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慧因
大家能看实时直播争取参加,我们虽相隔千里,几百上千的人心都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界,时空同频,有加持力。看回放时只有自己听闻,会心神散乱记不住。当年在灵山会上听佛讲法,跟现在听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经》,内容一模一样。如果当年在灵山会上听佛讲这些经,早就证果了,一些宿命通、五眼六通早就开了。
可能你当年在灵鹫山法华会上也夸下海口,“五浊恶世誓先入,是则名为报佛恩。”五浊恶世是入了,但是迷了。没有真正悟入法性,悟入佛的知见。八百比丘里有一比丘名为求名。求名者,弥勒是也,妙光者,我身是也,就是文殊菩萨妙光菩萨的前身。来到娑婆就求名求利了,求身外之物,慢慢就迷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忘失本愿,退失道心。
最大的戒并不是杀盗淫妄这些菩萨戒。破菩萨戒最大、最根本的戒是菩萨退失道心,退失菩萨心,忘失自己的行愿,忘失本愿。对于菩萨来说这是断头戒、根本戒,慧命都没有了。
梦 境
村长昨天梦到几个小伙伴在外面露营,荒郊野外,周边都是芒草,有三四米那么长的大蟒蛇“噌”地就窜过来了。我们坐在毯子上面也不动,心里很清楚蟒蛇不敢来咬我。我瞪着眼睛吓唬它,蛇就“呲呲呲”跑掉了。小学同学用吉他弹着日本的《岛歌》,我说:“你弹的歌曲,我以前也练过,我记得这个旋律,但是手上功夫跟不上了,练几天还能弹。”
夜间在荒郊野外露营,类似于我们在佛陀的祇树给孤独园里,荒郊野外的三不管地带,流窜、流亡的众生,无明的长夜,东西游走的大蟒蛇伺机咬无依无靠的我们,苦毒无量。幸好我们还有一张毯子,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在无明长夜,终有一席方寸之地,虎狼伤不着。弹吉他唱歌是在五浊恶世里以苦作乐。我虽然会哼唱,但是手上功夫跟不上,代表着虽然有些人被愿力牵到五浊恶世,但是忘记自己是来干啥的了。想行菩萨道、想去救度众生,虽然有愿力,记得这个旋律,但是因为很长时间没练习,功夫跟不上了。
这个梦就是说在无明长夜里,外边那么多有毒之物,我们有愿心,就要好好去行菩萨道。现在很多修行人空发愿心,只有修而无行。修行、修行,要有修有行,记得旋律,手上功夫也得跟得上,不反复练就一定会退转。平常的精进只能保证不退转,要发大勇猛心,勇猛精进,才能保持前进。
佛陀法会上有很多大菩萨做代表:善勇猛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都是给我们表法的。
在末世时,《法华经》还能在你境界里面得以显现,不仅受持了《法华经》,能听讲《法华经》,还能学并践行,和须菩提一样都是跟着释迦佛生生世世受佛陀的教化熏陶,不知道被多少佛授过大菩提记了。不然连《法华经》这大乘经的名字都听不到。虽然我们不记得跟哪尊佛学过,也不记得自己是谁,一旦被《法华经》唤醒行愿,悟入佛知见,就对自己来这一世的行愿、干大事坚信不疑。
我20多岁看到《金刚经》时,一下就转变过来。我的愿心被唤醒,就知道自己要来干嘛了。知道这一生要做什么事,金刚不坚,愿力唯坚,是愿心在支撑着我来行这条路。自己是谁,做过什么,不重要。可能在很清静的时候,自己打打坐,宿命通一开,原来做过什么都知道了。就算你知道自己是释迦摩尼佛再来,但是这一世不行愿,哪怕以前做过佛、做过转轮圣王,行愿不行也是白搭。
《法华经》和《华严经》是菩萨最后要学的。很多有愿心来这个世界度人,想行菩萨道的,如果没有遇到大乘经典,这一世就醒不来。辟支佛道是怎么形成的?是在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佛陀的时候,自己观十二因缘觉悟的,智慧得开。老子、庄子智慧非常高,他们并没有跟佛陀生在一处,也没有听闻佛讲十二因缘法。我们如果到没有佛法的世界,虽有本愿力也会觉悟,但觉悟不到佛陀的份上。性格还是喜欢清静无为,也能通过观花开花落、观爱恨情仇、观世间的生死悟出理来得解脱。这都是以前生生世世跟着佛陀学、行愿积攒下来的菩提资粮,才能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自己觉悟。
