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医案17】
湿温误下,洞泄神昏
温病有白瘩发出,即说明系湿热为病,结合患者外热不扬而里热甚炽、胸痞、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病属湿温湿热并重。其治当用甘露消毒丹、王氏连朴饮等化湿清热。 但医者迭进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以芳香宣化卫表之湿,且药性温燥。治湿偏于表而不及其里,治热用药偏温,致使发热 16日,病情有增无减。舌红边尖绛而干,错语而神志欠清,似有湿浊蒙蔽心包的趋向,但医者误为热结胃腑,以小承气汤戕伤脾阳,此一误而再误。患者3日未更衣,与病中进食少有关,其下脘胀满而不硬,按之隐痛,不按则不痛,与燥屎内结的绕脐痛或腹满痛、按之硬显然有别。叶天士虽有“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之说,但他紧接此文即补充曰:“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 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叶氏对宜下与不宜下讲得很清楚,后学者不得断章取义,只有全面领会,临证方不致误。
吴某,49岁,1949年8月27日初诊
在辨证的时候,时间很重要,同样的体质在不同的季节,产生的病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风寒,在夏天和冬天得不一定是一样的病,冬天的风寒,可能得“麻附辛”(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因为被外面的寒邪裹挟;夏天很热的时候着了寒气,很容易得“大青龙”(注:大青龙汤方)。
发热16日,外热不扬而里热甚炽(体温39.6℃)
表面的热如果明显,会面红耳赤,跟小孩子发烧的时候一样,小孩子发烧嘴唇通红、面赤、浑身摸着滚烫,这是外热。患者外热不明显,可能看起来跟正常人差不多,但是里热甚炽,体温39度,会出现舌红黄。
刚开始得伤寒的时候,浑身很冷,虽然发着高烧,但舌苔正常,这时候的热在表,里面还没有热,是从里往外驱寒,得伤寒、中风、狐惑病,都有可能。一旦发现舌苔变黄,就说明里面有热了。所以辨舌苔时,不能马上断定,还要观察其变化。比如小孩子刚开始发烧舌苔正常,烧三五天后,舌苔开始变黄,说明里面有热了,这时候光清外热不够,还要去清里热。里热甚炽,就可能舌有黄苔,或烧得很重时,小孩子口气腥热,一张嘴口气特别重。
有汗,颈项胸背遍现白㾦。
有汗还发着烧,证明一定不是伤寒,伤寒是没有汗的。
白㾦是类似于痱子,刚刚出生的孩子,大人给捂得很严实,捂得胳肢窝、脖子都出白水泡,有个小水头,就是痱子,属白㾦的一种。
口渴不喜凉饮
如果一个人发烧39℃,出着汗,口大渴,抓着水咕嘟咕嘟喝,喝了就出汗,这是白虎汤证,白虎汤证有“四大”:口大渴、身大热、汗大出、脉洪大。
如果是发着高烧,口渴,给他喝水,他只抿抿,喝一口就不喝了,这是湿温。
白虎汤好比是沙漠气候,湿温是热带雨林气候。白虎汤证是阳明既热又燥,喝了水立刻气化,身体不存水,因为存不住水,导致津液流失,热就很高。
如果身体同样很热,但里面全都是水,像以前农民地里的谷堆子,堆起来之后闷住了,里面既热还湿,又不透风,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发酵冒烟,这种状态就是湿温。
以前我还说过一个最好的例子:烧柴或是竹子的时候,尤其是烧竹子,如果是湿的,前面烧着了,后面就会冒小白泡,干的就不会。人体的象跟天地自然的象一模一样。白㾦多会起在背上,因为背属阳。
尤其是小孩子,如果发烧躺了几天,背上烧得起一个个小白泡,做妈妈的几乎都见过。为什么小孩子容易长痱子,长大就不长了。脾主湿,因为小孩子先天脾胃弱,没有运化利湿的能力,就容易生白㾦,起痱子。小孩子是肾气强、脾胃弱,所以小的时候要注意养脾胃。搞清楚了白㾦是湿温,就可用专门对治的湿温汤“猪苓加黄连牡丹汤”,好用的很。专治小孩子起水痘、白㾦、痱子。如果孩子小不愿意喝汤药,就去掉阿胶,药汤熬浓一点擦身体,效果是一样的。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起白㾦是湿温的典型症状。以后见到发高烧,起白㾦,舌苔黄、胖大、湿拉拉的,不像白虎汤证那种舌苔干、带毛刺,就是湿温汤证,这个理法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有,不学古本,往往会乱开方子,要么当成温病治,要么当成白虎汤治,或者辨成葛根汤证,还可能当成桂枝汤证了。
脉濡数,舌红、边尖绛而干,苔黄腻。
濡,是有水;数,是有热;苔黄有腻,就不是干黄,是上面还有一些水之类的东西。
