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不论在家务农,还是从军、从政、从教,都能有所作为。务农是多数,我与其中的朱英勇、游和平、游金良、刘祥希等偶有联系,知道他们靠勤劳和智慧致富,奔上了小康。从政的有李国立、贺国平、刘清见、尹晓岚等,从教的有易爱国、陈重顶、李美容、詹爱清、易余良等,他们与我联系机会相对多一些。我在为自己的学生而高兴的同时,觉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当高三班班主任时,仿佛看到了学生今日的影子!
(三)劳动歌声响四方。
文革时期,学校劳动多,网岭中学劳动更多。因为网岭公社有个里旺大队,该大队办了一所里旺中学,实行半工半读,湖南省将该中学树为榜样,组织人力编写了《共大红旗飘里旺》一书,号召全省教育学里旺,网岭中学理所当然更要学里旺,搞劳动。在我的记忆里,我自己或带学生参加的劳动有:①71年暑期,人还没到网岭中学正式上班,公社先要我一个人下到龙形大队搞“双抢”(抢收早禾、抢插晚禾),大队书记(名叫石奇)要我到敏冲生产队蹲点,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大约有一二十天。②带学生到慈岭大队摘棉花。③带学生到洞井大队甘溪塘生产队插秧。④我们老师下到北坪大队搞“双抢”,同时下去的还有攸师和攸县二中的老师们。⑤带学生从宏市河里捡石头,挑到网岭镇上邮电局一线公路边,作整修公路(即今天的106国道)用。⑥带学生在校内做红砖,为建教学楼准备材料。⑦带学生到柏树下公社祥背大队国营林场搬运课桌凳材料。当年网岭到柏树下未通班车,我们师生步行至少60里进山,然后吃住在祥背两个星期,每天上山把林场已裁好的木料木板担下来,上下山一趟至少10里路,一天担4趟。今天看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是真实的历史,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历史,锻炼了我们这一代人!
作者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