就跟村长学中医一样,在山里住的人很多,为什么我观四季、六气的变化就能把医理想明白,而不是仲景、岐伯教给我的?“独觉”跟这个道理很像,也是观世间现象,自己就明白了解脱之道。我也是累劫累世行药王法门,都是阿赖耶识里积攒的资粮,生生世世才有可能都行药师法门、学经方。
这一世行愿的资粮足够,以后再轮回,就算是没有生到佛国,没能遇到佛,没能遇到佛法,也不会去修小乘,起码也是辟支佛的境界,阶位也很高。辟支佛一发大愿,就是发心的大菩萨了,生生世世跟着佛陀学,跟着佛陀行,积攒了菩提资粮,才能在无佛的世界自己觉悟。佛陀所讲的这些法,从开始到现在,我都深信不疑。
阿罗汉证漏尽通;菩萨五通,不证漏尽通,为什么?真无漏不是身体的无漏,契合三世诸佛心入大圆觉,这才是究竟的真无漏。菩萨不会去证阿罗汉的假无漏,身体不漏,见思二惑却没有断,智慧心还是漏的,没有究竟涅槃。
菩萨叫有学,声闻乘叫无学。菩萨叫“有学”有双关意思。无学是证有余涅槃,不需要再学了,这叫“得少为足”,也代表确确实实没有什么学。而菩萨要随众生无量生死,绕佛无量匝,“有学”是要学太多了,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不完。很多法门都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派生出来的,世间所有的法门都得学。菩萨真正的学是学无止境,学方便法,学如何度众生的法门,尘世无尽轮回就像练钢琴一样,一两天练不成,弹几年就很熟练了,熟练之后得心应手,择法便说无不善巧。
轮回的意义是什么?是在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练习你的法门,方便善巧表达力。做事的能力都是通过无量的生死去历练的,越练越熟,熟能生巧,越巧越能用各种方便去说法。知众生心,色香味触随手拈来,都可以作为度众生的法门。
《信解品第四》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心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都加“摩诃”,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声闻,而是大菩萨,都是佛示现的,叫“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们都是不退转菩萨示现的佛陀的声闻弟子。如果不示现声闻弟子,佛陀没法讲声闻法、讲小乘,包括所有的问答都是代我们问的。大家配合佛陀演这场戏,讲一场法来度化众生,不要把他们真当成是佛陀的声闻乘弟子,他们是不退转菩萨,都是摩诃萨。
“从佛所闻未曾有法”,得未曾有,这些都是为后来要讲的内容做铺垫的。
“未曾有法”,法不生为未曾有。没有出生过,相没有出现过,就象做梦一样,梦境里面是没有相的,所谓的相都是你的心念。佛陀若悟境界一切言语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
“我居僧之首,年并朽迈”,佛陀的十大弟子,长老级的人物。
“自谓已得涅槃”,他得到有余涅槃,权为化城临时止息而已。
“无所堪任”,自己解脱了,没有负担了,类似于反正我吃饱了,其他人吃没吃饱跟我关系也不大,自己吃饱就行了,逮得己利。
“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在声闻乘了,不再求取佛智佛慧。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心疲懈”,佛陀原来也说了很多大乘法,声闻弟子也在旁边听着。但是,佛陀讲的东西跟我没关系,反正你讲经我也在场,我知道你讲这个法也不是说给我听的,是讲给菩萨听的。就像大人聊天时,旁边坐着小孩,知道大人聊天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听不听也无所谓,听困了。这段演得很有意思,佛讲法讲那么久,“我时在座,身心疲懈”,一听佛讲菩萨道就犯困。我上初中一学数理化就困,听过就忘,村长世世常随佛学,怎么也成不了魔王的法器。