迭进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栀豉汤等无效。脉证合参,病属湿温,其邪蕴伏脾胃。
虽然开的都是后世的药,但是他辨对了,还挺厉害的。后世中医很多都能辨对,但开的不是经方,是后世组合的方子。之前批判过一个人,他说传承了很多家传的秘方,很多这种传承都是糟粕。真传就该传黄帝和岐伯(中医的祖师爷)的。现在很多家传只是祖传的一个秘方,如果理法不正确,就是幺蛾子。没有理法,开不对方子。
既然治脾不应,不妨转以治胃。于是“按图索骥”,询知下脘胀满,按之隐痛而不硬,近3日未曾更衣,暮夜神志欠清,有错语之象。
用药之后,下脘胀满,按之隐痛而不硬,近3日未大便,这也是湿温,一发烧整个腑气都不通了,不通自然大便就没了。这种三天不大便又是湿温,先治湿温,湿温治好了大便自己就通了。湿温属湿,属于太阴病,太阴病是忌用大黄下的,只能利湿。
如果是小孩的积食发烧,要先治积食。积食也会发高烧,如果平时就湿气重一样会导致湿温,这种情况就要先通大便。
暮夜神志欠清:当人腑气不通时,就会昏沉,人没精神。
有错语之象:谵语。
转辗思维,认为湿已化热,误为热结胃腑,胃热上扰宫城。治予小承气汤釜底抽薪。药用:大黄(后下)、枳实、生山栀、豆卷、带心连翘各9g,厚朴4.5g,黄连3g,竹叶卷心30片。
用小承气汤是犯了太阴病不能下的禁忌。
药后大便五行,质先溏而后濡泄,脘胀甚而且痛,并增泛、呃逆。
把中焦下空了,里面没有气了,就会呃逆。
太阴病误下,一是造成心下痞,心下结硬;二是下之利不止,下空了。如果太阴病误下拉五六次,出现脘胀、腹胀,中焦这块胀是下空了、下恶心了。
身热虽大减(体温37.9℃),唯神志反更模糊,昏昏而睡。知此苦寒误下损伤脾阳以致洞泄。唯视其舌仍红绛
这个时候是把他身体的阴都下没了,用理中汤比较合适,可以固住胃气。因为拉稀刚下过,在这种状态下都不能用白芍,复津汤里边有白芍,仲景师说:“若一人胃气比较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理中汤和复津汤虽然很像,但就因一味白芍才不一样,这个时候用理中汤更好。
自思既然神糊由浊痰蒙蔽君主而起,唯有祛痰以温开心窍,苦辛通降以燥脾清胃。方取连理汤合菖蒲郁金汤出入,药用:黄连、菖蒲各4.5g,炮姜2.1g,煨葛根、郁金、制半夏、带心连翘各9g,炙甘草1.5g,赤、白茯苓各12g,竹沥1调匙(冲),1剂。
虽然开的是后世的方子,但好在里边有炮姜,如果用黄连的话,人就危险了。后世有个黄连止泻派,只要一拉稀,都用黄连,其实黄连和止泻什么关系都没有,他们根本不会用黄连。如果这时手脚还比较凉,可以用附子理中汤。若再严重到神智都模糊时,就得用通脉四逆了,这是从太阴病误下治到了太阴少阴合病。
翌日复诊,呕减呃定,下脘胀痛渐缓,大便二行,质尚溏。身热未复炽(体温38℃),已不昏睡。舌虽红绛而反有津,症情稳定。
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用复津汤加干姜复其津液。(《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太阴病,下利,口渴,脉虚而微数者。此津液伤,宜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
太阴病,以甘温除大热。真正的太阴病是一点苦寒的药都不能用的,黄芩黄连不能用,黄芩黄连是降热的,黄芩降气分的热,黄连降血分的热。后世中医用草果,是一种佐料,说是可以行气芳香化湿,真正化湿的是苍术,行气的是枳实,每一味药经方在定位上是非常清晰的。气的辛烈非枳实莫属,吃四逆散只吃的出枳实的味道,其他的味道吃不出。一般有湿是风气不通,所以苍术枳实经常一起用。
后世会用一些焦神曲、焦麦芽、焦三仙,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神曲三仙麦芽,而是“焦”香起的作用。小时候一喝凉水就肚子疼,奶奶在农村的柴火锅灶底下给我烧蒜,把蒜给烧焦,就吃那个焦蒜。因为蒜本身是热的,再烧一下,取火的热和蒜的焦味,吃了之后肚子就不疼了。我们老家商丘经常烧蒜吃,带着皮烧得焦焦的蒜很香,一点都不辣。
就跟现在吃烧烤烤大蒜的一样,吃完后肚子就不疼了,这是偏方。实在是没有这些的话,就随便烤点馒头、烤包子、烤红薯、烤土豆都可以,有什么就烤点什么,这些就相当于白术。
现在小孩子着凉了,喝凉水,吃雪糕肚子疼,看身边有什么就烤一下,一吃就好。取它的焦气:火气、热气和食物烧灼之后的芳香之气,这是生活小窍门。
城里人现在还不知道吃炭火饭喝炭火水的好处,有师兄发现新疆烤囊不错,因为他们都是用炭火烤的,经常吃感觉肠胃特别好。还有河南的水煎包、烧饼都是柴火灶烤的,柴火烤的红薯也特别香,小孩脾胃弱的话,可以给他买点烤红薯吃,但是太甜腻了别吃多。
圆 光
时
适皖南莽苍
抢榆枋而止
三餐果腹
无所事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