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期:一个革命家的女人的情怀一一回忆我的外婆陈闺华

文摘   2024-08-19 09:06   湖南  






                 

我的外婆一一陈闺华,19031223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1924年与新市老街的周华林结为夫妻。外公周华林是个有正义感有见识,思想先进的有志知识青年,大革命一开始,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婆在外公的影响下,义无反顾地支持外公的革命活动。(周华林事迹详见新江流韵微信公众号164期《周华林同志事迹简介》。


当时我县地下党领导人余雷、刘谭豪、谭志道等同志,下乡指导工作,传达党的指示,新市老街是地下党重要的活动地点。这里市井繁华,商铺林立,南来北往客商不断,人员集散络绎不绝。是攸县经济发达、政治活跃的重要集市。外婆家居住在新市上街街头,虽人来人往,是进出新市老街的必经之地,但上街商铺甚少,倒也显得幽静,出入便捷。因此外公家就成为了地下党秘密活动的集会场所。每逢集会,外婆笑脸相迎,倒茶递水,做饭炒菜,倾尽所能,热情款待。地下党开会时,都是在外婆家狭窄矮小阴暗的阁楼上举行。这时,外婆就会搬条小凳,坐在街头,或纳鞋缝衣,或与人聊天说地,一边眼观四方,耳听六路,担任站岗放哨的警戒任务。多少次面对敌特的监侦和骚扰,终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地下党的领导同志称赞她为红色哨兵。

在攸县地下党的领导和指导下,新市的大革命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里成立了攸县第一个农会一一新市()农会,外公周华林担仼农会委员长,还建立了新市码头工会。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政变,大革命失败。反动地方武装头目罗定卷土重来,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腥风血雨,血流成河。当时我外公周华林任新市(五区)农协会委员长,是反动头目罗定的眼中钉,肉中刺。外公周华林在白色恐怖中,在革命群众周良元的掩护和护送下,告別亲人,逃离家乡,走上了漫长、坎坷、曲折的革命之旅。反动派恼羞成怒,一怒之下,丧心病狂地一把火烧掉了外公、外婆的家。并悬赏捉拿外公、外婆。外婆在白色恐怖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外公安全转移,然后扶老携幼,东躲西藏,躲避反动派的追杀。

待风头过去,局势稍有缓和之际,外婆全家大小回到家中,房舍已成为一片废墟。外婆与全家老少,收拾屋场,用剩下的砖头、木料搭起了两间茅棚,作为棲身之所,艰难度日。

外公周华林逃离家乡以后,十多年间音信全无,吉凶难卜,生死不测。外婆整日以泪洗面,时时屹立街头,遥望前路,幻想有朝一日,心系念想的亲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其中艰难困苦,一言难尽。

在困窘艰难之中,不少人劝外婆改嫁,另谋生路。但外婆一言谢绝,说:我生是周华林的人,死是周华林的鬼,从一而终,我一定支撑起周家门面,我今生只等华林!″

外婆传统观念甚强,   外公离家外出时,已生育儿女,外婆担心独木难支,难以撑起周家门面,不念前路漫漫,又毅然决然地收养了一个养子,命名周汉元,希望兄弟二人,承先启后,以此发扬光大周家,用心良苦。

1941年,外公周华林越狱来到衡阳(详情参见新江流韵公众号165期″《越狱记》),通过党的地下组织与家中取得联系。外婆闻讯后,大喜过望。即忙叫养子汉元兄妹赶到衡阳,与父亲会面。并捎口信给丈夫:要丈夫安心革命,不要分心,她自会照顾好家。并千叮咛万嘱咐,以革命为重,万事小心,注意安全,平安归来。在衡阳,父子父女会面,相拥而泣,说不尽的心里话,相思情。外公询问外婆的状况,打听左邻右舍,又特地询问了当时送他出逃″的周良元情况,思亲思乡之情,溢于言表。由于形势所迫,外公、外婆,甚至于外公母子,终没能见上一面,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建国初期,解放军某部在新市驻扎过一段时间,该部有位军官叫张科长。一到新市就打听周华林的家,寻找陈闺华。张科长找到外婆后,告诉外婆:他和周华林很熟,听过他的课,受过他的教育。他还对外婆说:你是对革命有贡献有觉悟的人,你辛苦了!”张科长特地把外婆接到营地,给战士们作报告,讲述周华林同志参加革命活动的事迹,控诉反动派残害革命家属的罪行。报告会结束后,部队又请外婆们吃饭,给他们讲述革命的大好形势。张科长语重心长地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你们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的基脚打牢了,革命已在全国胜利了,你们担惊受怕的日子再也不复返了!”

1951年,外婆以外公周华林爱人的身份,和我县革命前辈余雷妻子、谭志道侄儿等一行5人参加了中央南方慰问团在茶陵召开的革命家属会议,并领取了相应的证书、证件、纪念章等。这是外婆最高兴最幸福的日子,她觉得她的一切辛苦,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957年,外公从外地给家里寄回来一份革命军属证明书″和一封家信,信中说:听別人转告,家乡有人对我在外面做什么说长道短的,今寄来的《革命军属证明书》,只作证明我在外面是搞革命的。你们绝不要拿这个‘证明书`去向政府伸手要照顾,我们国家现在还困难,如果你们找了政府的麻烦,我知道了,会批评你们的。″

外婆遵照外公的嘱托,为人低调,从不张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没向政府叫过难,伸过手,努立支撑这个家。外婆在世时,家中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用被反动派烧毁的房子残料搭成,矮少阴暗,生活仍然艰辛。1985年县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走访革命家属时,外婆眼泪长流,泣不成声地向他们诉说:旧社会,我华林为穷人,舍生忘死,离井背乡搞革命,我也操碎了心,受尽了反动派的歧视和迫害,到今天(1985),我这个82岁的年暮人虽说生活不算富裕,但我也知足了。因为周家后继有人,子孙满堂,有亲人陪伴,我对得起华林,对得起周家!″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政策,给予了外婆生活补助。虽说在享受这个待遇一年多之后,外婆就离开了人世,但她非常满足。她觉得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她,这也是她冒风险、作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回报。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到处斗走资派″、抓叛徒″、捉内奸,有人找到外婆家,对外婆说:周华林是叛徒,你要交代他的罪行!″外婆义正辞严地说:我只知道周华林参加革命的事情,其他我一概不知,我不相信他是叛徒。你们要批斗他,自己去找他!″那些人听后,只好悻悻而归。

1973年外公周华林病逝于江西九江老干所,由于种种原因,当外公的儿女们赶到九江时,外公的葬礼早已结束,儿女们见到的只有外公清瘦的遗像。

外婆闻此噩耗,如雷劈顶,痛不欲生,泪水长流,她泣不成声地说:今生长别离,来日只有阴间见!”

   19861228日,外婆走完了她无怨无悔的83个春秋!

   外公周华林、外婆陈闺华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值此二O二四年中元节特作此文以为祭。





新江流韵
《新江流韵》由攸县作家协会新江文学社、攸县诗词楹联协会新江诗社、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新市分会联合创办,是集诗词曲赋、散文、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地方乡土文学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