“但念空、无相、无作”,小乘人修的三解脱门。玄奘大师将“无作”翻译成无愿。空解脱门,念一切法空。众生有吗?没有。何来度众生?众生空,佛空、一空百空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散空、有为空、无为空、第一义空,性空、毕竟空、无始空、常空、乐空、我空、人空、寿命空、命者空)。
解空第一的是谁?是须菩提祖师,孙悟空的师傅。他解空第一,给猴子起名也叫悟空,这是小乘人悟的空法。真的空吗?其实还是个假空,所以才有后来的真假悟空。要知道什么是真空,什么是假空。无相无愿,自己内心不能有一丝贪恋世间尘劳,着世间有所作为的心,没有愿心,这个“无作”就是愿空、无愿解脱门。一旦修小乘空无相无愿,就没有对境,只是坐枯禅。空了,怎么去做事?心如死灰,心彻彻底底死掉,以这个来解脱,叫方便解脱。
菩萨修的空是“一切法本空”,不在本空里面再着一个空相。“一切法无生”,本就没有相,不要在无相里面再悟无相。菩萨有大愿,对境来修;阿罗汉没有愿,自己解脱。声闻乘是没有对境来修,因为一起念马上就会轮回生死,世界苦空无常,他不想轮回生死,就不能起任何有愿心再来世间,要出离世间修出离心。
“情不重不生娑婆”菩萨反倒要入尘世、入娑婆世界行大慈大悲大愿。在行愿的时候,了悟众生不可得、愿不可得、法不可得、我亦不可得。行六度波罗蜜,常乐我净。一个是对境,一个是没有对境,所以佛陀说“虽然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虽然布施了眼耳鼻舌身意,布施了生生世世的命,实无命可以布施,实无法宝可以布施,实无功德可得。
声闻乘修的空、无相、无作,是假空、假无相、假无作。而菩萨修的无修无证无住,是真空、真无相,为什么?
法不生。既然一法都没有生,根本就无相可得,无相可得也就没有可修的东西。
“无修”,本自具足不需要修,坐享其成,法宝不求自得。无修无住,一法不立,无立锥之地,没有可住的地方。无修、无住、无证,最终也没有一个涅槃可以证,因为本来就在涅槃里面。就像鱼就在水里,却说我要游到水里,这是骑驴找驴,演若达多头上安头。
真正修行并不是求佛的涅槃,求也求不到,为什么?
本就在涅槃里面,生死和涅槃是一体的,在生死里体会涅槃境界。当在生死里能体会到涅槃境界一法不生时,这就是“时时处处住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我也只能给大家表述“不可思议解脱”,大家自己要去体会、契入。你本身就住在首楞严大定里,首楞严大定不是要修出个首楞严大定,本身就在涅槃境界里。本就入了涅槃,也不需要再去成一个佛。我们从无始劫来已经和释迦佛一样早入了涅槃。现在显相的是谁?是毗卢遮那佛的个个化身。我是,你也是,众生都是,早就入了涅槃。三世诸佛的法身,三世众生的法身都是毗卢遮那佛,还去求什么?还要去修出一个涅槃来?我们无始劫来都已经寂灭,入涅槃了。
大乘法是不是难信难解?得需要多少的菩提资粮、多高的慧力才能理解佛乘,才能去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大乘法《妙法莲华经》有多少人能听到?听到时有多少人能生信?生信之后有几人能直下承担?直下承担时又有多少人能去践行本愿?《法华经》是给谁说的?为什么叫成佛的法华?
资粮不够或者是悟力不够,听《法华经》会心生恐怖,佛陀讲的大乘经,只有佛与不退转菩萨才能信受佛陀的大乘法印,二乘人、三乘人,小乘根性的人别说相信,连理解都理解不了,慧力不够,脑细胞CPU烧烂、烧冒烟都理解不了。但是,能明白的则法喜充满,这就是佛陀讲完法之后,众生得法眼净,一边流泪一边法喜充满,不是流悲伤的眼泪,而是感应道交,听了能信,信了能行,行了能不退转,这才是最重要的,生生世世不退转,生生世世入娑婆界。
“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这点很重要。菩萨修的法叫“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十方世界无不是佛土,入娑婆界方便教化众生太苦太累,不想干,这就叫“逮得己利”,没有得大势。
菩萨修菩萨法一定要所谓的“游戏神通”,如《维摩诘所说经》中所说:“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生死是什么?
生死就是游大观园,在大观园里面东瞅瞅西瞅瞅,乐游无畏。就像在《游园惊梦》的游园过程中。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天天打坐憋大招,其实是自己内心设了一个牢笼,把神识困在地狱牢笼里面。一世为人,要赶紧行菩萨道,不要修“三解脱门”了,要利用人身的这几万天对境练心,才能正儿八经地从火中出生红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三界是火宅,只有浴火之后才能真正重生,“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不要学刘姥姥跑到大观园里面东看西看、走马观花,成了“迷了佛”。
知道这一世的愿心是最高境界。把每一世的生死当成一场梦接着一场梦,像玩游戏一样好玩。
禅宗有个公案:
隐峰禅师晚年知道自己将死,决定在金刚窟前向众人演示自己的死法。众人听说后纷纷赶去观看。 隐峰禅师见众人来到,即问:“禅师寂灭,有的坐化,有的卧化,你们是否听说过立化的?” 有人回答:“听说过。” 隐峰再问:“那么你们是否听说过有倒立着寂灭的呢?” 众人回答:“没有。” 于是,隐峰禅师就将身体倒转,头下脚上,笔直地矗立起来,就这样倒立着归于寂灭。
这就是把生死当成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一样,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一点都不着。达到这个境界是不是很厉害?我们只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扮演一个角色,要知道自己其实是死不了的。我们原来用过的身体也死掉了,这一世得个身体又活了,至于是谁、生在谁家,这个是根据你的愿心、愿力,老天自然分配的。生死也不需要你想,生就生了,死就死了。不管生死怎么样,知道自己的愿力和布施才是最重要的,明白了这个就不恐惧生死了。
菩萨不惧生死,而一直要离世间、出世间修行的小乘阿罗汉是非常害怕生死的。真正的菩萨修行是观生死,“于生死中,如园观想”“游戏神通”。
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佛陀教菩萨行菩萨道,剩下那些小乘法我们没有兴趣。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佛陀讲完《法华经》之后,这些声闻弟子全都开始修菩提行,发菩萨愿,不再“逮得己利”,不再只顾自己吃饱不饿,而发大乘愿想入浊世去救度众生。一念发心,佛陀后来就给声闻弟子全部授记。
“忽然得闻希有之法”,“希有之法”就是佛陀讲的无上法华。
“深自庆幸,获大善利”,就是不“逮得己利”,得大势,行菩萨道,真正的大善利,得大势。
“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是悟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很多东西生下来就有,只是你没有悟到。真正的佛法不修自成,因为众生本来成佛。佛陀给你开示,你能不能悟?这个“悟”是一个死穴,为什么有些人能悟到,有些人悟不到?因为资粮不够,功德不够。拼到最后不是拼你的文化、金钱、地位,而是拼功德。功德是怎么建立的?是生生世世度众生积攒下来的。
如何去积攒资粮?
业障深重,先通过忏悔的方式来消业障,业障消了之后赶紧给众生做功德。佛陀叫“明行足”,就是给所有众生做的功德都足够了,没有一样不足够。我们也做功德,但跟佛陀做的功德比,差十万八千里。“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佛陀、菩萨生生世世舍生忘死积攒下功德,所以才是“明行足”。
后面举了个例子说明为什么“无量珍宝”是不求自得的。有一个大富长者,非常有钱,他的孩子走失了近50年,生活得非常穷困。长者想在死后把无量珍宝托付给他,但是长者子完完全全忘记了自己是谁。相当于爸爸告诉在外面要饭的儿子自己是富翁,但是儿子不认他:我就是个要饭的,我爸怎么可能是富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做什么都不行,就是这穷命。
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一个弊病,善于认命、自我否定:我就是吃苦受累的穷命,学中医不行,中医太难了,我没有智商学不会;学大乘经不行,大乘经我看不懂。绝大多数人都这样“摆烂”,不敢跟自己的命去抗争,烂泥糊不上墙。
为什么?
迷了。
村长跟别人不同,从小就不是这个思维。我学音乐起步很晚,刚学钢琴的时候,班里同学都弹到八九级了,可能我承认比你笨,你的天资比我好,但是我可以付出比你更多的努力。后来我是我们班钢琴弹得最好的,在全校名列前茅。学中医也一样,当时想学桂林古本,因为没有人可以去请教,我就观察外界的象,取象比类。自己努力下功夫,仲景师能理解的我一定也能理解,因为我并不比古人笨。
有些人天赋太高了,我们一世达不到,不代表三世达不到;三世达不到,不代表十世达不到;十世还达不到,不代表百世达不到。一定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才能学好。就像郎朗的钢琴天赋太高了,你现在比他付出多三倍的努力也达不到他的级别。
可天赋是怎么形成的?
天赋是十世、百世、千世、万世努力熏修出来的。你不努力、不勇猛精进,不去行,永远都达不到他的境界。不能因为年龄大就不学;不能因为记忆不好就不学;不能因为任何的阻力就摆烂。
“长者子”代表迷失在六道里摆烂的我们。他不能直下承担,他害怕自己的破盆儿承不住那么多的财宝。大富长者就运用各种善巧方便,让长者子先来家里干粗活,找回一些记忆。就这样,在长者子挑了二十年大粪的过程中,长者再循序善诱,最后才告诉他:“你是我的儿子,现在我快死了,把财宝托付给你,你要承担起来。”后来,长者子果真找回记忆,承担起了佛陀的大业。
声闻乘的阿罗汉入浊世也会迷失。佛陀用种种善诱之法,让其找回本愿、本心,给其法宝,让其来荷担如来家业。佛陀和大富长者给的财宝不就是如来的家业吗?让你行如来的道,行佛陀的愿,走佛陀的路。
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真正的法不求自得,因为本自具足。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
如来是法王,菩萨是法王子。
行菩萨道和行小乘道的区别是什么?
菩萨就是佛子,生下来就富可敌国。发菩萨心、行菩萨愿的王子虽然才刚出生,即使不求王位,王位以后也是他的。菩萨补特伽罗,他以后是要荷担如来家业的。而阿罗汉是大臣,就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得不到王位。能发菩萨大愿,就已经具足了,等我们历练长成的时候,就能荷担如来家业了。一念发菩提心,就会蒙佛授记,只是看自己何时能荷担起来这个责任。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
三苦就是苦苦、行苦、坏苦。苦集灭道,小乘人认为在生死中“受诸热恼”太苦了,不堪忍受,一定要把苦因灭了,求出这个苦。而菩萨于世间受各种苦,正好来观苦修行。比如维摩诘就教你如何观病苦,观病苦就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业障现前,生病正好给自己消业障。
身上的疼,正好可以用来观觉性,观触的觉,以身来修。如《楞严经》中毕陵伽婆蹉尊者,就观踩着毒刺之后的疼,观谁在受疼,最后观空证了果。你要是会修,任何的苦痛都可以反观拿来炼心。比如在建筑工地这样嘈杂的环境里,会心神散乱,生各种烦恼心、嗔恨心。这时正好可以去修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修到入流亡所一念不生。在生死境界里会修,能挣得盆满钵满,不会修则会造各种无明妄想。
村长当年在北京时,住处周围全是搞装修的,一打电钻就干不成音乐了,我就在那修耳根圆通,修得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我还专门去大悦城,在石台上坐着,反闻车水马龙的声音。虽然外面的世界很喧闹,但村长心如止水,一念不生。外界的相只是映入我的耳边,为自心现流,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在生死里修,在浊世里修,就是对境练心。弱者才挑环境,强者任何地方都可以炼清净心。你在闹市里纷纷扰扰,我在闹市里心越来越定,越来越静。“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攀援外界自生尘,你观外界的所,我观能。你是观外界所闻的相,我是观能听的闻、能听的觉,“反者道之动”。
《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给末法时期众生最方便成就的法门,它最能止妄、契合本心,能让你体会到心体本净,“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长者子挑粪,这不是荷担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大富长者的那些财宝。“粪”就是佛陀讲的声闻乘、缘觉乘,这些都是“戏论之粪”。佛陀开讲《法华经》,是让声闻、阿罗汉这些乐于小法的人,或在浊世五花八门杂修的人,蠲除这些戏论之粪。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挑大粪。有些人认为打坐是在修行,其实也是挑粪,莫把佛陀教的四禅八定方便定当总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菩萨大愿,绕佛无量匝,荷担如来家业,得大势,这才是真正的大宝藏。
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便自谓言:‘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便见纵舍不为分别”,佛陀知一切众生根性的利钝,知道你没大乘的因,就讲小乘,不讲大乘法。
“一日之价”该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村长在山里每天都喝山泉水,但是你们只有来脩立书院学习时,才能喝几天山泉水。你修得那么好,只能得村长一天的利。佛陀日销黄金万两,而修声闻乘的只能花点小碎银子,好比我们每天吃很美味的饭菜,狗只能吃我们剩的口水饭。这就是得如来“一日之价”。会修的每天挣一座金山,你每天挣几百块。小乘人得如来一日之价。得少为足。
“于此大乘,无有志求”,狗想的是在桌子底下吃点残羹剩饭就行了,人吃的东西永远都吃不到。我们认为佛陀行的,自己永远也行不到,就不发心求佛道、求菩萨行。村长要是这么想,那我永远学不会仲景师得的理,也就别学经方了。相反,正因为想着仲景师能明白的我也能明白,所以才能把中医理法梳理清楚。我们不能当狗,天天光想着吃残羹剩饭,要志求无上菩提,求大乘心。
什么是大乘心?
大乘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入娑婆界陪着众生受无量生死,发普贤大愿:众生界尽我愿乃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众生烦恼、众生界不可能穷尽,所以我愿也不穷尽。十方诸佛菩萨都在行这个愿。入佛知见并不是开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其实很好开的,就是悟法眼清净,真正的入是契合、悲愿与佛融为一体。悟很简单,“理则顿悟”,但你能契合行吗?难啊!
《法华经》为什么叫成佛的法华?
就是让你入佛知见,与十方佛、十方菩萨本心本愿去契合,琴瑟和鸣。
可能当下听村长讲挺清楚的,过后又忘了,然后该吃众生肉还吃众生肉,该造什么业还造什么业,很快就退转了。要让愿在内心与自己融为一体,跟我们受戒一样,戒要在心里去长成。刚开始嘴上说愿,说得越大,后来退转得就越多。愿不退转是要去践行,发勇猛心,常学常精进菩萨、善勇猛菩萨,只有在行的过程中才会不退转,不去行的话一定会退转。
每天练三四个小时的钢琴,只能保证机能不退,曲子不会忘,要想弹得更好,每天得练八个甚至十个小时,才能更精进。所以,在行的过程中不发勇猛精进心也会停滞不前、原地踏步。你看现在很多人修行了一辈子,说他退转也没退转,但是也没有前进,驴拉磨拉了一辈子,只是在跑圈,其实原地没动,没有达到“生生益智,代代格觉”的地步,修了一辈子只能说无过,也没给众生做过什么功德。
《法华经》讲起来越来越精彩,讲完之后,你怎么还会退转呢?入佛知见了,行佛菩萨的道,当成毗卢遮那佛的分身。这一段讲的就是让我们要志求大乘,不要忘失道心,并且发大勇猛心。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
不是佛陀吝法,他修大乘而教你小乘,是因为你的根性还不行。乐小法就是求自我解脱,“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佛陀是应你的心来给你讲法,这个很重要。当我们希求大乘法时,身边很快就会有大乘道友来跟你结缘;如果你没有这个心,纵然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也看不到。
当你想求大乘法时,身边相应的缘就会多起来。其实这个缘本来就有,是你不想它就不显,念兹在兹。而相什么时候显现,那要看你起心动念的坚固程度。心念够坚固,一直求一直想,很快就有佛陀的加持力,遇到菩萨善友给你讲大乘。没有发心趣求无上道的内因,外因永远都感召、显现不出来。
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要知道这些都是我们本自具足,不假修证的,即使没有佛、没有法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造、自己生。如果你说修外界一个什么法门,那都是戏论之粪,真正涅槃法门本来就具足。我们就住在涅槃里面,无需再另求一个涅槃。别再盲修瞎练,耽误时间、耽误慧命了,与其练那些最后都要蠲除的东西,不如学点真正有用的。时间宝贵,愿大家早日蠲除戏论之粪,荷担如来家业。
圆 光
时
适皖南莽苍
抢榆枋而止
三餐果腹
无所事然
↓